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文旅强劲复苏,每月都有新话题。最近一段时间,旅行社和导游多次登上热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旅行社新增近2000家,我国旅行社有望突破5万家。南京导游员月薪超过3w,地方年薪百万招导游……4 z$ g+ Y5 } [9 N+ R% E5 p) }
旅行社有望突破5万家,百万年薪招导游
, M% \3 u+ p- N7 \. ]根据文旅部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为45162家。近日,《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第一季度末,全国旅行社总数为47069家。' O) z0 ^( t' W+ {3 G2 e
仅仅三个月时间,全国旅行社数量并没有因为各种新业态的竞争与冲击而锐减,反而呈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势,增加近2000家。据亚洲旅宿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四五月份新增旅行社仍处于增长势头,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总体数量有望突破50000家。
, u! J( h( i# ?" `, d7 l2 \在第一季度中,全国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4528.66万人天、外联入境旅游6.92万人天、组织出境旅游141.95万人天。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占比高达96.82%。可以发现,国内游仍是当前旅游市场的主要阵地,国内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也是重要组织者。
. ]+ Q1 U1 W/ Z1 R( {& t过去三年,旅游行业的低迷让众多导游经历了沉寂、转行。文旅部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全国旅行社从业人员由约41.6万人逐年缩减至24.3万人,签订劳动合同的导游人数由超12万人降至约8.2万人。$ c/ O( ?+ p2 x# N1 T% I* j
但从今年春节伊始,旅游行业尤其是旅行社为主体的团队游,也以相当快的速度迅速回暖。携程数据表明,今年3月至今,携程团队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倍。暑期订单量增长更为显著,提前一个月订暑期的单量同比大涨超20倍。7 Y( V3 |# `6 {3 N; A! i$ D9 R
面对报复性的团队游需求,市场流通的导游已经供不应求。空间秘探了解到,在以往正常情况下,团费较高的旅游团,都会让中、高级导游去带。但由于因最近缺导游,凡有导游证、稍微讲得可以的导游都得顶替上。
2 a' I, ~. L* f& S& Z$ b$ y! Q- u' g从旅游城市南京来看,南京旅行社缴纳社保的员工约有5500人左右,其中在旅行社担任全职导游工作的仅有500人,此外还有一万多名兼职导游。南京正常运营中的旅行社有836家,但其中80%的旅行社为5名员工及以下的规模,“夫妻”店成了主流,无法承担高品质旅游服务的需求。荣夏国际旅行社的总经理邢先生表示,从春节前旅行社就开始招聘导游,计划招200人,但目前只招了50人。
2 s5 ~6 H. E2 G( F" P' X4 x, ^$ `- W急增的消费需求,也让导游市场价格上涨,有旅行社开出400元/天的高薪招聘导游,南京永格旅行社直接月薪3万招导游负责华东地接,更有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向全国发出招聘启事,百万年薪聘导游。
) h& k: {6 S* t! y许多导游员在过去三年时间里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迷茫、无奈、转型甚至放弃。但现在新的旅游与导游服务市场似乎有重新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 i2 Y6 { s! ?. G2 o* i! d团队游受青睐,导游数量决定旅行社接团量
/ e1 y$ w0 P; l6 @ {) r: V# f3万亦或是年薪百万招导游,有它自身的合理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是带团的人都没有,到时候只能“望客兴叹”。更何况,好的导游,能将差些意思的团队游化腐朽为神奇。, e+ T: [8 p- E8 q8 D* u
一篇从家长视角所写的研学团游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f& S8 G5 w! U5 o4 u: a. S2 g
在六天五晚的研学主题旅行团行程中,这位家长这样写道:“要是没有带队老师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精彩讲解,这两个地方的确是极其无聊。”这一天研学团安排了一个大象博物馆,“要我自己带孩子来,绝对是5分钟都待不到的地方。”但就是这样一个只有标本和图文的地方,在导游的带领下,家长和孩子走了逛了一个小时,导游老师讲了一个小时,“所有孩子都紧紧贴在老师身旁,害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故事。”4 ^) i! a) O/ D' }2 p- b2 c
在最后一天的自由活动中,这位家长这样写道:“最后一天是自由活动,没了老师,没了队友,这一天顿时显得非常无聊,看了小红书的推荐,逛了下周围的菜市场,虽然有不少新奇的蔬菜水果,但没有做功课的我们,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一会儿,我和孩子就百无聊赖地去机场了。于是这天晚上也成了唯一一个孩子没有玩尽兴的晚上,当时我真的是无比怀念带队老师啊……”- A( N0 o$ b' I7 a; I" F: `' `) m
事实也是如此,用心的组织,旅行也是需要“用心”才能玩开心的。直接对客服务的导游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团队游产品的下限和天花板。& B( m' o$ J1 l
不仅如此,导游数量更决定了旅行社的接团量。南京永格旅行社经理朱泽东表示,现在是有多少导游就只敢接多少团,怕接多了忙不过来,影响旅行社的口碑,导游数量直接决定着他的团量上限。1 V/ L- m$ i2 L" g N1 F4 L0 E
最近旅游行业涌现出许多新的业态与商业模式,有人认为由导游参与主导的团队游的形式已经落伍,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个性和定制的私人出游。但事实上,自1841年托马斯库克第一次开创团队游先河起,近两百年的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团队游有其自身的逻辑与难以替代性。
% u. T# i4 M# g& ^在旅游异地的环境中,人们的确需要一个足够熟悉目的地的人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安全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普通的旅游者或许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在有限的时间、费用里找到省心、省时、省力的最佳体验,团队游仍然是最佳的选择。
7 a' b x! O8 @* u, O( b& z t通过携程数据能够看到,团队游的需求一直都在,且不乏年轻人的参与。今年3月以来,18-30岁的年轻群体团队游预订占比近35%,每10个报名团队游的人里面就有将近4个是青年;此外18-30岁年轻人下单量同比增长813%,较2019年疫前上涨71%。5 q4 ?' o+ t9 C4 j
在以往一段时间里,伴随行业复苏,许多旅游服务质量问题也随之显露。“货不对板”、“好导游像拆盲盒”、旅行中强制购物、说服客人换低星级酒店、游玩时长不足等隐性服务问题频频发生,直接导致游客和导游矛盾加剧,甚至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 不过,说到底,之所以很多人不靠好团队游,其实本质是旅游品质问题,品质是建立在优质的旅行社和导游基础上的,我们只是缺少更现代、更优质、更健康的团队游产品而已。0 ~+ m5 U; d6 ]$ q; |) x: z: l
一个导游开一家店?京东、携程新玩法+ C9 M* |$ d; E$ A3 V
导游既然如此重要,目前旅游市场是否有新动作、新玩法能帮助导游更好的释放团队游的价值?最近,京东和携程的动作值得关注。: j* m8 a+ C7 v) |$ V- u
专门为导游开店的京东旅行
5 F% }# T1 q1 L' H( H电商属性的京东,一直以来已品质和性价比作为其核心的抓手。想要平台上的旅游商品种类丰富且数量充盈,特别是京东618这样的大促能够涌现出一批爆品,背后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旅游商家,特别是中小旅游商家作为支撑。; _! o' O D) y
但平台资源与渠道的积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远布局,循序渐进。今年1月,京东发起了一项旨在招揽更多中小商家入驻的“春晓计划”,宣布将以极为优惠的条件,招揽更多旅游、门票、酒店和机场服务四个类目自然人、个体商家入驻京东平台,开放开店业务。( M: K& t8 d/ q7 q+ s
京东旅行选择的切入口,是专门为优质导游开店。今年3月,京东旅行宣布与北京市导游协会合作,扶持后者认证的金牌导游们在京东平台上开设小店,提供定制化服务旅游商品。- D4 U. W# a. x" j8 `; O
据了解,此番合作重点招募四类金牌导游,包括文旅部认证的“金牌导游”、国家及各省市导游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北京文旅局认证的导游重点团队建设项目领军人物及团员,以及经全国或者省级导游协会推荐的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秀导游。7 n; T3 H; ^/ @9 M0 o0 D' g% d
该计划一期招募100个金牌导游入驻京东旅行开设小店,全年计划邀请500个金牌导游入驻。不仅如此,京东旅行还将提供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京东旅行首页固定流量入口、京东主站搜索关键词、京东各营销节点流量支持、2100元“新店大礼包”和5300元推广虚拟金等。
9 n1 B, I8 f( X: _- g4 B( `6 M! m京东旅行清楚,旅游行业中,人永远是最核心的资产。像如今许多所谓的新业态,户外营地导师、研学团老师、旅游团建师等等本质上都是导游的性质。& r8 T+ t: W" r4 Q8 b: s' d7 D5 g
无论是为旅行社这类旅游活动发起方提供带团服务,还是面向游客提供专业、个性化服务,导游都是一项基础性且增值空间巨大的服务。其作为产业链必不可少一环,能串联上下游,可以成为京东旅行招揽商家的有效抓手。
5 r) @, z" M1 |2 i6 z; i目前,国内导游群体一直面临缺乏“归属感”的尴尬,社会性、政策性保障都是问题,一直挂靠在旅行社的的导游更需要一个施展才华获取收益的平台。$ b' m1 G t) ]) z" N" a2 W
这般情况下,尤其是三年疫情间,越来越多的优秀导游的个人IP,依靠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出现在人们面前。杭州小黑诸鸣、西安冰蛋、房博、曹震等,导游们打造自身的个人IP,为自己的品牌镀金,进行自主创业也是大势所趋。
/ G$ _: G# B" Z在我们的印象中,过往三年看似倒闭了很多旅游企业。但事实上本身绝大多数旅游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甚至原本就是三五个人的团队。公司注销是环境所迫,但是这个有韧性且小规模的企业,有着惊人的复活速度和能力。上文所说,今年一季度新增2000家旅行社,其中一定不乏一两个核心人物回归便起死回生的小规模旅行社。' q1 o' E3 E; O/ B& O" M+ H
而京东旅行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以导游为切入口,在形成示范效应之后,吸引更多资深旅游从业者来京东旅行开店,并且将京东作为国内导游资源库,逐步积累起一批活跃的中小旅游商。
\ \7 V3 \( Q设计导游服务SOP的携程自营, W6 ~" p2 J0 ~# w2 I1 R( P" Y* q
近日,携程在北京举办“服务数字”的团队游发布会,在业内首推团队游服务SOP——携程自营服务SOP(也称携程自营服务执行标准流程),面向携程自营品牌旗下逾四千条国内团队游产品,首创“旅行足迹”系统,将复杂的服务标准化,从而提升游客在旅行途中的服务品质。3 r. Q+ J! y7 q+ B! V$ \7 H! N) F3 F5 ~
旅游服务一直以来都有着较高的自由度,并没有一套程序化的工作程序。携程自营此次用标准化管理的思维将团队游行前、行中、行后整个履约过程拆成了70个细分环节,并为每一环制定服务标准。但统一、标准化的服务程序是否能正在有助于旅游服务的价值激活,还有待市场的反馈和验证。; B! x; U- p* A$ h
所谓“旅行足迹”系统,通过给导游配备电子工牌,规范并反馈导游在接送、讲解、酒店、购物、用餐等各类服务场景的团队实时位置及状态。同时系统监测出突发问题,会随时提醒导游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纠正,快速解决行中游客问题,实现服务闭环式效应。
# e' J, ? G% a5 E" ?' D) ~2 K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中,针对纯玩无购物的行程,如果导游带领游客前往过购物店,“旅行足迹”系统上会有记录,可判定导游是否违规带客购物。游客可凭借“旅行足迹”系统的记录为自己维权保障“不被购物”。而消费者及其亲属,也可在携程APP的订单中查看本次行程的旅行足迹,确保实际游览行程与产品信息披露一致。+ P$ W* _- V a+ s. Y
旅游活动记录的数字化,使得旅游活动变得可感知可追踪,同时让优质导游服务可衡量、可期待、有回馈。或许可能突破“服务不可追踪”的行业经典难题。
9 I2 H0 ~4 \4 H7 M携程计划今年内将此服务覆盖至自营品牌下国内全量的团队游订单,未来不久能够推广到非携程自营的全平台产品。
% [, U4 s/ @- S Y此次携程自营的团队游服务SOP特别强调了导游信息的透明化,防止遭遇导游“开盲盒”。携程自营不仅对导游的身份、资质进行了验证,平台用户也可以在携程订单详情页可以查看导游相关信息,包括联系电话、服务人数、点评详情、获奖信息等。% T& x1 n5 L% _9 ]0 _
空间秘探综合近期京东旅行和携程自营的动作来看,一家电商属性的企业抓住导游资源入局团队游,一家是资深业内“老大”的提出团队游服务标准。如果两家企业可以相互借鉴、学习,重视导游员的基本权益和增值权益,为优秀导游提供更大的、更有价值的平台,或将为行业链接成积极良性的团队游服务闭环。% Q7 c0 ] @2 @6 R9 ?. h- c
特种兵旅游之后,团队游未来还能怎么玩?4 k. J) o: E7 r: d4 G, W/ @5 H& e
前些年,有许多主打自由行的创业公司,比如淘在路上、爱旅行、即刻出发等。但自由行的创业公司最终抵不过OTA巨头,未来或许为自由行买单的人会变得更少。; U! W6 Z8 c1 J$ y+ m
自由行本质上是单纯的旅游中间商,以往的自由行可能是靠差价赚钱,现在可能是靠流量赚钱。因此,机票、酒店、门票等旅游单品是标准化、规模化的产品,溢价空间很小。" t1 f4 b! D6 \3 O2 a
如今,流量更贵,融资更难,依靠烧流量拼补贴拉用户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曾有人指出,一个自由行游客在旅行结束之后的好评点赞,很难说其是为好的酒店服务点赞,还是为帮他订购酒店的人点赞。0 k. f5 B5 b( p6 G# h8 I' t
当然自由行仍然是可以做的,但是却没有真正发挥旅行社的价值增值作用。那么旅行社的价值增值环节在哪?或许就藏在整体旅游产品设计和有温度的人的服务里。' |: j2 ] q# g+ z& Z2 o, N
一份好的团队游产品,需要从市场定位、产品设计、服务流程、人员培训、用户运营等诸多环节,为游客设身处地的打造沉浸的旅游整体产品。更需要产品经理的实地踩线和用心挖掘,才能真正找到原创设计、深度好玩的当目的地体验。还需要真正和游客做朋友的长期经营对客心态,不断传播温度和旅行价值观。- P! P; i# Q0 I' G
在这个过程中,有导游和游客的直接对话、更深度的服务和交互,才使在旅行社和游客之间构建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和足够的信任。正是这份独特体验和信任是团队游产品产生品牌溢价,卖上好价钱,旅行社获得好收益的关键。
# J: G. n: p0 U# g7 f人们旅行其实不会拘泥于选择哪种出行形式,而在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有没有很好的满足需求,一切对跟团游的误解,都来源于现有跟团游的产品设计和服务体验没有击中用户的需求。( S% R O( s3 Z! }% H
未来的团队游还能怎么玩?0 \' p0 @2 Q8 X4 \0 O: w
首先,有不少业内人士、学者都在关注旅游的产业链或者说旅游的价值链。
; G0 U' r" J( L/ |" n+ M一个好的旅游产品的诞生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能够让产品卖更多价钱的“价值增值”过程。+ G7 V+ K" X# T0 T
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多各个领域的企业,像教育背景的企业做研学团、运动背景的企业做户外团、大健康领域的企业去做康养团等等,想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分得一杯羹。事实上,包括现在的各种俱乐部、兴趣小组、教育机构、KOL等诸多实体都在行旅行社之实但不具旅行社之名。& L2 o1 M7 p+ ]# Q$ G
如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张杨博士所言,“当我们放宽旅行服务业的范畴,就会理解不是旅行服务业当下亟需转型,而是广义旅行服务业内的创新从未停止,新的市场主体从未停止进入,只是不是所有的旅行服务商都叫旅行社这个名字。”
$ @& ]& Q8 Q/ l$ W1 H其次,细分市场是旅游的未来。9 q, G3 f8 j& I @5 W" R3 ^: V* F% A
每个游客的画像都被贴上更细分的标签,每次出行的动机都可能更加具化,这些个性、细分、专业化的市场需求都需要旅行服务商,以更创新更专业化的服务去满足。
0 n2 z. j( ]5 {6 U- F' E1 Z7 f团队游产品正是如此,让最会玩的人去设计如何玩,让最会说最有感染力的人去做带领大家,让最会谈判的人去把价格打到最低……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9 v( F1 t* c' e( f7 I
再者,注意旅游社交属性的激活。
2 J7 C3 C) B2 f7 z' N( z; }“团”是旅游社交属性的最直观体现,也是旅游业在快速变化中不变的属性之一。未来动则数十人的大团显然没法满足主题化、个性化的以及高质量服务的要求。8 N' e; i" s# p5 F0 Y' M# |
在小型团成为主流的情况下,旅游社交属性也将进一步强化。亲友结伴出行的同时,也将会有更多人在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旅游活动中,在优秀导游员的氛围渲染下,与陌生人相识。
- ^3 Y( E& |% R. x& Z最后,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自小在信息爆炸和包装营销的环境下长大。3 ?. q9 T9 \9 g/ P. D& M$ k4 G' n
有人追求滤镜与渲染的舞台化表演,也有人追求纯正的本土文化体验,主打一个真实。
1 L$ X# t9 ?5 L( f最会旅游的一批年轻人,已经放弃特种兵式旅游了。比如他们找到了更深度的旅行方式——去当地吃大席。北方有肘子、南方有龙虾,花得少吃得好,还能看到当地风土人情最真实的一面,“这是一种最值回票价的旅行体验”。虽然,流行总是稍瞬即逝,但是通过年轻人旅行方式的改变,未来更优质的旅行方式和旅行内容将更有市场前景。
. P8 _: K t" `! X1 t1 u或许,这就是我们心中渴望的团队游产品,有个值得信任、温文尔雅又极富感染力的人,带着我们深入当地,交谈、交心,共同感受目的地给我们带来刻在记忆里的旅游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