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月18日,湖南岳阳,鸟儿在洞庭湖上飞翔。 视觉中国 资料图. m& }( A6 _4 Q) O' k
9 z2 s$ N+ Z& A2 t. P7 e1 `* R
近日,受长江三峡加大下泄流量等影响,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水位逐步回升。! v3 O0 Q7 W3 y/ ?- u
6月6日凌晨1时左右,湖区的标志性水文站——城陵矶站水位回升至24.51米,超过低枯水位线(24.5米),并保持上涨趋势。这意味着洞庭湖终于在进入主汛期后结束了持续305天的枯水期。这也是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洞庭湖极为罕见的长时间枯水期。9 P2 F* z V* }: |8 F+ n
2022年,湖南遭遇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干旱,部分地区出现夏秋冬三季连旱。受此影响,尽管湖南今年已入汛2个多月,且经历了9轮强降雨,洞庭湖水位比历年同期均值仍偏低2米多,城陵矶等水文站此前长时间处于历史同期最低水位。3 I `0 ]# Q: a$ O: ^; | Z1 x9 ~' K
今年洞庭湖流域汛期气候情况如何?重点应在防汛还是抗旱?
- ~6 s: A7 }, Y6月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预计今年夏季(6至8月)洞庭湖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左右,抗旱形势仍不容乐观。' A" E5 U0 z5 U) D1 w4 `
气象专家提示,在6月下半月至7月上旬,要防范雨水集中期内,流域内出现的区域性暴雨洪涝及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各部门要加强联动、互动,尽可能避免或减轻损害。
) m, Q7 t) ?9 H/ x7 r, m& Q; z7月上旬后期至7月中旬,在湖南省自南往北结束雨季后,预计洞庭湖流域可能发生干旱。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蓄水保水等抗旱应对工作。气象部门也会抓住有利天气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v$ J0 s' X2 h* j7 }$ ^
另一方面,由于预计今夏洞庭湖流域高温日数偏多,特别是雨季结束之后有持续高温热浪天气发生,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准备。
* O3 B" F/ R( t; b另据湖南省气候中心消息,预计今年夏季湘江、资水等流域出现区域性洪涝的可能性大,湘中湘北气象干旱较重,气温整体较往年偏高。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