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0 X9 a4 {0 P. P8 ?+ S* e" z, `" U
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的来袭,加速推进了传统安防向智能安防的演进速度。“AI+”的出现使得安防行业的边界一步步拓宽,一个崭新的泛安防时代正在向你我走来!那泛安防时代来临,产业又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呢?$ e( G9 V0 j6 O5 g& i3 r$ ?
对于安防行业来说,2019年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公安与交通智能化的全面升级,公安执法由“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进行转变;目睹了软件定义摄像机的面世,使得“软件定义硬件”完成了从概念到产品的落地;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开放平台的面世,AI自定义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
- h; F* \2 [5 q9 Q; b( r* _" X" O; i \- H! f( X
+ n7 W7 r& s4 P! J/ x1 b智能安防行业的现实写照与去年“无AI,不安防”的安防格局相比,2019年的安防行业更加注重技术融合和技术落地,人工智能开始全面深入到安防行业大大小小的应用场景中去。: ?* f" |+ x$ T, K. e3 J5 P, b1 i
) I" m. P4 c! z" M: W
在技术融合方面,视频监控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以视频为中心,结合物联网的感知、传输和数据信息,使得用户可以从更多维度对场景进行实时监控,并进一步对视频数据、物联网信息进行关联分析,从而获得更丰富、更精准的分析结果或识别结果。% ^. B4 N( D) w6 ]
* W0 Z( x* U3 S4 ]2 \" C) D% d
在技术落地方面,安防行业已从前两年关注各类AI算法的功能和性能,转向重视算法与具体业务的匹配衔接,追求将AI性能落实到具体业务应用上,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各类业务需求,安防系统的智能化应用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P$ ^; Z+ ^* G, a! k' Z
简而言之,2019年,人工智能技术在与安防业务结合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尤其是公安、交通等非民用场景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8 H/ c3 w: G- D, }: L" z4 \! s
受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社会治理资金投入力度的影响,从行业规模、需求和影响力等方面看,公安、交通等非民用场景建设已成为当下安防企业竞相押注的“香饽饽”,企业都想通过公安、交通等政府项目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或许这种竞争趋势的出现将拉大安防民用场景与非民用场景的智能化差距,但就当下的态势来看,公安、交通等非民用场景建设热潮在短时间内并不会被“浇灭”。
( z5 X( c* n8 J* D但需要提及的是,公安和交通场景只是安防行业的一部分,安防行业要想实现全面智能化,就必须摸清所有场景的痛点,而不仅仅发力于非民用场景建设。所幸在市场背景的驱动以及AI技术的普及之下,当前在公安、交通行业获得验证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正在向金融、能源、教育和社区等行业或领域延伸,形成新的行业和场景化解决方案,为安防行业带来新的市场和机会。. r1 e- [6 `: y" ?" h( q
另外,由于AI讲究场景化应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不断挖掘更多的场景,“算法+硬件+系统平台“的全栈式发展也成为了不少企业的发展模式。但“算法+硬件+系统平台”的全栈式发展对企业实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与规模大、技术储备丰富、产品相对齐全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吻合性。而对于那些专注于某项技术或解决方案的公司,如专注于算法或硬件的公司来说,分工合作、强强联合则更具可行性。
' e/ {1 L, X5 ^7 _6 H4 W8 g- \1 ^1 b9 R& g+ O3 J. ]) r
泛安防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不可否认,AI时代给安防和视频监控行业带来新的建设和升级热潮。对于业内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J! m8 U7 x; {" {$ j, {
安防市场与整体经济环境密不可分,而在紧张的中美贸易战背景之下,中国安防市场也受到了不少影响。# K* y! D# z% N: E( W; @! {6 F

6 O2 s7 z8 E) |: i中美贸易战显示出中国安防产业的不少劣势。尽管中国安防产业已是全球第一,但在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却给中国安防行业带来了威胁。以AI算法为例,原创思想和发明几乎都来自国外,国内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应用和优化方面。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国内安防企业出海时容易遇到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需要提前加以准备。但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也开拓了中国安防产业的新市场,给中国自主技术、标准和产品带来更多机会。不止是安防企业,国内企业都应该抓住机会加大在基础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在一轮轮的技术演进中,不断提升核心技术的能力和比例,真正拥有与国际巨头对抗的能力。
" k$ x! R" i6 N. v$ m6 U而除了要加快自研核心技术的步伐,当下看来,中美贸易战下的泛安防时代,安防行业难题还集中在如何把握好通用性和独特性之间的关系。4 W" q! j C. q+ T' {0 e$ o% J/ H0 p( U4 x
对于安防行业来说,不同的场景需求既具有明显的共性也有突出的个性。以人脸检测为例,不少安防场景都要进行人脸检测或是人脸比对识别,这是共性;但深入分析来看,同样是人脸检测,不同场景的需求大不相同,如门禁场景需要提取到高质量的人脸图片进行人脸比对,从而进行人脸通行;公安等其他特殊场景则要求在检测时尽可能不漏掉人脸(哪怕人脸图像质量并不是很好)以达到高捕获率……而以上需求差异,使得应用在不用场景中的算法参数乃至算法本身都大不相同,一款产品或是一种解决方案并不能满足所有场景需求或解决所有问题。" {3 [3 z O J* i
换言之,这就是不断被安防行业所提及的“碎片化”。“碎片化”难题的出现,要求企业必须找准市场目标进行落地,准确提炼市场需求,精确定义产品的性能规格,针对性地设计开放灵活的产品技术架构,在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或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得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f) ?/ w& H! Y l5 {3 d- f7 Q9 \* n
需求的多样化和技术实现的复杂性决定了很多产品或解决方案不是一两家公司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AI算法厂家、硬件和软件产品厂家协同配合。而为了从某种程度上缓解安防产业的“碎片化”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推AI开放平台,这类开放平台的出现,为多种来源的AI算法产品化实现和应用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载体和支撑,帮助产品厂商能快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智能化产品,让用户更容易找到符合其需求的智能产品,对于AI的普及推广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开放平台也可以让不同企业各有专注,把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推出更丰富、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8 `: ]# J5 n, e7 a1 B
另外,随着5G时代到来,物联网将在安防行业获得大规模的发展,视频与物联网的融合应用将成为行业新的竞争点。这既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应用需求的必然。可以预见,具有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视频等综合功能的“跨界”产品将不断出现,在安防行业形成新的爆发点。在融合应用所导致的数据关联性、汇聚性不断提升的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日渐成为关注焦点和技术热点。以GB35114为代表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安全技术标准日益受到重视,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和系统将有越来越多的市场空间。. Q7 F5 L7 n& m- W
6 V$ [0 ^) @( w, j, x' }* z c: w/ W9 W
安防行业的AI普惠时代即将到来人工智能助力安防行业迈上新台阶已经成为产业的共识。从“看的清”演变为“看得懂”,人工智能把安防系统从被动的记录、查看,逐渐转变为自动分析、主动预警或处置,极大提升了安防系统的应用水平,给安防行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6 v7 i5 E: K& ^' L7 V
1 H" |2 v- T, X/ i% D$ m) Z" I3 a从车牌识别到车辆数据结构化分析,从人脸检测到人脸比对,以及目标全结构化分析、行为事件的检测分析等等,每一项新技术的落地,都象征着安防行业的AI惠普时代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 s) }$ i- N0 X9 C+ p而除了新技术的落地,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也是安防行业AI惠普时代来临的又一象征。人工智能的实现离不开芯片的支持。近两年,安防主流厂商新发布的摄像机芯片几乎都包含了对人工智能的支持,这也是摄像机得以对视频进行结构化分析的基础。' a; f/ Q T* U6 Y |
从以上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安防行业的AI惠普时代即将到来。
. H% j3 ]$ d9 P+ t) e" m5 A9 P5 o1 k. h0 m
本文作者为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M' ^: ?$ b" t( N" Y: r7 w7 W1 i0 d/ { Y- f) V0 R; F# g3 O
! n! D; L/ ^. U
- s" K! Q9 O2 {7 [# m/ ?
4 c2 p& b& e+ v5 n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76587604&ver=2040&signature=1lx2CiZ6-cN-s3dVGZPYWfZMLe-2TDMMB2oYrSA*S6VFu4fJWlZTEJRTI0hglHOtMK7MeZTVyYpysu6Itw4v0R6PJZ20DXNSDVj5we4vEm9X0MZWclO3sKp1LJed7E2-&new=1+ U3 c& B( [" |6 F$ |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