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 |& ]& N6 c6 K" o1 Y: H 综合施策的干预方法,具体可分类有这10种……6 u% @6 o; l: u
会议讲者 | 季庆英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X8 _8 e# {& s7 y. O 整理 | 徐灵敏
& S0 E% V/ q/ Y9 G+ v0 y1 s4 }7 b 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流行已经3年多了,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活方式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儿童青少年脆弱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更是备受关注。那么,新冠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心灵健康的影响有哪些?谁来呵护?, i8 N8 S% {. {+ P& j+ b. e
在年底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季庆英教授从疫情对青少年的影响、社会心理服务框架、社会心理服务实践、社会心理服务对策四大方面为我们做了十分详细的阐述,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 I2 u2 A1 e6 N+ K 一( l+ J( q* |+ N2 y" N3 `
疫情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3 z3 W1 k8 t+ i2 w7 o$ b D8 A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没有摆脱过与病毒等微生物的斗争,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也是与病毒等微生物斗争的历史,病毒感染和大流行而导致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战争。
* ?6 y# Y4 b& _8 D* R! r0 ~ 新冠疫情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可以分为国家、社区、家庭及个人四个层面。国家封控、静态管理等防疫政策,社区社交距离的要求、物资短缺、就医困难,以及学校公共场所关闭等疫情防控措施,在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儿童家庭的经济状况,儿童的身心健康也深受影响。家庭层面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更需要重视,特别是居家隔离管控时,空间的狭小、经济的压力,会出现很多的无奈、问题和矛盾冲突。
- s& k0 |) p6 i7 v& P ' l+ Y, c" W7 N/ U/ z3 k
从全球和中国的数据来看,2020年4月份,全球大概约有15亿的儿童、青少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联合国科教人组织统计,138个国家因为疫情关闭学校,影响了全球大概80%的儿童的教育。中国教育部统计,超过了2.2亿的儿童和青少年因为疫情被限制在家中。
4 F+ Q$ X5 G4 G+ N ; Z+ A( l7 m& {2 L
疫情对儿童青少年个体的影响,包括情绪、行为、发展和风险等诸多方面。抗疫过程当中的隔离封闭,正常的社会交往受到影响,会导致焦虑、抑郁,或者愤怒、沮丧、失望以及悲哀等情绪的出现,同时也会导致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改变,出现难以放松、睡眠障碍、记忆力和专注力下降等,增加了精神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风险。6 o7 a( }1 ?1 ]1 D- G3 B
6 ?. s4 F8 q$ M0 N4 ^, l
二
- Q5 `" j! ]$ n4 }/ y 社会心理服务框架
4 t6 j; \. G2 I2 Q5 M) U 9 m/ c$ B. L1 H) \: C! d
面对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的儿童青少年群体,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和家庭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服务的原则都需要是早期介入、预防为主,主动靠前、综合施策。预防干预措施可分为三级。
: G' J# _6 |, V I, \& V5 i ▌初级预防:主要是对那些疫情当中高风险地区的任何家庭,普及社会心理知识,来预防减少相关的问题的发生。; l7 r8 H5 T# [) r3 X6 D5 @) F- `+ c' |
▌中级预防:也叫次级预防,针对已经确诊、隔离,转诊等高危儿童家庭,社会心理服务要尽早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早期识别和干预身心健康问题。
5 \2 s1 |- A2 N8 V3 C ▌高级预防:对于识别出来的存在社会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最就是我们要进行积极的干预和随访,并提供咨询服务,协助家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也有助于促进康复。
# N' J4 S7 A; B4 t 三
0 ]% P7 @0 H6 e1 o/ `1 s) D3 T/ m+ G 社会心理服务实践
7 @ Y/ E7 Q; x P/ m
+ L; C1 c& Z! R& |8 y' G 守护儿童健康的社会心理服务实践,应当是以儿童为中心、家庭父母亲人为主体,医护人员和社会工作师共同参与,具体服务实践内容分为家庭、社区和社会三个层面。+ G6 i/ ^* y. |7 ]) O
▌1. 儿童家庭层面' h1 X* X4 K! N- {/ v
嵌入医疗服务全过程,评估儿童家庭因疾病、创伤成残疾所引起的各项社会心理问题,通过个案支持性辅导、游戏辅导、团体辅导、舒缓疗护、生活援助、慈善教助、危机干预、出院计划等多种方式,促进患儿家庭疾病适应,增强或恢复患儿家庭功能。5 ~& t+ E& }" A1 W: Y
▌2. 医院社区层面0 N) Z& z/ A0 ?
促进患儿家庭与医疗团队的有效沟通,倡导和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制度、流程等方面断完善,进而改善患儿家庭的就医体验,寻求、联结、整合合适的社区资源,通过服务转介、外展探访等方式,协助有需要的患儿家庭在社区内获得医疗、康复方面的资源,建立发展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康复、回归社会。
' b& G+ U2 Q9 G$ l/ h0 q ▌3. 社会层面
5 H' A8 _4 x1 K# r Z 普及科学的健康理念与知识,通过参与社区健康教育、社会倡导等方式,推动儿童家庭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儿意友好的社会环境建设。
* i5 [% _! M8 E, m/ ? 四$ A4 V4 u' o+ d! c% y5 I
社会心理服务对策
0 K1 Q0 R& P' K5 e. j3 o$ W 新冠疫情下,我们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灵健康采用的是综合施策的干预方法,具体可分类为以下10种:7 x* c9 ^6 I& \/ i Q
1.赋权增能:帮助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提高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灵健康的服务能力。
! h0 m0 O, S- j7 |6 D# H) h 2.社会支持:促进儿童青少年从社区、社会或从亲朋友那里获得有效的物质或精神帮助。0 |) K# `! f7 ?% P. I
3.舒缓疗护:早期评估身体病痛及心理疾病,及时干预并援解患者痛苦。
( u; n7 v$ T% {0 |4 A, L& Y 4.哀伤辅导:协助哀伤者处理哀伤情绪,帮助哀伤表达。 B* U% b7 w) g+ L8 o% L( Z: U: w# r
5.危机于预:向面临危机情境的个体提供紧急社会心理干预。
2 A2 S9 H4 I! J/ x- A# \1 C 6.个案管理:评估患者与家属的各种需求,针对问题予以处置。
& `0 D! x& s5 x# P) I 7.小组工作:用团体形式来协助患者及家属解决问题。+ `2 U3 W( F- ? g' Z/ B
8.社区倡导:提升社区的医疗保健服务水准。
. H# q7 w5 b7 a4 J- T } 9.服务转介:当社会工作者发现自己不善处理时,及时将求助者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
+ d' b4 W( U2 }; ^. W* M4 s 10.出院计划:协助者出院后的安置,确保患者获得持续性照护。: ]8 Y" y* w4 S& J( l3 d1 E
守护儿童心灵健康的社会工作也是保障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以家庭为中心为我们的儿童青少年提供更为贴切的服务,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实践中。希望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为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6 J4 R8 ^% u9 z' w, v. k 专家简介
; l" ?1 O" c) R( T0 X) Z4 X6 A 8 y9 k7 _& w% ? E5 q
徐灵敏
% ^( Q- {4 J$ q$ z3 O2 I9 E1 _3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主任医师、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上海市医学会及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科学普及分会委员、小儿心血管学组委员,中国科协科学辟谣专家;原创科普图书《儿科常见病解惑》、《儿科急诊急症解惑》,解答大众育儿困惑。荣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二等奖、大众科学奖提名奖、优秀科普作家奖和优秀科普图书奖等多项科普奖,《好大夫在线》2届年度好大夫、“医学界”多年优秀作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