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朗罗布老人的生活照/ X. A1 _6 h: g
; L% U0 J' [0 r. I( v A+ I, V! R
6 r) G& j4 a1 C+ {5 P3 N周末,索朗罗布老人早早出门,如往常一样边锻炼边享受墨竹工卡的晨光,退休24年来,老人坚持每天锻炼的习惯一直没有中断过。索朗罗布老人是墨竹工卡县委宣传部的退休老干部,本年78岁,固然已近耄耋之年,但身材仍旧硬朗。老人履历了新旧西藏的变迁,用亲身履历向记者讲述了新旧西藏的故事。
9 m3 Y$ S( q* h0 H) {: t& H) O索朗罗布老人的父亲是寺庙的“差巴”,父亲想着孩子多少能在寺庙里偷学点藏文,以是也把索朗罗布带到寺庙当“差巴”。索朗罗布8岁时就为寺庙上层僧侣干苦役。“那时,从早上起来就有干不完的活,放牛、喂马,种地、收割,吃得糌粑是最劣质的,别说喝酥油茶,连清茶也只能喝两小杯。偶然候饿极了,我会趁放牛时偷吃一点农田里的豌豆。”老人的额头上瘪了一大块,嘴角边也有一块疤,提到旧社会,索朗罗布老人感触颇深,“这些伤是寺庙僧官打的,其时我给上层僧侣们倒茶慢了一点,就被僧官用厚厚的靴跟一脚踢到我的嘴上,当即豁开了一个口子,我跪地讨饶,僧官还不作罢,直接把我四脚朝天地摔在墙上,顿时鲜血染红了一片,那时我只有8岁。”索朗罗布老人说到此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后来,索朗罗布和另外一个孩子实在忍受不住折磨,偷跑到了甘丹寺,一年多后,索朗罗布和搭档被抓了归去,其时逃跑出去的差巴要受酷刑。除了对索朗罗布家人进行更重的差役外,还要对索朗罗布进行50大鞭的体罚。“其时差巴里有一个年长我几岁的哥哥,他念我太小无法蒙受这么重的酷刑,自动替我受了鞭刑。”索朗罗布老人愤慨道,“如果没有共产党、解放军,我可能早死在旧社会了。”
; c+ j) m" q& @8 b( b4 F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封建农奴制度被推翻,农奴从此获得了人身自由。“我记得很清楚,其时西藏筹备委员会的工作职员给我们老百姓送来了酥油、糌粑和白糖,我们家人其时喜极而泣,这之后,我们也吃上了面食和米饭。” 索朗罗布老人回想道。7 o) P) ~0 H- h6 ]9 |. u+ t7 G, L
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960年至1966年,索朗罗布被送去甘肃兰州西北民族学院(现为西北民族大学)上学,主学汉语文和会计。6年的学习生涯,索朗罗布降服齐备困难积极学习,积极进取,其时正赶上全国“三年天然劫难”,学生们每顿只有二两高粱馒头,很多学生熬不住想打退堂鼓,索朗罗布耐心劝导同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我入校第一天就已下定刻意要完成学业,将来为社会主义新西藏创建和故国繁荣贡献本身的一份力。”1966年学成毕业后索朗罗布被分到了日喀则工作,3年后他自动要求去条件最艰苦的下层工作,后被调到日喀则萨迦县,重要从事会计和文秘工作,在萨迦的16年里,索朗罗布常常下村调研,那时农村经济条件差,他就背着行囊徒步走村入户,住在最贫苦老百姓家里,帮老百姓放牧、种地、收青稞,脏活、累活抢着干,真正做到了“四同”,即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1985年索朗罗布被调回墨竹工卡县,先后在尼玛江热乡、唐加乡和墨竹工卡县委宣传部工作。1995年5月索朗罗布退休。6 p/ y# L# O5 @' U# b" y0 N2 a1 t
索朗罗布在日喀则萨迦工作时遇到了老伴。如今,他们的5个儿女都已立室立业。在墨竹工卡县城一个安居小区,一幢300多平方米的安居房是索朗罗布老人安度晚年的新家。5 G Z! v& U* F) W
退休后的索朗罗布老人也积极发挥余热,常常到墨竹工卡县的各中小学校进行新旧西藏对比宣讲。索朗罗布老人说:“在旧社会老百姓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西藏民主改革后,西藏百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改革开放40年是我们受益最多的时期,在党中央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西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要懂得恩从何来,恩向谁报。”
2 {; E( ~- e' |; g& A索朗罗布老人的一生见证了新旧西藏的故事,故事里有苦难的影象,但更多的是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甜蜜幸福。索朗罗布老人是党和当局在西藏民主改革后培养的少数民族干部,在西藏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创建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索朗罗布老人扎根下层,情系老百姓,用现实行动为下层创建作出了不可消逝的贡献。
1 {& J( L: S# U$ Z* s5 }8 T7 ~! o
' R+ k1 n! J; P! T!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672626599646462476/8 d6 i5 T v2 Q( f2 ? _, X3 J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