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11.11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84|回复: 0

总去天坛,但是你了解天坛吗?天坛里的12大秘密,鲜为人知!

[复制链接]

13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5-7 05: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天坛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的祭坛建筑群
& |# T8 ^) V; c8 k) w4 U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4 }  V8 \+ P# w4 ]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G8 T% [5 \' ?6 _  z8 i想必不少小伙伴儿应该都去玩过吧~
9 k6 k8 p6 x( P- N: ^* `1 g但是,你们知道吗?1 K/ |+ j6 K4 F2 {7 Z5 c/ b
天坛里面还藏着不少很神奇的秘密哦~
2 ~- z% F: E% l; H, C' U( A" J9 {+ E4 m# R' N
1、天坛为何盖的有点歪?7 {5 M" E9 M- M+ Q+ H
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这条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大家绝对不会陌生。前门、紫禁城三大殿、景山,几乎北京城最重要的几大建筑都压在了这条中轴线上。但是,可以明显发现:天坛的位置有点偏,在中轴线往东一点。9 z' s& y. J: k, B) G( \3 @
要知道,天坛和故宫一样,都是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那会儿的北京城,还没有地坛、日坛、月坛和先农坛,作为北京独一无二的祭祀建筑群,天坛的选址完全可以在故宫附近挑个压着中轴线的显要位置,而不是现在的南二环边上。
: s, \& @# {8 N3 P那么,作为古代皇帝祭天的神圣场所,天坛这么重要的建筑,为什么偏偏选在了南边,又不建在中轴线上呢?
1 X1 a( t: ]" r) F9 w! e' ~' Q其实,这其中的根源不在于永乐皇帝和天坛的设计者们,而在于天上的太阳。因为按照《易经》的说法,东南方向是皇宫的巳位,是至阳之位,是太阳光线最充足的方位,当然也就是建造祭天之地的最佳场所了。所以天坛就被古人选在了北京城南中轴线靠东一点的位置。
5 a! A9 ^2 G) ?2 z( J
9 v$ h, E5 L# x3 [. R2、祈年殿为何一圈都是门?6 {5 a! E) V  I) `
祈年殿绝对算是天坛里的一个360°无死角明星建筑,因为不管你从哪一个角度看,祈年殿长得都一样,一圈都是门,打开后四边都有穿堂风。可是,它为什么会被建成这样呢?" J1 g. W/ ?2 y! c
另外,《明会典》(明代官修的一部以行政法为内容的法典)明确记载了大祀殿(祈年殿初名)在1420年天坛建成之初是一座矩形建筑。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三重圆形尖顶建筑呢?
" @' I& P/ z  l1 {8 l其实,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由于明武宗死后无嗣,所以作为武宗堂弟的朱厚熜就被张太后(明武宗之母)和内阁首辅杨廷和破格提拔成了皇帝,也就是说有点名不正言不顺。4 r) b& w' R! \$ N8 t; i
所以,朱厚熜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是天意如此,便号召群臣翻阅古籍寻找证据,没想到还真被他搬出了不少“礼数”。比如,天坛在永乐皇帝建造之初叫天地坛,于是他便在北京城的北边、东边和西边分别盖了地坛、日坛和月坛,以分担天坛祭祀的压力。  g" H1 s: x% k; Q6 h( @0 {
同时他还按照“天圆地方”的说法,把天坛的主要建筑都建成了圆形,矩形的大祀殿被改建成了圆形的大享殿。在设计大享殿的时候,他参考了中国古代传说中最早的祭祀建筑“明堂”(一个一圈儿开窗、四面通风的独特建筑),最后将大享殿建造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一圈儿开门、四面通风的三重圆顶建筑(PS:祈年殿于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依原样重建)。( m) ]' N( P- b8 n$ @* L- [9 v( q3 z
: ~/ ~  e, n0 j9 V  r, F
3、祈年殿为何是三檐攒尖式?  q9 s2 e4 E9 u. j8 \; ]
前面,小编已经解释了祈年殿的屋檐是圆形的原因——嘉靖皇帝为证明自己的皇位正统+受“天圆地方”学说影响。那么,祈年殿为什么要建成三檐攒尖式呢?
' p3 d1 T. d" a1 x4 {+ d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有必要先给大家简单普及一下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和等级。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分为两类:正式和杂式。其中,正式主要包括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和卷棚式,等级依次降低。另外,重檐的建筑等级要高于单檐。而杂式则主要包括攒尖式、盝(lù)式和十字脊式,它们都没有等级之分,比较少见。. R, C5 P1 Z, G4 _& g1 A
知道了这些,再来回答上面那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了。要知道,皇帝来天坛祭祀是来“敬天礼神”的,虽说能够让孔夫子跟他平起平坐(故宫太和殿和孔庙大成殿都是重檐庑殿式,等级一样高),但是“天子”在面对天上神灵时,还是要以天为敬的,这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建筑等级要比皇帝更高一筹。所以祈年殿用的是三重屋檐,比太和殿还多一重。5 u. Z2 ~- Q, J
但是,虽说上天是最尊贵的,但是谁知道皇帝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就连祁同伟都想胜天半子,难道皇帝就不想吗?而祈年殿用三檐圆形攒尖式,就巧妙地规避了建筑等级问题。既表达了对上天的敬意,体现了天人合一,又因为攒尖式没有等级,所以在人间的建筑等级还是太和殿最高,皆大欢喜。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W$ p1 J+ s9 w) ?
( t. w; M. b% j8 }& q
4、圜丘为何是秃顶?! u' f7 E! N- z6 C. t: v
圜丘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据史料记载,祭天大典在冬至那天举行,开始祭祀时间为“日出前七刻”,也就是天还没亮的时候。" F6 `+ H& q) m* \2 X4 y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寒冬腊月的凌晨,皇帝带着皇室宗族和文武百官,在圜丘坛祭天大典上瑟瑟发抖……由此可见,祭天大典不是一件什么舒服事儿,建造一个露天的祭天之地也不是什么明智之举。那么,为什么圜丘坛依然被建成了露天的呢?" r2 h' t: H% D6 s+ N  K
原来,在嘉靖皇帝之前,祭天和祭地这些祭祀活动,都是要在祈年殿里举行的。在嘉靖皇帝建造了地坛、日坛、月坛和圜丘坛之后,祈年殿便成了祈谷的地方,祭祀的神仙是皇天上帝,必须是屋下祭。
2 y3 Z2 {- q: w9 z5 [' _) z而圜丘坛却成了祭天的场所,是大报天的地方,必须在坛上祭。但是,嘉靖皇帝为了更加贴近诸天神祇,便没有建造屋顶。而他之后的所有的明朝皇帝,甚至连清朝的各个皇帝也沿袭了这个规矩,把祭天的仪式安排在了圜丘坛上。
4 ?% n# D2 M! ]6 d( s% O8 h: }2 a1 Z# {5 I
5、皇帝祭天时为何住在西厢房?
& d8 ^5 Y" Z2 `: T天坛里的斋宫是历位皇帝来天坛祭天时的住所。永乐皇帝建造天坛之时,天坛还算在城外,所以为了保护好皇帝,便在斋宫的外面特意修了一条御河。因此斋宫有个外号叫“小紫禁城”。9 U( ~2 x5 K* p+ y
斋宫在天坛西路,也就是天坛的西部,估计大家也都在上图看到了,这座相当气派的建筑在天坛的方位格局简直不能再惨了,位置偏僻不说,还是个坐东朝西的西厢房,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怎么能住这种地方呢?5 u' V3 O: m5 `- b. O3 w
其实原因很简单,天坛是祭天的场所,皇帝要对老天爷称臣,自称天子。老天爷坐北朝南,皇帝退居到天子之位,只能坐西朝东了。
8 j( n5 c% K9 e7 I: E天坛是个讲礼的地方,按照从老天爷开始的排序,皇帝在天坛的地位确实不算太高。紫禁城里的琉璃瓦是金黄色的,而斋宫虽然也是皇帝住的地方,琉璃瓦却是一水儿的青绿色。面对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皇帝也只能屈尊和平民老百姓一个住房待遇了。% n( T" x$ b& N6 ]( O  T

0 c, V( ]+ O+ T' {6、天坛为何只设钟楼不设鼓楼?: j" u$ W  Z3 J4 O& u
去过天坛的小伙伴儿,看到这个问题,多半会一脸懵逼。什么?天坛里竟然还有钟楼?在哪?我去的时候怎么没有看到?难道我去的是假天坛?!. h, I) }( x% O: ]2 i; S& S
其实,这座钟楼就在上面所说的“小紫禁城”斋宫的东北角。由于它的位置比较偏僻,在天坛公园的最西侧,再加上它不包括在天坛联票所含的景点之内,需要另外单独购票,所以绝大多数小伙伴儿在逛天坛的时候都会将它忽略。- L& |, U) M# U
大家都知道,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如影随形的亲兄弟,往往都会同时出现,比如北京的钟楼和鼓楼,再比如西安的钟楼和鼓楼。那么,为什么天坛里只有钟楼,而没有鼓楼呢?难道是因为它曾经存在过,然后被外力摧毁了?!; t7 ?& C( z; f+ ?- E* ?0 F3 K3 `
不然。其实从一开始,天坛里就只有钟楼,而没有鼓楼。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面大有讲究。有一句成语叫“晨钟暮鼓”,而作为皇家祭祀建筑的天坛,只设钟楼,不设鼓楼,则是有着只取“晨钟”,舍弃“暮鼓”,寓意皇帝永生之意。+ B* C+ J5 r" {6 o/ x# T- [
除此之外,在祭祀礼仪中,钟声比鼓声传得更远,可以让更多的百姓听到,有着“击钟聚众”之用,所以钟比鼓在祭祀时地位更加重要。其实,除了天坛之外,北京的地坛和历代帝王庙也都是只设钟楼,而不设鼓楼。
  Q( T' y' M9 ?- o3 I3 J4 ^) K+ d0 ?% H2 Y
7、七星石为何是八块石头?
1 J9 I" H9 A4 j七星石在天坛七十二长廊东南的场地中,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块巨石。但是,在上图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到,在七星石的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所以七星石实际上是由八块石头组成的。那么,七星石为什么是八块石头呢?5 S+ i; {7 Y+ j! u' D0 [
关于这个,有一种说法是:七星石原是明朝嘉靖年间设置的七块镇石,寓意泰山七峰。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为了表明满族也是华夏民族的一员,乾隆皇帝诏令于东北方向增设一小石,寓意华夏一家、江山一统。
/ [8 c5 k  ^$ c相比之下,小编更认可第二种说法。七星石之所以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是因为我国古人不把北斗七星当作勺子,而是把它当作玉皇大帝巡游四方所坐的“地车”(《史记·天观书》:斗为地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天坛作为祭天之地,玉皇大帝的地车当然也在祭祀之列,七星石摆成北斗七星状就解释得通了。
3 v7 j+ `2 d+ k  R% U$ [8 N而第八块小石头,它在七星石中的方位,刚好对应着天上开阳星的辅星(我国古人看它距离开阳星不远,于是便把它叫做“辅”),这说明古人对天象的观测非常准确,这样一颗比较暗的辅星,都没有被落下。所以很有可能,古人一开始设置七星石的时候就是搁的八块。
: L& ?$ W! U3 v0 h0 x+ b2 \; Q1 L6 @% i+ Z0 b1 D
8、丹陛桥上的路怎么走?# H1 f  K8 J9 g
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是天坛内坛的主轴线,是连接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任何走上这座桥的游客,想必都会被中央那条稍微凸起的石板道所吸引。但是你们知道吗?这条路并非皇帝祭天时所走之路,而是只有宦官才能走的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3 i+ y( C- l" q' l( ^
这里面大有学问。其实丹陛桥的路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南端高约1米,北端高约3米,由南向北逐渐升高,象征着皇帝的步步高升,所以丹陛桥其实是一条“升天之路”。2 d+ T# ~; @2 v0 s/ {8 n7 G# ^
而桥面正中央的那条石板路就是所谓的“神道”,而右侧为“御道”,左侧为“王道”。祭天之时,王公大臣走王道,皇帝走御道,而宦官则走神道。之所以宦官走神道,是因为宦官的手中捧着皇天上帝的灵位,代表的是“神”,所以必须走中央,而皇帝只能屈尊走“以右为尊”的御道。
* _" C4 s7 U' }: [7 L3 L! O除此之外,皇帝在登上丹陛桥之前还必须先在桥东的具服台漱洗更衣,甚至明朝皇帝到此还要脱掉鞋子,以表示不将丝毫微尘带到神坛之上。* n! z! v9 K  }" {; i

0 V" y! o: E1 H- U9、天坛祭祀的是什么神?- d3 j# a' B. M2 k5 w
很多小伙伴儿都下意识地认为天坛跟地坛一样,都是一个坛。其实不然,天坛其实是圜丘坛和祈谷坛两坛的总称。
: h4 X) t% z2 [" G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两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的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回音壁等,而祈谷坛内的主要建筑则是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F' t: T- ]& ~, a
除此之外,圜丘坛和祈谷坛供奉和祭祀的神祇也不一样。
! d) f9 Z' @8 q- Q$ d4 t圜丘坛内供奉神祇之地在皇穹宇,内供奉儒教至高神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和皇帝的列祖列宗。另外东配殿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之神、木火土金水之神、二十八宿之神、周天星辰之神,西配殿供奉夜明之神(月亮)、云师之神、雨师之神、雷师之神、风伯之神。
. z, K0 R8 s# ?$ H: `' }& {祈谷坛内供奉神祇之地在皇乾殿,同样主要供奉的是儒教至高神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和皇帝的列祖列宗。1 p" X. ?+ ~# u0 Y8 W

5 f& v( Y  |, Q! W* z3 X10、天坛哪里体现了“天”的内涵?/ E6 _0 @" p8 h7 J
天坛的特殊性体现在一个“天”字上,所以天坛中的建筑在细节上处处为这个至高无上的“天”服务。* Z4 _0 X' Z4 L7 h0 ]9 L% s" r
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圜丘,它无论在尺度上还是在构件的数量上,都集中并反复使用了“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那么,为什么是“九”而不是其他数字呢?因为我国古人认为“九”为数之极,是最尊贵的象征。
0 x4 }7 l$ v* g# l2 O  w2 U. i; o: u圜丘坛与“九”的关系极为密切,比如它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被称作“天心石”。从中心面向外, 3 层台面每层都铺有 9 环扇面形状的石板,上层从第 1 环的 9 块到第 9 环的 81 块,中层从第 10 环的 90 块到第 18 环的 162 块,下层从第 19 环的 171 块到第 27 环的 243 块。3 层总计 378 个 9 ,共 3402 块,象征“九重天”。
) @  a9 ~  u$ p. a5 ]# x$ ?; q8 p$ q4 H: A; l/ m9 B9 b
11、天坛体现了古人的哪些天文观?2 _4 C7 l  p# F5 `$ j" ~
天坛的围墙俗称天地墙,北边为圆形,象征地象,南边为方形,象征天象,体现了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天文观。
2 I: L3 M% d: N! c+ ~祈年殿的殿正中有 4 根通天柱,象征着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中层有 12 根金柱,象征着一年的12 个月。外层有 12 根檐柱,象征着一天的 12 个时辰。中、外层相加共 24 根柱,象征着一年的 24 个节气。三层相加共 28 根柱,象征着周天二十八星宿。5 {/ v1 s( u2 o6 H7 g
除此之外,顶部还有 8 根童子柱。三层加顶部共计 36 根柱,象征着三十六天罡星。而祈年殿东边的七十二连房则象征着七十二地煞星。
: I6 d0 [2 Q* O圜丘四面石栏上雕刻花纹的石板数,第一层每面栏板 45 块,四面共 180 块,由 20 个 9 组成。第二层每面栏板 27 块,四面共 108 块,由 12 个 9 组成。第 3 层每面栏板 18 块,四面共 72 块,由 8 个 9 组成。三层台面的栏板总数为 360 块,正合历法中“一周天”的 360 度 ,也就是一年中的 360 天。
. D. h5 Q2 r+ r7 e, C
0 o8 r3 i) O$ Q  |12、天坛内适合散步的五条小路3 Y. y. [5 _- C. ^
天坛内有很多非常适合散步的小路,这里小编只给大家推荐其中五条。) L) m0 v, W' z; s  Q1 G
银杏路:在皇乾殿和北天门之间,两排总共23棵,不管是夏天还是秋天都非常漂亮。( L2 N! a3 ~, K5 `
古柏路:在丹陛桥西侧,26棵古柏排成一列,路边有可供休息的座椅,旁边是古柏林,不管是散步还是休息都非常惬意。
7 W  V. N& C% o" f丁香路:在月季园与古柏林之间,是北京城最大的一片丁香林,占地6300平方米,种有丁香240从,树龄近50年,在北京城非常少见。丁香路就在这片丁香林中间。
- U" o" v1 m! Y: ~- M( m国槐路:在天坛西天门至古柏路之间,两排高大的国槐在半空交接,下面一片荫凉,坐在路边的座椅上,看着满眼碧绿,心情一下子就好了。- q9 r( X0 J2 ~7 X; j2 y0 U
内坛环路:沿着祈谷坛的围墙,有一圈小路,这就是内坛环路了,沿途红墙绿瓦、青松古柏。逛完祈谷坛之后,避开人潮,来这里走一走,也挺不错的。
  k: E- e9 b: q
! J" e7 {% n- p8 X/ Y- E" q8 D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687814244580196876/
5 I, y9 ^2 E5 c& S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

GMT+8, 2025-2-23 22:54 , Processed in 0.04807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