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有部《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电影走热,其实是一部关于世界顶级摇滚乐队QUEEN的传记片,没想到的是该片的走热让原著书籍国内译版直接断货。如果不是电影的走热,第一版国内译本都不知道卖到什么时候。
% f; p6 [$ p, L我们再把历史的时针回拨到1985年,中英关系开始走热,文化交流是常见外交常见手段之一。彼时的国内流行乐还停留在邓丽君的时代,对于摇滚也只有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人通过卡带长过见识。
& J: @# ~7 v9 @4 e+ Q& R7 c" a# N英国给出了皇后乐队和威猛乐队让咱选,无奈因为皇后乐队的形象太过狂野,咱朝选了形象更健康的威猛乐队,后者也成为第一支来华的西方乐队。尽管如此,威猛乐队的到来也堪称火爆,大有后来魔岩三杰去香港演出的盛况。
$ j2 H1 c! X8 b4 P" p' _8 o4 c9 w皇后乐队虽然没来成,但那一晚的观众里有几个年轻人被震撼了,比如崔健、比如窦唯、比如高旗,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见识欧美摇滚的年轻人,他们知道摇滚在国内也能成功,后来的后来大家应该都知道了。6 |) W4 J+ T Q( e
聊这些无非是想告诉各位音乐的魅力,音乐不能当饭吃,听音乐也不能就能成为音乐人,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位喜欢音乐的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耳机也是如此,有些人不大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烧耳机,我想即使是他们自己也不一定能理解,但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0 V6 y' V( [- f/ N3 G2 \$ ~
在写这个和本文没卵关系的开头时,我正戴着老人家的水黄鹂听着柳拜乐队的歌有感而发。+ B. n8 [" n* N
4 y( @# v2 t: N4 c
5 M# ?3 M* v) O& E- F一、开箱及产品部分
3 ~2 J/ L" {( h( ` Oriolus其实有中文名欧睿思,不过没人会这么叫,只会叫老人家,源于其创始人姓饶,有兴趣可搜Orilus创始人专访,专注音频二十年应该不是吹嘘,不过也只是近几年开始推自己的产品,这一推不要紧,黑黄鹂、银黄鹂、灰黄鹂,还有本文的水黄鹂,每一款出来都是热门。" l- ? W8 N+ u6 s$ E1 C1 Y7 {0 Y
5 [ ^5 s! {! ^* A1 }9 ~) |
: ?' d7 Q N. i. B! m: i& q/ M 包装盒背后的信息有点非常规,别人家的都是大段的中英甚至韩日语言,老人家可好,就这么直白。灵敏度112dB,阻抗18欧,一圈一铁混合两分频,动铁单元为娄式动铁……懒得复述了,下文也不聊这些了。5 N# D7 p) t Z2 n) |: P
4 t; |( Q# I# K1 Q
' ~, w% f/ ^7 x- A6 p y& J
目前这款水黄鹂的售价为1180元,是老人家耳机里最便宜的一款,一圈一铁,标配还是很齐全的;8 c9 u% `/ \+ `- H( _' G0 R+ E
/ a3 O, m9 t* h( n Z- \, m' Z6 T, B& m7 D; m
相当大的收纳盒,做工不错,只是塑料材质;( m7 d3 a! n1 F) }9 p
- ?8 i _3 s$ g" p" ?2 c
7 p3 U, N+ p/ {. ^- t! Q0 ]' `% R 实际开箱时,耳机是这么放在收纳盒里的,虽然这收纳盒并不适合揣兜里,但国产耳机这两年提升逼格真是很有一套;
3 j. Q) h2 C! b4 B) Y
( z6 n3 j1 B' L% R, P0 r
) j' g+ {% O; C7 @ 线材是目前比较常见的铜银混编线,逼格一般,L型3.5插头倒是做的很精致;) O& f* r7 {2 ^/ N4 T
8 _- o0 v+ t, ~' k0 l8 f$ }
8 T7 X1 G2 g4 t- R4 ^
如果不看说明会怀疑水黄鹂不支持换线,没办法,它的耳挂部分的插头做得太精致,而且插得比较紧,拔的时候要掐住缝隙还得使劲用力;
3 U; }7 d1 _9 N3 e" w, y3 y9 U( \( A6 {" p2 L
1 r" a6 g3 O" e' }; G/ { 之前玩灰黄鹂的时候都没觉得老人家的耳机做的这么精致,虽然是定制公模,但它配得上浑然天成四个字,圆润的光泽在拍摄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怎么讲究就能出效果。
~* L% A7 C! Z S) }* ^. f( O( P+ \
0 P+ O$ a9 L6 L2 Y+ r9 H4 j 再欣赏一下水黄鹂的玉背,镀金的LOGO已经颇具杀伤力,论信仰的建立,没有比老人家速度更快的了;
' c& r1 T/ D3 f: i. M4 M( w) S: ?) k6 r3 W7 V
3 H7 B: v' k. B# d; Z
耳机内侧及滤管展示,做工如图就不夸了。顺便说说水黄鹂的佩戴,其公模腔体,个头中等档位,个人耳廓是偏小的,塞得比较饱满但不胀痛,个人经验这佩戴是比较符合大众的。# H' V4 O* L9 D1 A- S0 }* C7 L
4 Z9 H T& G; p, l! v
+ U7 n% t1 a& @" o) h7 R
二、个人主观听感) U5 |0 `* p( d P( s7 f- y: W
先用咱没捂热的艾巴索DX120试听一下,低频有点硬,器乐分离度尚好,声音开50才能感知明显的下潜深度,声底并不大厚实,凝聚感过得去,动态良好,声场一般,差的是弹性,中国大鼓无感,西洋架子鼓可听,音色饱满,听打击乐不够舒缓。
5 a( B% _5 [ z) `' i之前听灰黄鹂的时候总觉得偏冷,这一次水黄鹂是偏暖的,但不算浓郁,密度还行,虽然欠缺一点柔和度,但素质在这,细腻程度可感知陈医生那深喉的换气与磁性;听女声不失柔和度,齿音略显明显,多点润感或许会显得更甜美,最大的特点还是解析突出。
8 s! b, E, C) G6 K5 \! T. ]3 s高频相对于低频要豪放一些,有不错的亮丽程度和优秀的器乐分离感,不过弦乐表现出的毛刺也是挺感人的,听小编制欠点细腻,听大编制有不错的动态,极高频也有泛音可听,而且整体也通透,就是有些粗糙。
2 Q# O6 f$ }+ a
+ ] ~/ A9 E1 Q
) B( o; `$ O/ a: L0 ~/ K 搭老人家自家的DP100时感觉还挺大的。先说低频的优点,动态、器乐分离度依旧出色,整体氛围也呈现出宽松的状态,下潜有一定深度,声场有些拘谨,乐感还不错,听《天地孤影任我行》整体感觉尚好,就是细节不够细腻。在尝试打击乐的时候我忍不住先听了ACG竟然挺惊艳,干净利落、音色饱满,这种惊喜一直在听《500 Miles》(四兄弟版美国乡村民谣)以及穷街的《18 and life》(金属摇滚乐)时依然明显,低频细节有限,但吉他、贝斯这种中低频乐器音色格外迷人,整体氛围很养耳。8 i7 t8 [$ b( \+ m. {4 M
人声方面换了前端后男声柔和度变得明显了,听李志的时候很舒展,密度偏大,饱满,贴耳,虽谈不上醇厚却依然表现出自然的解析;听孙燕姿的时候感觉人声更为突出,缺点和在DX120上有点类似,润感略少,但情感的诠释很到位,属于圈铁那种没有刻意的强调解析的味道。3 ?2 U# H, {: O5 l
在DP100上的高频上和DX120差别是最大的,不像DX120上那么干净,器乐分离感也变弱了,但是感觉更加顺滑自然,基本上不会让你有意去感受小提琴的锯齿感,泛音部分也很少,整体通透感还是有的。
% L: [9 B6 B8 J! M* B1 o, Q; D1 b; q& m( K6 h y: S* ?* k
+ h o4 i, Q ]6 A) Z6 F 在用乐彼L4直推时一开始觉得低频还比较惊艳,不算太深的下潜、尚算厚实的低频以及明显改善的弹性,听中国大鼓不管是凝聚感还是弹性都显得很扎实,不过动态有所退步,以至于在听《天地孤影任我行》时的氛围意境还不如DP100上有感觉;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这套搭配在听《1973》这种欧美流行乐的时候比较合适,鲜明的节奏以及富有味道的旋律都值得赞美。
g, r7 t6 @$ @- V* Y- Y其实我已经很喜欢水黄鹂在DP100上的男声,不过L4给我的感觉更为真挚,位置很合适,醇厚感有所增加,细节点到为止,解析更为自然,听李志时无论是他那浓浓的鼻音还是轻微的换气都有画龙点睛的味道。女声方面就没那么明显的差别,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准,但绝对不是坊间流行的女毒,这点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强调一下,水黄鹂的女声是柔和略带甜美,音染偏暖,素质比较扎实,解析还是挺自然的。
/ u) {( h6 h- @% H. Q1 Q高频部分和DP100风格大致相同,动态尚算良好,延伸感比较明显,柔滑感优先于亮丽感,弦乐类还算亮丽,加上有一定的厚度,整体谈不上刺激,但不会给人明显的BUG。
$ R6 [) H& t4 g8 |
3 B, ?3 E3 s6 L
) p" O9 P3 b6 _% Q2 z3 N1 y" ` 音质小结0 g, U, C, F; U0 [
每逢新耳机个人习惯先用手机听听,顺便煲机,水黄鹂也不例外。水黄鹂开声是不错的,温润感多过果机的数码味。不过用不同无损前端伺候一边后发现手机推得差了两三个档次。这样说并不是说水黄鹂挑前端,至少在解析上手机是全然不够的,只能说味道在。( d" q: X- c; V0 \5 W+ P8 X
水黄鹂虽然不怎么挑前端,但在不同前端上的差异化也挺明显,这让我难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首先得说无论大编制还是小编制它都不合适,某些特别的歌曲如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之类伴有电子合成乐的高频还是能听的。
& H+ O$ {0 l1 s/ Z# Y人声我听老外比较多,为了方便各位参考,我还是听了陈奕迅、李志、孙燕姿、阿桑以及蔡琴,齿音和柔和感的控制还算得当,因为偏暖,个人觉得比灰黄鹂要好听的多,在保持解析一定自然的情况下女声略带甜美,男声看前端,出好声不难,而且温润感随着煲机深入会有明显改善。2 | R6 [# L O+ z) ]9 Z' M9 z
低频表现是拖后腿的,其实倒不是声场不够或者下潜不深,换不同的前端这些细节的瑕疵都有可取之处,个人觉得其低频的问题在于诠释氛围多过表现细节,这种取舍明显的在衬托人声嘛。这种感觉欢迎参考八只眼版的《外婆的澎湖湾》,低频的动态、瞬态、声底厚度、器乐分离度都保持着较高的水准,弹性和凝聚感则中规中矩,但是人声的质感就可以自然的表现出来,而不是刻意加强解析。1 ?, Z" L6 u/ G9 e: H9 C' ^1 R4 l
所以如果让我一句话来介绍水黄鹂,我只能这么说:“这是一副需要耐心的精致耳塞,人声越听越有味道;至于其它的好的坏的都有,谈不上特点”。
1 x# {8 U3 W5 v( r# V; }" y( `2 \9 @3 W3 X# x( c( q3 m
' R$ e" q" R0 s) W0 q6 {$ p1 B
三、整体总结& `) J0 b- c5 _
有段时间我很喜欢看演唱会,但我从来没有去过任何一次现场,我害怕现场的位子不好,又害怕现场的气氛太能蛊惑自己的感性部分,而御用录像师的角度总能让我隔着屏幕看到台上那充满情感的脸庞。, F) {0 E- R" K" s1 X+ w
还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看各种乐队的纪录片,不管是伟大还是遗憾,我总能在保持着一定理性,而在影片结束后再戴上耳机释放自己的感性,崇拜每一位创作者的伟大与牛逼。7 Y2 _5 G G( N* g
在我评测每一副耳机的时候同样如此,换不同的前端,听不同的曲风,斟酌不同的衰减,但也难免遇上心爱的SOLO而释放感性。水黄鹂这篇写的很困难,动辄就走神,一来一开始被它的外观打动,二来它在不同前端上的细节变化甚大。强忍着尽量全面客观的立场,艰难的听完四款前端就直接点支烟循环任贤齐的《我是一只小小鸟》释放自己,所以有了这不是总结的总结……! Y5 |4 B: z& _$ a! c
; Q# t2 V# C$ w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dT61F51 @" t9 e+ U1 z$ c2 V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