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财经(ID:rancaijing)原创9 V. y0 q. M9 ~# g# I. B: h
作者 | 刘素宏 刘景丰! g F+ }8 y+ P" w8 _% t+ z* u
编辑 | 苏琦( f% r. t. ^8 z8 N' F% r4 X
在确定自己被裁员之前,身为技术专家的Andy还在工位上进行产品测试、排除bug。
& _1 w; U7 G0 `* \3 l5 O8 ~/ E5 v一年前,她放弃了其他公司双倍的薪水和管理岗位,进入光鲜的外企做技术专家。甲骨文的平台加上蒸蒸日上的云计算业务,这本该是日后简历中的闪光点,但突如其来的裁员让一切破碎。
% G3 [ y" g+ RAndy是此次被裁的900多位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的员工之一。根据燃财经了解,该公司将裁撤中国区研发中心(CDC),整个CDC约1600人,首批确认裁员约900余人,其中超过500人来自北京研发中心,目前销售等岗位依然保留,但不排除下一步的持续裁员可能。; t; g" |- B5 ?/ l
“我甚至不记得到底是N+5还是N+6的赔偿,脑子完全是懵的,HR谈话不会超过15分钟,我的HR还算nice,更多同事的HR根本连听他们抱怨的时间都不给”,Andy说,“无法想象,上个月还在加班,这个月就被通知裁员,而且我们有几个细分产品排名和市场占有率还不错”。
: u0 j# }2 x+ B6 a' Q: y- d总部在美国的甲骨文公司,是全球排名仅次于微软的第二大软件公司。1989年,甲骨文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02年在深圳建立第一家研发中心,随后在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相继成立研发中心。
) c$ o" k; f0 ^) i+ F8 G但到了2018年,甲骨文的云服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直接排到了十名之外,在世界云计算市场份额的占比甚至直接被归入“其他”类。甲骨文真的老了吗?% E+ _# A9 e, ?6 v0 g4 U% P
900余人同时被裁:两周缓冲期难以找到工作8 i0 w9 H4 g) B3 Z) J9 k3 h D
正式被通知裁员的前一天晚上,下班前,Andy和同事们收到了邮件形式的会议邀请。5月7日上午9点,接通会议后,他们收到了来自美国总部的正式裁员通知。0 W& `& b+ ^& ?$ R& t5 d3 ?
“是远程会议,很严肃地通知我们被裁掉了。话筒是屏蔽的,我们没有机会说Yes or No,也没有机会去问任何问题,只是被动的听到一个录音”,Andy回忆,这次会议甚至被动到没有显示参会人员信息,只知道对方是一个VIP账户,以往呈现在办公软件上的list都被隐去了。
* S. F) h# J2 Q电话会议之后,是HR的逐一面谈,对条款进行解释,每个人控制在15分钟以内,谈话内容要求保密。不在离职协议上签字的,无法拿走协议,不能录音和拍照。“我很多同事的HR,连听他们抱怨的时间都不给”。
, p! `! |; `, N$ b( i对于外界盛传的“N+6”赔偿方案,甲骨文员工似乎并不满意,“可能有的人还觉得这个赔偿方案很厚道,但实际上缓冲期真的太短了,比此前亚马逊中国的裁员缓冲期要短很多”,在Andy和她的同事们看来,这个方案充满了“威胁和期望你在5月财报季到来之前迅速走掉”的意味。0 |. J! h0 Y9 A! h& D7 c( v6 |
N+6补偿方案生效的前提是在5月22日之前签字,如果不签字,赔偿就只有N+1,再不走只能按照N来赔偿。“快刀斩乱麻,这很像是为了让即将到来的财报季好看,节省员工开支”,Andy说。* x1 s% J( j) R( q" }( n
公司对涉及到的赔偿工资设置了上限。当员工日常工资超过3倍社会平均工资时,将按照N*(3倍社会平均工资)+6*(员工日常工资),这一方案进行赔偿。2017年度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1599元,月平均工资为8467元。1 A! @5 C" H& V) X
“这样的做法真的罕见。乍看起来N+6是不错的赔偿方案,但细看则不然”,一位IT行业从业者对燃财经如此评价。6 G" p$ a1 X6 e5 \8 S
“我们知道裁员势在必行,但两周缓冲期太让人难以接受”,一位甲骨文中国员工告诉燃财经(ID:rancaijing)。2 t q1 |, A" Y( t8 o$ O
5月7日下午,有员工拉起条幅对这次裁员进行抗议。
e4 @( z: a( x: [! ZAndy称,此前人力统计过,这次被裁员工的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在IT圈,这已经是非常尴尬的、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年龄。更让Andy们恐慌的是,有近1000人同时投放到市场,刚刚过去金三银四的黄金期,在很多互联网公司HC(人员的预算计划)都冻结的情况下,两周内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员工担心离职之后社保、公积金都会断掉。3 g4 E5 M8 p0 [6 [
云计算业务全面掉队
0 h* F4 q/ p9 K0 a& w7 r* g在全球都处于上升期的云计算业务却是甲骨文裁员的重灾区。
8 N% \- n( p8 X7 u0 { j; U裁员波及云计算部门,让某员工倍感意外。在他看来,他所负责的云计算业务还有几个新产品在测试中,两周前能感受到公司业务节奏有些放缓,尽管传言不断,但裁掉一个如此重要的业务部门,让人意外。
$ x2 V0 [% \9 h. y不得不承认的是,甲骨文的云计算业务几乎停滞不前,其增速与国际巨头和国内市场相比,都相形见绌。
% D) T- u1 I1 j亚马逊云业务在今年第一财季的收入同比增长了41%,达到77亿美元,营业收入增长59%,达到22.2亿美元。阿里云2018年营收213.6亿元,相比2017年的111.7亿元几乎翻了一倍,成为亚洲最大服务商,腾讯云服务收入在2018年增长超过100%。
' l' L9 c9 ]6 b# C* b早在2018年6月,摩根大通将甲骨文股票的评级从增持变为中性,并且发布了一份利空甲骨文的CIO(首席信息官)调查。3 c0 t/ A, R/ z9 `! V
这份对154位大型公司CIO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的CIO提到甲骨文是大型公司使用云计算服务时“最不可或缺”的供应商,对比之下,27%的CIO认为微软最不可或缺,12%的人认为亚马逊AWS最不可或缺。$ P$ _/ {" D3 `! @7 Q
大多数大型公司CIO减少购买甲骨文的服务,甚至认为向云转型的过程中甲骨文可有可无。当天,甲骨文股价下跌4.9%。% A# S9 \* ~+ S- d2 k. h
甲骨文甚至在财报中刻意避开公布云计算单项业务的营收。2018年6月20日,甲骨文在发布的截至5月31日的2018财年第四季度财报中,通过“业务重组”的方式,将云计算业务的营收跟以往的业务进行了整合,而不像前几个季度那样,把云计算业务的营收单列出来。
% y- M2 G3 H! g O, I尽管该财季营收和利润都超过华尔街预期,但是因为公司不再详细披露云计算业务的具体营收,甲骨文股价当天下跌7.46%。
3 p( M- r" Z- q: `' ^$ w' P% }这样的变化显然没有被股东放过,在财报电话会上,甲骨文的高管们被追问云计算业务最新的营收数据。高管们称,公司在第四财季创造了17亿美元的云收入,跟第三财季15.66亿美元的营收相比差别不大。 3 A! {0 k' X3 u$ j, ?' `
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
2 C: U3 K3 \' X0 m
6 y% n7 s! o9 G% U. x6 n! t. m根据全球权威统计机构Gartner在2018年8月发布的世界云计算市场份额占比的报告,亚马逊AWS、微软Azure以及阿里云分列全球云计算业务前三甲。而甲骨文的云业务直接被归入“其他”。
4 |3 U5 A% b5 v2 m \) ?. q$ b& F; I难怪2018年11月的亚马逊Re:Invent大会上,亚马逊AWS的CEO安迪·雅西在发布旗下重磅产品时还顺带嘲讽了一番甲骨文,直言其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太微不足道。. t% S, S' g6 G
而在中国,甲骨文的云服务市场份额直接排在十名之外。根据IDC统计2018年1月到6月中国公有云市场的数据,排在第一的阿里云占43%的市场份额,其次为腾讯云占11.2%,排在第九名的华为云市场份额仅占到2.3%。( m p* p2 P' y; n5 D. F
究其原因,一方面作为外企,除了政策限制,甲骨文还有难以克服掉的外企综合征。“外企不轻易降低身段,把美国核心的技术完全放到中国,不做适配和本地化,就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一位云行业从业者表示。
! b' g* g' N- C- f( ^7 d另外,甲骨文一向崇尚工作生活平衡的文化。Andy说,很多在甲骨文中国十几年的老员工即便没有年度调薪、升职,也会愿意留在甲骨文,因为这里“不是拿命换钱,不强制加班,只在产品上线前的几个关键节点需要加班,之后还有机会调休”。但这样的工作节奏显然要败给“拿命换钱”的本土IT公司们。
& G6 D( c- ~( x) X* e9 P有人略带惋惜地称:“甲骨文这么快就在云计算市场掉队了?”
0 |5 D1 x$ M7 n3 R4 P" _业务停滞增长,裁员“后患无穷”) U: G4 y1 q4 y
甲骨文的调整是全球性的。在印度、美国,甲骨文也在裁员,但幅度和影响力远没有在中国大。两个月前,外媒曾报道,甲骨文计划在加州地区裁员300余人,甲骨文在北美地区将有5%-10%的员工失业。 [ X: J; X! t2 h, R. z. P
此次中国地区裁员,云计算相关研发人员在首批名单之中,背后是甲骨文迟滞的业务增长。" h X, v: \* j% `+ U2 _
甲骨文今年3月发布了2019第三财季财报(截至2019年2月28日),第三财季总营收为96.1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96.76亿美元相比下降1%。
9 i, y' M# e1 z; q甲骨文这家昔日巨头,曾经在企业服务领域仅次于微软,如今靠什么业务赚钱?- U' ~( d7 \% |* A
根据三财季报显示的各部门业绩来看,云服务和授权支持业务营收为66.6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65.87亿美元相比增长1%,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9%,高于去年同期的68%。云授权和现场授权业务营收为12.5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2.99亿美元相比下降4%,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3%,低于去年同期的14%。硬件业务营收为9.1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9.94亿美元相比下降8%,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0%,与去年持平。服务业务营收为7.8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7.96亿美元相比下降1%,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与去年持平。+ }& u+ X9 f/ S% Q! P
也就是说,掉队的云计算业务,依然是甲骨文业务的大头。
) |' o0 C1 p3 ~在一位云计算行业从业者看来,甲骨文的云计算落后了,转型速度太慢,也是很多传统IT企业的通病。在数据库领域,增量市场基本都在用云上的数据库了,而存量市场不断在萎缩。
% z% v. h/ G4 l5 {9 Z像亚马逊、阿里巴巴,以前都是甲骨文的老客户,但是现在他们不但“去IOE”(在IT架构中,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EMC的存储设备),而且自己开发了适合互联网的数据库,抢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人才流动也从甲骨文开始外流。2016年两位甲骨文中国区高管加入阿里云,包括原甲骨文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喻思成,原甲骨文产品战略部高级总监刘松。
/ I, b( ]% U5 y# w4 a7 M+ Z% i在业内人士看来,甲骨文这次裁员的影响会比较长远,国内很多企业依旧在用甲骨文的数据库,如果彻底放弃中国市场,客户心理会受影响,甲骨文的数据库服务以后还能不能持续,将成为一个大问题。7 h" z2 J* s6 ~3 ]
*文中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 f3 [2 O3 J* b
5 L: ]8 A/ _, c2 b# l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wCfa0R
7 s# _6 ]: k6 A$ W) m% g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