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英国开展“闪电外交”,伦敦拟成立AI全球监管中心9 y+ O$ ?: a8 A
" J( U. e0 |( X3 @ 视觉中国3 ~! B7 C7 _/ O- h$ M% u' l' L$ V
人工智能(AI)的进化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人们越来越担心,一旦失控,这项技术可能会带来严重风险。同时,各国也在争相摸索,希望在规范发展的同时不损害其创新。" a! d1 j4 T5 f+ O$ S2 \* ^, ~ o
英国政府率先开展了一轮“闪电式外交”。据英国《》6月3日报道,该国政府正考虑仿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伦敦设立一个国际AI监管机构。首相苏纳克希望借此将英国打造为全球AI中心,承诺将在制定“安全可靠”的规则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 ?1 j' e& H# l5 k 6月7日-8日,苏纳克将带领政商表团访美。届时他将寻求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于今年秋季在伦敦召开峰会,与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高层讨论制定AI的国际规则,以及建立类似IAEA的全球机构。成立于1957年的IAEA现有176个签署国,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致力于推广以和平方式使用核能。5 K" J' T( n7 i/ o3 L) A# N
另据《每日电讯报》透露,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史密斯(Chloe Smith)将于下周二在巴黎举行的经合组织技术论坛上与外国同行就相关AI议题进行会谈。该活动由英国政府资助,受邀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智利、挪威、土耳其、乌克兰、塞内加尔。
& S. { n1 l! f6 A9 C 4 K1 U& v2 R2 v; y) z- k8 L3 E
据《经济学人》进行的联合调查,过去6年,专家们就AI对人类影响的预期趋于负面。 9 f/ a' n. R% A
英国政府消息人士告诉《卫报》,希望在帮助协各国家不同的监管努力方面发挥作用,与早前欧盟选择禁止部分个人AI产品(如面部识别软件)的立场相比,建立于基本原则之上的途径更有可能获得广泛支持。
* y9 C' ~" Z6 V# T# I+ y; x- y 2021年,欧盟就监管AI应用公布严格法规,包括限制警方在公共场合使用人脸识别软件。今年3月,专注于AI的非营利组织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发布了由超过1000名技术专家和研究人员签署的公开信,呼吁暂停六个月的大型AI模型的开发,只有当确保强大的AI系统的效果是积极的、风险是可控的,才能继续开发。
: r+ O/ s/ x) @/ D ! w7 |5 l1 ^7 w4 [" ]
中国也不落后。早在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生成式AI服务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从明确条件要求、划定责任主体、形成问题处理机制、清晰法律责任几个方面为行业划定底线。0 u* d9 P* M. T' t, Q8 d6 _
2023年5月,欧盟推出了《人工智能法》提案,要求开发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公司,披露用于训练其模型的任何版权材料。5月24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了面向公众的,为正在制定中的综合性国家监管战略提供依据和参考。6 B% G: p* w! | a
5月30日,跨国非营利组织“人工智能安全中心”发布——减轻AI灭绝人类的风险,应该与其他社会规模的风险(例如流行病和核战争)共同成为全球优先议题。这封公开信最初由350多名在各国从事AI工作的高管、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共同签署。
; B, `3 C) }- M 9 J' F3 k4 b! o' @1 L% P$ K
紧接着在第二天,苏纳克就与OpenAI、谷歌DeepMind和Anthropic等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会谈,表示将携手确保社会从AI技术中受益,并讨论了AI带来的风险,涉及虚假信息、国家安全和生存威胁等。( k @, F" ~( k6 j9 j3 ^
在谈到上述专家的公开信时,苏纳克说到,人们会对AI构成类似流行病或核战争等生存风险的报道感到担忧,“我希望他们放心,(英国)政府正在非常仔细地研究这一课题。”
. K% y/ K- a$ v. Z: @2 j6 w! y 伦敦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的首都,具有政治稳定、法制完善、人才储备丰富、学术语言主导等优势。尤其是在行业集聚效应上,伦敦市政府自从2011年起便开始大力推进东伦敦科技城(Tech City)项目,是众多高科技巨头设立欧洲总部、甚至全球总部的首选,包括TikTok、Snapchat、Meta、谷歌、亚马逊。
) P( Z" r( p0 D2 l; f& E 一名高官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就表现出十足的自信,称英国是“真正的科技超级大国,应该展现出全球领导力,并建立一个植根于共同价值观,确保国际资金支持这项工作。”. g" j; N2 P. d) [% B3 U
+ a& [+ m1 R/ p$ G, E) h 视觉中国
3 H5 E- H3 [. b, s) Y6 S 人工智能(AI)的进化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人们越来越担心,一旦失控,这项技术可能会带来严重风险。同时,各国也在争相摸索监管标准和尺度,希望在规范发展的同时不损害其创新。/ N d- o5 ]6 U+ a) V4 K3 C
英国政府率先开展了一轮“闪电式外交”。据英国《泰晤士报》6月3日报道,该国政府正考虑仿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伦敦设立一个国际AI监管机构。首相苏纳克希望借此将英国打造为全球AI中心,承诺将在制定“安全可靠”的规则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5 [& J z, r' F0 w; J 6月7日-8日,苏纳克将带领政商表团访美。届时他将寻求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于今年秋季在伦敦召开峰会,与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高层讨论制定AI的国际规则,以及建立类似IAEA的全球机构。成立于1957年的IAEA现有176个签署国,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致力于推广以和平方式使用核能。
8 X: V. X+ M8 t; { 另据《每日电讯报》透露,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史密斯(Chloe Smith)将于下周二在巴黎举行的经合组织技术论坛上与外国同行就相关AI议题进行会谈。该活动由英国政府资助,受邀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智利、挪威、土耳其、乌克兰、塞内加尔。# ^7 ~4 P% l- h3 B# {
& V! ^6 T" G8 d# v& R& H; E
据《经济学人》进行的联合调查,过去6年,专家们就AI对人类影响的预期趋于负面。 ) ^) s+ t# i& f3 ~
英国政府消息人士告诉《卫报》,希望在帮助协各国家不同的监管努力方面发挥作用,与早前欧盟选择禁止部分个人AI产品(如面部识别软件)的立场相比,建立于基本原则之上的途径更有可能获得广泛支持。% n" ^5 ?8 D! r9 N3 B
2021年,欧盟就监管AI应用公布严格法规,包括限制警方在公共场合使用人脸识别软件。今年3月,专注于AI的非营利组织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发布了由超过1000名技术专家和研究人员签署的公开信,呼吁暂停六个月的大型AI模型的开发,只有当确保强大的AI系统的效果是积极的、风险是可控的,才能继续开发。7 o2 O9 \$ s" l! X
8 V6 ?( n/ o& E/ W
中国也不落后。早在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生成式AI服务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从明确条件要求、划定责任主体、形成问题处理机制、清晰法律责任几个方面为行业划定底线。: `* M X ?# Y! j1 V5 L/ Z
2023年5月,欧盟推出了《人工智能法》提案,要求开发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公司,披露用于训练其模型的任何版权材料。5月24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了面向公众的问卷调查,为正在制定中的综合性国家监管战略提供依据和参考。- d. E- Y* ^. t; d9 x
5月30日,跨国非营利组织“人工智能安全中心”发布联名公开信——减轻AI灭绝人类的风险,应该与其他社会规模的风险(例如流行病和核战争)共同成为全球优先议题。这封公开信最初由350多名在各国从事AI工作的高管、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共同签署。
, |& n# a/ F8 q" n
2 h0 \ _. r8 E* ?% M 紧接着在第二天,苏纳克就与OpenAI、谷歌DeepMind和Anthropic等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会谈,表示将携手确保社会从AI技术中受益,并讨论了AI带来的风险,涉及虚假信息、国家安全和生存威胁等。. H, C0 f, p; Y; ^5 W1 F' {3 H
在谈到上述专家的公开信时,苏纳克说到,人们会对AI构成类似流行病或核战争等生存风险的报道感到担忧,“我希望他们放心,(英国)政府正在非常仔细地研究这一课题。”4 x# d9 G9 v- p9 u7 E
伦敦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的首都,具有政治稳定、法制完善、人才储备丰富、学术语言主导等优势。尤其是在行业集聚效应上,伦敦市政府自从2011年起便开始大力推进东伦敦科技城(Tech City)项目,是众多高科技巨头设立欧洲总部、甚至全球总部的首选,包括TikTok、Snapchat、Meta、谷歌、亚马逊。3 ^: m# @( ?2 I* O; m8 `7 Z, K
一名高官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就表现出十足的自信,称英国是“真正的科技超级大国,应该展现出全球领导力,并建立一个植根于共同价值观,确保国际资金支持这项工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