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创作的原点——情怀
& |4 O* Y( E+ G◎綦国瑞
7 ]# N' s+ D, X, M2 }, e: z在经历了同样的事和见过了同样的人后,有的人能写出优美的散文,有的人却是面对键盘,一片茫然,一个字也敲不出来。关键是能敲键成文的人有情怀,而写不出文章的人缺的是情怀。/ j: n8 P# E. j+ @- N; b
这个观点是在同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交谈时他谈出的观点。有一次,我们在一起交谈散文的写作,他拿起茶几上的一个青花瓷的盘子说,如果你对这个盘子有了情怀就可以写出一篇散文 ,如果没有情怀,它就是一只盘子。当时我没有全面的理解,只是记住了这句话,可在经过了我多年的写作实践后,我觉得他讲得其实是散文写作的一个要害问题,是散文写作的原点,也是起点。
& j8 u0 C$ I/ O* P/ F& _$ s2 N何为情怀?在一般意义上讲,情怀是心情、心境。在散文中的情怀,应该是在情感与思想的合力下形成的感悟。一个有心写作的人面对感兴趣的人或事总会有所感动,有所思考,在感情和思想的合力下就会产生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应是具体的,它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灵感,是一篇文章切入的一个角度。/ g0 v' ] S' P3 W
通常,人们总讲散文是感受和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峻青讲,“小说是写人物和故事,散文主要是表达感情和思想”。林非讲,“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之中,它主要是以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
* M/ o+ V/ i1 E/ D6 ]这些说法都是至理名言,但是要真正地写出好散文还必须把感受、感觉、情感,凝炼、升华为情怀。
2 V0 g' _8 Q3 q# ~4 w7 k/ W; G1 k, H, K这样讲,也许稍嫌抽象了点,让我以自己写作的一个例子来说明。. Q1 v V2 O9 ^$ J6 x
2013年我受烟台市莱山区委所托,请梁衡到莱山来讲课,中间和区领导陪他去铺拉谷参观。谷底河水潺潺,似白绸飘飘,山间葡萄树绿,成排成行,一望无垠,很是让人兴奋。此后想写篇文章,苦思冥想就是无处下笔。事情几乎过去了一年,我仍没有放下为此写篇散文的念头。2014年夏季,我又冒雨访问了这里,在种满葡萄的山坡上,顺着轻柔的雨丝传来一阵朗朗的笑声,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走过去同他们交谈,原来他们就是这个村的农民,过去因为这里都是山岗薄地,收成很少。现在他们把土地流转给企业,企业给他们稳定的报酬,他们还可以到企业做工,再挣一份工资,生活比过去有了极大地提高,所以心情特别畅快。我突然觉得这笑声是值得写的,这笑声正是土地流转成功,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笑声;是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笑声,是农民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的笑声。于是,就有了《铺拉谷的欢笑》的题目,这是灵感,是写文章的角度,更是我为农民日子的改善而欢笑的情怀。这篇文章很快被人民日报副刊采用。
2 u/ _+ `; r1 |% I试想,如果不是有了这样一个情怀,而只是客观地描绘如诗如画的铺拉谷美景和自己的美好心境,是不会被人民日报采用的。
+ X% ?' H3 c% p2 @1 Y. V2 ^2010年夏季去了趟台湾,8天之中,绕岛一周,颠颠簸簸数千里,什么阿里山、日月潭新鲜感受不少,一般地写写可以,要想写出点新意,但又感觉无处下笔,在慢慢地琢磨中,我想到了嚼槟榔的事情,这种果子我过去从来没有吃过,这次初尝,吃下嘴去,先是苦涩难当,慢慢就有了甜味,我又想到槟榔的形状正如同台湾的地形图,我忽然就有了灵感,找到了角度。文章的题目就叫《我在台湾嚼槟榔》。
+ P8 t& H. E! i" q/ {& U可是,一篇文章的情怀从何而来?前面讲过,是在情感和思想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为此,从宏观上讲,作者必须有健康的充沛的感情,有敏锐的文学敏感,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所以说,文如其人,情怀是作者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从根本上讲,就要提高作者思想的高度,挖掘情感的深度两方面的基本功。具体到一篇文章,需要作者对选中的题材,进行反复观察、体验、感觉、感受,以产生健康热烈的情感。需要深入地思考、琢磨、探讨,发现它自身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以不断地开拓、升华自己的情怀,写出好的散文。
5 p" v) z2 C6 G5 Q/ [- `! y0 q在同梁衡先生的接触中,他讲了写《觅渡》时,就曾三次造访瞿秋白故居,他头两次去,瞿秋白的事迹和伟大的人格,让他异常感动,他觉得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党史中还没有得到恰如其分地肯定,他为此感到不平不安,他一直想用自己的笔再现瞿秋白的革命功绩。可是,他总是没有产生灵感,没有找到角度,也就是说没找到能够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情怀。于是,他又第三次重返瞿秋白故居。当他得知秋白故居前的小桥叫“觅渡桥”,小学叫“觅渡小学”时,他灵光一闪,实现了艺术升华,找到了《觅渡》的艺术角度和切入点,也就是有了恰当的情怀。后来,这篇文章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并被选入了大学教材。由此可见,一种情怀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
5 G+ H& Y& z. {从现状看,就一般意义上讲,好的散文的题目和作者的情怀往往是一致的。一些文章大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更是值得借鉴。例如,余秋雨写谢晋的《门孔》就很值得学习。谢晋事业是成功的,但他的家庭却有许多的痛苦,他有一个孩子是智力残障,每当谢晋外出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趴在猫眼上看着父亲走远,然后又会长时间趴在猫眼上向外张望,等待父亲回来,天长日久,孩子的眼毛都磨没有了。余秋雨选取了猫眼这个角度来表现谢晋生活的艰辛和对事业的忠诚与执着,看后催人泪下,这个猫眼的角度确实是选得好。
/ i; i7 C& l7 V3 S还有铁扬的《母亲的大碗》,穆涛的《汉代告诉我们》等,举不胜举,无不如此。+ x( b8 {6 x$ E, X
一篇散文是泛泛之作,还是能成为有点意思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独到的情怀、角度和灵感。
$ }/ |( v1 _0 m/ Y* p7 y- h# Z3 H努力地凝炼、升华和开拓每一篇散文的情怀,是散文创作的原点和出发点,应该好好体悟和运用。
# F) y9 {, ^5 N- `/ f2 c2019年4月28日西部散文论坛发言
; c1 |& B6 @. m" z. T, x(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a$ X; X0 ^8 |+ o% c5 l
作者简介% E \1 n& j- d; T7 S
綦国瑞,编审、高级记者。中国散文学会原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名誉副会长、烟台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胶东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作协会员、《烟台散文》及其微刊主编。烟台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烟台晚报原负责人。长期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著有散文集《家住海边的日子》《莱州史话》等8部著作。编《烟台历史文化丛书》和《莱州历史文化丛书》等。近年来,有诸多散文在《人民日报》《海燕都市美文》《散文百家》《散文选刊》《中国文化报》等著名报刊发表。其中散文集《家住海边的日子》2006年获第九届烟台市文艺创作一等奖、《莱州历史文化丛书》获烟台市2009年“烟台文艺工程精英奖”、《失落的古城》获2006-2008年“鲁艺杯”山东省优秀散文荣誉奖、2010年散文《女省长的目光》获首届“星光杯”感动中华全国优秀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2010年《心灵霁光》获全国当代散文奖。《凤凰阁记》获得冰心散文奖。2 c5 g: |0 F/ b
编辑:刘学光, U3 L! v5 r, V& m6 x
壹点号 烟台散文
1 D% M- m; J k8 x-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