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o( v0 Z& v9 x* X* X' `, K7 F! E
4 x( e$ ~5 S& Y* z2 ~& b0 k
财联社 6 月 4 日讯(记者 陆婷婷)线路密集发布、研学专列增开、基地营地客纷至," 研学游 " 日渐繁兴。
: S) }% k( ]$ p# }1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 " 研学游 " 相关服务旅客接待量攀高,探秘科技与自然、体验非遗民俗、航天科普等寓教于乐的研学产品受热捧。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教育 + 旅游 " 的研学游,已经呈现出深度融合发展的局面。
' W z' C7 }, N1 M8 C7 d" 千亿级 " 赛道引多方竞相布局,其中包括西藏旅游(600749.SH)、峨眉山 A ( 000888.SZ ) 、岭南控股(000524.SZ)等上市企业。但不容忽视的是,研学旅行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产品良莠不齐、活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等问题也逐渐显现,行业高品质供给尚需多方合力。+ T$ V* b( V& N
" 行走的课堂 " 走俏( X5 P% R6 G# e. a& }* {# \
从 2013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年)》中提出 " 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到 2016 年教育部等 11 部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再到 2022 年的《" 十四五 " 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 " 推动研学实践活动发展,创建一批研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健全、活动特色鲜明、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为中小学生有组织研学实践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及支持 ",研学旅行相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9 @& W* z, u. f. ^6 k
" 现阶段,研学旅行目的地以博物馆、科技馆、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为重点,已经形成了以山东曲阜为代表的一批研学旅行热门目的地。我国研学旅行发展还以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 为重点,表现为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作为学校教育的校外教育衔接形式。研学旅行的组织单位既有团委、文旅局、学校等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又有大量开展研学旅行业务的旅行社等企业。" 黄璜向记者表示道。
X3 H8 _# T" o9 b d在政策支撑、教育行业 " 双减 "、新一代父母教育理念革新背景下,研学旅行市场迎来新一轮扩容升级。
2 @; i8 A E8 c. J' O2 q$ Z$ }旅行人数上涨为之提供了佐证。数据显示,2019 年研学旅行已增长至 480 万人次,2021 年达 494 万人次,2022 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 600 万人次,达到历史新高。) c$ W B/ ~0 L. a
8 X. i6 ^; P1 |3 Y, K( \
$ \% b( m8 S0 F8 s! i6 q5 T' |, H9 R1 R/ |9 q) K
正排队等候搭乘铁路出行的研学团 财联社记者摄于广州南站" L; O4 j% ~$ @) j: M% f! L: @
旅游市场复苏,今年研学旅行亦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国多地研学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主题涵盖观礼火箭发射基地、体验春耕农作、熊猫保护等。
# V" V- q0 h0 N- X- O6 q记者从峨眉山景区获悉,截至 5 月 26 日,《只有峨眉山》戏剧研学营地,已有超万名学生参与戏剧研学。1 o9 e$ N( i: k! O) S4 j
根据携程发布的 " 六一 " 亲子游洞察报告,携程平台上研学游学产品订单量增长 75%。以户外运动类的游学产品为例,环湖亲子骑行、徽杭古道轻徒步、宜兴帆船夏令营、安吉溯溪 + 漂流夏日清凉营等特色户外亲子产品预订量相比去年增长翻倍。! O0 U0 s7 i7 \
西藏旅游董事长胡晓菲表示,随着在线旅游日益普及、智慧化平台不断深入,游客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大幅提高,研学等旅行方式比重越来越大。公司为迎合消费者差异化需求,联合旅游联盟,共创研学等主题线路产品,探索 " 景区流量型产品 + 个性化定制体验 " 的产品模式,带动细分品质客群的获客及多元消费的提升。2 {! k- n" y1 _) _
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i$ }( T' @4 X, Y- f
端午、暑期将至,研学市场再掀 " 热浪 "。广之旅旗下研学旅行子品牌 " 广学邦 " 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 年暑假国内跨省研学需求激增,华东、福建、北京等目的地咨询量靠前,外省来粤研学则以广州、珠海、深圳等城市为主,研学旅行出游天数集中在 3-5 天。8 S& A6 X) e( C0 u- O
记者注意到,多家旅行社的研学路线较多宣推知名高校巡游。一业内人士表示," 很多实际需求都希望涉及这一块 ",不少学生希望通过暑期研学活动开始为下一步的高校生活做准备。: L/ k. e1 C) Z6 x8 W5 D
据世纪明德(839264)官微日前消息,7 至 9 月除了国际部主推的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游学外,将陆续推出新加坡国际华人艺术节活动,截至目前,整体出境游学报名人数已超过 3000 人。! q+ H/ k) g7 J, ^7 c- ?' f& S
未来,研学旅行市场仍有望迎来增长。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有近 2 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 @8 a+ w6 v' N6 s- V: R
" 事实上,除了中小学生群体以外,几乎所有年龄段的旅游者都会因为旅游而激发求知欲,有通过旅游来满足好奇心、增长见识的需求。" 在黄璜看来,研学旅行的长远发展在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基础上,应该拓展市场范围,针对学龄前儿童、大学生、中青年、老年等旅游者开发不同的研学旅行产品,形成全社会通过旅行来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大格局。: A6 K* I" w9 E( T8 u# Z
" 同时,不能简单认为研学旅行是一种小众的的旅游产品,只有少数专业化的景区才能提供,几乎所有的旅游景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教育功能,应该把研学产品的发展理念融入到每一个景区的发展战略中,让丰富的文化遗产、广阔的自然遗产成为最厚重的教科书。"
" d' o; t: @( G @( Z9 e- F# G蓬勃发展的研学旅行早已吸引多家企业布局,除前述提及的文旅企业外,华侨城 A ( 000069.SZ ) 、曲江文旅(600706.SH)、天目湖(603136.SH)、山东出版(601019.SH)等均涉该赛道,同时教育机构、咨询机构、互联网企业等争相涌入,不乏腾讯、新东方等。+ a7 V3 P4 m: d+ G: \8 O$ l7 M
然而市场仍有待进一步规范,数字化建设是行业当前的重要议题之一。+ Y* s9 n' S% B' j; Z
黄璜提到,现在的研学旅行存在展示内容多、体验内容少,难以形成沉浸式体验和深刻印象,可以结合数字领域的文旅融合发展,深度应用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通过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形式赋能研学旅行。
4 Y) m/ p; D9 E4 g7 j此外,研学旅行市场亟待行业标准护航。比如,在研学专列、AR 及 VR 沉浸体验等项目受好评的同时," 弊病 " 也不时暴露,有的项目打上 " 研学 " 标签实际却以旅代研、无研无学等,颇受社会关注的 " 研学 5 天收费 5980 元 " 事件亦使消费者对研学收费标准生疑。' g! {, ~0 d( U+ i3 q9 j: E
黄璜认为,研学旅行具有公益属性,如果任由旅行社以传统旅游模式进行纯商业化运作,可能会导致研学旅行变味,产生诸多研学 " 乱象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公益研学机构发展经验,鼓励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研学旅行组织机构,在此基础上政府加强管理,才能保证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D* A: K2 O/ [- M/ A1 e% G
(编辑 刘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