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现一个大家经常性的困惑:就是家里要不要客厅。
, N/ I) J9 `" h% A4 Z) D这件事争议还挺大的,之前狮子的文章也说过,我们想要的应该是“去客不去厅”,就是客厅的功能不再是传统的“沙发+电视+茶几”三大件。
% @" {3 m/ l7 d8 i; ~* M3 Q. @3 l3 @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装修时把客厅“私有化”,改造成更符合自己和家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的多功能区。
7 k7 C' u G$ ?( ~2 s2 o5 M. E3 ?) y0 X
+ C9 X0 O& H& R y+ |; F" {4 e" |! I5 w) O; \
图源:住范儿自摄
/ Y) ?- x) P! W. R我倒是觉得,或许“客厅”这个词应该改一改了,改叫它“家的核心区”更合适。4 v- I8 W3 d' N, v
; q: @5 d# ~1 \$ ]不是多此一举,非要造个新词。
; O$ ^2 A t8 N9 W) c核心区是什么呢?! A. ]7 i- u Q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果把家比喻成是一个江湖,在这个江湖“华山论剑”的地方,就是核心区。
2 e5 |2 S7 K) w% J在大多数人的家里,核心区≈客厅,但不够准确。' e$ v( h$ b% A- H# U: _5 {
比如住范儿写过的小颖家,她家的书房特意布置了双人办公位,夫妻俩平时都窝在书房里,忙时各自办公,闲下来会一起打游戏,或者坐在一旁的阅读区喝喝咖啡看看书。
+ r0 L- d2 N$ I1 c9 y对小颖他们两个而言,书房才是核心区。2 J8 i$ C) }; O- O/ R
8 I9 m/ e1 m* _) o0 _$ |6 G
* L% R* b* G5 @9 {- s# g5 X+ r4 m图源:酉言设计,小颖家的办公区
* b+ L6 V2 m5 }" t# C* R0 O8 \1 G( [/ O
, v) x0 f4 n. R, d! k; @) W: o0 g/ e
图源:酉言设计,阅读区在办公区对面
- J9 s$ s. g0 y) p5 B" @$ q: o& S以住范儿的理解,在“核心区”,可能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彻底”自在,我们不能关上门自己玩,也不能没节制,造得没地方下脚。
8 M- A @% q9 A% I$ [: l! ]
& p& h5 R1 z5 T, ~( ^2 Q而是大家在彼此的视线之内,进入到一个共同的频率。
]& E( C* U+ \可以“不说话但一起呆着”,可以只聊“我们才能聊”的话题,或是正式一点,略带仪式感的家庭学习、家庭会议。
/ \5 t2 O! x% J, t2 \8 y/ u就像小时候,奶奶摘菜,妈妈洗衣服,但一家人都时不时地瞅几眼电视,还会讨论讨论剧情。
/ i7 J+ V3 d$ c4 H; b9 q8 M反正,核心区应该是一个人或一家人最喜欢呆着的地方,它不一定非得是客厅。
. [5 Z: E# }: b' C& w
! |( ?$ I7 g( t1 ?7 M" ?* L$ B; Q" i, v
! I1 J* Q& S: Z0 h" A+ A( a x. V- N+ i1 `
% o1 u7 i0 `' w5 ?. C- D' c
图源:本墨设计,屋主lulu家
/ @# T K4 i1 L' a- D8 Q8 D' [客厅不常有,核心区一直在! j1 Q7 J6 h7 n$ G: r- J
客厅是个近代词汇,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国家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强烈融合才出现的。
) i, @* X# R& A& ]& B
% O4 ~9 Q; T3 U1 y3 y但自古至今,核心区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
& ^1 }7 y1 V; R/ ], R) N- u) ^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核心区的地点、所承接的功能都不太一样。
3 T# n4 y5 [4 e7 m7 f, b& z2 `先扯远一点。" {$ X ~5 D3 M
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核心区相对是聚焦的,多因重要的人或者重要的事形成。2 s- ]2 ^" y$ q$ O
比如帝王将相的宫殿、豪门大宅,普通家族的祠堂,大事小事、奖惩刑罚、重要决策都在这些地方完成。: o/ X5 T9 P1 s+ }. N1 o K8 Z# b, o
) P8 h: J- g& b3 R
! L- [$ k, V" X5 v# W$ a& B$ }
图源:《白鹿原》祠堂) ?; u* {7 T( s1 w( ]# }$ g
男人们的核心区一般不在家里。. A# K) O$ G( I7 L+ p
而女人们的核心区,则以家族中重要的人而形成,并且“区随人变”。
, f8 U) O+ L3 _2 y比如《红楼梦》中,贾母在哪,内宅的女眷们就聚集在哪,有时是贾母的花厅,有时是大观园;而元春省亲时,核心区则变成了为元春斥巨资建造的省亲别墅。- Y }1 v$ d1 U0 X# r, O
( _0 r) E$ ]+ z# Y; U
8 ~2 D; g" ?3 S4 r图源:豆瓣8 ~3 f8 M! T4 U% ~; v2 H
后来人人平等了,核心区依然不在家里,反而转战到村口的大树底下、小广场,工厂里的工会、文化宫、俱乐部等,依然是相对开放的公共场所。
6 _) Z5 }- j( C* q' x5 {+ L( X0 f1 `; J# C# i- Q
9 B" ?) e! c( b
[0 L$ ^3 u' u# G. Y G总之,在信息需要口口相传的时代,人和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社交的机会非常频繁,核心区是信息的集散地;是上演家长里短、人情世故的舞台;也是代表了权威和地位的职能场所。. R$ G4 e7 `8 x! v) b9 Q7 L: \( F" ]
6 z5 c) o7 R7 S
客厅来了,核心区丢了5 [, N( X2 X8 G' s! H
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住上了宽敞的新房子,为了保持社交的习惯,大家把家里最好的位置,布置成了新的核心区——客厅。
8 r! O! ~3 P. E N客厅也因此获得了几十年的高光时刻,逢年过节走亲戚,家长里短、家庭会议,还有大龄青年、社恐最怕的关心(盘问)环节。
; J$ U e! i4 [3 E
/ Q3 m* d& @0 f- V1 I: J" ^; U
1 n& N: _, e7 ?5 ~或许是因为曾经在小房子里实在挤怕了,也或许是被“关心”得受不了,让年轻人对隐私和个人空间的渴望异常爆棚,并且想把它进行到底,而且彻底。
* `( z0 v' Q" d8 Y' O% n/ O6 v! h0 f( R0 L0 ~+ A! g
$ b& m6 n8 k+ W1 Q9 j
图源:住范儿自摄
* C" q y2 I- O人口和社会结构也骤变。
- s& J2 K d ~' C$ k4 A+ B9 Z* C5 F# x ?3 E) V @- J
家里的孩子从三五个变成独苗,亲戚从前院后院、左邻右舍的家族聚居,变成了各自在他乡定居甚至独居。
# Z$ ]+ k- E3 l房子越大,功能越细分,书房、儿童房、保姆房、电竞房、健身房……恨不得给毛孩子们都安排上独处空间。2 O6 L' @: Q' m/ s% K; D! w
唯独传统的核心区,在年轻人的世界里从陌生到彻底消失,只剩下客厅还扛着“习惯”的大旗,在负隅顽抗。
) r/ Z7 M: }- |2 O' m" _" h) W! L* K1 Q2 o; ~
5 M4 L+ A7 O: W- r; Y5 F2 i
- M( Q, ?2 ?. R t: `! U2 Q$ |' l客厅可以不要,核心区应该回归
f M' F6 N& m$ W! ~话再说回来。) F4 K& [$ @6 U/ T9 b& U& T. B6 m
要不要客厅,这件事情说白了没那么重要。但是以客厅为代表的核心区,能不能被妥善保存,才是重要的。+ q4 o1 a3 `/ L- _6 z6 S6 _
空间距离从你家我家变成了大小城市,时间也被工作和各种事情侵占。4 f+ w+ R: S$ C7 \
家族被分化成最多一年见一次面的“远亲”,近邻也成了对面不相识的陌生人。
w& d2 J. ? n) x9 S
( _+ m+ [. A- r/ O' M- z9 u9 K# W( Z! z: x; Q2 O
都在各自忙碌,大部分时间我们不会去想这些,只是偶尔会感慨几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淡漠了,疏离了,孤独了。( I9 Y: a" D1 I" p. {, R# b
; |6 g! V3 E5 s# D在感慨之余,或许可以试着找找积极应对的办法,做点什么。
3 S* m5 g! `" B+ [我会提“核心区”这个概念,也正是因为身处其中,某天猛然意识到,似乎只有孩子在不厌其烦的主动交流。
h/ ~# K3 U3 ]: u$ q) t这不对。
8 O* U% S' Y# V* K或许积极尝试的开始,就是向家人表达清楚,我们希望有更良好的家庭关系。
2 B; R6 U0 y$ f5 W而这个旅程,可以从共同意识到“家里的核心区”启动。) O% I- D9 ~1 r9 W+ m
来源:住范儿原创4 v2 j; v1 @0 o- B
编辑:纸花&桃子* S5 S V1 b9 D0 j6 p& d: P
投稿请邮件至:guozihua@zhufaner.com5 f/ g" H9 P5 x$ X; V
线下店地址
) K; {1 v! i% O3 P' n7 e7 s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