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标题:天天学习|“沁”这个名字背后有个感人的故事) : U X( z8 h1 H2 E1 X
5 |0 ?: b& r: ]! I" v7 G
9 [9 m! W$ t7 c2 o+ \2 L2 j
天天学习 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一位名为“沁”的孟加拉国儿童。在这封复信中,习主席鼓励她努力学习、追求梦想,传承好中孟传统友谊。
; v& g$ `. ]3 S6 P这位孟加拉国儿童全名是阿里法·沁。“沁”(Chin),孟语意思为“中国”,这个名字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b8 I: J: A' }/ c' y7 P
阿里法·沁出生于2010年。她出生时,母亲杰娜特因为患有严重心脏病遭遇难产,一度生命垂危。当时,正逢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次在孟加拉国执行“和谐使命”任务。接到求助后,医院船麻醉专家盛睿方、妇儿科护士王芳等5名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当地医院,冒着巨大风险,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为杰娜特实施剖腹产手术。+ O, G* m o! Z# } o% k' y
在手术过程中,杰娜特的心率两次下降,但医护人员沉着应对,次次化解危机。最终,经过两个小时的手术,杰娜特顺利产下一名女婴。女婴出生后,盛睿方和同事们在病房守护了两天,直到母女情况平稳才离开。
! D0 d. R. M+ z2 \望着只有3斤多重的女儿和刚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的妻子,孩子的父亲霍森特意为女儿起名为沁“Chin”,来表达对中国军人的感谢。他说,要让女儿记住中国,记住她的救命恩人。 d1 |6 P( j) ?' N3 `
自此,“沁”也成为了中孟两国友谊的纽带。
" u* U* L. S+ R# N此后,在孟加拉国吉大港,每当有中国军舰停靠在此,沁都会牵着爸妈的手走上军舰,从来访的官兵中寻找“中国妈妈”。+ K% g- g7 t; m. T
2017年,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对孟加拉国进行友好访问。7岁的沁在码头如愿以偿见到她的一位“中国妈妈”——随编队访问的麻醉科医师盛睿方。当年,正是盛睿方的关键一针,让沁平安出生。这次见面,沁第一次用英语称呼盛睿方为“中国妈妈”。她悄悄告诉盛睿方,她最大的心愿是,长大了去中国见更多的“中国妈妈”。3 @; V0 ~$ ]( F; `( h& ?
& q* n8 @$ @. Z& x" j9 F$ h2019年,借“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举行回访活动的机会,9岁的沁和家人一起受邀来到中国。这也是沁和她的“中国妈妈”盛睿方第三次见面。再度相逢,盛睿方眼眶湿润,把沁紧紧搂在怀中,小女孩口中喊着“中国妈妈”,这一幕感动了很多人。直至现在,沁和盛睿方也始终保持着联系。
4 E+ D3 t8 ?$ |& F5 \. B0 y“沁在信中讲述的亲身经历是中孟友好的生动写照。”正如习主席在信中所说,“中国和孟加拉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好邻居、好朋友,拥有绵延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
* x Z; k2 m0 H8 \6 R早在2000多年前,中孟两国人民就已展开商贸往来和人文交流。" W4 L, K: i! @7 e$ {% u ^4 z. `
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的船队两次到达孟加拉国。孟加拉国王曾赠给中国永乐皇帝一匹东非长颈鹿,被中国人称为瑞兽“麒麟”载入史册流传至今。
1 _! t1 U1 L0 Y/ n4 i/ A! ?600多年后,“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次跨出国门就到访孟加拉国,为当地军人、民众和华人华侨送去医疗服务。
3 f- U9 W' b( w- M9 A+ \% m
$ m5 g9 j; G7 x时隔6个多世纪,两艘“中国船”用同样的温暖留下来自东方大国的友善印记。
- \( I; [: Y R: `在此次与沁的通信中,得知小女孩立志长大后做中孟友谊的使者,未来希望到中国学医,像“中国妈妈”那样救死扶伤,习主席感到十分高兴。他希望沁珍惜韶华、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回馈家庭、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_0 F! n& c# f- U
伴随着“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怀仁远航,中国向世界伸出友好之手,汇聚和平的力量,也为世界奉上一份和谐与安宁。
! a4 y* O( t5 ^$ X, C. a(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9 f0 S. s0 F7 y3 q4 h' n: w5 ?
" d/ G. A3 r: F" l+ v3 z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