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有着“诗仙”的美誉。其个性豪迈洒脱,爱饮酒作诗,多歌咏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李白诗歌风格主要以雄奇奔放,俊逸清新为主,且富有浪漫主义精神。小编下面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李白的一首千古之作《送友人寻越中山水》。8 f7 y/ E/ i f$ f2 P$ K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虽然这首诗在题材上是一首送别诗,但是诗中并没有表达李白的离愁别绪。反而李白充当起了导游,将他所熟悉的越中山水,洋洋洒洒写下60个字,介绍给他的朋友。全诗美得令人心醉,读后让人很向往。接下来,我们便来一起欣赏李白的这首《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q( r* k8 [: o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5 n: a' w, C1 n; g3 f4 i8 H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 Z4 x9 B: m% i1 N: |. Z( [$ g"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 t7 g; |0 x2 V- S3 W- S+ V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 P' {4 l( D7 g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 d3 T3 s( j3 l8 @% _) ~5 ~%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f3 ~+ I; E, V# m& m9 N8 v
诗的开篇两句“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点明题中“越中山水”,并且李白还对朋友的才华大加赞赏。即听说您要去游览会稽山,我觉得是不错的决定。会稽山水美如画,您恰好又有谢灵运般的才华。以“谢客”赞赏朋友,是李白巧思之处。一方面,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而这首诗主要描写的便是山水。另一方面,谢灵运是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上虞东南)人。
! ]8 S0 m$ [5 Y$ i: j紧接着“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两句,李白借用了古人之语,来具体描述会稽山水之美。《世说新语》中记载“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即会稽千岩竞秀、飞瀑悬泉,万壑在绿荫曲回之中。因为李白自己就曾多次游览越中,所以描述起来可谓如数家珍,堪称资深导游。( Y7 N6 k% o* w+ Z+ ~
接下来“东海横秦望”至“涛白雪山来”四句,李白则高度概括了越中景色。这四句的大概意思是说,秦望山对着茫茫东海,西陵古城围绕着越王台。镜湖的水面明澈如镜,潮水如雪山般崩倾而来。由此可见,李白这里绝不是简单的概括越中景色,而是选取了越中最具代表性的几大景点。
: O: i( M/ ~, {9 @: ]诗中所说的“秦望”,就是秦望山,在绍兴市区东南。“西陵”,指的是春秋越国范蠡所筑固陵城遗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越台”,指的是越王台,即越王勾践所建,在会稽山上。而“湖”,便是指的绍兴镜湖。其实诗到这里,已然让人领略到了越中的山水之美,美得令人心醉。
# K+ T! I! k0 ^+ ?+ J, c; N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则是李白运用枚乘笔、张翰杯两个典故来赞美朋友的文才与逸兴。“枚乘”,西汉辞赋家,古淮阴人,因在七国之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张翰”,西晋名士,因其纵酒任诞,时人号为“江东步兵”。自言“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4 t3 {( X; ]2 Y, l" g最后两句“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即您一定要去往天台上一游,那里最适合您的诗情逸兴。“天台”,即天台山,在今浙江台州。那么,李白在诗的最后为什么要朋友一定要去天台山呢?原来天台山自古就是仙道聚集的地方,这对崇道的唐朝,尤其是诗人来说,可谓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据统计,《全唐诗》共收入诗人2200余人,其中描写天台山的就有300多人。' Q3 |- Q8 z) q, E" M3 o2 K
综观李白的这首诗,他就像一个出色的导游,将越中的著名景点、人文典故和民间传说,一一介绍给了朋友。而李白对越中美景的独特感受,也吸引着我们为之而心醉。
7 T5 r1 H# K( B/ t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y+ c, F+ g! l6 M" O
7 Q$ E. ?, r& g% T- e8 U" j)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cWMxbJ, B2 a: w7 k, D' K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