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史上首只因正股退市而强制退市的可转债出现。! J6 @2 d q7 M# k
5月24日,*ST搜特(002503)公告,公司收到法院终结预重整程序通知书和不予受理重整申请裁定书。前一日,该公司已发布公告,由于公司股票已连续二十个交易日(2023年4月18日-2023年5月22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根据深交所规定,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将被终止上市。
1 {4 B9 y) z* z7 T! i( `( z近年来,随着可转债市场的不断扩容,已有不少百亿私募“盯上”了可转债市场。对于此前“踩雷”可转债的传闻,私募大佬林园独家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做了风控,没踩啥雷”,目前仍然持有“很多只可转债”,但占总资产的比例并不是很大。+ t$ |6 n, w2 l+ E& I
首只强制退市可转债将出现
- l' F# {% v8 F' A: u! C5 }所谓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债券,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价格转换成股票的一种特殊债券,存续期限一般为6年。可转债是在债券基础上附带一个股票看涨期权,它既具有债券的属性,也具有股票看涨期权的属性。( E/ H1 r8 ^2 j. P
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转债的魅力在于可以T+0交易,一个交易日内可以反复买卖。正股上涨时,一般跟随正股上涨,正股下跌时,却不一定跟随正股下跌。而且可转债交易手续费比股票低,因此,在很多投资者眼中,可转债是“进可攻、退可守”, “双低”策略在过去数年几乎是“躺赢”。- w! {+ D' I2 w9 ^2 o* {
随着可转债市场不断扩容,同时,更多的投资者也接触到可转债,可转债市场交易活跃度也日益上升,2022年日均成交超800亿元。 f8 D! v# s( v5 b
不过,可转债市场稳赚不赔的时代正在过去。$ C/ @6 R3 n3 K
5月22日,*ST搜特发布公告,由于公司股票已连续二十个交易日(2023年4月18日-2023年5月22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根据深交所规定,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将被终止上市。
% j1 H# t* V v( I- w/ a: a+ d ^. p' `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搜特转债大跌19.99%,收盘报18.0020元/张,成为转债市场上的历史最低价。搜特转债于2020年4月9日上市,2026年3月12日到期,距离到期还有不足3年时间。
: f( L. L# `* h. x; i _2 a与此同时,另一只因正股退市的可转债——蓝盾转债已于5月1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但由于搜特转债属于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的可转债,并无退市整理期,其很可能在蓝盾转债之前退市,成为沪深可转债历史上首只强制退市的可转债。$ V2 K$ o0 b( p% `. P
多家百亿私募偏爱可转债
0 o. O, ]/ X( R4 Q" J3 w梳理可转债的年报数据,不难发现,多家知名百亿私募都成为了可转债的“玩家”。! A: n0 l; ?: j2 }
林园是较早涉足可转债投资的百亿私募大佬,早在2019年,林园就表示自己持有较多的可转债,林园当时认为100多元的可转债是便宜资产,适合长期持有。
5 M( A& V, Y'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林园投资旗下产品持有15只可转债,合计持有市值超2.56亿元。林园持有的可转债基本上都是流通盘较小的可转债,有3只可转债其前10大持有人中有6个是林园投资旗下基金。! E. z5 P5 L( A3 `! x
林园投资持有的可转债,今年以来多数表现一般,其中,永鼎股份的可转债“永鼎转债”表现相对较好。永鼎股份在今年4月份搭上了CPO概念,被市场追捧,股价暴涨一波,带动永鼎转债跟随大涨,年内最高涨幅接近70%。
0 L0 N8 X4 a% p. Z" [4 C* r此外,林园投资持有的正邦转债、全筑转债,今年来均下跌了20%以上。对于“踩雷”可转债的市场传言,林园独家回应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做了风控,没踩啥雷”,目前仍然持有“很多只可转债”,但占总资产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对可转债的观点没有变化,可转债还是可以投资的。”* |0 T; c1 B7 r$ K/ v0 P* ]
睿郡资产也是可转债投资领域的“顶级玩家”。睿郡资产成立于2015年,由兴全基金老将杜昌勇、王晓明携手掌舵,公募大咖董承非也在2022年加入睿郡资产。
# m1 O/ u# j$ H0 S私募排排网根据可转债2022年年报数据梳理,睿郡资产旗下产品持有17只可转债,合计持有市值近9亿元,其中3只可转债持有市值均上亿元。: W. D. M$ Z$ B$ w+ B$ W
与林园投资不同的是,睿郡资产鲜有多只产品现身同一只可转债的持有人名单。其重仓持有的可转债基本上都是流通盘较大的公司,如闻泰科技、温氏股份的可转债。睿郡资产持有的可转债今年来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1 l) t2 J, m: H4 _7 N ~此外,由于可转债的交易规则是T+0交易,也吸引了不少量化投资机构参与交易,有多家百亿量化私募现身可转债的持有人名单之中。3 C- {# n, W! M- H% x' u, q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统计,截至2022年末,九坤投资旗下产品持有9只可转债,合计持有市值约1.23亿元。其中持有最多的可转债是横河转债,该转债的正股是横河精密(300539)。横河转债曾经“风光无限”,2020年8月曾2个交易日实现翻倍,2022年由从280元涨到720元,5月24日的最新价格为429元,转股溢价率也高达200%以上。) O& e1 s7 m9 ?2 D0 N3 z" q7 y3 d3 w
明汯投资旗下产品持有15只可转债,合计持有市值约2.50亿元,其中不少都是此前交易非常活跃的品种。
+ N: Q$ A d5 U; S9 A$ N“弱股好债”观念将逐步退化* \* F" i3 X- S+ {; p! T
谈及后续可转债市场的发展,中证鹏元工商企业评级部分析师钟佩佩指出,蓝盾转债与搜特转债的强制退市将推动投资者重新审视发行主体信用资质。
0 G a9 Q q: G# D9 W, _ j( r钟佩佩说,短期来看,投资者避险情绪对转债市场价格形成较大下行压力,但下行幅度具有层次性特征,弱资质转债降幅更大。随着沪深交易所退市新规和全面注册制相继推出,A股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明显下降,目前已无经营实质或处于长期亏损状态的上市公司退市压力大增。市场对可转债债底坚实度的衡量,或将回归到对公司自身资质的判断,“弱股好债”观念逐步退化。; G6 X3 N; |1 V% \# |# W
上海仟富来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许佳莹认为,转债违约退市个例并不会导致整个转债市场的赚钱效应消失。5 s9 k) m2 b1 e2 r5 @# b
“简单从k线来看,这次风险事件也并没有对指数造成超出理解的下跌,相比其他历史上的回撤幅度来说也不并不大。另一个方面来看,转债发行人的中小型标的较多,转债的意义很大。” 许佳莹说,转债信用危机言论并非首次出现,投资端不用给这个本就不新的现象过激的反应,调整也有利于市场。
5 h; i' Y+ J5 m1 A;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周冠南也指出,结合过去转债面临信用事件扰动后的市场表现看,信用风险将成为短期内影响转债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标的悲观情绪或将集中释放。包括冲击市场短期流动性,易致低评级、小规模、业绩差的转债资产抛售增加;偏债型、平衡型品种或将杀跌,偏股型转债在该阶段相对占优;资质较弱的转债正股市场预期将有所下跌,债底保护性难免下降。, E Y) i# x+ i2 u/ v
许佳莹表示,作为可转债投资者,需要注意三点。首先,重点关注基本面有支撑、资质较好的转债,不碰问题转债,远离高波动垃圾债。其次,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持仓品种不能过于相近,分散是最好的风控;此外,避免跟风炒作,接近赎回退市的转债,尤其价格偏高的,一旦退市通常会有显著的价格回归和回落,希望投资者们谨慎持有。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