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80|回复: 0

我啥都会,咋就不会谈恋爱?

[复制链接]

21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9-18 17: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 ?) @! L- \3 w  \
' D9 E. n) \$ ]4 W% n+ I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在校学习棒,毕业工作好,方方面面条件都称得上优秀,可偏偏不会谈恋爱,找不到好对象。他们有的说自己“总遇不上合适的”,有的觉得“谈恋爱太难了我总失败”,有的甚至说“谈恋爱太麻烦,不如一个人过”。
. o( |) R2 v( K& z8 @8 D3 K% n" u
0 Y8 q8 ~  V% B4 V# D4 N

! Q% M" f* B# x# P1 M
$ E0 ~7 L: l$ a( o! @5 a

! s7 X7 \, \8 @: M) u' @7 o6 T# T) E  S/ v5 ]
可当你深究他们的成长背景时,往往会发现,他们的原生家庭没能为他们上好“亲密关系建立”这一人生的重要一课。沈阳的心理健康专家表示,明明条件优秀却在亲密关系中屡屡碰壁的年轻人群体目前十分常见,以下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或许能为有同样困扰的人们带来一些启发。: \7 \6 w: H( k+ I# c

2 i6 |2 e$ E5 S2 Z7 a. \4 L5 _
0 r, r/ ]/ \. |. e* q8 d8 l: k
  ~, g* I# W" j; X
1 \3 c6 \  b( V不会搭讪又想认识女生他只好去大学操场跑圈
! A' T  }, W( w3 m9 U0 `! X. H: W: B9 Y4 f- V# f: Y

; r6 ]) l. C$ C* [2 r

- X5 V7 v. u% G1 Z小刘是一名刚刚毕业两年的程序员,大学和工作都在沈阳。他从小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擅长跟异性交流,加上大学读的是理工科学校,男生偏多,读大学四年几乎都没跟女生说过几句话。毕业后参加工作,更是进入了一个完全没有女性同事的部门,每天就在单位和家两点一线之间度过,接触异性的机会少之又少。在外人看来,小刘是名校毕业,工作靠谱赚得多,长得也不错,不可能找不到对象。可小刘为了能多点跟异性接触的机会,甚至每个周末跑到家附近的大学校园,去操场上跟着女生跑圈,希望能有机会跟哪个爱跑步的妹子搭上话。可惜,就算偶尔有妹子真的跟他讲话,他又会紧张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8 ~3 C3 I2 J# I

/ x# F+ |4 ~7 L! h( z    
* u8 \, D$ T" G/ j8 ~/ Y# g, q; q1 r' }9 j8 w  Q& J, A3 x* c" Y

: A! E! `( _0 I5 b' ^7 T3 h
专家解析
" [& K9 U; `7 d6 }
& W! J" K6 C; T  S& h
$ m7 p4 X/ o( P+ q7 |
沈阳市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滕放表示,小刘这类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缺少异性交往的经历,没有经验,性格比较内向,不会沟通。他们的父母往往也是从小告诫他们专心学习,不要把心思放在谈恋爱上,把“早恋”看成大逆不道。等孩子忽然到了适婚年龄,就会手足无措,根本不知道如何同异性交往,别说谈恋爱了,就连基本的搭讪都不会。见了相亲对象也不知道如何表达,无法沟通,最终相亲失败。
7 k0 [& Y! D- P2 c

/ ]4 X& j- r+ H$ k* T
6 m2 I0 }  X2 F/ B" G7 o- [: A0 T! ~& D7 C  l

3 n5 `4 L% u+ v& Y# ]) i% k4 P) l3 _
# w2 n5 K1 a5 R; h2 V9 S

% R: ^9 |) P* ^! v8 v" p# R5 q# [" j) I/ m0 r
2 X- r. }0 i; d* U

3 f- M5 O1 e4 U; F* S- N留学硕士25岁还跟妈同床睡找不到对象气得打妈  [' C: l) I. o" ~9 [
) `6 b, w4 [: c1 @
李劲(化名)是一名在英国留学的硕士,从小到大都是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长相帅气,会弹钢琴,英文演讲屡屡拿奖。这么优秀的孩子,不久前却被妈妈带进了心理咨询室。李妈妈详细向心理医生讲述了李劲的情感经历,说他每次一喜欢上哪个女孩,女孩就会很快离开他,“总遇上这种不负责任的女孩,把孩子心伤着了”。心理医生发现,看诊过程中几乎一直都是李妈妈在讲述,李劲很少说话。而且医生了解到,李妈妈从小对李劲的要求就是:“你只管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妈妈全负责。”事事包办代替,导致李劲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缺乏关心和尊重。事实上,并非那些女孩“甩了”李劲,而是李劲无法正常与异性沟通,习惯于找一个“妈妈式”的恋人,认为对方事事都应该照顾自己。
7 s0 q+ Z+ T- z# A: a7 U
! p& z9 w( [* H0 m; R
4 W6 L6 p. |, r" k# o
    
  g! b3 Y. C$ D' t5 q/ W6 F最让心理医生惊讶的是,已经25岁的李劲,在家时居然还能跟妈妈同床睡。在看诊时,一旦出现不耐烦、生气的情绪,他就会直接动手打妈妈。即便如此,李妈妈还会维护李劲,说自己的孩子只是受挫折太多,伤了心,而没有意识到自己与李劲过分亲密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t; u' g! {9 Q' Q0 L
    
/ ~# c) u6 Z' p% Q6 ~+ Z' u
$ Y  n% n( W  C- T% [' G/ x
专家解析

+ s& Y8 |! w# a6 N
5 m: i9 C5 |- p! ~" y6 z% e0 R
  X& [% U. U) L6 q, p$ J
滕放认为,很多独生子女在原生家庭的成长过程中,缺少对责任感、分享意识、包容心的培养,在亲密关系中一直还把自己当做“小孩”,认为自己是小公主、小王子,要求异性像父母一样关爱、照顾自己,再加上不懂妥协,不愿意改变自己,不能与异性保持平等的沟通,就会在亲密关系里遇到重重困难。

* g( E# P( A7 n' a
" y9 ?8 X4 v# M- A
1 d, F( y1 b/ X2 H1 i$ ^# ^% a- f) ^! Z+ V

9 j- u: ~3 C( b' |+ w1 R9 [: s' `找个样样不如自己的男友她却还是没躲过家暴
' O/ R' B5 L( H, s& Q, ^5 v1 C9 c1 f; V4 h
陈丽(化名)生长在一个有家庭暴力的环境中,爸爸从小会打妈妈,在陈丽内心中留下了阴影。长大后,她下定决心,绝不能找一个家暴者。在恋爱时,她会下意识地找一些各方面条件不如她的人。周围人都很奇怪,陈丽明明是硕士毕业,工作能力强,长得又漂亮,为什么会找一个大学都没毕业,长相其貌不扬的男朋友?可陈丽说,这样她才有安全感。但是,陈丽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由于陈丽经常有意无意地提醒男友“不许打我”,而男友各方面条件明显弱于陈丽,交往中处于陈丽的“光环”下,一直有心理压力。一次喝完酒后,两人发生争吵,男友最终还是跟陈丽发生了肢体冲突。陈丽说:“我再也不敢谈恋爱了,想找个不家暴的男人是不可能的。& T$ ~# _. n' s; }
( P/ N9 V; {  t# z9 w) d
* w8 z8 v; o1 A' _* d
    4 u% t- F  Z  W( t% t# R" A

+ o6 O5 K" P) R  r% u+ p+ r
7 L6 [' H/ Q4 r) H' t
专家解析
# J' i0 M2 S$ w4 e3 U7 |, a" e
& S# h* D( \0 Q( f7 G1 W5 Q

% ~* ^7 K8 W1 A. K
陈丽这一类人,在心理上恐惧亲密关系,又渴望亲密关系。他们从小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婚姻中有矛盾、家暴、外遇等问题,孩子就会潜意识地认为婚姻是很可怕的事情,从而恐惧婚姻,恐惧亲密关系。这样的孩子,潜意识里对婚姻是排斥的,一旦面临婚姻、恋爱时,就会无意识地采用一些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不恰当的沟通方法,或过分猜疑、控制、退缩,导致亲密关系被破坏,恋爱总是不成功。失败后,更加深了他们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成了不敢谈恋爱的人群。现在也有很多男女青年,经济宽裕,生活状态很好,旅旅游、养养花,或者养个宠物,觉得谈恋爱很麻烦,排斥婚恋关系。滕放表示,这其实是一种“不敢”的变形。他们的“不想”并非真的不想建立亲密关系,而是对于亲密关系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可能带来的伤害等问题存在恐惧和排斥,没有信心解决好亲密关系中产生的问题。

5 i9 i* t+ I5 A& F

) x# h1 j/ G% O4 e% F# c% ]$ O/ r
$ m6 E; b& ^% e, \- D) W
* i9 `7 \7 x/ c+ v1 h* \; u# r建议
8 p& ]6 A7 u/ B0 r2 ~0 ~  ]) x
 找到自己的“心理按钮” 
* M/ N/ F& [+ R. p5 G
让自己内心的“小孩”长大/ ?2 m" B3 W# `. D, p$ }

/ d# t" L0 b6 Y    6 ?- `: W! r; [
. F1 H: d4 I; ]
* g4 D- _4 _8 t1 S% h5 @- U
心理专家介绍,成长过程中某些极其强烈的语言刺激或者场景冲击,会成为人内心的一个“心理按钮”。长大后,遇到类似情境,就会产生情绪性的条件反射。如何避免“心理按钮”给人带来的影响呢?滕放建议,成年人不要把原生家庭的问题当做自己不肯改变的理由和借口。“原生家庭可能确实给你造成了一定问题,但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要为自己负责。. }8 B1 l- @3 L; p" {5 ]
    
8 a* I+ O0 S# d5 d0 }6 C第一步,主动觉察。觉察自己的“心理按钮”,主动观察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过度的情绪反应,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分析可能与过去的什么经历有关。& y: r/ t- j. w1 i2 v; \8 ?4 s
    
& M1 K+ z. l6 h! @第二步:自我反思。自己小时候在某次不好的经历之后,是否曾经暗下决心:“我坚决不能让别人背叛我”。这种“内在誓言”如果能够找到,最好以成年人的理性、成熟思维去看待思考它是否还是一句正确的话?如果不正确,尝试改变它。
6 G1 |+ ?$ [; ?) K& |! o$ `    1 Q3 c. j7 C0 \, m7 I
第三步:尝试改变。如何改变?首先,通过不断的学习,学习正常的婚恋观念、正常异性沟通方式,抛弃掉原生家庭带给你的一些不恰当的标准和方法。不把恋人当成父母。不站在儿童、受害者的角度困住自己。
, ~$ \' u  k- }3 \7 `    $ }8 k) A, Q& j" y; q9 O) _, _
第四步:接纳现实。接纳自己,也接纳父母。很多人站在孩子的角度,会觉得“父母应该负有责任,本应该给我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但是当脱离父母角色,把父母当成普通人来看待时,会发现,父母当年也只是对婚姻和情绪处理不好的两个人,原谅父母当年做的“不完美”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5 t6 C7 Q- ?" M& N6 N2 n

& g! @. R0 T6 D3 P& V, z  D" q$ L; A; _0 p
8 p2 p7 M* C% ?8 L7 D

9 H( H/ Z% g+ j1 U
4 E9 q0 t5 {1 I: F' B  B

/ V. [6 u9 f7 _) U3 ?# d编辑:丁卉
  A7 w" E. \7 b0 Z: [  f综合: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 唐子匀 
3 M3 B3 D. q0 p5 V! s3 t 小编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祝各位每一天都心怀美好,辽宁掌上健康愿陪你一路同行!感谢关注,期待分享!本平台原创作品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合作事宜请加QQ号:455919213,或拨打电话:2269083i& W7 C9 k: G1 F$ O% u

6 ]- [5 S/ `9 _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68795403&ver=1859&signature=Nfv-1yNW6bE9bL7gRVzalZzOCHlnDAt3nUmj-9vLNfYVEGer3bPgc-x50VWE3lMbFsOH8aO6MScuSMRMhxA2hmmdI2XalutMTfdyEUifP3ZYaPjmqX8*8VanxrPMRJpN&new=1  \: X$ z! |" n8 `1 F1 H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0 07:53 , Processed in 0.0459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