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还记得吧。 一时呼风唤雨的史蒂芬周。 犯了法,栽了,变成路边一条狗了。 再翻身? 得出邪招。 他凑齐一帮“奇形怪状”的兄弟,搞出一碗不上台面的撒尿牛丸,酝酿一场夺回一切的翻身仗...... 先打住。 今天要跟你聊的,是另一个“史蒂芬周”。 是曾经站在韩国电影顶端的男人,原忠武路影帝河正宇。 他也端出了一碗又破又碎的“撒尿牛丸”—— 新片《破碎》。 01 毫无疑问,这碗“牛丸”,就是河正宇奔着翻身去的。 一个字,拼。 首先,类型元素精准。 片名又叫“杀人预言”,主打一个犯罪、悬疑、惊悚,属于又好卖票,又好赚口碑的。 其次,“情怀”要素也拉满了。 这电影好像太懂观众们,喜欢河正宇什么了。 《追击者》里有榔头,《破碎》给他配上了同款钝器。 《黄海》里的窝囊棉袄,《破碎》也给他套上了。 不仅如此,为了这场翻身仗,河正宇亲自冲锋陷阵,带头宣传。 怎么看都不像被迫营业,用词透着一个“既要又要”。 既有,惊悚、反转、动作元素。 还有,奇异、深沉、戏剧张力。 还得让“主角像头狮子”。 什么感觉? 闻到了一点糊味了? Sir说实话,努力得令人心疼。 一看数据,他努力得令人心碎啊...... 上映50天,目前累计票房18亿韩元(900万人民币),年度票房排名16,第14名是《蜡笔小新:我们的恐龙日记》。 上映刚满一月,3月12日匆匆上线流媒体。 口碑也爆炸了,豆瓣评分5.0。 Sir说《破碎》像撒尿牛丸,不仅是它对于河正宇的意义,也包括它的烹饪技巧。 《电影旬报》韩国版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故事线过于直白,角色动机缺乏说服力,像是《黄海》和《追击者》的低配混合体。 让Sir简单评价《破碎》,就两字: 心虚。 想要的太多,结果塞得太满。 79年出生的导演金镇煌,履历单薄,唯一前作是一部5.5分独立电影的《狼来了》。 而这部《破碎》,线索庞杂、元素过载,伏笔噱头太多但都没有好好解答,最基础的人物动机也不充分......在此基础上,为了多给河正宇展示空间,还删减很多关键人物的戏份。 与其研究这部电影。 更令影迷,尤其是中国影迷关心的是: 河正宇,你怎么了? 02 “河正宇出品,必属精品”。 这话在以前不夸张。 在09年到18年间,河正宇在韩国三大奖项中拿下7次影帝,打败了宋康昊位列韩国影史第三。 18年,韩国权威电影杂志MAXMOVIE票选最具号召力演员,河正宇位列第二。 国民顶流。 然而。 20年的“药物滥用事件”(情节过于轻微,最后罚款了事),还是成为了他的一道坎。 公众形象一泻千里,片约和活动锐减。 期间《波士顿1947》上映计划被推迟三年,最终票房表现平平。 22年复出之后,一个字形容: 急。 扛着早年成功形象的招牌,几年内急匆匆地参演了《苏里南》《非官方行动》《劫机》...... 像是劳务市场赶活,见戏就接。 高光时刻?零。 这些纯工业化流水线作品,他的演技也成了标准化罐头——没毛病,也没惊喜。 如果前面都是沉(zheng)淀(qian)。 那这部与新人导演合作的《破碎》,则满溢“复仇”意味。 对,要的就是新人。 别人靠好导演挖掘演员。 河正宇向来擅长点石成金,扶持新导演。 要知道《追击者》《恐怖直播》,分别是罗泓轸和金秉祐第一部商业剧情长片。 《破碎》内外,他都在背水一战。 复刻经典,带头宣发。 海报上只有他孤零零的脸,片名“破碎”仿佛充满言外之意。 但这一次,他看走了眼。 《食神》里。 史蒂芬周凭什么翻盘? 不是掺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啊。 是用心啊。 03 《破碎》故事稀碎,但更可惜的是,他没给河正宇创造任何的演技空间。 他拿手好戏是什么? 最基础的,是爆发力。 《破碎》情绪最强烈的一场戏,是这样的—— 主角发现最信任的兄弟是反派的卧底,他当面质问。 首先愤怒,大吼。 接着失望,埋头。 最后是茫然,转身离去。 没出错,也没出味。 像是带着公式做题。 你说他认清了叛徒?也可以说他错过了末班地铁。 是Sir对他要求太高? 不,你可能忘了。 他过去的爆发力有多劲—— 《恐怖直播》里身边人被炸开瓢,自己也没脱离危险。 生理恶心叠加心理恐惧,他满脸通红、青筋暴起,还得提防炸弹误触。 《追击者》中饰演变态杀手,被警察说中了生理缺陷。 欲盖弥彰的愤怒中,双眼怒目圆睁,原地陷入癫狂。 特别是《黄海》。 手臂中弹,躲在山林,一边无力地嘶嚎,一边处理伤口。 恐惧、疼痛,还有“老子真的受不了”的委屈。 Sir愿称此哭为韩影硬汉第一哭。 表现的是恐惧、愤怒、委屈,而爆发力来自本能。 而到了《破碎》。 一把锤子抡遍天下,不仅查案没查到有用的线索,人还误伤了不少。 最重要的,从始至终,还没有看到使用暴力的理由时,他的表情已经是要刀人了,手也已经抬了起来。 没有情绪,谈何爆发? 这样的剧本根本无处发力。 河正宇片中的狠,像是病急乱投医。 只是在拼命“模仿”以往成功角色身上的狠劲。 是的。 他太急了,手忙脚乱,四处投医。 在《破碎》的宣传中,他甚至认真表示想尝试同性题材。 这就能翻身? 太难。 因为船快沉了。 河正宇的衰落,只是韩国电影集体没落的一个缩影。 Sir之前聊过韩国电影当下的艰难处境:韩国电影正在血崩。 疫情冲击市场冷却,大导和演员转战国际或流媒体,人才流失; 另一边,极度工业化让创作公式化,灵气和勇气都被精心计算的产品取代。 大制作、大场面、大理念、大情怀...... 却忘了,《恐怖直播》只在一间演播室里,就足够震撼人心。 对于河正宇和他背后的韩影,Sir都很怀念。 因为他们最初的勇气,也曾那样燃烧过我们。 但最好的时光。 终究止步于青铜时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详情: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6695730280727074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
GMT+8, 2025-4-4 06:02 , Processed in 0.0249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