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西湾村:红色旅游产业拓开致富路5 a1 ?& X, X6 P: }: z
西湾村:红色旅游产业拓开致富路 8 y6 t2 N2 a/ _- `$ B' f
记者 崔峰% E7 c2 u& q. y& Y$ G
1936年,河西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苏维埃政权在永昌县诞生。在与敌艰苦鏖战的40多天里,红西路军战士把红色的革命火种播撒在了河西走廊,给永昌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村党支部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起了红色旅游产业,为村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 m+ q9 b+ u6 j) Y2 Z, l7 f2 a 走进新城子镇西湾村宦家庄的一户庄院,这里便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大沽政治部旧址”。在这里,有甘、青、新三省(区)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处红西路军墙体标语,是红西路军奉命转战河西的历史见证。
# M+ B/ z u# |5 ^' _+ Z% s7 A/ M 2016年8月,红西路军大沽政治部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过去的西湾村群众守着如此宝贵的红色资源,手里却捧着“穷饭碗”。“如何利用好红色资源,让西湾村真正‘红’起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村党支部提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红色旅游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
* q1 U: T/ j ]4 O 西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述栋说:“我们计划积极争取项目,根据遗留的建筑物把大沽政治部所在的四合院恢复完整,让前来旅游的人和前来研学的团队更深入了解红色文化。”0 b7 p; v, X; d, k8 ?8 J6 G
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的想法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实施?通过积极向上争取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项目资金,加上政府配套和群众自筹,西湾村累计筹集资金2600多万元,用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并以大沽政治部为原点,实施了大沽政治部保护修缮开发项目,对大沽政治部周边5个社进行整体改造,新建农宅108院。同时,修建红色主题景观,新建红色电影院、红色记忆馆、特色民宿等项目,打造“吃、住、游、学、研”为一体的红色旅游产业。
: U- @ Q, y8 n9 S t9 Y+ d3 Z “目前大沽政治部外围工程已经完工,我们正在对大沽政治部旧址实施本体修缮项目,所有项目完工后,将会形成一个红色产业基地,对红色文化传承和我们村的红色旅游业起到推动作用。”赵述栋介绍道。6 k! u) {+ P" n9 {$ ^
为了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除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西湾村党支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通过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村实现了膜下滴灌技术应用,高原夏菜和农产品种植效益显著提高。同时,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式,吸纳养殖大户和村里富余劳动力发展养殖业,牛羊存栏分别达到3000头和8000只,不仅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该村村民宦长栋高兴地说:“沿着这条红色旅游线,在附近开个羊肉馆,收入肯定比以前更好,日子肯定比以前过得更红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