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有趣有料的科技自媒体
+ M& g0 k! Y6 X: o
5 A: y, L* ~& `9 j. r
* W+ n; W# m4 P% N; ?) B- \& M>>> 本文作者:小羊苏西
# a+ t9 p$ J) j, {>>> 没有食物,没有蛀牙
) U6 s" U; F/ r
! J/ M1 Y3 V1 r) |$ T7 Q
, |- k: F) f6 L5 b科幻电影有时就像是对未来的优质预言,灵光一闪,却能照进现实。
& T' w- E% p6 X- K4 r4 g2 K电影《Upgrade》中,男主角Grey Trace和妻子所乘坐的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了故障,将两人带往了一处暴徒聚集的贫民窟。
, M- F, D4 Y3 f5 D, S z4 ^( W + y0 b/ S7 B+ e3 d
在那里,两人遭到了袭击,Grey颈部中枪后昏迷。等他醒来后,发现妻子中枪身亡,而他失去的不只是妻子,还有他的四肢。9 U Q" K$ _# x! V
后来,他通过认识的科技大鳄给自己植入了一块叫做Stem的电脑芯片。这个芯片让Grey再次行走,开始了他的复仇。
: k7 q6 G0 C4 V# C# T3 t0 e起初,观众眼里的Stem只是能跟特雷斯对话的人工智能,当然,这个对话外人可听不见。可后来才发现Stem甚至还能夺过对Grey身体的控制权。
+ U! f3 ?9 ]7 O# G, g
% m: E# Z9 D% \说到这里,你大概也能猜到故事接下来的走向了。5 ?+ j$ P6 [. E' f0 E
那我们直接进入正题,聊聊和电影情节相似的现实吧。
0 Q6 ?8 M# U( x# K- G生化电子人
}4 V, T3 @! C) Q. S$ D/ L# i! H
8 M# _8 L$ Z) @; z- s( k1 I5 C2 u$ O$ n4 y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2019年,成为一个生化电子人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了。6 X- U& D# l' D# ]0 f
( { I, ~- t- {/ ^6 c7 M o
七年前,匹兹堡大学的Jennifer L Collinger博士率领的研究团队将一枚电脑芯片植入了一名53岁的女性Jan Scheuermann的脑内。
. F3 d/ q( N6 Q4 g% C5 C! G6 I ]Jan由于退行性疾病的影响而四肢瘫痪。
9 v& a: f+ O4 i0 d. q7 \$ q研究团队通过外科手术在Jan的大脑皮层中植入了两个4x4毫米大小的网格状微电极,每块电极都拥有96个微型触点,来获取她大脑中操控手臂和手掌部分区域的信号。
8 \4 }1 W4 U. D0 w' { . y3 K/ }' X+ u, A
由此,Jan变成一个“人体遥控器”。
7 D3 t; |% z$ ^1 G, a她可以依靠电脑接口芯片,用意念去控制一条机械臂,甚至可以用它来吃巧克力。
9 K, G& @/ @% V ]; u三年后,她成功地在计算机模拟器中驾驶了一架战斗机。
- S% r+ v/ h6 \5 t7 G
# K+ s* v) N' H6 f9 |: F其实,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便一直在资助这样的项目。而如今,也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G5 k8 r" u; P, t1 l
将人体变成“遥控器”,从某种层面上而言,确实简化了人与机器的交流方式。! R' L. n% q; } w4 N
同样,这项技术用于健全人身上,也可以使得他们更快地与身边的机器交流。
0 w ]/ |* o9 h
2 Y6 ^8 Q" ?& r' d3 k; r只不过,就目前而言,这项技术还是需要对人体进行创口。' x; H! W, ?2 B
因此,开发人机接口的公司Neuralink宣称:下一步,便是开发一种能够读心的外部设备。$ b3 Q! s* _8 s0 B
这个设备还必须小到可以放进棒球帽或头枕里。根据官方的说法:这个想法就类似于读心术,或者说这个项目可以创造出“真正的人机接口”。
9 g6 e4 O7 r0 g0 h# B+ d2 `8 w5 v5 v
“AI取代人?不!成为更强的电子生化人”
; p6 D9 T0 u" a7 l
( i6 A& f, r, s& q* F( h: z& R+ W) x+ }7 E/ ^0 k% b/ [9 h
5 e- P2 L/ F! u" {5 D
大家常说:人类面临被人工智能机器超越的风险。
+ \7 N6 g7 f9 @: ?但如果人脑能通过与电脑连接得到增强,是不是便意味着:我们就能够加入这一旅程。# X+ k( @, c9 x% P
9 |) |" h- a* [
如果,能建立一个非侵入性的神经接口,我们成为了信号的发射点,连接机器的方式就像手机开蓝牙连接无线耳机,那定会打开一扇前所未有的生态系统的大门。
3 N7 f6 W6 P* i2 B# A
+ w5 ^9 C. n v: i Q& G在还未广泛普及之前,这项技术最常见的用途,将会是帮助丧失了行动能力的人。
+ Y$ n$ B8 i& @' o$ e: }. ?, F* B但普及之后呢?0 F' K3 Q' x1 S" p% h3 x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不通过手术就拥有和机器交流的能力,那么这项技术会有一个很广泛的用户群体:这些人本来就四肢健全,只是想要更快地和他们的设备交流。
/ F6 e5 a, [5 a3 S& Z, @8 R8 t* z & x3 ~) \1 \4 i4 t. z' T# U5 Z
2 ?1 i% |# J! n9 N& Y' C, _- e7 l意念操控,不用开颅植入,我愿意干!
, u: W0 ?3 X% z
9 q6 E' E- u$ L; |
; l, E! U8 t/ x8 X4 ?( `% D- C2 I8 [. ~0 V* R- D# h0 O
2004年,一名四肢瘫痪患者被植入了第一个电脑芯片。因为刺伤,这位患者颈部以下都失去了知觉。植入芯片后,他靠意念就能够在电脑上打乒乓球。: R B; S! L$ f% i1 w

% l/ d% L' _* Q9 } B1 o2 {# l3 w; p1 T8 e0 J$ ^+ H4 d; r" h
尽管手术成功,但这项技术任然存在问题。
4 i+ n" u) b3 a* U6 B% L& ?
% T( P w5 X+ x% K0 X' q0 Q8 u. {0 Q( {6 R
. N% Z8 J1 B+ S01, F( S3 Q b/ K7 T8 N! q' ], [
0 b- c6 c1 M6 `' w! f
) b! o# r A. w* `8 s% s# C
6 m5 _6 \0 g# k6 {$ T ( K9 |" Y: _" k! N
可传输的信息质量受到通路数量的限制。! R, X1 D" D c- | ~
这是什么意思呢?/ H7 e8 E9 Y% @# U2 c" m9 a' Q
大家可以粗略理解为:在家看直播,会受到网络的影响,当网络太差时,你便只能选择标清。
8 K3 \) J8 G: V9 N& q
- x; n* U& \# x/ k3 D# b i
5 s2 s$ S' L1 T+ w: Z4 e) @4 S" h
' h9 ?( K2 P: @: S; {02* D% u$ A" Q, m8 S
* n/ S$ H" g D$ g U3 ?" Q$ z" m F+ _# T; N
# k2 d& v, J. f# w
人脑会发出一系列的杂音,这项新技术必须先过滤掉这些繁杂的信号才能正常工作。( D, L0 Q4 t4 a% y. b- H1 r
4 E7 q. |9 N7 L3 ]
7 X1 ?( A, R) N( B
4 Q% ^6 f1 l( U& K03
* U5 |8 F* A# P7 `) @2 [+ z. h% h+ g) S. I
$ P% V* n" T* k
2 g% B: {$ l1 q接口技术需要在颅骨上切一个孔,使电极直接与大脑接触。因为排斥反应,设备的工作寿命可能有限。再者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将很难将它拿出来。
& f5 t. I0 e8 k/ Q0 ^$ {- H由于人体的排斥反应,任何需要手术植入的科技设备的使用寿命都可能非常短。
; b4 c& z' E* s" G9 [- ^9 O不过好在今年早些时候,下一代非侵入性神经技术的发布,即意味着:接下来或许可以达到无需电极、电线和脑外科手术就能完成植入的效果。
: W4 m) `% u- H, H* o
* E5 @4 A" d. @到那时候,你仍然可以操控一些机器,但不需在体内植入东西。- X5 i7 A9 x. x
不过,这都是在未来值得期待的方向。7 a: X& X) x, A5 L) c$ v, x6 x
$ d/ S1 n2 }% K" T1 {1 O; ]. n' U$ p: C$ B
4 C8 D6 J% O2 p( f8 K04
: ?/ e" o* i9 S6 o: ~: u1 L5 k2 A! M6 i' h7 I Z1 Z% z3 E
! b7 _; c3 j" M1 p
如何将信息从设备传递到电脑上并瞬时给出回应,这依然是一个技术难关。: s8 v' e8 i6 x3 D
假设你在使用手机链接蓝牙耳机播放歌曲,你点击切歌,然后要等足足几秒耳机才会做出反应。这样的技术多少就会显得有些鸡肋。; }- Y5 |% z" l7 R9 s
因此反应速度也是一大难题。. l9 o8 \+ u" @# c
毕竟,操纵真正的无人机,可比移动一条机械臂难多了。/ J4 s9 ~. r; ]. }, j

( D" J; {# p/ k2 Z- A& x4 W* m
8 f, r9 { L* t* [1 Z6 H4 P
离「划船不靠桨,全靠意念」还有多远
- r9 h4 I' o$ N( s% x! {# P+ N- _ x% ?
$ ]# z! i! E# _7 ?/ Q$ w这个问题的答案,目前可以从专业人士的口中得到一些线索。
- Y' H# o$ w' N1 V# ]# Y' c) X2 f U! C博士Jennifer L Collinger说: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人机接口都会从用户的脑电波活动中抽取详细的运动信息。: ~5 X, y- S( L1 G8 C7 m0 Y0 c* H) M X4 S
接着,便能从脑电波活动中监测出用户想要移动一个物体的方向,以及他们何时想要握紧手。在这些数据上总结出来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指向物体的笔直路径。! C9 n9 z2 I2 U4 b: R! a4 J7 `
用户可以直接拿起物体,不需要去思考此刻该向右、向前或是向下。2 a* u$ q0 E) T- l
由此来看,方向盘虽是握在人的手中,但它却也有自己的反应和思考。. p5 ?/ R' c9 ~, F+ K# c

8 _5 ~" K2 X4 \1 L至于,谁掌控方向盘更好? t- G9 C# t1 C$ P- L# m) T; r
现阶段这个问题想要得到答案就更难了。
: A+ `5 C$ C; M$ V目前还没有电竞游戏的一流玩家愿意植入芯片,比如说像《塞尔达》这样以操作著称的游戏。
3 W3 l- p: Z' q7 G. z4 L1 B
" g% J. J9 K+ ^2 x# j2 j操控人机接口的脑力劳动量因人而异,而且操控非侵入性人机接口明显要更累一些。
3 l7 ^: L# ^$ `& @7 {2 B该技术是否能让用户一心多用,这还得打个问号。
/ I: Y; T. Y# M% P9 h ) r+ P0 V! r1 B) B! Z: N2 ?6 O
科技时代的发明和研究都跑得飞快。
9 C8 d1 q8 ~& q" G) ~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也是日新月异,越来越先进。& j+ O, B, Z. j) [" U8 B, g
慢慢的,我们的脑海里或许会产生一个问题:! ?+ A3 N+ b& q$ [6 U/ _: J# I
在未来的哪个时间点人类会成为其使用的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
: l4 Q6 b( z4 {! f# S为了能够跟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创新步伐,我们很可能会需要直接与这些系统连接。
" [. W1 R: G# ]0 L" E 7 L3 e" p4 \' W+ T6 w3 `
不过,这些又可能都无关紧要。
3 h& L5 u3 ]3 Y6 g在电影《Upgrade》的结尾,Stem完全控制了Grey。Grey的意识被关在了一个完美的梦里:他没有瘫痪,他的妻子也没有死去。1 P6 G0 H, i8 x6 K8 H5 h( C* j6 U; u
% ]$ k I+ f. o0 i参考文献:
. G2 h% I9 L* |1 g' y: P. |
5 w; Z x7 j0 X# E: uwww.bbc.com/future/story/20190814-will-we-ever-control-the-world-with-our-minds
. {* D/ w% \% T7 Z) L: ~
3 n$ D! D1 |4 s( h
$ B9 `$ W' E5 c4 @9 O; n: N $ E- r# ~( _& S, J/ F) V
: S7 r/ T3 k, @1 }
2 C, J% N& D; Q0 Y, C! w/ t& D. a+ v+ q; g- T- d
$ q7 e0 w3 m7 {0 [) s点击[阅读原文]链接,或者公众号后台回复[我要红包],我们这周准备了 170 个现金红包,来感谢小伙伴们的阅读、在看、转发,每天都能抽奖!抽奖!!: S0 A9 _. ^2 g( c* O0 A
* U4 r. W7 J8 B5 h嗯??我的在看呢?兄弟们都用意念点了吗??▼
5 U5 b$ d7 B9 R3 n7 R5 B- X- h/ j5 v% a/ N. S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68854805&ver=1861&signature=d2-0ug8ZCKnH0Hv-Iji0TF*Y*ipxA8b8UIbmrsCpEjHQFGgFK3fYgM3if-wWuUvYsm8y0oLi4omghcBoD0MrftSsdeIjtPassWcmIaVo67hfYFKe5zjO0nbuJzFVLMt0&new=1% S) h: e% B8 T' e% l. V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