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Python呆板学习iris数据集预处理和模型练习方式

2024-11-5 03:25| 发布者: 44f6fa4f5| 查看: 309| 评论: 0

摘要: 目录一、iris数据集简介二、根本数据操作和模型练习总结一、iris数据集简介 iris数据集的中文名是安德森鸢尾花卉数据集,英文全称是Anderson`s Iris data set。iris包罗150个样本,对应数据集的每行数据。 每行数据
目录

一、iris数据集简介

iris数据集的中文名是安德森鸢尾花卉数据集,英文全称是Anderson`s Iris data set。iris包罗150个样本,对应数据集的每行数据。

每行数据包罗每个样本的四个特性和样本的类别信息,所以iris数据集是一个150行5列的二维表。

通俗地说,iris数据集是用来给花做分类的数据集,每个样本包罗了花萼长度、花萼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四个特性(前4列),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分类器,分类器可以通过样本的四个特性来判断样本属于山鸢尾(setosa)、变色鸢尾(versicolor)、维吉尼亚鸢尾(virginica)这三个名词都是花的品种。iris的每个样本都包罗了品种信息,即目的属性(第5列,也叫target或label)

如图所示部门数据:

iris在呆板学习中的应用:

  1. 属于监督式学习应用:根据花的四个特性猜测鸢尾花卉属于(iris-setosa,iris-versicolour,iris-virginica)中的那一品种。
  2. 呆板学习中经典案例,简单而具有代表性。

二、根本数据操作和模型练习

1.加载iris数据集

[code]# iris数据集加载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iris = datasets.load_iris()[/code]

2.展示所有数据

[code]#展示数据 print(iris.data )[/code]

3.展示每列的属性名

[code]print(iris.feature_names)[/code]

4.展示输出目的效果以及效果的寄义

[code]print(iris.target) print(iris.target_names)[/code]

5.查看输入和输出数据类型

[code]print(type(iris.data)) print(type(iris.target))[/code]

6.确认行列维度

[code]print(iris.data.shape) print(iris.target.shape)[/code]

7.给x,y赋值

[code]X =iris.data Y = iris.target[/code]

8.利用knn模型举行猜测效果

[code]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创建实例,假设k值为1 knn = 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1) #练习数据集模型 knn.fit(x,y)[/code]

9.给定特性的值猜测花的品种

[code]#猜测某种花的品种 knn.predict([[1,2,3,4]])[/code]

得到数组的数据 “2” ,它代表的是花萼长度为1、花萼宽度为2、花瓣长度为3、花瓣宽度为4的鸢尾花卉猜测效果的品种是第三种:维吉尼亚鸢尾(virginica)

[code]#多种花的猜测 x_test = [[1,2,3,4],[2,4,1,2]] knn.predict(x_test) `[/code]

得到数组的数据 “2” 和 “0”,它代表的是

  • 花萼长度为1、花萼宽度为2、花瓣长度为3、花瓣宽度为4的鸢尾花卉猜测效果的品种是第三种:维吉尼亚鸢尾(virginica)
  • 花萼长度为2、花萼宽度为4、花瓣长度为1、花瓣宽度为2的鸢尾花卉猜测效果的品种是第一种:山鸢尾(setosa)

总结

以上为个人履历,盼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盼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来源:https://www.jb51.net/python/32892820i.htm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4 19:21 , Processed in 0.0304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