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昔日阡陌纵横的乡村田野,到如今功能集聚、要素齐全的现代化新城,今年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来开发开放33周年。近日,记者走进项目工地、科研院所、街镇社区,在一个个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场景中,感受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活力。
' E" v) E* k$ N8 [$ R2 V1 G4 Q2022年11月4日拍摄的上海陆家嘴夜景。新华社记者王翔 摄; ^' `& ]! @$ H# S8 M0 e* f7 x$ ^
1 G# b0 \8 f. e5 Z. R浦东新区法规“上新”护航改革发展
. ~+ R3 ~, ~) g) ]; B6颗激光雷达、2颗毫米波雷达和28颗摄像头,共同构成一个多维度的融合感知系统——位于浦东金桥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上,AutoX等自动驾驶车辆正在开展测试。
5 I$ R2 @# c: L“三种传感器共同作用,最远能够感知到周围200米范围内的物体,包括颜色、大小和形状等。金桥作为中心城区,给无人驾驶提供了丰富的试验场景。”上海裹动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章周翔表示。
( I* u" u( `& p% Q- c8 H# Z) a“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来说,法规落地是一个关键节点。”上海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瑜所说的这部法规,是指今年2月起施行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 X# c; m' }/ C& \* k- f
3月22日,百度智行、新石器无人车等8家企业申请获得了浦东新区无驾驶人创新应用测试通知书。新华社记者杨有宗 摄4 T, t: B0 j" v- Y2 x
+ c* s& H$ G. U& U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李晓亮表示,根据市场需求,浦东在无驾驶人领域通过立法形式,对交通保险、事故认定等做出明确规定,让“未来车”更好驶上“法治道”。+ S) s- p1 x- H" Q
以法治方式推动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这是引领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到“浦东新区法规”。在今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会议上,浦东新区促进资产管理中心建设若干规定等8件浦东新区法规被列入正式立法项目。
" E- `5 [" j9 c- C# Z5 S“作为引领区,浦东的各项改革要突破既有规则,尝试建立新规则。中央授权上海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使得浦东的高水平改革开放更加于法有据。”上海市社科联副主席沈国明说。
0 F7 m3 w# T# G1 ]硬核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0 U/ p' i0 K# @& R. f: G# _2 r
患者在新疆阿拉尔,而医生在浙江杭州。今年2月,在5G网络和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助力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医生梁霄为数千里之外的新疆患者,做了一台科技感十足的肝胆手术。- t2 J* t1 s8 s. [- r, l) D5 t8 L3 k
这款手术机器人的研制方,是总部位于张江科学城的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以来,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已经有三款手术机器人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给这位新疆患者做手术的、微创自主研发的首款国产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就在其中。
( \$ \2 J, J8 `) E( a微创研发的国产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李刚 摄4 G4 p L# a9 W$ C
. |' G+ @0 y! s5 e% R; E“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机器人拥有操作灵活精准、高倍高清视野等特点,能够很好地辅助医生。在有的医院,医生用手术机器人一天可以做5台手术。如果和5G技术结合,还能够缓解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总裁何超告诉记者。* n4 J9 _9 o Z; a
为推动创新产品的普及应用,目前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在国内各大医院安装了近50台手术机器人用于临床培训和验证,手术量累计超过1000台。不断迭代创新,让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水平持续提升,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
$ V" k6 d8 n7 I: A. U类似于手术机器人这样的硬核科技创新,是浦东引领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方向。今年前三个月,浦东有3款国产1类新药获批上市,还有13家企业向科创板发起冲刺。7 }, R+ P a" K$ H A
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说,今年浦东将深入实施固链强链延链行动,做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不断促进硬核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跨界融合。
) V( i" e5 k9 h" a老旧小区“焕新”夯实基层治理( c F3 W2 ^9 u& c; E3 u9 D
“经过改造,小区主干道旁增设了一条宽约半米的人行道,实现了人车分流。通过挖潜,小区的停车位从原来的40多个增加到60多个。”在浦东新区塘桥街道金浦小区,金浦居委会主任蔡文嘉向记者细数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
# C8 k/ |7 Z& @2 D4月13日,改造后的浦东新区塘桥街道金浦小区。新华社记者杨有宗 摄6 m6 ?9 E$ v5 X& _
$ f0 x7 R F- y+ z8 ]塘桥街道是浦东面积最小的街道,也是浦东开发开放中最先完成城市化的区域之一。随着时间推移,辖区内房屋老化、风貌老旧等问题逐渐凸显,老旧小区占比超40%。如何让老街区展现新面貌、焕发新活力,是塘桥亟待解决的问题。* J$ x: {- }* h1 `" j: m+ ^
根据中央“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要求,2022年浦东新区明确在现代化城区建设中,打造“精品城区、现代城镇、美丽乡村”。其中,塘桥计划在“精品城区”中建设“样板社区”。5 C0 |! Q3 K9 a) |$ T! ?
“建设为要,管治先行。”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费维照说,目前该街道已形成4大类、45项具体工作任务,将通过硬件设施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推动城区“焕新”。/ r& `. \3 b+ Z4 ^) {% {& u6 H& T
位于塘桥的蓝村路、南泉路“T”字形街区共有300余家沿街商铺,其中不少是“网红店”。如何在保持烟火气的同时提升品质?不久前塘桥举办了一场特色街区综合改造商户座谈会。
% l) _. e1 `- F7 y' V( p“大家普遍认为,由于开发时间较早,街区改造提升势在必行。比如,很多商户希望设置外摆位,这就涉及人行道改造以及晚间噪音控制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商量、群策群力。”塘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中队长倪唯婷说。6 K7 K; m' g8 A: e2 f- ^
加快城中村改造、破解“老小旧远”民生难题……未来,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引下,浦东新区还将持续推进现代化城区建设,不断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