|
小时,春天,东风暖了,母亲就开始给我和哥哥做风筝,然后一起放飞。田野上,娘仨都仰着头,任煦暖的阳光铺在脸上,目光随着风筝,投向天空。这时候,母亲会轻轻哼几句:“正二三月天气好,功课完毕放学早。春风和暖放纸鹞,长线向我爷娘要。爷娘对我微微笑,赞我功课学得好。与我麻线有多少?放于青天一样高。”
3 W7 U: A* N( N. n: F/ W % c4 \8 D% l3 Y& d) T
我觉着好听,就好奇地问母亲是谁教给她的,因为我觉得这是诗,而母亲没有上过学,母亲笑着说是她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姥姥教给她的。如今想来,这其实是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
8 o" x! e; F# N3 o
# ~3 i( G1 M4 N) R/ W4 {9 k% b& l" |, h 这童谣很有趣,尤其最后的一问一答。母亲夸自己的孩子功课学得好,顺手拽过孩子,拿风筝来考:“我给你的麻线有多长呢?”孩子抿着嘴,想了又想,终于慢吞吞地说:“放在天上,就和天一样高。”要说麻线有多长,那你就量一下天空吧——真是一个绝妙的答案。
- @4 L& }, Y8 I6 [ : y' k. y2 J- P2 K
风筝是一个孩子对春天的遥望,把自己烂漫的童心寄予风筝,遨游晴空。风筝有多高,孩子的心就有多高。风筝飞得越高,孩子的心离春天越近。风筝,为一个孩子与春天之间打开一个最近的通道。
; e& c N; F! ^8 e% W/ K, m/ O. y 0 z, N, z/ j; m0 I
有时,在田野放筝,会突然看到一个雁阵从南往北飞,或是“一”字,或是“人”字,以行走的姿势,写在天空上。我便欢呼着,希望自己的风筝加入雁阵里。可雁阵等不及风筝的到来,径自往北而去。那时,我想,大雁飞到哪里去了呢?
3 m% g, M# L% x. J6 h/ Q! y+ T ; F) w8 q7 Q3 p( N1 R8 V/ b3 b
等我弄明白大雁飞去哪里,就不再是个孩子了。" _+ F: l( B! Z& Y E5 i0 N7 m
7 ~4 h- ~, a5 ?4 L, z/ y 一个孩子习惯用风筝与天空建立联系,成年后,便需要用心去联系天空了。为烦事所闷时,我喜欢去爬山。我想离天空近些,更近些。到达山顶,站在峰尖最高处,仰望苍穹。天空湛蓝。那一刻,一颗心被天空所拥抱,所抚慰。% B- b" k* @) U; T# N* S
5 q) c) x+ H' _. ^9 w* |$ B( O
前几天,骑车途经一个村庄,看到有位婆婆和她孙女在放风筝,便停下来看。婆婆居然也会哼那首童谣:“正二三月天气好,功课完毕放学早。春风和暖放纸鹞,长线向我爷娘要……”她说一句,孙女学一句。童声清脆,如铜铃在耳。$ L0 Z$ z g: F3 F
/ ^0 ], W* P; ^& N1 H) T “与我麻线有多少?放于青天一样高。”我喃喃着这一句“放于青天一样高”,想,女孩童真的梦想,也会与我当年一样,随着风筝被放于青天一样高吧。
4 p- ^% F8 ]7 v2 T3 T
* w/ j6 B( F# R1 b9 o来源:http://www.rensheng5.com/duzhewenzhai/rensheng/id-179473.html
. O, f# M( z! {2 T/ _& q. i: I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