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禾赛冲刺纳斯达克:9个月营收近8亿,小米百度美团是股东
3 I6 q3 h# P- X& G9 m 文|雷递网 雷建平
8 g! t* u' b9 R* ] o 禾赛科技(HESAI)日前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HSAI”。
/ e/ h& q( t- H' ?% D @ 市场传闻,禾赛科技计划募资1.5亿美元,估值可能达到30亿美元。
0 `/ \- X: Q/ f& x! t 最为亮眼的是,禾赛2022年前9个月一家营收,比Velodyne、Ouster、Luminar、Innoviz、Aeva、Cepton、Aeye、Quanergy几家全球主要激光雷达公司营收加起来还多。
! U/ M# I+ x' L1 N* e 禾赛是中概股底稿审查正式落地后,首家向美国资本市场发起上市的大型中概股企业。" U3 O+ r3 o' \4 M+ W; j2 | B, ^9 r1 x
一旦上市,禾赛科技将成为中国赴美上市激光雷达第一股,这对中概股赴美上市也会具有风向标意义,这意味着,后续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发起赴美上市。
5 F* h1 u- V! l0 s 9个月营收7.9亿,超上年全年
* n- a; ?1 E* j 禾赛科技于2014年创立于上海,是全球自动驾驶及高级辅助驾驶(ADAS)激光雷达的领军企业。3 \4 ]- F) I( F2 s; }; i+ ]' R
激光雷达被广泛用于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领域,被誉为广义机器人的“眼睛”,是通过发射激光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精确距离的主动测量装置。/ J3 r& i) x6 i! M
: f G: b- S( A- R8 i( c 激光雷达通过激光器和探测器组成的收发阵列,结合光束扫描,可以对广义机器人所处环境进行实时感知,获取周围物体的精确距离及轮廓信息,以实现避障功能;同时,结合预先采集的高精地图,机器人在环境中通过激光雷达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量级,以实现自主导航。4 w' N \9 ]& Q5 r. M# H
# }% v% K+ y' O
禾赛科技在光学、机械、电子、软件等激光雷达核心领域有着很强研发能力和深厚技术积累,自研芯片、功能安全、主动抗干扰等技术打破行业多项记录。
; O6 {6 V$ `/ g' r& E
+ E m. C# H6 _ 同时,禾赛具备很强的车规级规模化生产能力,年产能百万台的“麦克斯韦”超级智造中心将于2023年全面投产。
, n! a7 c( X( j$ E1 W3 q: P" h, S 2022年12月,禾赛宣布激光雷达累计交付量达10万台里程碑,登顶全球激光雷达年度量产冠军。) @3 S! v% l$ s* p
2023年1月,禾赛科技宣布获上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飞凡汽车前装量产项目定点。飞凡汽车旗下全新车型将搭载禾赛车规级超高清激光雷达AT128。
. K) b, s6 x" d% R- R5 r6 { - I& ]5 Z0 }% W# d
AT128是禾赛面向前装量产市场推出的ADAS主激光雷达,目前已获10家主流主机厂商累计数百万台定点,自2022年开始量产交付以来,赋能多款车型上市。AT128目前单月交付量已超过2万台。; ]$ J$ N' J: l4 v- {
禾赛科技的营收增长很快,2022年前9个月的营收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同期,禾赛科技的净亏损率大幅降低。
7 h6 r$ V S( L7 g 禾赛科技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3.48亿元、4.16亿元、7.2亿元(约1.01亿美元);净亏损分别为1.2亿元、1.07亿元、2.45亿元。 _! }* F. b+ _7 O7 S5 z: ^
, @ a% ]7 n# W 禾赛科技2022年前9个月营收为7.93亿元(约1.1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59亿元增长72.77%;净亏损为1.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5亿元收窄。# z; L+ p5 o/ P$ X% d) u' v8 D
禾赛的营收已经超过Velodyne、Ouster、Luminar、Innoviz等几家全球主要激光雷达公司营收之和,目前看来,全球所有激光雷达公司里,禾赛科技是最有希望盈利的厂商。5 I! J _- b, H9 k E4 k) S
禾赛营收上的持续高增长有大量订单支持。据禾赛此前宣布,目前公司已获得来自超过10个主流汽车OEM共计超过数百万台的激光雷达前装量产定点,其中包括长安、上汽、吉利这样的领先大厂,也包括理想这样的新势力领头羊。目前禾赛已交付累计超过10万台激光雷达,2025年有望交付突破100万台。/ y. M+ q2 i$ t `3 ^8 k2 U$ y0 r+ p
从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禾赛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53.3%和44%。
: i1 T' R2 ^* g+ L; W+ }! p3 Q' u 禾赛在激光雷达的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在2019年、2020年和2021 年,禾赛的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1.498亿、2.297亿和3.684亿(5180万美元),分别占同期净营收的43.0%、55.3%和51.1%。
: N# T4 ~# {! g1 [# l9 u+ ` ?' J 从2021年9月30日止9个月到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禾赛研发费用分别为2.1亿和3.764亿(5290万美元),分别占同期净营收45.8%和47.4%。
$ E6 T n( T( `# S2 b 禾赛科技2022年第三季度营收为3.34亿元,上年同期的营收为2.24亿元。
: ~( c+ o/ w3 P 从2023年开始,激光雷达从PPT时代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付上量时代,任何无法交付的厂商,最终都会被市场淘汰。
6 R+ O1 x1 n; D# a G) F' P) L 百万台产能工厂将建成
/ v( x& c* ?' C1 S! F 2 ]4 F( ~2 P/ p B2 z- Q# r
长短距灵活组合,提供完整3D感知: F' T) U. F% D3 W( b7 v
之所以禾赛能成为全球第一个月交破万、破两万的车载激光雷达厂商,核心关键源于公司的自建工厂战略。+ H2 H; r T$ u
禾赛从成立第一天开始就坚持自主生产、不找代工的激光雷达公司,这是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家激光雷达公司曾做到大规模车规级交付。大家都没有制造经验,代工厂也没有经验,以李一帆的话说,“如果真正发自内心地想做好激光雷达产品,制造就必须是研发的一部分”。- E3 k9 _; H0 c e7 {) v" [% L2 a! O
9 X% ^/ o% u$ c' z 禾赛认为,只有将制造纳入整个产品研发的生命周期中,并给与足够重视度,才能真正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和高技术壁垒打造,最终形成研发-设计-较准-测试的闭环。汽车行业里的巨头,比如“特斯拉、博世、宁德时代”往往也采用自建生产体系的方式,而非像消费类电子行业一样采用代工的模式。- |/ }+ N/ [, T2 d
禾赛自建工厂的生产能力使其能够完成从激光雷达的产品设计到最终交付的全流程,不仅能从源头上把控各个生产环节,还能及时优化和改善生产流程。
4 j3 f+ A. b, P3 t 目前,禾赛位于上海嘉定的自建工厂已于通过ISO/TS 16949认证,生产设施已于2018年8月实现投产,连同过渡生产线,可以支持非AT系列激光雷达产品3.5万台的年产能,加上每月约2万台AT系列激光雷达的产能,保证和满足了大规模和高质量的交付需求。禾赛百万台产能工厂即将建成。: m4 r/ q9 a7 U2 w" ^' w# y
前蔚来CFO操刀禾赛IPO , F2 L }1 M! S# _) A3 `
禾赛科技三位联合创始人分别为李一帆、孙恺、向少卿,自设立以来一直担任公司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q& o# p* v, j. T
其中,李一帆,1986年3月出生,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西部数据公司(美国)公司担任Principal Engineer,2014年10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CEO兼首席执行官。: v7 F9 l. e+ H* f
孙恺,1985年6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同时获电子系博士辅修学位)。% Z/ C' R3 a$ w! s& n$ c
孙恺2014年上半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10月至今任公司(包括前身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科学家;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获聘兼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现任首席科学家。
1 s3 s4 E3 k& G6 \2 N2 y6 e4 @ 向少卿,1985年3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6月至2014年11月担任苹果公司(美国)iPhone Hardware Systems Integration Engineer,2014年12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首席技术官。( a7 u0 p2 E$ Q4 o0 m. h! x
前蔚来CFO谢东萤也已加盟禾赛科技,出任CFO,操刀此次禾赛科技的IPO。
C/ A$ j6 ?' j( J& e7 G+ d 谢东萤在CFO圈非常资深,曾在新东方教育科技任CFO、总裁,推动新东方在美股上市。新东方赴美上市,既有国内当时对民办教育的政策原因,也有红筹架构等方面的开拓,谢东萤由此一战成名。
( e A/ Y4 j' q) E+ P; {$ R 谢东萤还曾出任蔚来CFO,推动蔚来在美股上市,成为首家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企业。1 `5 Q: o# q4 c, d, ^/ b
累计募资超5亿美元,小米百度是股东
( |& x2 L) f9 @ m2 J/ E! ? 禾赛科技累计获得包括小米、美团、博世、百度、光速、高瓴、CPE、启明等机构超过5亿美元的融资。
\. R* }% i+ w, S- H. F% s/ z x$ l/ s 其中,2021年6月,禾赛科技完成超过3亿美元D轮融资,领投方包括高瓴创投、小米集团、美团和CPE。参与本轮融资的还有华泰美元基金,及老股东光速中国、光速全球、启明创投等。2 q$ p$ a1 i! V+ ^) W3 |
' x+ [8 i9 l9 b- p( C- q! G3 ^
此次IPO前,李一帆、向少卿分别持股为8.6%,有25.7%的投票权;孙恺持股为8.9%,有26.5%的投票权;谢东萤持股为1.2%,有0.4%的投票权。6 i0 `% y& I# p) Y% L
禾赛科技管理层一共持股为27.1%,有77.9%的投票权。
9 T0 B+ g% W3 s& r t 此外,Lightspeed Opportunity持股为9.3%,有2.8%的投票权;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持股为8.2%,有2.5%的投票权;百度、Bosch(博世)分别持股为6.8%,有2%的投票权;小米持股为6.3%,有1.9%的投票权;Yuanzhan持股为5.9%,有1.8%的投票权。5 ~0 }7 t1 }0 o' c: ]5 |
中概股上市回暖,有风向标作用
; D, ]% k0 `) q. T0 f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中概股赴美上市之路结束了长达1年半的停滞状态,亚朵的上市,对中概股赴美上市来说,是破冰,而禾赛科技上市,则意味着中概股赴美上市回暖,会具有很强示范作用。* d1 u6 r, L" Y% _# f" p; Y
近期,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也发布报告,称历史首次完成对中概股底稿审查。
3 D6 ~2 F2 k( A2 X8 H2 p6 v 报告指出,从2022年9月到2022年11月,PCAOB的30多名工作人员在中国香港进行了为期九周的现场检查和调查,PCAOB董事会投票撤销了之前2021年的决定。这意味此前被列入退市清单的中概股未来消除退市风险。# S5 W5 O3 D' y& `
同一天,中概股PCAOB审查正式落地,意味着《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中“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其证券禁止在美交易”已不在中概股上成立,中概股退市风险基本解除。2 `; N/ }: p, j' I
随着PCAOB 2022年审查监管落地,加之中国对疫情放开,2023年经济发展重新开始提升,及滴滴重新恢复上架,这些都有效提振外资对中国资产信心。) p! M* h! t% D
禾赛作为一家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硬科技公司,此次若发行成功,则意味着外资对于中国企业的信心进一步有了提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