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去年底整合ICT业务、组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华为近期又将IoT、私有云并入Cloud BU。未来华为云将成为整个公司To B业务入口。+ e+ v- P: J: b% _+ P1 ]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N& W1 a) t* F8 M1 o% e3 }1 U: `; S
作者 | 舒虹 编辑 | 罗丽娟
0 \9 Y# f8 Z4 I; [+ a H! i继2017年8月华为Cloud BU升为一级部门后,近期,华为云业务组织架构再“变阵”。
c2 ] W5 s! k全天候科技获悉,华为去年年底对ICT(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业务进行了梳理和优化,将公有云、私有云、AI、大数据、计算、存储、IoT 等与IT强相关的产业重组为“计算与云”产业群,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Cloud & AI产品与服务”。Cloud BU包含其中,并保持独立运作。 & I7 m+ k9 f2 |1 n+ G
今年一季度,华为又将IoT、私有云团队并入了Cloud BU,这一组织架构变化在华为3月29日发布的2018年年报中已有所体现。
" x* @7 o& F- m华为2018年年报披露的组织架构
3 _7 c0 u: [7 @% L) [) Y 在华为年报后的一场媒体采访中,华为云总裁郑叶来表示,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云业务的支持。“未来对于这个组织来说,一个是卖产品,一个是卖服务,但核心是从整个数据中心能源到服务器、到云服务,构建起云业务基础设施的竞争力。”
, ^1 E' D/ p' y" a) C; y" z在4月16日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汪涛提出了华为的“Cloud Only”战略,希望通过“压强”投入,将华为云打造成业界唯一的拥有全栈能力的云。' [% a3 D, E+ D
华为2018年年报公布了关于华为云的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底,华为云已上线超过160个云服务和140多个解决方案,全球发展合作伙伴超过6000家。不过,营收数据暂未得到披露。
' `! w- C) y& S: c截至2018年底,华为云与伙伴在全球23个地理区域运营40个可用区,预计到2019年底,华为云海外市场布局或将超过中国其他云计算厂商。
4 j6 ?1 g8 T! \7 _: h郑叶来指出,华为云将成为整个华为公司To B业务的入口,目标是成为未来云服务全球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
# W' |$ o. ?3 W0 t7 R作为云计算的“后来者”,华为2017年才切入公有云市场。彼时,国内公有云前三甲已经切走近七成的市场份额。
% S' X$ p" Y7 Z" J5 G2017年4月,华为把公有云业务从IT产品线剥离出来,成立云业务部门Cloud BU。郑叶来称,当时华为公司所有IT基础设施,包括机房、服务器都划到了华为云,还包括和云业务相关的2000多名员工。
. }& g: o4 B/ i' N* d6 p0 Z1 n两年来,华为云人数涨了三倍,除了手机和终端,华为To B业务主要人员的投入都在华为云。2 Q1 l: u9 b& J8 `# w+ w
全球市场上,亚马逊2002年布局云计算,到2018年实现200多亿美元营收、2000多亿美元估值,前后用了16年;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等瞄准云计算也有近10年时间。但对于华为云来说,如今规模才刚刚起步。
) `0 k! a. x( f+ r# T* w关于云业务,华为内部传递出的信息是:并不急于圈地、扩大规模,关键是产品和服务。
1 j) p, s% X7 C郑叶来指出,华为云业务层面只关心两项指标——新增消费用户和用户新增消费,前者代表了市场竞争力,后者则体现了客户的满意度。在Cloud BU成立的两年时间里,华为云基本完成了所有业务需求模型的搭建,“来了啥客户都能接得住,满足了绝大多数客户的绝大多数需求”。
5 C* R+ i2 |% n V5 x8 H/ s/ |! I有分析指出,华为云在中国市场2018年的营收增长了10倍以上。虽然这种高速增长有华为云原本体量较小的因素,但说到未来市场,郑叶来表示:“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云是最容易复制、起规模的一个市场。”$ ~/ Q6 i/ V3 U5 O; y# O
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总裁郑叶来
; }. V/ V9 O5 C8 B 2018年,华为云在智慧城市、制造、医疗、家庭、物流、园区、汽车、互联网等八大领域交付实施了200余个大型项目。
5 [5 _, q3 e# B在华为看来,企业上云才刚刚开始。互联网公司的人才模型和储备较强,只要有好的产品就行,大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在公有云上;对传统企业来说,则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做好上云前规划、咨询和后期维护,而这正是华为的优势。
9 y4 O; d0 X0 V7 q, O# v; X5 \据郑叶来透露,2018年华为云整体收入中,来自小微、中长尾客户的收入占了1/3。' S$ z3 b. b9 x( P
全天候科技从华为内部了解到,华为进入云计算市场,存在长达数年的“思想斗争”。一个考量因素是运营商也在做这方面的服务,与华为云战略存在竞争;另一个较大的争论在于,将公有云还是私有云作为技术主路径,华为内部一直未能明确。
. r( c9 h0 W0 R" c4 m在对外宣传上,华为云以“公有云”和为行业定制的“大私有云”为主,这也是Cloud BU的核心业务。与此同时,华为内部还有一个IT私有云团队。
; \, N) Z T6 D. M' v1 r在最新的架构调整中,私有云团队并入Cloud BU,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L/ _. H0 L) g; z9 p! X1 s4 F' B
汪涛在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打造最佳混合云是华为公司在云服务领域的核心战略和追求。”当下全行业已进入Cloud 2.0时代,政府与企业成为上云的主力,混合云已成为Cloud2.0时代的主角。
$ v% I6 M2 C$ Y8 J对于运营商业务起家的华为来说,云服务是一场巨大的变革,意味着华为将从一家“PS”公司(Product & Solution,产品解决方案公司)转型成为“SP”公司(Service Provider,服务供应商)。. i4 T/ {. ? P0 c. I9 z
谈到华为云业务的定位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打过一个比方:华为云就是另外一个荣耀。类似荣耀品牌在华为终端中专攻线上市场的定位,华为云的使命则是华为让企业客户能通过线上购买各类云服务。
! q0 {8 ?6 _. e原来企业客户是点对点地线下购买华为的服务器、存储、计算能力,华为云则是用在线方式把华为30多年打造的基础设施提供给企业客户。3 p9 j; t, t" R& v
近日,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也在公开演讲中提到“Cloud Only”战略,他指出,云服务可能成为华为企业BG解决方案的2.0版本。! P- l1 A' S! ?4 K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2018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超30亿美金。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公有云市场绝大部分份额来自互联网公司。0 j/ y! p) h) S7 M/ K i, x
有观点认为中国云服务上半场的竞争已经结束,格局基本确立。对此,郑叶来并不认同。
2 Y' |; y- Y. p8 N“不能用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思维理解2B业务。”郑叶来表示,华为云的业务逻辑和互联网公司有着本质不同:互联网企业大多从To C业务起家,依靠单一模式进行规模用户扩张,通过摊低成本打造流量入口,进入To B业务会发现挣钱越来越难。而华为本身就是做To B业务起家的,客户服务是优势,只是商业模式从卖产品变成了卖服务。2 ~: k0 V8 \& q" H6 o% W& {- t
“华为公司这种做企业出身的人来做云,会越走越舒服。”郑叶来对全天候科技说。0 b9 ^# ?% \( Q; m6 F9 S1 L
在全球市场,截至2018年底,华为云和伙伴已经在中国、亚太、欧洲、俄罗斯、南美等全球23个地理区域运营了40个可用区。0 s/ ^2 x; E6 c! h1 V# o( m9 W
与其他云计算厂商要在当地挨个构建数据中心、架设服务器不同,华为集团的全球化布局为华为云铺平了道路。经过多年发展,华为业务遍布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凭借在ICT业务上的积累,华为云迅速在这些区域打开局面。, X, ^% Z4 k' @0 R4 i2 r
消费者业务的提升也提高了华为在当地的品牌影响力。郑叶来称,去见客户时,由于南美到处都是华为Mate 20的广告,几乎整个地区都知道华为。
' x5 p$ S& r7 \ u据介绍,目前在亚太区,华为云在新加坡和香港分别有三个可用区,在泰国有两个可用区;在欧洲,华为云目前和德国、法国的电信运营商进行合营;在南美的智利、巴西等地,华为已开始自建节点,并与另一家运营商合作运营和设立站点;华为还是在非洲第一个布局公有云站点的公有云厂家。今年,华为云会重点在亚太和南美加大投入。
) @4 z g: D, @7 I- `. }郑叶来预计,到2019年底,华为云海外市场布局很有可能超过其他中国云计算企业。! ?; m2 q5 N$ q( t8 a
" L/ M5 b% t& E3 B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miQHxF( W7 H6 J2 T- ?1 M8 y4 [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