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在SpringBoot中获取HttpServletRequest的四种方法:通过Controller参数、自动注入、基类自动注入和RequestContextHolder。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场景和限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帮助开发者选择合适的方式以提高代码效率和可维护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SpringBoot 中获取 Request 的四种方法 方法1、Controller中加参数来获取request 方法2、自动注入来获取request 方法3:基类中自动注入(推荐) 方法4:从RequestContextHolder中获取request 方法1、Controller中加参数来获取request 一般我们在Controller中加参数获取HttpServletRequest,如下所示: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gap") public class PlantTraceController { @PostMapping("/plantTrace") public Result2 savePlantTraceInfo(@RequestBody JSONObject jsonObject,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String methodName = request.getHeader("methodName"); .... } 该方法实现的原理是,在Controller方法开始处理请求时,Spring会将request对象赋值到方法参数中。此时request对象是方法参数,相当于局部变量,毫无疑问是线程安全的。 Controller中获取request对象后,如果要在其他方法中(如service方法、工具类方法等)使用request对象,需要在调用这些方法时将request对象作为参数传入。 优点 写起来容易,方法只加个参数 缺点 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request对象写起来冗余太多,主要体现在两点: 如果多个controller方法中都需要request对象,那么在每个方法中都需要添加一遍request参数 从controller中加参数来获取request,如果使用request对象的地方在函数调用层级比较深的地方,那么整个调用链上的所有方法都需要添加request参数 实际上,在整个请求处理的过程中,request对象是贯穿始终的;也就是说,除了定时器等特殊情况,request对象相当于线程内部的一个全局变量。而该方法,相当于将这个全局变量,传来传去。 方法2、自动注入来获取request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Autowired private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自动注入request @RequestMapping("/test") public void test(){ ... } } 优点 注入不局限于Controller中:在方法1中,只能在Controller中加入request参数。而对于方法2,不仅可以在Controller中注入,还可以在任何Bean中注入,包括Service、Repository及普通的Bean。 注入的对象不限于request:除了注入request对象,该方法还可以注入其他scope为request或session的对象,如response对象、session对象等;并保证线程安全。 减少代码冗余:只需要在需要request对象的Bean中注入request对象,便可以在该Bean的各个方法中使用,与方法1相比大大减少了代码冗余。 但是,该方法也会存在代码冗余。考虑这样的场景: web系统中有很多controller,每个controller中都会使用request对象(这种场景实际上非常频繁),这时就需要写很多次注入request的代码;如果还需要注入response。下面说明自动注入方法的改进方法,并分析其线程安全性及优缺点。 方法3:基类中自动注入(推荐) 与方法2相比,将注入部分代码放入到了基类中。 基类代码: public class BaseController { @Autowired protected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优点 与方法2相比,避免了在不同的Controller中重复注入request 缺点 但是考虑到java只允许继承一个基类,所以如果Controller需要继承其他类时,该方法便不再好用。 无论是方法2和方法3,都只能在Bean中注入request 如果其他方法(如工具类中static方法)需要使用request对象,则需要在调用这些方法时将request参数传递进去。 下面介绍的方法4,则可以直接在诸如工具类中的static方法中使用request对象(当然在各种Bean中也可以使用)。 方法4:从RequestContextHolder中获取request 代码示例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test") public void test() {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ServletRequestAttributes) (RequestContextHolder.currentRequestAttributes())).getRequest(); } } 优点 可以在非Bean中(诸如工具类中)直接获取。 缺点 如果使用的地方较多,代码非常繁琐;因此可以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
|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
GMT+8, 2025-2-22 02:23 , Processed in 0.0240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