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上的一家农资经营部,近几年增加了一项新业务:回收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盒。沙头镇是扬州的菜篮子基地,西瓜、甜瓜等果蔬名声远播,农膜和农药使用量很大。以前,这些农业塑料垃圾大多被遗弃在田间地头,给土壤和不远处的长江带来危害。2018年,扬州开始推进废弃农膜回收体系,到2020年覆盖全市,期间农药与化肥废弃物回收体系也结合进来,大宗农业塑料废弃物得到常态化回收处理。$ Z" N- p% n, y$ f# m1 D3 Y( a& S _
5月25日,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回收站以每公斤2元的价格回收农膜,在田间地头收购的话则打7折,有些农业种植大户每年可以靠废弃农膜增收几千元。广陵区政府对回收废弃农膜每吨补贴5000多元,并负责支付实际产生的运费。估算下来,农膜回收成本约为1万元/吨左右。2022年,沙头镇累计回收农膜超24吨。
! i- w; m3 [4 y! X3 b V包括沙头镇、头桥镇和李典镇在内的广陵区北洲三镇,是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形成的一处“三角洲”,作为昔日扬州市环境管理水平相对薄弱区域,北洲三镇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和显著示范意义,被扬州市政府选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净塑城市”综合试点区。
+ _+ I5 m9 d M3 z: Z, X, W; k, h$ i! _$ U# Q- N
$ s; r( M- x2 x% r" k* w& g
除了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北洲三镇区域内的垃圾分类与环境整治也依照“净塑城市”的标准推进,引入相关企业和市场化机制,生态与文化优势逐渐显现。在头桥镇三江营江豚保护观测点,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陈瑞金告诉大家,近几年长江扬州段的江豚群体状态稳定,数量也有所增长,协会通过“净塑”课程、江滩垃圾捡拾行动等方式倡导、召集市民共同保护长江生境。/ o; d/ S: t* ~! I
5月26日上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创新工场暨塑料污染治理“双碳”目标协同研讨会在扬州举行,长三角“净塑”成为此次研讨会的核心议题。' p$ U2 W6 Z0 {9 \& |! L
约60%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来自城市,城市是净塑行动的最关键环节。日前发布的《长江生命力报告2022》认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限塑、减塑和促进废塑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重点区域,也是全面“净塑”,治理塑料污染潜力巨大的地区。
6 |0 k- ^/ R, b* B2 }2 _' y
2 E7 q# c1 ^! b' h( e9 d% c; ~+ D
6 o/ R% Z0 Z4 Y扬州2020年4月正式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净塑城市”倡议,成为首个加入“净塑城市”倡议的长江沿线城市。研讨会现场举行了扬州市“净塑城市”授牌仪式,并发布《长三角净塑行动指南——扬州“净塑城市”案例》(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显示,对于扬州和长三角区域而言,塑料污染治理不只是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城市环境改善与绿色生活方式协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培育现代市民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综合平台”。
) e! F2 f! C% x* }& k k8 m4 e3 B4 Q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上海区域项目主任任文伟认为,在政策、技术创新与应用、公众参与和多方参与与合作机制创新等方面,扬州的经验和成果对长三角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会的多位专家学者表示,期待探索出塑料废弃物治理的“扬州模式”。- [6 W$ j: a6 T% y* Y# X
, L1 t& L: j3 |) U( z
4 K" W" [+ o, \* G3 U# p扬州为“净塑”做了哪些事?“指南”详尽列举说明。除了农膜回收和北洲三镇全域大花园建设,还包括渔民上岸及渔网渔具回收,旧衣回收资源化利用,服务业减少塑料使用及用环保材料替代,以及发展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等。4 K1 A9 V# \$ ^
“指南”项目组成员、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黄文芳副教授认为,扬州市各委办局结合职责权限的分工合作,是“净塑”行动有效推进的保障,建设“净塑城市”,“尤其是废塑料的资源化利用,重点之一应该科学决策废塑料回收体系如何建构,同时,研究如何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废塑料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
6 `. H& i/ V% {: p1 k2 V
2 W1 {! d b% L! `( g. W0 w* b2 \ S6 L
来自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的调查和扬州发改委的统计显示,扬州市塑料垃圾分别来自工业和农业生产,以及市民家用、物流、超市、酒店等,其中约43%得到循环再生利用。“指南”提出,理想中的“扬州模式“应具有“强政府+大市场+厚社会”的特点,让“净塑”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环境融为一体的重要载体。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