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北京开展50余项遗产日活动 以历史文化滋养现代生活
% _& S0 f; q$ E ' P+ E2 N. `: {3 ]" }6 y! M% {
图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市主场活动暨北京白塔文化周开幕式。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l( a# I" S6 p* d6 [ v) H
中新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徐婧)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称“遗产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北京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遗产日活动,以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现代美好生活。
. R4 t6 \4 R" Y: M4 I# J* R: f1 N 据统计,北京现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215座备案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数量和质量在全球大都市中位于前列。
! X0 d: L+ V; v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遗产日期间,北京地区各遗产管理机构、16区及博物馆等文博相关单位,围绕自身资源特色,开展系列文化活动50多项,包括展览、活动、讲座及其他各类型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营造走进遗产地、参与遗产日活动,参与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将文化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
1 s; }; w# [4 n( y8 D t% C$ h1 X 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推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保护遗产传文化·点亮天坛耀中轴”宣传活动,通过布置展板、发放宣传折页及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展示天坛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宣传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同时,还将于线上推出“探秘祭天之路——中轴线与天坛”科普课程,为公众普及天坛相关文化知识。 b* d8 S4 C( w' f6 e4 X/ V
颐和园管理处开展“传承古建营造技艺 弘扬彩画灿烂文化”颐和园德和园线下主题活动,组织小学生参观“锦色——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从彩画的构图、纹饰、色彩、工艺、保护等方面讲述色彩斑斓的木衣锦绣。
- j2 m( m0 ?# y, g' J 东城区融合线上线下推出系列文博主题活动。通过集章打卡、研学体验等活动,展现东城区文博资源活力与价值内涵,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海淀区开展文物志愿者授旗仪式、文物资源调查与现状评估工作的启动仪式和“寻迹三山五园”文物志愿者挑战赛等活动;圆明园管理处开展题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公众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学术讲座,同时,还将开展第二届圆明园讲述人活动。
" K1 u! y0 U; z* s9 e9 K 石景山区举办“呵护千古文明 赓续璀璨薪火”遗产日主题活动,通过博物馆进校园形式,讲述数字化文物、文物保护知识,同时,邀请大学生走进博物馆,作为讲解员志愿者讲述石景山;怀柔区于箭扣长城开展“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共建美好精神家园”主题活动,邀请公众参观长城修复实践基地展览,了解长城保护知识。6 @: T& S3 ?6 L7 F2 N) S+ \. }' t, t
此外,北京市文物局系统多家单位将举办主题活动,如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都城肇始——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考古成果展”、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古钟纹饰印刷体验活动、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与北京大运河》讲座等,为广大公众了解文化遗产提供多种途径。(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