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 G% W6 U" c: r' I t
, I) w" D6 H7 p) @: e" n&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 \! ~; N4 m; Y0 j; k# m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 " 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感受这里的乡村新貌。
1 d7 [, s0 l: Y) L% k" Q2013 年 11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了 " 精准扶贫 " 重要理念,作出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重要指示。从此," 精准扶贫 " 这四个大字便生根苗寨土壤,孕育出别样的生机。* N* M) ~% X5 J4 I5 ]' s8 u
十年来,十八洞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 " 首倡之地 " 行 " 首倡之为 ",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脱贫好路子,成功摘掉贫困帽,更蹚出了一条创新的富民新路,书写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 " 山乡巨变 "。
7 {3 {8 E5 E$ K, n p; l
( u" S5 i P8 \/ j3 e; i' r* u: X6 T2 K
: b& j- m9 U9 L+ I: ^0 Q- S
精准扶贫首倡地、新时代红色地标——十八洞村(花垣县委宣传部供图)
! o h0 P! o6 h) R* ^4 m( K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要保持定力,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v) j. n, M: a) X# c1 C
十八洞村坚决悟深吃透党的方针政策,以 " 精准 " 为底,以 " 富民 " 为核,全面系统推动产业发展、文旅结合、绿色生态、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齐头并进,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 ~" \4 g: d, i$ b* K
路走对了,信心更足了。* D, z# T) i& Y0 ^3 X
如今,千年苗寨的发展奇迹正在延续。这个曾经因贫困落后而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踏上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新征程。5 w- H$ n: E0 h
! J" X" V/ Z) b" p* S; B1 F
; W6 q/ R7 M0 M R6 R( v% M1 L5 _! }2 ]5 ~% I
十八洞村猕猴桃基地 (花垣县委宣传部供图)4 z; W) `& E5 q
作为 " 精准扶贫 " 首倡地,十八洞村如何一鼓作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_) `$ ~' Y7 U2 H- A"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G: g) ^2 J* s2 P3 Y: G9 \
思路一变天地宽," 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产业 "。十八洞村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特色产业长成富民产业,特色农产品亮品牌、涨身价,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m$ s' T7 u: l
发展猕猴桃产业。按照 " 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产业 " 的思路,探索实施了 " 飞地经济 " 模式,在农业园区流转 1000 亩土地建设精品猕猴桃基地,2017 年进入产果期,每年给脱贫户人均分红近 800 元左右。- R; a' S2 j1 D. b8 L, \" ], A
建设山泉水厂。引进步步高集团投资建设十八洞村山泉水厂,按 "50+1" 模式给村里保底分红,累计为村集体分红近 300 万元,带动数十名村民常年在水厂务工。3 t5 D5 }* w7 E( k- b! u1 V5 v& s+ ^
发展苗绣产业。成立苗绣合作社,与中车株机、湖南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发展订单业务,带动 54 名留守妇女在 " 家门口 " 就业。
; m9 f" t* e: k+ f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对接人社部门,开通 " 十八洞 " 专列,向沿海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全村近 200 名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年均增加收入 600 多万元。
5 N( i. W( b( ?- C8 u) V发展红色旅游。入选 "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获评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去年接待学习团队 3000 多批次 14.5 万余人次,带动 300 多人在家门口经商就业,实现旅游收入 1000 多万元。
5 c% k7 E3 C3 o+ P1 F+ H……
, W Q0 d0 d( J; r6 k O6 Z( c* Y曾经的深度贫困户龙先兰,在扶贫政策帮助下发展养蜂产业,不仅脱了贫,还成为村里的产业带头人,带动 100 多户农户养蜂脱贫致富。如今,靠着销售腊肉与蜂蜜,龙先兰一年有 50 多万元收入,他把女儿取名为龙思恩,意在感恩共产党、感恩好时代。龙先兰说道," 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我要把这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把养蜂产业做大做强,和村民一起过上更好的日子。" 现在,他正打算建设农家水上游乐园,不断把当家产业做得更大。
& w' N: ?/ D' N& Q"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 V7 o8 o% ^& }0 n' p0 L* p* ^人才先行,厚植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在产业中发现人、在产业中培养人、在产业中用好人。* J& J; J& `/ _: L# U5 \
十八洞村一方面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电商带头人。村民龙先兰不仅自己养蜂 400 多箱,还带动 118 户 562 人养蜂 1200 多箱。此外,通过举办导游、保安、厨师等 10 多期培训,300 余位劳动力提高了就业技能,实现了稳定就业。2 j# l0 q7 J0 k, Q- }8 Q& P
2016 年,村民施芳丽回到家乡发展,成为了一名旅游讲解员。她表示," 游客来了之后,我们都会在车上给他们介绍十八洞村的精准脱贫故事、创业故事、幸福故事,让他们感受我们十八洞村的幸福生活。" 现在,村里的讲解员们都充满信心,积极参加讲解培训,希望更好地为游客讲述十八洞村的动人故事,擦亮乡村旅游的亮丽名片。: }3 {3 Z/ U, {# L( }; q! V* I# f! F
" 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 z% j0 @% L6 c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f4 o7 d6 U( ` Q3 A/ `
十八洞村立足当地特色,充分发挥原生态、乡土味、民族性的优势特点,全力打造出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z/ k& A+ t8 c布局谋篇与精雕细琢双管齐下。村里精心编制《十八洞村村庄规划》,获得湖南省第一届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展评活动特别奖;实施水、电、路、网、环境治理和改厨、改厕、改浴、改圈、危房改造工程,开展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树林、微墙绘和最美农家创建行动,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示范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 n- D# n3 ]3 `6 D) A' b十八洞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还定期开展苗族赶秋、过苗年、十八洞相亲会、"11 · 3 吉客节 " 等活动,传播弘扬民族特色文化。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充分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加强普法教育,推动形成知法守法的浓厚氛围,获评 "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
7 s3 i9 t# s' m/ d" w. ~& `9 s
- b# U |3 A1 J+ L/ A
$ l; Y3 t# T$ @3 o3 M' J1 _
G @6 U: K% O& \" P7 n3 m- K十八洞村森林覆盖率达到 80% 以上(花垣县委宣传部供图)
' y) L1 C' c# f% _; ]"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
+ k5 p# \4 u% r0 m3 e眼下,十八洞村内一条条青石板路串联起座座青瓦木屋,群山间绿意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 80% 以上,到处都是绿水青山、高山峡谷、飞瀑溶洞。7 |$ L1 V9 _$ s. H3 j
十八洞村十分重视生态保护,村里的民居也实施了五改(改厨、改厕、改浴、改圈、危房改造),青山环抱、绿树掩映中的苗寨干净整洁。
$ l7 J6 q# F3 x- z& K- b+ _, r十八洞村将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化为生动的现实。当地紧紧抓住自然生态这一最大优势,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因地制宜挖掘商业价值,开发好绿色生态资源,加快建设田园综合体、溶洞开发等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把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5 I% d7 e, j) h
目前,十八洞景区已开通旅游公交专线,陆续建成星级旅游厕所、电商服务站、特色产品店、3000 米游步道、4 个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
6 G+ g" v- J' x+ E6 ]- {% U# x: ^除了经典的高山景观和苗寨风情,十八洞景区还有一座坐落于村庄悬崖上的十八洞 · 地球仓悬崖酒店,将古朴苗寨原始自然风光和满满的科技感融为一体,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之一。$ r* D0 G! h; L( V5 @
; n$ U! Y ? Z1 P
% \; o- k: l$ F
1 y, O8 V3 a+ q# W
十八洞悬崖酒店(花垣县委宣传部供图)
; R4 p. e& X# v2 V- I4 [" 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b$ I7 } x7 O2 `
组织引领让村民挑上现代化的 " 金扁担 "。十八洞村扛牢首倡之地政治担当,健全村集体经济收益再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将收益 10%用于低收入家庭、救灾、助残,收益 30%用于发展再生产投入及公益设施建设和维护,收益 40%用于参与互助小组的全体村民奖励,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让村民享受到更多产业发展红利。
" @8 }6 q. |4 M1 o% t" F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十八洞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村党员从 2013 年的 24 名发展到 34 名,其中 35 岁以下年轻党员 7 名,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党员 14 名,乡村振兴一线中处处有党员身影,处处见党员作用。
8 i3 e% O8 n7 z从精准扶贫首倡地到乡村振兴主战场,从产业振兴到组织振兴的系统谋划,十八洞村一心向党、步履坚定,一手抓科学的顶层设计,一手紧贴基层积极探索,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发挥出全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产业如何兴、民心如何聚提供了新的答案。* F! ~7 E/ G- O" e
今天,这座嵌在山脊上的苗寨,实现了乡村美丽蝶变。新时代的十八洞村人,正从精准扶贫的硕果中不断汲取接续奋进的力量,以坚定的决心和勇气,阔步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继续书写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时代传奇。(作者:王爽 王卓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