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注我,和600万差友一起玩转科技~5 o; H* |$ t. W( G7 U! R# g% r
在数码相机出来之前,有一种叫傻瓜相机的东西横行当道,大概是长这个样子。% n0 i2 a! D3 ^
这个小小的东西承载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0 o( O- t9 S$ R1 c
简单咔嚓一下,就能把拍到的图像记录到胶卷上~3 G; j' o- R* s7 O
等待胶卷冲刷成像的那种喜悦,绝对是现在的数码相机体验不到的。2 N" ]4 s, I9 @; k( a2 ]
说到胶卷,那就不得不提到曾经胶卷界的扛把子 —— 柯达。' V! T D- u9 ]1 f8 `3 H: Z) A6 ]
柯达在上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简直是相机胶卷界一霸,品质的代言人,凭借着 “ 全线银盐影像产品核心技术 ”,牢牢掌握着胶卷的核心奥义。4 U" m2 n' {- n* O
在买胶卷送相机的经典商业策略下,风靡了全世界。" p: r: [* d2 t: @6 L+ I/ J
柯达如此强势,老对手富士在 90 年代中后期不得不打起价格战,才勉强从柯达那里挖来一点市场份额。5 T' P, g, m7 Z6 m) A
然而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柯达没能使他庞大的胶卷帝国成功转型,最终困死在了自己建造的金丝笼里。
2 G3 G" f. V+ f3 a# P1 }讽刺的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原型机其实在柯达发明出来的。。
' V) D1 W$ ~ d ~7 s% t当时的柯达垄断着世界上最牛逼的工程师和技术员,有一天相机工程师 Steve Sasson 拿着数码相机原型机兴冲冲的找到高管,本来以为会惊艳一下,结果高管回了一句 “ That’s cute — but don’t tell anyone about it. ( 这小玩意儿挺可爱,但是别跟任何人提起这个东西 )”
) |) T4 W' h/ r2 [8 I( S. n. z 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东西如果普及了,胶卷肯定就卖不动了,就没有继续研发下去。
+ z% o$ r: z* u- i. e* A& o所以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柯达会衰落了吧。。
4 S# h- }$ B+ Z$ t“ 得益 ” 于决策层这样清奇的脑回路和浅薄的战略眼光,柯达公司终于在 2012 年申请了破产。
8 _. Y R8 g5 @% {3 z; _3 _& z 然后他们往后的画风,渐渐变得奇怪了起来。。. |) g; `9 O$ L2 g: b
破产之后,柯达先是靠着过去各种影像专利技术勉强经营。
! t) h# S% X! d/ g" u9 g( P% @既然胶卷时代已经回不去,那么柯达想要活着就必须要转型开发一些新东西。。。
+ Y, e6 ^6 ]- H) I; \比如这款 Kodak Ektra 手机,皮革机身,金属边框,通体设计感十足。
: G+ |! ?/ z u8 @ 名字中的 Ektra 更是致敬了柯达在 1941 时推出的经典旁轴相机。5 U& k7 s W5 ?; }
光看宣传照片噱头十足,情怀拉满。。4 m1 d, C5 ?# Y" e" u
低头一看参数。。这台相机手机的背后搭载了一枚 2100w 像素的索尼 IMX230 感光元件,芯片用的是联发科 X20,售价 499 欧元。。- ~4 @% Z6 W6 j9 B
这只有真信仰才会去买吧。。
2 P+ @. M4 q' q7 _' R如果说这个手机还是靠点谱的话,接下来这个是彻底的放飞自我。
. B: V8 F. _( e1 X还记得去年炒的火热的虚拟货币吗?,柯达为了蹭这个热点,强行发布了一款 “ 柯达币 ” 的产品。2 q) L# f: [( V8 B5 p+ \
“ 柯达币 ” 可以运用于柯达自家的视频内容授权交易平台 Kodak One 上使用,柯达宣称,它的推出是为了保障摄影师的交易。! {5 l* W) F' Q" v% z% V) P2 L' G
为此柯达还推出了专门的挖矿机,宣称每月可以挖到等值 300 多美元的 “ 柯达币 ” ,矿机不对外出售,租金则是高达两年 3400 美元,简直是商业鬼才。。% {! L7 i6 [7 P" X
“ 柯达币 ” 推出之后,公司股价从 3 美元疯狂涨到 10 美元。
& Y" _1 m, d! g) V5 [' g& k不过虚拟币风头一过,人走茶凉,整这些虚的对公司的成长根本没有任何卵用,柯达的股价又迅速掉回 3 美元。。
2 b' H6 P) C& L: j0 A0 X还好,这两年柯达似乎找到了方向,他们开始销售储存设备!
z8 f8 b0 S8 g5 x# G% u) O) ?4 H 乍一看好像文不对题,可仔细想想还是蛮有道理的。# ]% h8 l# P, ?" s
胶卷时代,储存相片的就是胶卷本事,而到了数码时代,储存相片的自然就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储存设备了。! ]7 k* ]' b% n, D- O3 I
从这个角度上想,这次柯达算是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
( x" a" ?( c- D* D: o柯达在前两年推出了 U 盘和存储卡,反响还行,于是它决定再往前走一步,推出 SSD 固态硬盘!
[# v1 D6 C& E) E# i/ G* r" [% s从售价来看,960G 大小的固态硬盘只要不到 700 人民币,折合下来 1 个 G 只有几毛钱,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 `4 U, \. j3 n# ]7 ?0 a# m5 \; z 众所周知,评判一块固态硬盘的标准是它的写入速度和读写速度,通常情况下来说,写入速度和读写速度在 500MB/S 上下,都属于合格范畴。
& v' A/ P- `7 g柯达官方标出的写入速度为 510MB/S ,读取速度为 550MB/S,是个不错的成绩,买来家用完全够了。
/ |/ I$ e, _ _+ |7 m 实测的数据基本保持在读取写入均 500MB/S 上下的区间。
$ W! C E7 i* _- f 再横向来比较一下三星同容量的移动硬盘,柯达的价格几乎就是三星的零头。。。
- k7 \* A" q1 D7 w% i9 [ 而在写入和读取速度方面,三星给出的数据也与柯达的相差无几,鉴于这块 SSD 企业级的定位,价格贵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g1 j' n+ t, x7 w 柯达在所有的 SSD 产品上用的都是 3D TLC 颗粒,这个颗粒相较于传统的 MLC 颗粒,速度上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算是新的颗粒技术。9 S" Q8 g' |( c* \1 O: l& Z' t
在未来 3D TLC 颗粒极有可能全面取代 MLC 颗粒,在这一点上,柯达没有重蹈胶卷的覆辙,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 j z2 r$ h' y: @0 \唯一令人担心的是,柯达在破产之后工厂都抵押了,他们没有自己的生产线,所有储存产品都是找代工贴牌生产的,质量和品控可能会有出入,不过从目前来看大家的反响还行。。# B! l/ Q% e- z0 Z% m8 n& W1 Z% w
相比前面的不着调,柯达这一脚踏进储存设备圈子,摇身一变成了 “ 叫得出的牌子 ” 里性价比最高的,这一波操作终于不迷了。。
" N% ?4 l- q; S5 {柯达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我们有幸见证了他的兴衰,也看到它奋力向前挣扎的努力。
& s$ b8 v" p* j2 r x' c如果当初柯达要是没有拒绝那第一台数码相机,估计现在摄像圈的扛把子得换人了~
* E3 K7 {' p4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
( d* L% M8 C8 A; X图片、资料来源:https://post.smzdm.com/p/a6lnorkz/https://36kr.com/p/515947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9914192965758026&wfr=spider&for=pchttps://www.eprice.com.tw/mobile/talk/102/5017698/1/http://daily.zhihu.com/story/19386679 ]( F9 L7 o4 f; z9 \# E" H( V
“ 有点香 ”
' d) |( y+ Z3 f* ?2 }感谢阅读~. m" n- w7 A0 ?. n/ b: h' ]7 m$ Q
欢迎点赞、评论,分享你的观点~( a- s2 D0 P3 B0 S# F
* p# S& ?0 p+ H! ^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iKjsV99 X) z& P" M0 O, b: p4 ]' x& x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