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N5 [8 U1 j, U. b* w- _* l图片来源:IC photo
$ t7 {' U7 b+ ]; n/ z蓝鲸TMT记者 齐智颖/ q* P) v8 l, T
近日,摩拜发布计费规则变更公告,4月8日起,用车费用由起步价和时长费两部分组成:起步价1.00元,骑行超出15分钟,收取每15分钟0.50元的时长费。该计费规则仅在北京地区实行。
Y$ j4 j+ t) C1 W9 J4 q' I这应该是摩拜近一年来为数不多的动作了。自2015年创立之初,摩拜一直加速布局共享经济版图,进行了多轮融资。D轮融资后,其估值达到500亿元。然而,在高融资、高估值的背后,其自身的盈利模式一直备受诟病。加之摩拜单车成本过高,疯狂的扩张,使烧钱大战一直持续未止。9 p: O$ x9 A4 I7 t1 m, U
之前共享单车企业频频爆雷,2018年整个行业也进入寒冬期,与摩拜并驾齐驱的ofo亦走下神坛。彼时,摩拜迎来一个逆转契机。2018年4月,美团以37亿美元收购了摩拜单车,但看一年以来的表现,摩拜似乎并没有倚靠美团这座资本大山翻身。
" c& m4 [: `* v1 F0 G* b) `据美团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贡献的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为15.07亿元,但同期摩拜亦亏损45.5亿元。4 H4 h' W) X& U [
可以说,摩拜单车见证了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跌宕起伏。那么,其涨价后是否可以挽留住现有用户?摩拜未来将何去何从?1 }- W- R ]: O1 L+ `+ ~( v; r
辉煌时刻: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车轮转到12个国家的200座城市7 t7 b* O2 ]! t) x. n; O/ p
2014年11月的一个晚上,在北京国贸的一个咖啡馆里,当时还是汽车记者的胡玮炜把一个汽车设计师介绍给易车网和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李斌提出:“有没有想过做共享单车呢?用手机扫描开锁那种,随时都能借,随处可以停。”在场的几位设计师都不看好李斌的想法。于是,李斌便转向了胡玮炜:“不如你去干吧。”1 w5 K0 W8 g0 o9 W
就这样,2015年1月,胡玮炜创立了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李斌想做“四年都不用修的自行车”,胡玮炜便找来了“开云汽车”的创始人王超,同年5月,王超带来了摩拜的设计。0 R2 E+ U( Q6 p
此后,设计智能锁的杨众杰也加入了摩拜团队。智能锁无疑是摩拜得以快速实现推广运营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不仅使公共自行车告别了有桩时代,还解决了单车定位和精准计费等共享单车运营模式中的痛点。0 @# h( T/ n* q
2016年4月22日摩拜单车正式上线,并在上海投入运营,9月1日正式进入北京。此后,摩拜开启了近乎疯狂的融资之旅。2017年1月,摩拜CEO王晓峰曾表示,未来将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扩张。2 V7 X; t2 S) ?2 m
截至2018年1月,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摩拜融资12次,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在此过程中,摩拜不断扩张着自己的共享经济版图,将摩拜单车推至广州、深圳、成都、天津等城市。彼时的摩拜更注重产品的研发,越来越便捷、轻骑的产品问世,使摩拜积累了大量的用户。
7 V9 t/ L( D: _* k3 l& [此后,摩拜将触角伸向海外。2017年11月,摩拜单车宣布在德国柏林投入运营,而后,摩拜共进入12个国家的200座城市,投放了超过700万辆智能共享单车,每天提供超过3000万次骑行服务,掀起了一阵“橙色风暴”。
4 W# J& {8 `9 i3 z2018年5月,胡玮炜成功入选《福布斯》“25位亚洲新锐女性榜”。
* W% x7 ^+ V# h: j烧钱的商业模式:补贴玩法步步升级,摩拜陷亏损泥潭7 v: j4 w8 O7 q; h
摩拜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少不了互联网巨头腾讯的“推波助澜”。
- p$ O2 C* M% \) r% ^早在2016年10月,腾讯便作为战略投资者参投了摩拜C+轮融资。此后,在2017年1月初,其又领投了摩拜D轮融资,并在2017年6月再次领投摩拜E轮6亿美元融资。" ~$ J5 C5 x$ D" a- L3 G; y
此外,腾讯还给摩拜带来了巨大的流量。2017年1月,摩拜单车成为了微信小程序的第一批合作方。同年3月29日,摩拜单车宣布正式接入微信。短短一个月后,摩拜单车便交出了一份“成绩单”,自2017年3月底全面接入微信以来,其月活跃用户量环比增速超过200%,近半数新增用户来自微信端。
K9 J8 S/ h l! x然而,在摩拜疯狂扩张、积累用户的过程中,其烧钱补贴现象也一直未停过。彼时,李斌直言,摩拜单车的商业模式是“倒贴钱”。 W7 y+ k5 s0 Q4 K! W
业内人士根据摩拜单车生产成本、运维成本、损耗折旧等测算,每车每天均单在5单以上才能盈利。但“卖身”美团前,摩拜的日订单已不足1000万单,按其投放量900万辆计算,平均每天每车一单,距离盈利还相差甚远。
! M2 K& E' }* S" R此外,为了迅速获取市场份额,摩拜单车在营销战略上也是丝毫没有懈怠。“红包车”、“彩蛋车”、“宝箱车”、“免费月卡”轮番上阵,烧钱补贴玩法步步升级,可谓“挥金如土”。
# B# G4 z6 s! l' A; G$ b6 T* k蓝鲸TMT记者曾报道称,在被美团收购前,摩拜的资金已经出现了问题,欠供应商10亿元,挪用了用户60亿押金也没能解决问题,在大股东腾讯出手相助后仍有超过10亿美元的债务无法还清。
$ U7 C! c9 v0 f- j7 s; d1 O. s5 ]事实上,今年以来,摩拜的经营已出现了不小的波动。1月23日,摩拜全面接入美团App,并改名为美团单车。此后,外媒报道称,摩拜正在关闭所有国际业务,将重点放在中国国内市场……至此,摩拜单车正于共享经济市场中渐渐褪色。, P! ^& h4 T) W- z g$ r- w* c3 f, J8 ]
谁才是它的诺亚方舟8 i* f5 L- Q1 {7 V( V# o) }
对于此次涨价的原因,蓝鲸TMT记者试图联系摩拜公关,但未得到回应,而摩拜客服则告诉记者,为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同时持续推动精细化运营,平台在近期将针对北京地区单车计费规则进行合理化调整。至于未来是否会在其他城市同步推进,对方表示暂时未定。$ F& H+ J+ J' Y$ k W; h/ I
其实,并非只有摩拜单车用车费涨价,此前,小蓝单车也对其平台用车费做出了相同的调整。3 E3 r2 ~6 E+ Q# J
若再将时间线延长,这也并非共享单车行业的第一次调价。起初,摩拜和ofo最初价格为每30分钟/0.5元,随着诸多其他车型的推出,包括小蓝单车在内的共享单车将价格调整至每30分钟/1元。
, x2 d3 ~3 w0 n9 M; j对于摩拜与小蓝单车的涨价行为,多名北京市民对蓝鲸TMT记者表示,共享单车是一种刚需,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本次涨价不会对他们使用单车产生影响;但目前在共享单车市场,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可能在远距离的行程中,用户会选择更加经济的单车。4 t+ `* J, O1 f1 I/ b1 H6 D
截至发稿前,ofo和哈啰出行尚未跟进涨价。目前,ofo用车费率为1元/小时,不满1小时按1小时计算;哈啰单车车费固定1元/30分钟,不足30分钟也收取1元。3 d, ]$ S. U. _( i6 \/ s
多名业内专家表示,由于共享单车行业一直未能达到盈利的目标,共享单车涨价只是时间问题。
1 n8 ^. J; t4 a1 q% d实际上,随着共享单车平台的飞速增加,不少平台在2017年便遭遇了生存危机,卡拉单车、悟空单车、3Vbike、酷骑单车接连爆雷。同年11月,自恃“行业第三”的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发布公开信,承认企业遭遇严重资金问题并无力运营。& X" F% `: H- z- j9 Q* F/ _
共享单车企业的接连退场,让舆论的聚光灯瞬间集中到了该行业的两大巨头——摩拜与ofo身上。自2017下半年开始,两大巨头合并的传闻从未间断。尽管王晓峰和戴威都屡次公开表示“没有任何合并可能”,但投资人、舆论还是在期待共享单车界巨头的“强强联合”,ofo早期投资人朱啸虎更是从此前“不存在合并的可能性”改口“合并才能盈利”。可是,这样的期许始终没能得到实现。
/ H; O& z2 c1 U. k) F0 a% l# [2018年,共享单车市场步入寒冬,整个共享行业陷入退押金难困境。摩拜和ofo首当其冲,因为押金问题受到大量质疑。曾经在共享单车风口之时,两家企业的车轮战打到了海外,然而,如今它们无一例外都撤退了。: m' x7 h+ k$ Y& s! W/ ?8 z
这正中了胡玮炜那句话——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最后你都还得还回去。
0 [- \7 n& F1 }( i2 r现在的摩拜已经被美团收购,ofo背靠阿里,小蓝单车将单车业务转给滴滴出行托管……如今,共享单车似乎越来越退化为互联网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非独立的平台和产品。但资本巨鳄的加持以及行业未来如何转向,还需拭目以待。(蓝鲸TMT记者 齐智颖 qizhiying@lanjinger.com)
0 v7 r" B0 R* {7 | T* L" u
; P- j# ~) H! U2 I; F: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cpNUE2) h H9 ^9 V7 [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