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h& Z1 O3 y8 u9 D5 `5 C8 b) q1 d8 _, m1 w: q# E: K4 v) c
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冼星海大街上的冼星海纪念碑。本报记者 曲 颂摄( B0 l0 ]6 f+ e( u' L D) F
/ R: P* L; T) d' l0 O. Q1 r
7 o4 t9 K. n% R) N& i; m
; U; ~) h. F* Q( u( b- m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鲁班工坊,塔方教授(左一)向学生讲解钢管焊接的相关知识。奥斯帕诺夫摄(新华社发)* ]5 K/ F5 i7 S, d }; x# n! C
5 d1 a. ]$ v$ F. o" {8 O
4 G) j" u2 z9 Q( U0 |) a" y: ^& v! Y V8 H4 b
中土两国员工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项目现场联合巡检。张 鑫摄# D- [( m2 Z' w2 ~9 l. Y4 n2 A8 a# ?
0 ^, j' P6 f3 q! ~5 g: N G& A. K! K1 }. S- T! ^7 A! c2 ?
8 J" Q# b" I" |
中国援吉尔吉斯斯坦灌溉系统改造项目 3 号灌区主干渠远景。何将伟摄
9 d$ G, [3 J) ^$ X+ {* ~: U9 o L6 d; k! X* W+ C, x
2 |6 l+ \0 P j1 m1 g3 K* ?. Y# x
' e% @9 O% v. ~7 _, H* c( L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内,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前院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肖开提 · 萨利霍夫(前)在指导实验。伊希莫夫摄* G/ ~0 U3 O( K/ H6 V" T
/ b" ?" n* j3 q H
, ^6 Y! _1 u' ], }
# G6 I! h$ v' _4 k; D# V6 P% `6 H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的 100 兆瓦风电项目风机。奥斯帕诺夫摄(新华社发)
4 @2 P# B5 Q; I中亚地区是 " 一带一路 " 的首倡之地,是高质量共建 " 一带一路 " 示范区。共建 " 一带一路 " 倡议提出 10 年来,一个个合作项目在中亚国家落地生根,增进了人民福祉,促进了民心相通,推动中国同中亚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 V9 t6 W1 p7 G# d1 C友谊之音持续回响0 ?4 C+ a& o; @
本报记者 曲 颂
% j1 p7 m8 J4 B9 y初夏,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绿意葱茏,环绕城市的雪山与晴朗的蓝天相互映衬。整洁的街道上,时常能见到中国元素和中国游客。80 多年前,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和当地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友谊佳话就发生在这座城市。4 K! ?1 a% Y, @
1940 年 5 月,冼星海化名 " 黄训 " 前往莫斯科制作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1 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导致影片制作中断,冼星海回国之路也因此受阻。辗转流离中,冼星海于 1942 年底来到了阿拉木图。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时,冼星海偶遇拜卡达莫夫和家人,他们向冼星海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冼星海创作出《满江红》《中国狂想曲》等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
1 A: q( W" g1 r) G为纪念这段友谊,2019 年,中哈两国合拍的第一部电影《音乐家》成功上映。影片在上海电影节、巴西里约热内卢电影节等国际平台收获多个奖项,感动和温暖着银幕前的观众。拜卡达莫夫的外甥女卡拉姆卡斯 · 阿里兰诺娃小时候曾见过冼星海,她也参与了剧本的修改。电影上映后,她还来到中国,见到了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
! }5 D" Y6 T n5 E: u5 @电影《音乐家》的哈方制作人夸尼什 · 阿赫梅托夫介绍,《音乐家》已在哈萨克斯坦电视频道上播放过许多次,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看后无不感动落泪,他为能够参与这一哈中合作项目、挖掘并呈现那段历史感到非常自豪," 我希望能够继续通过艺术形式增进哈中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c6 ~$ |4 G! e3 j6 @, f) X
如今,阿拉木图有两条相邻的平行街道,一条叫冼星海大街,一条叫拜卡达莫夫大街,两位好友在这里仍可以日夜守望相伴。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当地年轻人,他们大都知道这段故事、看过这部电影。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如今,哈萨克斯坦已经建有 5 所孔子学院,每年完成中文培训 3000 余人,中哈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开展。两位音乐家奏响的友谊之音,正在两国民众心中持续回响。- C0 b: i6 c0 U- E5 V' o
清清渠水浇灌美好生活
+ J* X5 B- ?* Q; B6 u本报记者 白紫微1 k& q: P# `7 z3 O6 f3 L
" 灌溉系统改造后,我们种的杏子和苹果等水果都大丰收,去年的收成比以前好多了。就算降雨量不多,新修建的灌溉渠也能保障耕地用水。" 看着自家地窖里装得满满的杏子和苹果,吉尔吉斯斯坦巴特肯州居民卡布高兴地说。
( M% o/ t$ R% W3 F6 n: g! v1 s巴特肯州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干旱少雨。严重缺水始终是困扰当地农牧民的难题。2018 年 5 月,在中吉两国政府间援助协议框架下,中国援吉尔吉斯斯坦灌溉系统改造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由中国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外工程分公司承建,包括对原有的 1、2、3 号灌区引水枢纽、干渠、农田灌溉网络和附属设施的新建、维修和改扩建工程,总长约 87 公里。1 号灌区位于巴特肯州巴特肯区,2 号、3 号灌区分别位于伊塞克湖州伊塞克湖区和通伊区。! U3 c j K* j- B( A \% X/ [/ ?" C
历经两年半,在不影响当地灌溉、用水的前提下,项目部利用冬季停水期将 1 号灌区 12.4 公里的旧渠全部改造完毕,并将主渠延伸了 4 公里,新建约 24 公里的 7 条支渠,为巴特肯州增加约 1200 公顷的灌溉面积;2 号灌区则改造解决了堤坝渗水现象,为伊塞克湖区增加约 330 公顷灌溉面积;3 号灌区为项目主营地,改造工程为当地增加 516 公顷的灌溉面积。2021 年 11 月,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 H3 J! h0 g& P- S# {; l在改造灌溉系统的同时,中方项目部还为当地增建了滴灌技术工程,在以往的荒地上大面积种植苹果、石榴、樱桃等水果,并利用当地温差大、日光足等气候条件,助力培育地方特色水果。* {3 s+ s5 F7 P
引来清渠水,荒地变良田。作为共建 " 一带一路 " 务实合作的生动样板,灌溉系统改造项目有效解决了当地两万多民众用水困难等问题,促进了当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
; g s6 [" n* M( x( H7 x4 ]7 a卡布的家就在 1 号灌区渠尾附近,农牧业收入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旧渠启动扩建重修期间,卡布应聘到项目上工作。项目完工后,他又回家干起老本行," 项目建设结束了,但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源源不断。现在我家有 25 头牛、25 只羊,还有 18 公顷多的耕地和果园,在家务农收入不比在外务工低,还可以照顾老人。可以说,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 卡布说。
2 s ^7 l0 q* n# \% A! `0 X! ]高原上修建惠民路2 U$ n. B Q' ~! i0 \: L. q6 m
本报记者 谢亚宏
8 w* W& w$ }" B2 B$ [% }汽车行驶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至南部城市丹加拉的道路上,一场不期而遇的小雨让山峦变得更加青翠。司机苏合罗布一边向记者介绍当地情况,一边打趣地说,以前开车走在这条路上,司机们可没心情欣赏沿途景色," 那时路况很差,遇到雨天更是危险。感谢中国朋友让公路大变样,我们现在可以更加安全便捷地往返两地。"9 R3 ~% z6 w: N5 X* l: q
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改扩建的中塔公路,是连接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的唯一公路。从杜尚别一直延伸至两国边境阔勒买—卡拉苏口岸,公路与中国的喀喇昆仑公路相连接,全长超过 1000 公里,对于塔吉克斯坦的物流运输、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2014 年,全长约 150 公里的中塔公路一期杜尚别至丹加拉路段改造正式完工,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了沿线居民的交通需求。5 V( U- s: R5 S
中国路桥塔吉克斯坦办事处副总经理支彬介绍,中塔公路全段均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当地山地较多、地形复杂,在设计中还特别考虑了抗震、隧道防渗水等因素。为表彰中国建设者的努力,塔方授予路桥公司相关负责人 " 友谊勋章 "。授勋仪式上,塔总统拉赫蒙高度赞扬中方为完善塔基础设施作出的巨大贡献。* b( ~; l; B5 z- m* R& s' ^! Z
去年 6 月,中塔公路二期工程启动。二期路段总长约 92.3 公里,其中包括 5 公里隧道和 16 座桥梁。二期项目位于基础设施薄弱的帕米尔高原,多处地段存在泥石流和山体塌方危险,各类自然灾害每年都会造成道路中断 1 个月以上。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中方建设者针对隧道岩层脆弱等特点,在开挖爆破前后对围岩进行加固。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于 2026 年年中正式通车。
1 R8 C7 ~) T g: c' p尚姆斯 · 纳兹力是塔吉克斯坦资深道路工程师,如今,他正与中方同事一起参与中塔公路二期项目的建设。纳兹力表示,塔吉克斯坦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项目,把它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划。" 二期项目完成后,塔中之间的物流时间将进一步缩短,运输效率也将提高,真正惠及沿线居民。到时候,我一定开车去体验一把!"
; q( y+ _3 d, e- U" |, i3 ?大漠深处打造民心工程. d; D4 M) l2 f8 k
本报记者 王骁波
3 s! `5 ?0 V* h* H土库曼斯坦深居内陆,大部分国土被卡拉库姆沙漠覆盖。被当地人誉为土库曼斯坦 " 对外开放合作典范 " 的阿姆河天然气项目,就建在浩瀚的卡拉库姆沙漠腹地。
8 @% Z) }4 \/ _" Q( j# J; g阿姆河天然气项目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主供气源之一,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承建,于 2008 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于 2009 年底通气,二期工程于 2014 年建成。此后,项目又新建 B 区东、西部气田,分别于 2019 年和 2022 年投产。目前,阿姆河天然气项目年产量超百亿立方米,高峰产量 4100 万立方米 / 天。项目为土库曼斯坦创造了 2 万多个直接就业机会,累计选派土方员工赴华培训实习 6300 人次,百余名土方员工已走上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和技术岗位。
+ P2 m3 [1 P! q+ m$ M/ V阿姆河天然气项目是共建 " 一带一路 " 重要能源合作项目之一。项目建设中,中土两国建设者克服高温、高压、高含硫等众多困难,打造出技术先进、运营高效、管理完善的大型气田,为推动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D T# g7 k* ? B" 阿姆河项目现在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国际合作项目。" 阿姆河项目当地员工、公司发展计划部经理助理尼亚斯说,在阿姆河项目公司的工作让他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技能、收获了友谊,并从一名大学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管理者。" 土中天然气合作加深了两国人民传统友谊,为土库曼斯坦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Z% [' y; J2 { }" r" [
" 阿姆河项目公司为当地民众办了不少实事。" 尼亚斯介绍,附近的米干村此前饮用水严重缺乏,项目公司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帮助该村修建了一家水厂,一次性解决了 5000 多名当地居民的饮水问题。此外,公司每年都会资助当地优秀高中毕业生到中国读大学。" 曾有一位 50 多岁的大叔激动地拉着我,感谢项目公司帮他儿子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梦想。这位大叔说,希望儿子学成归来后,能为土中合作贡献力量。" 尼亚斯说。
% z: ]9 z% d! ` ^) T2 u医药合作造福当地民众
: M% w1 W* O# r) Z6 G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以下简称 " 研发中心 "),中乌两国科研人员正在操作仪器,对当地草药进行中试提取实验。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只需简单按几个键,就设置好了物料比、温度、时间等参数,不一会儿就得到了标准提取物。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基地乌方负责人萨多别克 · 阿卜杜巴基耶夫告诉记者,这里已成为乌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原料药生产示范基地,对推动该国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d$ P. n- e! v+ N, w( |1 x' y
2013 年,研发中心启动建设,依托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和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中亚多国设立联合实验室,研究范围涵盖天然药物、生物药、中医药等诸多领域。目前,研发中心已在该国建成中乌医药科技城,一期塔什干基地占地 12 亩,包含口服制剂 GMP 中试车间、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 H; y' r% |, P; k y, C. H
研制当地紧缺的药物和实现本地化生产是研发中心的工作重点。截至目前,研发中心已研发多款抗病毒和治疗丙肝的药物,并在乌兹别克斯坦注册上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研发中心的多款抗病毒药物获得乌兹别克斯坦应急审批并得以临床应用,且价格相较其他新冠药物大幅降低,有力支持了乌抗疫进程。# U o! D6 v3 L7 v' Y8 U
邀请中亚国家专家来华进行长期交流和访问;培养中亚国家留学生 60 余名,其中多人毕业回国后活跃在药物研发一线;与当地机构合作,多次举办药物研发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多年来,研发中心推动了中亚地区药物研发水平不断提升。
, l5 e( [( N7 @: u4 Y- }, |: j; v去年 8 月,研发中心在乌中部城市纳沃伊启动原料药中试技术平台建设,建成后将填补中亚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夏满苏尔 · 萨格杜拉耶夫表示,乌中两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希望能继续发挥双方优势,推动中国技术和产品在乌和中亚其他国家进行转移转化,造福当地民众。
7 }" p+ G4 k- ]+ d1 j# A来源:人民日报8 `, y9 m p9 [4 f! r1 c
编辑:傅璐; @9 n5 l& @+ h
责任编辑:范菁
8 k9 V# L% @4 B, o5 \+ E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