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再过几天,iOS 17 就要亮相 WWDC 2023 了。但和往年我们看到的 iOS 预览版不同,今年大家对于 iOS 17 的关注似乎没有往年那么强烈。当然了,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大家口口相传却又从来没在互联网上曝光过的 Apple MR 就要在 WWDC 上发布了,这自然是抢走了不少关于 iOS 17 的关注。
$ Z. c1 s7 C3 ^2 d* }' y/ ~其次,今年的 iOS 17 预览版有可能会摒弃过去「描述文件」的分发方式,将直接采用开发者账号权限的方式进行分发,这毫无疑问地提高了大家「尝鲜」iOS 17 的门槛。
) B" e7 ]- R0 k/ r8 w- }3 ~* n% ^/ }' m" Q( A- \# N
8 S8 p; f+ N' a. k1 B6 ]& @) D( M+ B$ G" O
图片来源:Apple ( m. l7 g# p# T1 U7 M; F
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另一种可能性:在越来越完善的 Android 生态面前,iOS 17 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毕竟在过去几版的 iOS 更新里,Apple 已经将更新重点放到了服务而不是功能上。这也难怪大家对 iOS 17 已经越来越不上心了。7 L0 V; i9 k; s+ V' V$ o
不过为了让大家在 WWDC 之前有一个大致的准备,小雷在这里还是为大家整理、预测了 iOS 17 中可能会出现的几大热点功能,不知道这样的 iOS 17 又能否获得大家的喜爱,让大家冒着手机变卡的风险主动更新呢?* e: f# j& n, f2 s+ I& Y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最高 20% 的全球营收罚款和欧洲市场的禁售威胁下,Apple 很有可能会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 App 侧载方案,允许用户通过特定方式侧载 App。考虑到 AppStore 越来越高的收入占比,侧载功能极有可能只会在部分市场中提供——这里指的「特定市场」自然指的是欧洲市场。; N5 L- Q1 q( V7 s5 U- _. d
虽然我们目前还不清楚 Apple 会用什么方式判断用户是否拥有「侧载资格」,但考虑到海外居民等特殊情况,侧载权限应该会以账户地区而不是 GPS 或网络 IP 的方式作为主要评判标准。此外,iPhone 具体的侧载方案也会有多种可能:是像 Android 那样完全开放?还是像 macOS 中那样仅向特定开发者颁发封包证书?
3 O9 W) H- K! C. c8 x% a" f) H
1 t" e* f: ^: K0 ~7 I- S7 d4 |) U; [' ?& R/ d6 z
) l, e# P6 }# x' j- D' L) ^
图片来源:雷科技) e; M! _ j; @/ `9 ~
这里小雷认为后者的可能性相对更高:这套方案不仅已经经过 Apple 验证并实施多年,同时也可以通过 Xcode 从开发者权限入手限制 App 的分发。同时 Xcode 作为唯一开发工具,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完善的 API 管控对侧载 App 的权限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保证 iOS 的安全性。
( U& r" `9 e' t- p另外,在几乎所有科技企业都将 AI 定位未来发展方向的大前提下,iOS 17 也很有可能会利用 AI 进一步提高 Siri 的实用性,让 Siri 摆脱「人工智障」的评价。
p* f! J" A6 E' f早在去年 11 月,科技记者 Mark Gurman 就曾提到 Apple 正考虑为语音助手 Siri 提供更多功能,并将语音唤醒指令从「Hey!Siri」简化至「Siri」,而这很可能会是 Siri 在 iOS 17 中蜕变的起点。
( d/ k: p1 k _3 J x8 a' l- y _简化 Siri 的唤醒指令看起来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但声音环境复杂的场景中,如何训练 AI 准确识别出唤醒词,这其实是 Apple 长期以来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AI 的加入也许会为 Siri 提供更多第三方应用程序接口,允许第三方程序调用。
% H1 o6 D5 J8 h% L# g+ d, B3 o: s4 J' ]+ T" s3 w A1 z
6 d0 p3 |8 r& Y: f6 k; a* W3 J
# N. N$ z- u2 E# X* K
图源:Apple
0 A" K( |$ F! S7 u8 l再加上在设备本地的机器学习一直是苹果过去多年的研究方向之一,考虑到生成式 AI 的大火,Apple 很可能会在 WWDC 上推出自己的、可以在移动设备上本地运行的 AI 模型,并将其抢先运用在已经可以本地运行的 Siri 当中。但考虑本地运行 AI 所需要的海量运算资源,这一功能很有可能会在秋季的 Apple 特别活动中以 iPhone 15 系列独占功能的形式亮相。, p- F, _7 j7 [9 Y7 G& Y# K* C
此外,iOS 17 也有可能会提供全新的控制中心。自 iOS 11 对控制中心进行了大刀阔斧地修改后,iOS 的控制中心就一直是现在这个样子了,甚至连 iPadOS、macOS 的控制中心也一并变成了这个专为手机开发交互界面,只有 watchOS 和 tvOS 的控制中心因为屏幕尺寸和交互方式的限制保留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 p9 i1 E5 A5 P我们先不讨论这个控制中心和 Android 功能丰富的控制中心之间距离的问题,单从小雷多年 iPhone 用户的身份来看,光是 iPhone 控制中心自定义方面的缺失就值得 Apple 从草图阶段「反思」。对于屏幕上半部分的控件,不要说自定义种类了,我甚至不能调整各控件的顺序。而下方的快捷功能在逻辑上也并不统一:! V) Y% {& Y7 C; T2 k
家庭中的空调组件可以直接点击切换状态,同时也可以长按打开弹窗进行控制;HomePod 图标却只能打开弹窗控制,不能直接点击暂停;Apple TV 遥控图标却会另外打开一个独立的 App,连弹窗都没有。这种混乱的逻辑是 Apple 多年来忽视控制中心的直接后果,也是 iOS 17 中无法绕过的话题。. H+ A8 ^* ?* b# d' I& K/ J5 z' e
' j3 T, F& q$ R7 N! O2 J
( W$ _6 m7 @8 d5 S$ ?
, l6 T* p, e. f) n5 a! z6 W图片来源:雷科技
$ O# x) K3 G3 F1 u! Q, }根据现有消息来看,iOS 17 新版控制中心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在于控制中心的功能性。从控制中心的诞生,到第一次大改版,我们不难看出苹果倾向于在产品形态出现变化的时候对控制中心进行升级,以此适配新的产品形态。8 S% ]; i; L& ]8 y* Z( r& v
另一种可能性,在于控制中心的艺术性。在 WWDC 2020 上,苹果宣布了 macOS Big Sur,为 macOS 导入 iOS 的控制中心和实用小工具,整体采用了一种独特而简洁的美术设计风格,和 iOS 控制中心的设计风格可谓天差地别。' o" C3 W0 R6 K2 D/ L c7 ?3 Y
) O( K: s" c( Z
/ O8 j% S3 D0 _- V$ e- Y
0 `7 V) f0 n: f; ?' b& E! }
有消息称,新版 iOS 控制中心将会采用类似于 macOS 控制中心的美术设计,不但在视觉上显得更加清晰,而且控制中心的按钮进行了重新设计,集成了更多功能,比如亮度和音量变成了横向调节,Wi-Fi、蓝牙等开关放在了控制中心底部,原有的自定义按钮则可能被集成到「灵动岛」里。' _! M: Q, O. l
另外,家庭 App 也可能是 iOS 17 的更新重点。在新一代的 Apple TV 中,苹果加入了对 Thread 网络的支持,这也意味着 iOS 的家庭 App 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第三方设备。这些第三方设备有着不同的功能,同时也对操作界面和交互方式有着不同的要求。换句话说,现阶段的家庭 App 在功能上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 Y- V8 Z! o8 {: l以小雷家里的空调为例,尽管配件原生支持 HomeKit,但在家庭 App 中我只能对空调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温度进行设计。定时?风量?扫风模式?这些通通没有。甚至连调整制冷或加热的模式菜单都采用了并不实用的滚动菜单。
+ f. M% Y6 e2 [" |! E/ g
( [ K3 v- s, r; W3 [3 [. \
8 [7 h( n1 i$ \8 F* ?, K9 ^& H. j6 ^) M
如果 Apple 还想利用 Matter 和 Thread 维持自己在智能家居,甚至是全屋智能领域的影响力,家庭 App 必然是 iOS 17 的更新重点。4 r6 y* x( c5 |# ^. X% v
除了刚刚提到的三大主要方向外,几乎肯定的是 iOS 17 还会在服务类功能上加入更多的小修补,比如在更多的地区提供 Apple 高精地图覆盖,允许用户将更多的 App 添加到 CarPlay 列表当中、向更多市场推出 Apple Music Classic 服务、甚至允许用户将 iPhone 当作 MR 设备的控制器或传感器,实现更多跨设备的联动。% J f; l, m" ?* h7 E) a t, N1 C& [' v
刚刚这些功能都只是小雷自己的想法,实际上 iOS 17 的表现现阶段没人说得准。不过从 iOS 17「转型」的传闻来看,iOS 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阻碍。
) w1 j/ c, X- Q) t) E7 ]不可否认的是,iOS 确实是全球手机系统中最特殊的存在,同时也是不少 OS/UI 的模仿对象。比如某个拿下欧洲不少市场份额的手机品牌就曾「1:1」学习 iOS 的功能,Apple 发布会的平面设计、甚至是暖场视频也都曾被某些企业像素级「学习借鉴」。4 D+ C# `1 e1 h% @9 ?9 {
但从最近几年的表现和市场满意度来看,Apple 引以为傲的 iOS 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似乎正逐年流失。自从华为淡出手机市场,而小米、OPPO、vivo 等厂商冲击高端市场也频频受阻,Apple 在高端手机市场受到的压力骤减。稳固高端市场的地位后,Apple 也开始变得肆意妄为起来,不仅在配置参数上开始挤牙膏,还开始在系统里塞广告。, _6 }7 h7 E, V; [7 K
% c# i; y, x8 x( R& w
5 L+ u4 h) B- ~3 X! D5 m! M! @( y5 f; E" h/ M% L% a3 ]
图片来源:Apple
1 w/ N" ^& J: T, `2 m- D5 o在缺乏强劲竞争对手的情况下,Apple 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现在 Android 阵营正在奋力追赶,补足性能方面缺憾后,充分发挥充电、影像、系统体验方面的优势,还是有实力和 Apple 一较高低的。/ ?9 a. P8 W: k- c* x2 ?' q
如今,很多人已经不再盲目追捧 Apple,购买产品也会货比三家,衡量一下性价比。同时今年的 Android 新机也迎来里程碑意义的整体提升,成为冲击高端的强力武器。如果 Apple 还继续闭门造车,由 iOS 一手建立起的生态护城河,将会是所谓「苹果生态」倒台落下的第一块砖。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