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标题:震惊金融圈!蔡皇离任,私募魔女强势回应2 E; H' } h+ E) O$ H
不愧为私募人气TOP 1,私募魔女李蓓或因重仓纯碱期货或做多玻璃期货导致产品净值暴跌,此事一夜之间刷屏金融圈。: X1 I% Q& m# A$ A2 K& I
李蓓深夜强势回应,“做个好人吧!”。" G# u" R0 R0 q
1、做多玻璃遭围猎?李蓓强势回应8 D i: E" ^8 \) a: S+ K( D
5月22日,第三方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李蓓管理的半夏稳健混合宏观对冲基金上周单周净值大跌8.54%,而前一周,该产品净值下跌4.66%。在此情况下,截至上周末,该基金今年以来业绩为-3.19%,近一月为-13.96%。6 S8 O) M/ b4 ?/ L. ?4 b+ U
李蓓在3月时曾高调喊出“地产为十年一遇级别的机会”,4月在月报中,再次明确看好的产业链为消费、地产竣工和二手房装修链条。/ b- R) l' }, R* _0 }% c% ]
在5月13日一则她与业内人士的讨论中,李蓓依然强调,看好玻璃的理由是,主流房地产今年竣工情况,不含烂尾楼复工,其他全是增长的。参与讨论的另一方则表示,下半年房地产竣工好,说明是去年的玻璃消费好,用滞后指标去推演是“掩耳盗铃”。& H6 H" P2 i4 e4 I0 t
与此同时,玻璃期货在5月4日-19日期间下跌11.77%。到了5月22日,更是暴跌6.96%。和地产指数相比,半夏稳健宏观对冲的跌幅与玻璃期货走势更为相似,因此大家推测,李蓓此次业绩回撤或许更多原因在于做多玻璃等竣工端。! ?# [7 l; {/ w
李蓓产品净值骤降引发金融圈热议,李蓓本人也在朋友圈做出了三条回应。她表示:8 F! ?. u) S7 n
1.不要涨的时候就看别人的低波动,回撤的时候就看别人的高波动产品。
9 k7 Q* D( S& k& G: m 2.期待我是去年的谁谁谁,继续倒霉的,不好意思你要失望了。我们风控框架一直很严,过去一周每天按照风险预算降仓位,现在已经没多少仓位可以用来倒霉的啦。
) }* n) I; U% Z9 ? 3.高波动产品从最高点回撤10%出头,低波动产品从最高点回撤个位数,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嘲笑的,嘲笑我们的先看看自己吧。
6 G& I$ j; M. L8 W" Z) |* x 李蓓的代表产品是半夏宏观对冲基金,是典型的低波动基金。但此番净值暴跌的基金却是宏观稳健系列基金,这是一款高波动对冲基金,10%其实算是正常回撤。
' ?" |. \8 S+ N; n 令人深思的只是李蓓做多地产股与玻璃的逻辑,着实与2023年的行情大相径庭,有市场人士更是表示,“缺了点格局”。
4 Q& W: |% R8 Y' Q0 w 2、蔡嵩松离任,基民们懵了......
C z: g& Q8 O, j# J+ T& C 5月20日,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蔡嵩松离任诺安创新驱动,基金交由邓心怡、左少逸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l7 d, `+ p1 H: C
4 R8 S* W+ E" R5 {. c! @
沉寂许久的蔡嵩松,在2023年终于从“蔡狗”一路晋升为“蔡皇”。他管理的诺安积极回报,一季度大涨49.90%,收获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收益榜榜首,该基金规模更是大幅吸金,2022年底规模仅为0.7亿元,一季度末规模已达7.11亿元,一个季度规模暴增915.7%。
8 y( V9 T6 d {5 T3 R 正当基民们高喊,“我们的蔡皇回来了!”,蔡嵩松却开始卸任基金产品。: ?; u+ s$ n8 H% C1 A
诺安创新驱动混合基金成立于2015年中旬,A类在2015年二季度末时坐拥72.92亿元的规模,然而该产品“出道即巅峰”,上市之后规模一路下滑,直至沦为“迷你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其合并规模仅有1.3亿元,其中,A类仅0.25亿元。
' G8 R8 W8 }, p' I" F( w7 ]3 ~ 2021年5月时,蔡嵩松接管了诺安创新驱动。自接管后,这只“迷你基”在2021年获得36.27%的年度回报,基金规模增至3.98亿元。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诺安创新驱动混合的合并规模为12.57亿元,规模较之成立时增长8倍有余。
: y3 d5 \8 f9 A* u 成功翻身之后,蔡总却出人意料的发出卸任产品的公告,引发投资者的担忧。此外,今年2月,诺安基金曾发布公告称,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诺安和鑫混合增聘新基金经理,而这两只产品也是其管理的两只规模最大的基金,最新的基金规模分别为276.1亿元、34.08亿元。
- U, p5 j7 H2 S0 l0 i 基金经理卸任在管产品,往往引发离职担忧,蔡嵩松目前单独管理的产品仅剩下1只,为诺安积极回报。3 O# X! X Y; a# h+ V0 o* m
公司截至目前未披露更多信息。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交由新基金经理管理可能是“给新人机会”,背后往往是基金公司为了扭转对单一明星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培养新生力量。
! b2 G& U6 x& }: N$ Q* d 3、创新药悄然上涨,中药板块持续创新高% F+ l4 @/ A8 [8 y/ O" J
5月22日,A股全天成交额降至7973亿元,创近2个月来新低。
6 V) c3 c) W/ F. r, n 今年3-4月份,市场连续24个交易日成交额超万亿,5月10时,更是达到了1.2万亿的水平。然而5月11日,成交额骤然下降,直至今日还在持续萎缩当中,沪深两市陷入缩量震荡阶段。
. a+ q7 i9 T* C' @6 f5 h6 Q 俗话说,无量无行情,市场盘面朦胧,法拉利都追不上资金切换的速度,不买感觉到处是机会,买了感觉处处是地雷。
) \# i" T' |- k, j' E 在此期间,医药却悄然上涨,自5月15日低点以来,截止今日收盘,创新药板块已然累计上涨6.65%。
/ y" x1 o3 `; {) ?1 U+ X8 `5 a " G) V% w; Y* h' m( u6 H
消息面上,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即将于6月2-6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受大会邀请,我国多个明星药企即将在ASCO大会(2023年)上披露多项产品的最新临床数据,覆盖疾病领域广泛,如血液恶性肿瘤领域、消化肿瘤领域以及肺癌领域等等。从历史数据来看,ASCO大会前后,创新药板块均有不错的表现。
6 y! t/ g) F4 q0 Z) a8 L- ^1 w 华金证券分析指出,4月份由于AACR会议的催化创新药出现阶段性的投资机会,5月后逐步进入业绩真空期,叠加ASCO会议数据披露临近,5月下旬有望成为创新药优质时间窗口。& T: _) x8 N/ K* F/ l: j. A% w$ C/ {3 |
此外,中药板块上升趋势不改,板块内部太极集团股价不断创新高。目前市场上共有4只中药相关ETF,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汇添富中药ETF。; J! t9 H+ p s. N% w5 [
- ]& |: A0 R1 Y& Q" [ 该ETF跟踪中证中药指数,指数内共有50只成分股,一季度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56%,增幅创史上最高。对于中药板块业绩的高增长,汇添富基金经理过蓓蓓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 _( }0 Z$ O, J0 \
第一,中药是“医药里的中特估”,2021年开始,中药国企改革深化,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相继实施。中药板块2022年半年报开始逐渐出现基本面好转,今年一季报板块基本面更是超出市场预期。新一轮国企改革或行将开启,中药国企一系列治理改善举措之下,未来或迎持续超预期利润释放。- R$ C& ~1 r/ I5 V5 \& T4 }: z
第二,疫后需求亦利好中药板块。在疫后需求提振下,中药企业今年一季度销售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趋势,感冒药、院内药等品类的销售均迎来恢复性增长;兼具医药诊疗、消费保健属性的中药板块在疫后修复驱动下,业绩有望持续保持高增。
8 i- U1 H" Z; b8 ]: s 第三,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创新药不断提速。中医药政策中,创新以及新药的实质性利好从顶层设计到实施细则持续落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