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16日晚,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颁奖典礼,群星云集,熠熠生辉。
1 u, ?6 O' q! j6 d本届金像奖共设19个常规奖项和2个荣誉奖项,有33部电影入选,19部电影提名,《神探大战》成最大赢家,获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4个奖项,刘青云凭《神探大战》第三次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郑秀文先后7次提名金像奖,今年终于凭电影《流水落花》获最佳女主角。$ r( G+ z' v; ]/ n7 G; V8 K8 b
本届金像奖被媒体称为近年来“最盛大的颁奖礼”。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称,此前三年因疫情关系,举办几经波折,今年终于正式回到香港文化中心举办。- h6 E$ H8 R7 A5 G: t. Q% ]; K+ B5 \
本届金像奖最大意义在于涌现一批在香港市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并走出一批新生代年轻导演,让一度处于低谷的香港电影业迎来“小阳春”。8 k. ?- d/ z! t) {- z, J. y
“办好第41届金像奖,根本目的也是让香港电影人重拾信心。”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前会长田启文称,作为金像奖评委,他评审时发现新生代导演和演员正在成为主力。 r% Z f& a) m8 ?
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香港文化中心海滨长廊举行盛大红地毯,引来许多年轻粉丝。Paul 供图
* o' U3 f2 r p) F+ S9 V7 [
8 o! O. w1 W. i8 { a0 {& O4 O% T. D
“港产片回来了”% V0 |3 m3 ?/ u' F2 G5 c
春节期间,不少香港人外出旅游过年,香港某贸易公司管理人员陈智却选择和家人留在香港。大年初三,他和家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部港产贺岁片《毒舌大状》(内地又名《毒舌律师》)。看完之后,他和妻子最大的感觉“港产片回来了”。
" @4 `( h# I, N他说,在两个小时的观影当中,他会毫无保留地沉浸在电影情节中,为之激愤,为之欢呼,为之顿足捶胸热血沸腾。4 {7 b" u' `9 S0 D
这是久违的观影感受,似乎让他一夜之间回到20多年前,端坐电影院观看港产片时的“情绪共振”。
3 I' d) x& l6 q# Q* a# q20多年前,他还只是一位大学生,港产片大行其道,只要一出新电影,他都会第一时间冲进电影院。但2000年之后,港产片皆出现下滑趋势,他已很难在电影院看见自己喜欢的港产片,只能在旧片中追忆时光。
7 l, [/ P4 ^, `2 m; x过去三年,香港电影界更是在疫情阴霾下身处寒冬。尽管如此,香港电影却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C% E5 C1 i% d2 e
2022年底,香港科幻动作片《明日战记》以突破8000万港币的票房,创下近年来港产片本地票房纪录,并在内地获得6.79亿人民币票房;小成本港式喜剧《还是觉得你最好》(《饭戏攻心》)在香港以7734万港币收官,并在内地获得票房过亿的成绩;犯罪片《正义回廊》也斩获4164万港币票房。2023年1月上映的《毒舌律师》(香港《毒舌大状》),一举超越《明日战记》,成为首部在本地票房破亿的港产片。* u! x/ I1 Y" M; ?
该片作为一部充满悬念和反转的法庭剧情片,讲述了一宗国际名模涉嫌虐待女儿的冤案,从而引发法律界、权贵与名媛之间的角力场,而一位毒舌律师却不惧风险,为真相而战的故事。6 d" u' ^* @7 O/ H
这部电影的内核就是对“正义”的朴素追求,加上精彩的剧情、出色的演技和动人的音乐,不仅获得香港观众的好评和喜爱,更在内地市场创下票房纪录。
- z, |6 G' L3 {& t3 j香港知名演员刘德华、导演许鞍华出席金像奖活动。Paul 供图( v t6 @7 z. B6 L
$ u4 O$ |7 [! ^“香港电影市场并不大,所以电影投资也不能很大。”香港影视导演、编剧和制作人黄真真对澎湃新闻称。2 M: R( F4 X9 s/ w: c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正义回廊》投资1000万港币,获得了超过4164万港币的票房;《毒舌律师》投资了2217万港币,最终在全球获得2.89亿港币的票房。如此高的市场回报,自然引发投资人的兴趣。
2 |! s; q( J! y) [# q: Z6 L4 v5 g5 }“香港的几千万票房,相当于内地市场几个亿了。”黄真真称。 j2 C: x9 R( Z; F% e) }( z
作为一位香港影视工作者,黄真真很早就进入内地市场,执导和制作了多部优秀电影,获得业界和市场认可。长期往返内地,她对两地市场情况也有了很深的认识。/ r( S" ^9 N% a& E! |: e" m" p2 K
在她看来,在华语电影史上,香港电影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影响和地位。香港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和独特“港味”美学,建构了庞大的电影产业和影响力。但伴随文化格局和全球结构的变迁,香港电影也面临挑战。
! ]$ G" f- e3 t在经历多年市场下滑、创新不足和人才青黄不接的低谷后,近两年,香港电影出现“触底反弹”的复苏现象。既有针对内地市场的大制作电影,也有不少低成本、小制作,并适合香港本土市场的电影,赢得了观众的喜欢,创造出不俗票房。
' E4 m4 m) N: _; A$ l% `伴随香港本土市场的悄然复苏,部分投资人也嗅到了机会。8 v; v0 A8 l; G+ h% |5 r; t
“现在好多投资人开始重新投资香港电影了,成立了不少新的电影公司。”黄真真称,最近也有投资人联系她本人,准备在香港投资和拍摄电影。% f8 k: [% c( X. u; ^% s5 X
重回香港市场7 K0 A! E# x- c) u
香港影视界的投资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V+ a, ]7 z* q
今年3月13日至16日,在香港举办“2023香港国际影视展”期间,英皇电影公司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电影巡礼,盛情邀请了成龙、梁朝伟、刘德华、张学友、谢霆锋、陈伟霆、林嘉欣、蔡卓妍等,以及知名导演林超贤、庄文强、麦兆辉等带着影视作品到场参加。
0 T* I' X5 Y+ e: o; P: w/ k香港一线演员和班底回归本土市场,说明其市场价值正在被重新评估。
; u7 M+ G2 }# e1 I; b- e“重新回到香港拍戏让我有回家的感觉。”林超贤对媒体公开称。8 J4 X$ `' r! b/ u4 i0 I! ]
“对于观众来说很简单,他们只想看一部好的电影。”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前会长、脑力工作时有限公司创始人田启文对澎湃新闻称,他也是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审委员。
' m" ^' p) {6 N田启文被视为香港电影界传奇人物,18岁进入影视界,曾签约于香港电台《左邻右里》全职演员。田启文1994年拍摄《九品芝麻官》时结识周星驰,此后加盟周所创办的星辉海外有限公司,策划拍摄了多部优秀香港电影,从影40年,既见证香港电影的巅峰时刻,也经历了香港电影的低谷。' i' l1 ?3 M6 U% |! e2 G
“以前内地观众之所以喜欢看香港电影,最重要一点是文化娱乐产品相对少,其次香港电影题材没有太多局限,它只有商业方面的考量,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田启文称。& Q/ ?9 G' @9 e& n( O0 I/ T* r/ A
在他看来,香港的创作环境和低税率,造就了香港电影业在80、90年代的黄金时期。# H; V# k* b! I' K8 l, ]) B
但伴随投资不断涌入香港电影制作行业,形成了“水涨船高”的恶性竞争环境,过多的投资让香港本土市场“难以消化”,影响了电影业的正常发展。
. n @: k/ l8 B/ u# k: a G; h“以前投资300万港币的电影,也可以随便拍,但后来要价高了,曾经发行的海外市场承受不了。”田启文称。
% J+ G( {, D2 X* i2000年以后,香港电影行业极盛而衰,开始走下坡路,内地、亚洲其他市场却在悄然崛起。
6 b9 b* b8 _" d& z2 V“以前香港电影风行亚洲市场,以及部分内地市场,但后来要价高了,部分国家买不起,决定自己做了。韩国大力扶持和发展影视娱乐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田启文回忆称。
' j3 ] v4 E7 I& l: K& ?, S/ |- n彼时,内地和香港合作拍片机制帮助了香港电影从业者。该模式始于改革开放,1982年拍摄的《少林寺》便是合拍片兴起的标志,公映后大获成功,香港票房高达1600万港币,更成功开拓了国际市场,海外版权总收入超过2000万港币。
% F; o8 K$ I( D: f( }3 M( e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是合拍片的小高潮,许多香港的电影公司与内地的电影制片厂合作,合拍片年产量超过30部,《新龙门客栈》《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霸王别姬》均是合拍之作。
% a) U x0 V" U/ X0 c/ ~' V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两地合拍陷入低潮。( w: f" P* w& L+ A! ?' M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贸易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为香港与内地合拍片奠定政策基础。" D4 L& w b3 `, o
这一协议的签署,为香港电影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徐克、许鞍华、陈可辛、林超贤等大批香港影人纷纷北上拍片,跟内地班底一起各展所长,碰撞出中国电影新的叙事与美学追求。两地电影不分彼此,佳作不断,比如《十月围城》《黄金年代》《一代宗师》《中国合伙人》《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廉政风云》《扫毒》《功夫》《新喜剧之王》《美人鱼》和《长津湖》等优秀作品,深受内地观众认可,成为内地电影的主力军。
* [% d& a5 x" c W# h“因有内地市场作为基础,这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香港电影业的生命周期。”田启文称。. C* E* t! m/ P; ~) {2 `
但他也坦言,由于香港和内地文化仍存在些微的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合拍片都能“通吃”两地市场。年轻一代的香港导演,如何赢得香港本土市场的认可,或许才是关键一步。
9 B2 {9 n1 X9 i, Z5 @6 R《毒舌律师》在创作之初,并不以内地市场作为主要考量,但由于在创作时实现“返璞归真”,反而在香港、内地和海外市场都获得认可。# a w/ Q4 ?# U, M' p3 b! E" V
“香港拍电影出发点很简单,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情况下,拍出好电影卖钱。”田启文称,他认为,为了激活香港本土电影市场,或许未来部分香港电影将会以香港本土市场为主,经过市场检验和确认,最终以“引进”方式进入内地市场。
2 ?7 Z$ H( S! i3 H3 j( }“如果不以单一市场作为考量,可能在创作上也更加灵活,可以主打多个市场。”田启文分析称。
: w* C5 t8 T/ a9 ~1 e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前会长田启文,也是本届金像奖评委。Paul 供图
: J" `8 r- o2 l
/ t" M) ?1 W( C/ i! J( A( W0 g# u多角度讲好中国故事+ V. F3 y* D' }$ M, I$ f
“经历了一场疫情,无论是香港,抑或是内地,似乎都回归到自己的地方,观众也很想看自己的故事。”黄真真称。% @3 t5 z [+ Z( a8 Y# S
这次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现场,出现了许多年轻粉丝,这也是香港久违的现象。如何让年轻电影观众持续保持热情,这是一道难题。
$ m9 [5 X7 {% |* o“我认为关键还是创新。”黄真真说,以《毒舌律师》《明日战记》和《还是觉得你最好》三部电影为例,它们已跳出传统警匪、犯罪、动作等港式类型片模式,让年轻观众看见了新意,从而在香港和内地都获得票房和口碑,也积累了年轻受众。
5 v+ r! a. l9 |1 T5 ]( `5 L$ C香港市民陈智也发现,现在许多年轻观众,习惯于看完港片后拍照留念,发给朋友或者社交平台。
- w* u% y8 p0 o2 i田启文认为,所有创新都离不开人才。早在10年前,他已发现香港电影人才身处“青黄不接”的窘境。/ t$ D1 u6 W$ o7 e
他一直致力培育年轻人。2021年,他在担任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期间,发起了“总会拍电影”计划,该计划支持8部电影作品的拍摄。
6 D" n& B' _7 v* p# S为了扶持香港电影,2013年起,香港电影发展局也发起“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至今已培养了不少新晋电影人。7 s& X: V, b) a3 }. J* P
为防止电影人才出现“断层”,香港有多个机构和公司也都纷纷推出电影支持计划,以此鼓励更多人投身电影界,壮大香港电影的产业能力。
6 V7 o: r8 a# t4 M+ a田启文也知道,当前香港电影几大老问题依然未能解决,比如经典作品较少、资金投入不足、优秀电影人才流失和本土市场有限。
# v8 i& S2 M* P“我们要不断扩大香港和内地市场,还要拓展东南亚和海外市场。”田启文称。
M' s, \% b; f a2022年以来,香港电影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田启文开始研究和观察后期的市场效应。
; y* e% B- S; p, ?+ z6 t0 b( L“这时应该有许许多多新电影筹备和开机才对啊!”田启文发觉并未出现如此盛况,经过走访投资人他发现大家“还在观望”。, ?1 R4 j7 Z7 Z8 A: U
“他们过去三年已投资不少作品,市场还未能完全消化,投出去钱也没有回来。”田启文称,他理解投资人的谨慎,关键还是香港市场小,步子不能太快。
) Q7 ]; l1 ?' r* Z+ C7 H( u* \如何精耕细作香港电影的市场呢?
+ E6 @9 I1 o1 l# v7 I( i“好好发挥大湾区的作用,或许是香港电影业的一条出路。”田启文称。6 g- N5 i ]- v5 B v4 r9 H1 Z
他认为,大湾区市场的特征是粤语文化和岭南文化,这特别适合香港电影人的发挥。
2 c- t- W0 ~2 {8 o# v, \: b9 A今年3月28日、29日,田启文还应邀参加由广东省电影局指导、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主办的“2023广东电影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峰会”。峰会旨在推动大湾区电影行业的交流和发展,吸引了广东省内外130多家电影行业企业300多人参加。
) N8 ]0 D; [. Z6 y2 O+ U. O+ H" V田启文认为,华语电影本就是多元化的文化组合,拍出适合不同市场的影视精品,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最终走向全世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