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稗草曾经是水稻的祖先,千百年来,在人类不断干预下,最终进化成为水稻。水稻成为粮食作物后,和稗草、异花莎草生长在一起,彼此难以区分,人们常常把稗草和异花莎草统称为杂草。; j" r" b) ?* N# Y% ?6 M% `7 ]
z' J% e. X s4 J 杂草和水稻生长在一起,同水稻抢夺土壤养分,对水稻的生长极为不利。科学研究发现,一平方米稻田如果有十株杂草,水稻产量就会受到极大影响。倘若杂草种子混入水稻,稻米的质量和口感也将大大降低。所以,面对杂草,农民总是想法设法除掉。) J! Z, R3 k* y2 [8 b$ Q
% M0 ?4 f. U* h 水稻和杂草是近亲,刚刚长出地面的样子很相似,扁平、细长,不过,有经验的农民还是有办法区分彼此。叶片上独特的叶耳和叶舌能够区分两者,另外,也有人以叶片的颜色和毛涩程度来区分,两种方法原理基本相同,主要依靠人的眼力。然而,人工区分清除杂草效率太低,无法满足水稻大规模种植需求。
/ F4 z4 K( B8 x: z4 h ; _- \( G6 ~# ^3 ~6 }. l P0 B
为了除掉杂草,人类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效果甚微。经过成千上万次试验,人类发现水稻可以存活在水中,但杂草难以适应水中生活。于是,聪明的人类给稻田灌水,以此淹死杂草。
# D8 q3 c0 ^, g' g$ i0 M8 a: I( J
8 U) t' W7 g* o/ |0 h 通常情况下,植物根系很难在水下呼吸,但水稻可以忍受一定量的水分。第一次灌溉后,水稻植株几乎奄奄一息,叶片垂在一边,身体变得软踏踏的。不过不用担心,水稻可以在水中忍受一天一夜。
5 z& [$ A6 H, v$ s. F ( e; {; x- D5 C: ?
有人担心稻子浸在水中,会不会烂根。其实,在系统发育与进化过程中,水稻在体内形成了具有高效通气、透气、贮气功能的组织——气腔和髓腔,只要少数叶尖能露在水面以上,它们就不会窒息而死,并且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水稻全部浸入水中,它将被迫进行无氧呼吸,四到五天就会死亡。, [+ u$ B f; Y: z! @, l# ~8 j" i
0 H$ Q9 ^+ z6 X- Y) u" _ 水稻在移栽后、分蘖期、稻穗形成期、抽穗扬花后均需灌溉。首次灌溉能够除掉大部分杂草,等排干水分后,水稻能蚩焖俑椿睿院蠹复喂喔龋材懿煌潭瘸粼硬荨br />
1 S* F% m) F) g! Z) s 用水淹死杂草的技术人类虽然早已掌握,但没有人真正懂得其中的奥秘,上世纪四十年代,荷兰植物学家范拉尔特首次揭开了水稻的耐水技能。
3 A l+ |+ y; v0 [3 M4 G& F
, h" o: X# O1 P" D 范拉尔特发现,将水稻泡在水中,水会造成水稻根部分细胞死亡,但死掉的细胞很快变成通气组织胚芽鞘,和叶片联通,以此保证根部自由呼吸。& T. v9 }) d. f( x3 Y% g0 y8 H$ d
- B, E' @5 i3 N
因为是近亲,杂草对灌溉也有一定适应性,不过,它们的耐水性拼不过水稻,所以会早早被淹死。另一方面,用水淹的方法除掉杂草,减少了除草剂的使用,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做法。
% K; R6 B- i* \1 y$ @
2 D9 c6 G0 O. K8 _ 那么,是不是灌水越深,杂草被淹死的可能性就越大呢?答案是否定的,五到二十厘米水深是水稻能忍受的极限,超过这个高度水稻也会被淹死。所以,控制水深并及时排干水分,才能保证水稻迅速复活。
0 F9 }7 @4 t" q8 n- K1 A( l
5 i* M+ q' l0 g! h9 A 淹死杂草,这是水稻的生存智慧。
: j( }# e5 u+ Y% y" v' W! K
( y, z+ e6 L4 u& K来源:http://www.rensheng5.com/renshengganwu/id-179840.html2 ]( C2 V2 c/ Y5 q& }& {9 b' B: U5 ^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