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5|回复: 0

[Mirror头条]《我是唱作人》:“高级婊”“小众癌”背后的博弈

[复制链接]

11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6-29 20: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 q4 A% v: l& [0 @1 Z% H1 c文|石榴
0 R% i& i/ W/ f! M) o
: [% |, L0 P$ V0 I. O' w

: `' C, u* ?1 F8 s& N# ^' L6月28日,《我是唱作人》落下帷幕。
, a; I! L- q$ i2 m
+ m/ M8 n4 g( ^2 q
或满足,或遗憾,镜头都真实记录了站在舞台上的唱作人们这三个月来的收获。3 B; c9 x" T! {! f3 ]8 l& a
6 w; D/ x& y7 p: x9 g# J2 N% K$ z9 ~# B
三个月前,《我是唱作人人们怀疑的目光中登场的。彼时,占领着音乐综艺市场主流的是小众类型,将各类音乐类型汇聚一堂的《我是唱作人》看起来似乎有些不伦不类。+ ]9 D$ |  N, }* [: H6 r1 s: c
! C0 u3 y9 s6 L+ A7 N+ @
但一期过后,在唱作人们毫不留情的正面开怼和突破固有认知的舞台中,它冲进豆瓣一周口碑综艺榜TOP1。
4 W% s5 t7 t* n4 o2 T7 }$ d如今,《我是唱作人》迎来总决赛,唱作人们正式毕业,但时间没有消弭观众对他们的热情与肯定,一万五千人为《我是唱作人》打下了8.1分的高评分,81%的好评率也称得上傲视群雄。
/ j3 {* d0 ]( ?9 R5 W, h  ^# o

& g* G- S/ s  |/ p但有意思的是,音乐节目中那些习以为常的“音乐竞技”“同台PK”等皆不是这个节目的重心。从上半季的音乐鄙视链,到下半季新老音乐人所引起的音乐代沟的探讨,那些贯穿始终的对音乐风格的看法,对“高低级”的讨论,以及对音乐市场的摸索等等专业化的话题,反而成为了观众的热议中心。# I$ S& P. P. m7 f
# c* h% W2 j0 I! z: m3 ^
他们积极地探讨着《我是唱作人》火热背后带给音乐市场和大众审美的反思,感叹“唱作人生态”几个字对这个节目定位的高度概括。  f( i  r, f* z, d9 Q9 ]
优秀的综艺从不少见,但当一档节目在审美与鄙视链的缠斗中,碾碎对于音乐的扁平化想象,带来的是娱乐之外更多的反思,那么它所存在的意义便值得我们来探讨。
5 m4 |8 r2 S# T1 Z' E2 d - O1 b' j( O7 x  t9 V6 t* `
被滥用的货币+ r) m8 d* g% S
当“高级”“小众”沦为俗套; f. F7 E6 O. \
 . F1 Q6 U1 u! p
, i) H( J8 b7 A3 V
音乐节目向来是时代的页岩,真实地记录着社会审美的变化。* e0 J, u% y7 J& z6 ~
从早期呼朋唤友的手机投票,到后来牢牢抓住追星女孩们的偶像元年,再到如今高筑着圈层壁垒的小众音乐类型。社交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让“与相似的人连接”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圈层的崛起,也让越来越多的小众文化出现在了大众面前。* f- b1 t5 X1 M" A/ ?
但是,这种轻易的连接,背后承载着怎样的代价呢?. w: @: T" D# Z9 O  s! q4 o- n
音乐最初诞生时,背负着的是开放、多元的希望,在那些充满共鸣的歌词旋律里,建立起的一座通向崭新的纪元的高塔。
' C+ z  Z& |/ U! ^* N( I

0 S! D: V7 v3 J1 l但如今的听众们,却在对所谓“高级”“小众”的追捧中,逐渐变得盲目。/ x5 E% \# {" e; i9 y4 A( E0 S, D  Y
, \% ^. F* W5 j4 W# C& h9 A6 d
“很多人明明喜欢我的歌不投我,说没水平,听过你也不选你。”上半季高进在第四期被淘汰,在此之前他的四次挑战,只赢了一次。那一次虽然险胜,但战胜的不过是一个出道不过一年的小姑娘。公开结果后,他泣不成声,“我也是做音乐的,为什么是我呢?”8 K. f5 d5 n# T- p
他和其他唱作人们诉苦,而站在他旁边的汪苏泷看起来是感同身受的。. y2 l- V- x$ s: g! U
他被高进划在了同一阵容。那期节目是汪苏泷二度挑战梁博,并再次以失败告终。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一首歌,名字叫做《不服》,歌词直白干脆,诉说着他两次战败后的心境,“何处才是归途,容我一身傲骨”。- E* Y% N4 ?8 s
听起来或许有些悲壮,但也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的确是如今华语乐坛的现状。
+ a3 N* V# J  c, F. l0 v3 i6 }人自古以来都是认为“复杂多样”,“难以获取”,“与众不同”,“我有你无”的东西是高大上的、有品位的。大多数喜欢“小众音乐”的人看待“流行音乐”时也总是心存“优越感”的。/ y+ e+ @$ a) j" M7 s
0 h  |% l( Q# L3 w# U& c$ ]3 c
在《我是唱作人》中,唱作人们也不止一次谈起了这个现象。王源将梁博、毛不易放在了鄙视链的上层,说已经在嘻哈圈封神的狗哥,有江湖地位,而谈起自己、汪苏泷与高进,则自嘲在听众耳中是没品位的,但他最后仍是不甘心的加了一句:“可你去KTV你不唱啊!”
6 Q! u  ^1 f" o
. @7 P. I  T6 b6 L% t- Y弹幕里有人跟上,“大实话”。的确,一如他们所言,本该包容万象的音乐,正在被划分为泾渭分明的阶梯矩阵。6 o) W+ Y$ m/ f) a# n  q
对于主观性强烈的个人品味而言,这种看法或许无可厚非,但当越来越多的小众音乐追随者们迈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小众音乐存在的意义也开始改变。
# }) L+ v9 F* h: U2 b) l9 n人们借以它表现自己的标新立异,那些追随者们,更守着这条奇怪的鄙视链,唯恐自己站在了下层。于是问题接连出现,但是哪个都没有答案。最后凝聚的,也就只剩下一句叹息,“现在的好歌都去哪了?”- e. F5 L1 p( d  Q% z" n
知乎上,有网友说华语音乐是被阉割了的。当剥开那些自以为走在潮流先锋的小众音乐的追随者们“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自我高潮,或许我们才会清晰的看到,这种固步自封带给华语乐坛的是怎样魔幻而现实的打击。6 a) }! ~, g+ z9 [
 ; d" y" v! a4 R* x& N
每一种音乐都应该被珍视
3 M. l3 Q0 P5 e2 D5 L  V, N/ P ! W; i! y: d6 n+ y1 {& N
7 `1 t" M$ x5 |( l- W
播出的三个月间,《我是唱作人》中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它一直在试图将反思的权力还给观众本身。
! m+ O4 p5 L! ]& a& g# K' J! g也许有人在疑惑:反思些什么呢?
6 y( }0 C5 `! ], g, r) s! j李连杰主演的老电影《方世玉续集》中,李国邦临死前这样说:“收藏武功是会贬值的”。文化一旦断层,失去了有效的传承,就注定要灭绝了。
0 X& ~! q' r$ s6 O6 W( I& D对于小众音乐的追随者来说,需要反思的同样如此。- H! p; M! ?8 g9 G9 B

* l" t" v% N1 ?) ?% ?9 t" O热狗是这个舞台上特殊的唱作人。从1996年出道,至今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被rapper们所崇拜、追捧。在《我是唱作人》的舞台上,不论是唱作人们还是大众评审,都曾给予他高度评价。* h/ J# h8 j. h

8 Y9 A7 ]  F, w4 N但他也依旧无法避免着争议:“现在的这个热狗变了,早已经不是我们当年崇拜想模仿的人了。”& A& I4 D& I) _, L- d
但什么才是变了呢?- T# }. q- D3 `/ P, M4 H
微博上有一个说法耐人寻味,“总有一些人,期待rapper永远是一个穷苦的底层人,永远在愤怒和咒骂。他们把这些人称之为real。”当然,rapper这个词可以切换为一切小众音乐。' U* p) F. k1 n
那些守着这一条死线的追随者们,一边害怕这种平衡被打破,一边俯视着处于鄙视链底端的歌手和听众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这也是文化的另一种断层。
; n: h+ m3 C- q1 T$ Y+ x

6 ?! {7 K  l  J3 r: F总决赛的舞台上,热狗唱起了这段时间来的争议,“他们说你不real了”,但他下一句的转折是“哥只fake你”。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让所谓的小众完成弱肉强食逻辑下的打怪升级,站在了审美鄙视链的顶端,但音乐属于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则需要更多元的音乐超脱出简单的“商品”标签,在大众化的语境下站起来,继而活下去。9 P; {2 E: N0 V

- L2 ~" P' S. Z1 ]' S在《我是唱作人》的舞台上,热狗是特殊的,但其他唱作人亦是。常石磊不止一次地感叹道音乐变化之快,但感叹是一方面,真正地能够展现却又是另一方面。来去匆匆,能够给予这些多元化的音乐的舞台实在是太少了。& m6 V, m8 A& Y
今年是白举纲入行的第六年,但一如他出场时对自己的介绍一样,他和他的音乐,一直没有真正地被大众听见。
6 D( ^5 Q2 r- f: R0 Z; J5 F复活赛上,他以一首《来自冰岛的信号》成功晋级。他这样解释这首歌,“开始写曲子的时候我有一些孤独感,但我想通过我音乐的方式,把我希望别人注意到的群体、事情、想要表达的东西传递给大家”。/ Q2 f- f7 Z  {* |7 r4 a

: a# Q& T  ~$ A0 t' ~% c! V2 {# N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在《民众的反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大众文化”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e+ ]% _8 q- B2 ~: w; @- l

, l: m% v7 p7 i9 X% e2 V  h. D在《我是唱作人》的舞台上,容纳着的,便是这种走出偏见的包容性。  _  o- [  p( g
对于观众而言,什么才是好的音乐,逐渐不再是一面倾倒的天平,而是变成了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回答。比赛中,第一名定有第一名的道理,最后一名不一定是不好的。
$ D, ?! E3 b$ K6 a1 P他们可以热爱梁博的潇洒,可以钟情于郝云的态度,也可以欣赏常石磊的成熟,更可以被钱正昊的新潮所打动。
! b* U: O' H" f! ]" v9 N5 x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多元化表达的出现,并没有限制身为受众原本的文化热爱,而是以更包容的姿态去接受和认同,让每一种音乐风格在这个过程中都不会因为曲高和寡、敝帚自珍而消失在观众的眼前。0 j! s+ Z+ `% `$ x) _
 
9 c( E+ t3 I. V9 }大破大立后的多元音乐人格
! H/ c" m/ U- j" d 
  m0 f# ]! T- x- V+ I( ]* O, f- a, l
当然,放在整个音乐行业来说,拯救华语乐坛,并不是《我是唱作人》一档音乐综艺可以完成的宏愿。
3 {$ Z% f$ t: E毕竟在短时间之内,对于先锋小众和经典流行的偏狭不会完全消弭。但它能够通过多种手段得到控制。, e& \9 s: f: j# R* w7 q" {5 O& t

) R1 x4 N7 h$ V, K% |* B  P电影《海上钢琴师》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音乐是在有限的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这句话用来形容《我是唱作人》,似乎再合适不过了。( _6 ^7 R; T9 p: E+ H7 L! z( I
* g3 l; A! \& y$ \
偏见下的“小众糖衣”,让观众对于音乐的想象力走入了“死胡同”,也让华语乐坛逐渐画地为牢,守着一亩三分地而难再见经典。$ m+ O& f5 S1 f7 m" M7 A
在这样的环境下,与其说这些年来听众们也越来越怀念曾经的众神争霸的年代,倒不如说是对多元化的音乐品格能够重现的期待。0 T# Q' B; W5 D6 w- u. s
这样看来,近三个月间,《我是唱作人》持续的高热度和高讨论度,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对过去这种泥足深陷的审美狂欢的“大破”,更是对多元音乐风格的“大立”。
/ ^+ L  j( r* a不论是上半季被深深误解的流量偶像、怀才不遇的独立音乐人、被土味标签束缚的网络歌手的齐聚一堂,还是下半季新老音乐人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音乐观念的碰撞,《我是唱作人》所传达出的观点是:无论是经典也好,先锋也好,音乐无关高下。6 `% _; c! Z3 k# i

5 Z. t* }3 N6 n1 j3 d在总决赛的舞台上,高进的歌让人有些热血沸腾,“不管什么对与错,不管它胡言是非,我要回来,理想不改”;钱正昊唱的是一首《Melatonin》,歌词写的是他的努力与勇气,“到这个位置,没什么怕的”。3 C6 `1 Y9 ?. z: d! K3 y

% U; }) C; I6 O0 p0 @- U不同的音乐风格,唱着的是同一种期望——那是当下的华语乐坛所最需要的,对音乐的认知坦诚,和在小众的盲目追求之下对主体个人创造性的发掘。7 W/ G1 I9 ~2 M; k  J/ N  O  ?( e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们或许才会发现,“高级”和“流行”是可以共存的,先锋与经典也是没有高低的。作为抒发情感的工具,谁能获得更多的共鸣,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听众。" q3 C1 J0 A. d
正如总导演车澈曾在采访中说道:“我们想引起的一场讨论是,音乐不分好坏,我们也没有权力分好坏。”
. s# }7 Q% W4 ~) c0 W对于什么是好音乐,《我是唱作人》没有给出固定的答案,但它在为多元音乐摇旗呐喊时,却让观众坚定了一个信念——你心中的好音乐,就是好音乐。
  O8 l8 M6 ]% f7 j' ? . Y' \$ H& B- w3 L
—The End—2 O$ `) K+ _+ P+ k

% I- x$ n/ N( X* u, c9 ?! z: b& h出品 | 米瑞文化
5 ?% u: L: e* d. [# {. k总编 | 韩英楠, g1 Z7 \$ R8 d/ W" c1 L
编辑 | 青禾
0 E% r4 F: [4 ^/ Y( ^# X, P& Q

1 N" R) K& I5 ?: l# o' g$ s. W, u校对 | 黄平
3 l9 d9 {. {7 h) ?
; k, y8 J$ L- G" Y+ [6 u7 e* H+ `, Z" w2 H7 z3 k
  x" Z& `2 k( Q9 m. g

+ O9 i; [8 b; ~( f热文
张雪迎:期待、享受、满足,在表演的世界里舞蹈
8 w" s$ I" l. E/ z# }' h; a

' t8 V& r' @+ {
为什么你的抖音号始终无法变现?
7 e  [; a5 C2 G6 C* D5 [' D, _: ?

! k& N4 Q( @/ W) N1 N4 [, J
# b/ G0 c  R3 d, \$ A/ d
; w/ F+ e7 x7 w; e《乐队的夏天》:“解药”还是“毒药”?1 i) w  z/ O# K! l% x" i: o

, ~" P9 G; V3 r! [. K9 d5 ?1 g: z4 r0 E

/ \' U$ k( w! [END
3 r; f+ F. q5 o1 j
; W: E) a. M( T+ f0 e2 l" D
" F- F: c4 J- V" Q

9 `1 o1 S5 x2 L9 F4 b7 B% C: c
: P$ H8 ]' k2 s0 @, j
合作交流
* V) j6 T) T2 f$ B( ]$ |商务合作|约稿转载
3 l) a7 S0 ?, Z; k微信:hanyingnan123* }5 L8 R, g2 Q$ \! k, D3 f, `
  M' M4 {: w" l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61809603&ver=1698&signature=NysEYQtEOWRh9y6K4alNIrIcj-obTBuzO7Y5P*5r6HrkXSLqhc*epIMl2W7CTfVtFXKIdPaT5tHruZxX75ipn5DP7jCHwYFntrHzbWancQ31EwVWfrgrP3s7DQpqaRC*&new=1
8 Y+ B) {) c& H/ G2 {% S. _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2:12 , Processed in 0.06435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