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浩,新晋“顶流”。$ p7 Z, P( t* m3 @ _; _5 R
在B站,播放时长最长的视频内容是他发布的《<高等数学>同济版 全程教学视频》,视频播放量突破1亿。有网友戏称,在网课时代,“法律看罗翔,高数看宋浩”。- n7 ~) ~4 c. I8 C5 ]5 D: V9 j
宋浩分享自己的经历。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_* R, d! c+ s' ]9 Q
# p* a3 I) u$ C6 |; T
宋浩的热度,除了视频播放量,还体现在新增粉丝数。“账号用户活动最频繁的时候,一天涨粉3万是常态。”宋浩表示,去年9月份,是涨粉最快的时候,因为此时恰逢新生入学。, ~; C! a4 q# J. z! N; A9 G
“大学有一棵树,树上挂着很多人”,这句大学生的无奈调侃,道出的是高数的晦涩难懂,但宋浩愣是通过这门枯燥的课程把自己讲成了现象级人物。
z. G2 x, L# g2 H5 O( Y" y, [视频中的宋浩,幽默风趣,视频背后的他,又是怎样的状态?5月底,潮新闻记者赶赴济南,对话宋浩。
1 ~% d8 X# d7 G' L C! J, M0 g/ s% R' ^在办公楼下“蹲点”合影的学生。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2 X1 m% t8 @. m$ R! f) o
3 K" w$ W& U+ n" ?* d5 q高校教师当上“UP主”,变成学校活体“招生简章”
, a2 A# E6 ^& D, B7 L高校教师,是宋浩初始的社会身份。试水成为UP主后,这个“斜杠中年”有了新标签。
) W ~/ U3 a9 }3 J2 r) Y/ B在潮新闻记者跟随宋浩的24小时中,宋浩的身份切换了三次:从大学老师,到“青年的导师”,再到知名UP主。- g: V1 w$ ~/ B; d9 `
在济南见到宋浩的前几天,他刚刚拍摄完成任教的山东财经大学新一年的招生宣传片,“从4年前开始,我每年都会被叫去出镜5-10秒刷个存在感,此外的时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数学老师,像我这样的老师,光我们学院就有180多个。”
1 R$ i- s( F6 k# f. P# O宋浩在工作室。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 C+ V' a9 A+ B) j( J+ J8 Y. V4 y
1 t8 P* M9 Q$ Q- Y9 u# h在宋浩的家里,潮新闻记者见到了他的工作室。推开门,约5平方米的空间里塞得满满当当:进门处墙上挂着丝绒材质的简易绿幕,价值两万元的电子黑板占据了另一面墙,一张长桌占去了约一半的空间,上面摆放着三个“大屏幕”,余下的空间还塞下了打印机、电风扇、专用话筒及补光灯、两台收纳柜。
5 X i& x) m# A7 ^: e# ^“这都是新一批设备,淘汰下来的已经放不下了,设备加起来总价值接近二十万元。”宋浩向潮新闻记者介绍,这堆看似杂乱无章物品的摆放有其特定意义。例如,正对办公桌的收纳柜上最顶端,摆了两台相机,正对绿幕,这其实是个固定机位,“这是我直播和大家聊天的地方,补光灯和话筒也是‘主播’必备吧。”另一个固定机位,正对电子黑板,“是去年上直播课的时候准备的,正对的三脚架和相机一直放在那里,保证每次的画面都严格一致。”, T5 u/ @; j0 j J/ K4 K' _
从家里出发,宋浩的第一站行程,是任教的高数课堂。
o8 h+ }; u3 @5 T相较于家中的拥挤,教室,才是宋浩更熟悉的常规录制地,4K摄像机,是他最忠实的课程粉。如今,每一节课,宋浩依然在进行课堂实录。这一天的早晨,宋浩上课1.5小时,4K摄像机就陪他工作了1.5小时。
; y, f* J! _4 b% x; E“其实从9年前开始我就在录,目前大家在看的版本其实是我录制的第五版,也是18、19年录制的‘旧版’。等到梳理成形编辑出完整的一套,我会再次更新替换。, T( Q' w7 @1 i* m5 N1 Q
“老师,你说Z是个常数我不太能理解?”课上,宋浩经常自问自答,以这种方式提出学生可能有的疑惑,再进行解读。在记者旁听的这节课上,“段子”其实不是重点,宋浩坦言,在“红了”之后,新录制的这版本课程中,娱乐化的元素反而会褪去,回归到更流畅、更易懂的课程本身。0 D8 H* j* p) U$ [0 f* A! a) ]
“我就是个野生的会讲段子的老师。我讲数学,讲得倍儿溜,夹杂点故事,学生听得也有意思。其实能触动学生的可能就是你讲过的那么一两句话,就能把一个学生彻底改变。”宋浩提到,曾在课堂上给学生看了在北大未名湖畔拍的一张照片,会给学生讲“拉着男(女)朋友的手在这里走一圈,绝对比在我校新校区荒山野岭只能去捉蚂蚱的感觉好一丢丢哦。”学生一听就很乐,想着去未名湖畔感受一下。: g$ Y7 a7 k+ U0 O! A
结束上午的课程,宋浩匆匆前往位于济南的另一所高校,准备交流发言,主题是“一名成功的UP主怎么作为正能量典型做好线下演讲”。这个体验对于宋浩来说其实并不常见。$ f8 T/ v, @, q8 D# U; Y- d0 T. S
宋浩在直播讲座。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o' x& n* Q& T! x# F5 W+ o
( {" J: D1 e7 M% X7 h" }宋浩在直播讲座后和学生们合影。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9 R; s/ I; y* f4 x- B- L; k( s! R5 v- X; y: C
晚上,在和B站合作的一场直播上,宋浩还是感受到了自己在普通教师身份之外,作为一名“顶流UP主”的能量。从办公室到会议室的短短几百米距离里,早早有学生“蹲点”求合照。对此,宋浩的态度很是人间清醒。“年轻人是很快节奏的,他们看我的视频,很多会倍速看,来听课、要合照和签名,其实都是‘打卡式’的,回去发个朋友圈,就是最大的价值。”
9 g& I' J9 C! Q: \ q中年“触网”:重塑了身份、衣品乃至三观
" S" Z: `& c: I" y, G这个高校教师身上包含着很多反差感。
' Q( g# u \" u台上台下,宋浩的状态截然不同。台上,热情、充满能量、金句频出、讲话抑扬顿挫,甚至被网友调侃为“搞笑人”,数度放言称,“用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学数学的无助、无力、孤独感,提高及格率,战胜负能量”,颇有“正能量代言人”的范儿。
. J6 b" K6 o+ ]4 e1 a) c* W- w/ v+ P但在生活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中年人总体来说是比较沉默的。”他不太喜欢社交,曾有同事邀请他帮忙拍摄一段短视频,他带上了全套设备热情帮忙,却在对方要请吃饭时断言谢绝,“事儿可以帮,但吃饭太耽误时间”。7 d0 _. k# V# G/ y
“我基本上把所有的热情和趣味性都放在了课堂上,我们把所有的能量都在课堂上释放。但很多同学以为我在课堂上嗷嗷叫,以为我生活里也随时打鸡血。随时随刻爆发,怎么可能呢?”宋浩提到,站在讲台上的时刻就是他的高光时刻,而上课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特别是“明明是数学老师,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说相声的,要提前很久构思一个段子或者讲一个故事。”
5 q3 ` u+ K, r' L1 e宋浩依然保持着课堂实录的习惯。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u. t/ \" {! z9 `9 G( H9 g" ^
& c a7 L4 Q6 D7 g/ H6 B
疑惑与确信,这组截然相反的心态自走红以来始终伴随着宋浩。究竟是宋浩带火了高数网课,还是学生需要高数网课从而成就了宋浩?是他心里一个潜藏的疑惑。
7 K: j E' F! o! w" { }* u“相较于杭州,济南没什么互联网基因,也没什么本土网红。”宋浩和潮新闻记者聊到,作为一个受网友喜欢的UP主,自己并不太有“网感”,平时不太爱浏览社交媒体,尤其远离各类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很容易吸引人,一刷就刷到凌晨两点,会耽误第二天上课,这样的体验有过两次我就再也不尝试了。”目前主要看的也是带有科技感的视频,例如何同学、影视飓风,以及学习一些“职业表达者”的经验,例如郭德纲在如何讲故事。1 v5 h2 b' D0 l8 U" H$ l' o
上课要讲“段子”,宋浩却从不跟进任何年轻人热爱的网剧、综艺。在他看来,这也是知识类UP主最大的不同。
; v0 X& p( d8 B1 F6 T9 d, [0 R“知识类视频存在的唯一价值是对别人有用。这点和娱乐类视频不一样,娱乐类讲究的就是‘无用’。如果你讲一个知识点,三分钟把别人讲‘晕’了也没讲明白,观众就走了,再也不来了。”宋浩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也一直苦恼普通话并不标准,但对于课程有十分的自信,“这和你长相身高颜值没什么太大关系,这些外在的只是一个辅助,主要的还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传递知识点。”
) Z% s7 m# s+ ?, _! ?- P“大家也都知道,宋老师讲的故事半真半假。的确有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有别人故事的改造,部分肯定有夸张。”宋浩坦言,之前在上课前会结合课程内容的难易设计好桥段,后来慢慢就熟练了,可以临场发挥。" A% N; p1 n7 U N4 ~" U/ i
为了录视频,宋浩把自己逼出了“强迫症”。
. o- }; z# v. n回看原先录制的视频,他发现衣服以深色和纯色为主,和黑板搭配更为“上镜”,于是格子、花色的衣服被束之高阁,长此以往,上镜审美也就变成了个人审美,不上课的时候一样这么穿。# J, u. i" b! Z
还在手写板书的时候,黑板上但凡有一点不干净在视频里看起来就会显得脏兮兮,于是宋浩带着自己挑选的抹布去上课,90分钟的课程有10分钟用来擦黑板,“我的要求是一尘不染,这样视频效果才会好”。
# v d( `1 f& X* }; q% r/ b2 Q% c“论讲数学课,我讲得倍儿溜;论镜头感,我经过长期训练也是绝对杠杠的。有记者来采访的时候,我都会说,可以不用带设备,我这里什么都有;去电视台录节目,主持人都会夸我讲故事的节奏把握得好,也知道和镜头互动。我甚至知道那些微表情、小动作,呈现在镜头里会是什么样子。”宋浩说,在镜头之外,摄像机拍不到的地方,他其实挺随意,“我们录制视频一般只拍上身,所以我从来不管裤子不管鞋子,因为下身拍不到。”0 C# m: b0 k9 |
斜杠中年没空“危机”:在做、要做、想做的都还有很多0 O8 p# h d6 |: n( U
当了UP主,就能发家致富吗?“其实都不能覆盖成本,我收入还不够买设备。”宋浩和潮新闻记者算起经济账,作为UP主至今各类营收约20万元。9 I, a- k4 s5 ~, U
1979年生人的宋浩有一个6岁的女儿和“社恐”的太太。上课的段子里穿插的“13年恋爱失恋史”,是宋浩回忆里人生的“至暗时刻”。“把经历变成段子,难受的也不这么难受了,开心的时刻更加有意义。”
9 F8 r4 e+ O1 k1 C“对的人,就是感觉很舒服,心很稳,很踏实。 没有爱得死去活来的那种,几乎不争吵。”宋浩补充,“每时每刻,都很有安全感。”
! g: ^1 w: _4 O% e$ H5 F4 @! }宋浩家中,书籍和女儿的玩具是主要元素。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1 r$ N# e% E" L) C! E' Z- p
! `8 J X! k5 S- n3 E- v“他不能说百里挑一,也是难能可贵吧。我觉得他善良、有同理心,对同事朋友仗义真诚,对家人孩子尽心陪伴。说不心疼(前期买设备投入的)钱是假话,但我还挺欣赏和佩服他这种执着和坚持。”宋浩的太太田女士告诉潮新闻记者,谢谢大家对宋老师的喜欢和关注。
6 |; _1 z+ D* g6 [: [宋浩走红之后,除了他自己,家里影响最大的是正在高校数学系就读的小侄女,“她的同学都知道宋浩是她叔,我太太工作的环境没这么多大学生所以我的知名度还不高,至于我女儿,她还经常因为我要做‘网红’不能陪她去幼儿园,希望把这个身份转给别人。”
& x: p" f; S" R6 `% `6 X% `) u9 l一天24个小时,工作时间、亲子时间、剪辑时间都不能少,只能向休息时间开刀。12点前睡觉或6点后起床,对他来说是极其奢侈的事情。44岁,这个斜杠中年,有中年危机吗?/ H* j% M5 p S# p
“我没有中年危机。我是一个学数学的人,我的逻辑很清晰,工作、吃饭、睡觉、工作、吃饭、睡觉,我没有时间去危机,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不允许我去停下来,实际上也几乎从来没有停下来。”宋浩总结,自己理解的中年危机其实有解,中年人还是得继续拼,只要干起来,事业越来越好,想做的事情都能够正常地进行,甚至超出预期,到处开花,到处结果,就不存在危机一说。. Z" `, N* {) ~" E
空闲的时候,宋浩做过用户分析,在观看他视频的粉丝中,大学生占到约60%,高中生10%,剩下的还有成年的、工作需要考证的,以及对数学比较感兴趣的人群。甚至有一些海外留学生、华人华侨和退休人群。+ q- a* ?9 n4 B5 [
“私信以问候类为主,每天收到几十条、上百条‘宋老师我好喜欢你’‘宋老师早上好’。”宋浩告诉潮新闻记者,自己的私信里充满正能量,比如说考研成功、专升本成功,学生都会来报个喜。
/ I* G9 F7 o2 h. _) d( b7 g聊到未来规划,宋浩说,“明年我女儿会开始上小学,我会同步更新小学的课程,然后是高中,终极目标是录制全英文数学课。”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