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标题:吴晓求VS姚洋:要给年轻人买房创造条件,第一套房不该收税|博鳌致知行
- T9 K1 N) x) I2 n. C% V
4 J, t5 L2 q, @& k- \, V- q 主持人 | 乐章
' e1 g, p D6 E# U: I9 K 编辑 | 郑青春# N, D7 S ^2 H T) [
主编 | 王德民
; m, [& s3 O/ j) f3 c3 q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博鳌致知行、搜狐商学院推出《博鳌致知行》,邀请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吴晓求、姚洋、王辉耀、李勇、何大勇、田轩、田奇、沈抖等重量级嘉宾参与户外对话。/ d& N, K8 C* t8 \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共同探讨今年的经济形势、房价、就业等大众关切的话题。, y$ E0 t0 Y L) s8 T6 o
如何看待今年的经济发展?吴晓求表示,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5%问题不是很大,他指出,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2023年经济发展要做好三方面:一是修复机制,二是恢复信心,三是稳定预期。对此,姚洋预计,今年进入二、三季度后,经济速度会有所增长。! c r% f( r+ u0 ^7 G! F1 z
在经济面临的挑战方面,吴晓求认为,从内部来看,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内需不足,外需萎缩,所以我们需要在扩需以及稳外需方面要下工夫。姚洋则认为,国内当前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还是房地产。
+ C* ]4 d* z' a: q7 N1 j4 C! @ 很多人认为房地产的信贷量太大。“房地产就是创造信用的工程,而且这些资产至少从中短期来看是优良资产,你硬抢着不给房地产放信贷,那房地产就没办法发展。”姚洋表示,不能妖魔房地产,房地产业在任何时候都是支柱产业,老百姓还有住房的刚性需求。银行方面要对房地产信贷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 H5 @3 P4 [% d 此前,有报道表示,吴晓求认为房地产是世界上最令人发指的剥削工具。吴晓求在对话中声明了他没说过这句话。但吴晓求指出,过去十几年中国房价增长过快,应该为年轻人买房创造条件。“比如年轻人买的第一套房不应该收税,第二套房可以收税,要有所区别。”
$ g s/ h p O; O" a : q" t D; h4 i' |4 O
以下为对话精编:! K2 ~) w7 ?+ r4 [- K
博鳌致知行:如何看待今年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2 V8 P6 ?4 ?4 ~% c2 Q [( l9 x/ G1 M
吴晓求:今年增长速度达到5%的问题不是很大。中国经济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它的净增,2023年我们工作的重点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建立修复机制、恢复信心、恢复预期。
0 J- \2 N7 m2 U! O! m6 H 2023年中国经济在供给、需求和预期三方面都有很大的压力,如何恢复信心很重要,而恢复信心的本质就是要完善法治,我们的经济应该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稳定预期的核心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H# U# K/ X7 Y4 p8 k
姚洋: 今年我们达到5%的增长速度可能性非常大,甚至可能达到更高的速度。我预计,我国经济进入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可以看到速度有所增长,挑战也很大。消费方面,餐饮、旅游恢复比较好,但是第一季度大宗商品的消费很低,像汽车、房地产这些东西,所以政府还要在这些方面想办法。/ ^. J# o' F( F; k# n5 |2 ?
博鳌致知行:中国经济如何化解潜在的风险?
5 ?3 z+ @9 o2 ^- G& `; M2 K- l 吴晓求:从内部来看,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内需不足,外需萎缩,我们需要在扩需以及稳外需方面下工夫。外部来说,地缘政治对我们虽然没有直接的经济影响,但它的确影响了我们整体经济的发展。
" v; b$ L0 N6 `. r 因此,如何提高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扩张,在增加外部需求的同时保持稳定非常重要。
2 D6 `2 p/ S& n x- a 姚洋:国内最大的不确定性可能还是房地产。现在各地都在做保交楼,也筹集了必要的资金,稳定大家的信心。
& T. ?% Q0 o1 i# a9 j6 n, h/ r) T. B8 I 下一步,银行方面要对房地产信贷持更加开放的态度。过去人们总认为房地产信贷量太大,但是房地产就得依赖信贷,第一现在土地贵,一线城市达到千万级别了,谁都没有这么大的自有资金去干这件事,必须得到银行贷款。
1 t& d5 z& z6 i8 I9 s* ^ 只要房地产开工就得贷款把房子建好卖给老百姓,老百姓买房又得去贷款,所以房地产天然的就是金融加工性,不断地创造信用,好多人觉得房地产这么干就是让我们高负债,这种想法我觉得是不正确的。
* E. F# Y* b& | 房地产就是创造信用的工程,而且这些资产都是优良资产,至少从中短期看是个优良资产。有人说房地产已经变成一个夕阳产业了,这个判断要斟酌,房地产的增速下降了,甚至有可能减速,但房地产业在任何时候都是支柱产业。不能妖魔房地产,房地产业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老百姓还有住房的刚性需求。
8 u: Q% K' c3 E: j4 V/ M
: `+ _- U) |1 Y/ E* ]) G+ ^, I 博鳌致知行:两位老师如何看待房价问题?
Y& U! O6 W4 J, W 姚洋: 现在中央政府想控房价,但是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想控房价,地方政府怕房价跌。过去这一年,房地产销售下降30%,而房地产价格非常坚挺,一线城市几乎没跌。要放在其他国家,销售额下降30%,房价还能支撑是不可能的。- P! ^% Q8 f' b' P. N
因为地方政府不让它跌,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愿意看到自己的房价跌,房价跌了说明这个城市不行,这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最终看到的结果是房价永远跌不了,房价永远是往上涨的,该跌的时候不让跌,等到市场一好又往上涨,这个难题在目前还无法解决。6 j# p1 X4 y- \3 i7 P# x
吴晓求:我看到有些报道说,吴晓求认为房地产是世界上最令人发指的剥削工具,我在这里一定要郑重声明,我没说过这个话。; t0 K! @% \* W
但是我的确认为,中国过去十几年的房价快速增长,的确非常让人吃惊。中国年轻人可能连买一套房子都非常困难,还要由两边的父母,四个人加两个年轻人,六个人才能勉强买下来。 0 f( a# m: I; k+ C( E7 [: D1 \6 T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经常会打摇摆,这和我们缺乏对它的正确认识有关系。我们一方面把它过度金融化,把它作为一个金融产品炒得很高,不符合房地产的属性。另一方面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包括三大红线,也把它妖魔化了。要回到正确的认知来看,它就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现代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行业,要重视它。
; I) Y& T } f' C0 p& L8 d 尤其是和年轻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政策应该想办法为他们买房创造条件。我甚至都说,对年轻人买第一套房不应该收税,贷款就是免息贷款,因为年轻人买第一套房,还要5%、6%的利息,他是负担不起的。买第二套也可以,那就是正常的利息了,要有差别。
$ z9 D% P6 _8 d o6 Z0 a 包括租房市场,不能随便调整房租,搞得年轻人没有安定的,租了一年又要搬,搬一次家非常困难,我们的政策要保护这些租户,保护这些年轻人。
4 D8 R( M1 [. C% z * L% C7 A) X7 Q3 q
博鳌致知行:两位老师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 k1 c5 |) ?$ J6 a1 ^1 _; @. Z
吴晓求:按道理大学生的就业不会有太大问题。主要是我们的经济状态处在过去一些问题的延续。虽然去年12月7号放开之后有了很大变化,但这个变化需要一个时间,经济增长不是水龙头,水一开就出来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X9 |9 J% \9 H' a; O) ]
我们的就业还要多方面思考。以前我主张年轻人要自主创业,我现在发现,中国自主创业的环境太差了。所以各级政府如何改善营商环境,把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非常重要,营商环境改善了,经济慢慢就会好起来。! ]) C+ l5 I7 r( _: \3 x
姚洋:我非常同意晓求的观点,就业和经济增开同排,没有经济增长,就业就好不了,这是根本问题。5 g3 e# _3 j- {9 m/ y
第一,还是要尽量提高增长速度,企业信心回来了就开始重新招人。
( P# D6 R; Q& a& D& T; u( N 第二,地方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招收了大学毕业生给予企业一定税收的减免,这是实打实的。招一个人给你钱,刺激企业招人。& |# [5 N( [! b% M" `1 ~
另外,去年减税是2万多亿,今年是不是还继续,也许没有去年力度那么大,但是针对小微企业做税收方面的减免,鼓励大家开办企业,解决中小微企业的就业问题。
5 x( D) G6 q# v& `$ K 博鳌致知行:就业问题,两位老师对年轻人有哪些建议?5 _1 v7 b. k. q' S) x: F
吴晓求:年轻人要生存,生存完了以后他要生活的更好,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只要我们把经济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些问题都可以慢慢解决。* c9 m7 \8 R" t) a2 q3 ]
很重要的就是不断优化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让每个人都有希望、有预期,持续发挥作用的平台。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很老化的,人均经济才12000美元,还处在一个成长期的国家,所以未来肯定大有希望。
- x: {. l. n R' I! ^5 h) O- B
4 Y. r& ^$ z3 p) s9 b 姚洋:第一,年轻人还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年轻人的路还很长,中国发展空间还很大,像刚才吴老师说的,人均数才12000美元,2035年翻一番才24000、25000,还是刚刚摸到发达国家的边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意味着年轻人的空间越来越大,这个信心还是要有的。. X% B1 H$ b0 u' A
博鳌致知行: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就业带来的冲击? & V# ?+ ^8 D$ v) G4 w8 x
姚洋:未来30年,AI要替代的劳动力远远大于由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我们要面临的长期问题,不是劳动力不足而是失业问题,这跟发达国家是一样的挑战。
, p- B# u$ w2 _$ s. F" U 吴晓求:很多人说我们国家进入老龄化,规模有所下降,这不是问题。AI能替代很多岗位,它能提高效率,AI解放了重复劳动的人,这是巨大的进步。
5 _* a9 Q1 y: ~$ T+ r/ w 虽然AI会冲击就业岗位,但也会有新的就业结构,新的产业业态出来。我理解这倒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我们不能因为对手工业的冲击,要把蒸汽机给灭了,不能进入工业化时代,那人类社会就不可能进步,还是要正确的看待它。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对传统的就业、产业,提出了挑战。! z& ~: U" s7 B; \5 b; d
博鳌致知行:现在全球面临通货膨胀的问题,二位老师有哪些看法?" H+ T1 P& L7 t! B1 A
吴晓求:目前统计数据来看在3%左右,属于非常轻的通胀。美国最高的时候达到9%、10%,到现在大概6%左右。所以它才有一年之内如此大的加息,引发了一些金融风险。
4 b5 s) ?1 K D 在美联储看来,它的首要目标就是维持。所以到现在,美联储的加息应该进入到尾声了,因为慢慢也进入了一个中型的货币政策阶段。中国现在跟美国货币政策的周期不一样,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不是来控制,财政政策也好,货币政策方面要做相适应的调整调节,来推动经济的增长。1 L% ^& s% u& G) X. T$ [1 ~+ C( U" w
政策固然重要,但是制度设计更重要。我们要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包括降息,降税都很重要。但是构建一个平等的、透明的、有活力的市场经济制度更重要,所以我们的通胀还在完全可控的范围。
! v8 k5 C' b6 v 姚洋:我没有什么更多的建议,唯一就是普通民众切记,资产最重要的是保值,而不是增值。大家如果老想着增值就容易上当受骗。普通老百姓能够让我们的资产稍微超越膨胀率就是很好的选择,别去听信谁说10%、15%,这肯定是骗子。这对我们民众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教训,但是好像大家也听不进去,总是看到有很多人上当受骗。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