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耀的科技观察
X' ~2 ^& t$ M读懂科技,赢取未来!+ Y6 p4 P) y" ^8 L
   
1 M4 `/ M. P" f R7 @4 a2 Q% b7 O9 D' F; n" i0 b* u( x* X3 `5 f2 ?
过去几年,随着云计算进入到全面爆发的新阶段,用户对于云的接受程度正稳步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基于对数据安全、业务需求、以及避免供应商锁定等因素的考量,也逐渐在业务部署上采用了多云融合的策略。
& ?1 i* ~% s3 i7 m# V( E% w3 U8 h; h" K7 J, l
' N, e# R/ u4 |* M! D* g但任何事物都具有AB面,采用多云策略在给企业带来众多好处同时,也对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如何在实现多云策略的过程中,让业务的影响及风险最小化、实现企业应用“平滑上云”,已成为目前企业上云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 {0 B0 @2 W8 O' W% k& \0 O! v0 n: t/ e% Q
4 m7 c) `8 [* {8 j! [$ \% \
0 N7 I1 Q; [$ C- P. u9 q/ s
# A/ ~! J2 u. z* m. P: x
$ e. i7 E5 _0 g+ }在此背景下,今年8月2日,IBM宣布已将其软件产品组合转型为云原生,并对其进行优化,可在红帽OpenShift上运行,企业现在可以一次性构建关键型任务应用,并在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平台、阿里云、IBM云等所有领先公有云以及私有云上运行,而全新云原生能力将以预集成解决方案的形式提供,IBM也把它称之为Cloud Pak。8 [# [2 a/ i' E& H
3 T' W+ a: a3 j: b8 f( ^
; _8 i' @' m# {9 M& t
毫无疑问,Cloud Pak是IBM在云技术创新领域最新的“集大成者”,它把IBM软件的能力从数据中心中释放出来,为企业提供全面云化支撑的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在多云新时代的面临的重要难题。可以说,这不仅是IBM及时响应企业客户需求的最新举措,也是IBM跟随这个时代不断迭代和进化的最佳体现。
7 u2 U& }2 ^: d+ N
& z% s: ^2 C# {/ X5 h
& \ U' p4 M5 S/ a0 T# U7 j新挑战 * T* w, L/ q9 v: W, a# L
5 @. `7 P; N* F, Y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多云策略,但企业在采用多云时,往往又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做观察:- v9 X& C# c# k% G* x/ Y
) F! w, J7 d% ?/ s
, X O, I6 m8 O) g( ^
7 t0 y# ?- Y! k0 A- ~/ E7 j& M5 ]' P
8 L, `' T. b3 v6 q& ~
第一,多个云平台和供应商带来的管理复杂性。IBM的调研显示,98%的企业预计未来三年内也将采用多云管理环境,但仅有 41% 的组织制定了多云管理战略,而且仅有 38% 的组织部署了多云环境运行所需的程序和工具,也就是说有超过60%的客户表示他们并没有相应的工具和流程来管理和运营复杂的多云环境。可见,随着采用多云策略的企业越来越多,其复杂性和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
3 m; y% }/ _: k5 \+ j* S5 U/ _: S0 C8 c& y) M3 W ]
! x1 l: A& ?0 U4 o8 B3 R
第二,是独特工作负载和数据带来的管理新挑战。例如,使用多云后,企业无法避免数据的跨云迁移,由此在数据一致性、低时延等方面形成了新的挑战。同时,在安全方面,牵涉到各个云服务商的安全能力差异、企业自身对安全的要求,以及各国法规遵从等综合因素,多云的安全治理问题也更为麻烦。
/ o' c8 g6 s& X
: W I) k+ \; a2 s; C$ ]2 V( b& p% P1 r1 a
! Q* R. W" i8 x* }$ ?
第三,是云原生应用与传统应用之间的管理差异性。企业上云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迁移过程中可能涉及大量的应用系统重构和替换等冲击较大的改变,而在多云因素的影响下,云化迁移的技术难度无疑增加了,这就需要对云原生和传统应用之间进行聚合、转换,所以对集成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8 j2 z ?# f4 m0 l7 w q1 j( v
" v8 A8 l% e% F' L
2 _3 z, ~# _" z+ W最后,是多云环境下日常运维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特别是随着业务灵活性的增加,多云和多集群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管理难度不断提升。例如,如何获得对所有集群的可视性以查看应用程序的组件在何处运行?如何知道哪些系统正发生故障?如何监视云和集群之间的使用情况?如何管理该环境的配置和更改?! d8 S, O& q) X+ ]) p# g4 ?
6 I7 d8 q I, ?. ], `6 }- Z6 l; A4 k( i; n( Q+ h' r- C
不难看出,云技术对企业IT的影响无疑是划时代的,多云策略也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上的必然选择。但多云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新挑战。
4 {$ C: [5 n* l: T2 J" |# K5 B, n& c9 X5 y, T
& s4 }5 h9 A9 Z7 f+ i8 v) t) w, f新能力 % ~9 T' X$ T6 F' D' D& P0 M
" Y3 K* U2 d% e1 h4 M3 W: G 0 T- p2 s" r1 U4 S! o
基于此,IBM“与时俱进”的发布了IBM Cloud Pak解决方案,它把全新的云原生能力以预集成解决方案的形式提供给企业客户,并围绕企业多云环境中的迁移、构建、管理三大难题,让企业可通过一次性构建关键任务应用,就可让应用在所有主流公有云或私有云上的运行,真正让企业从容上云,不惧挑战。; ], `- t8 X1 M [# x$ C7 e
" D& i1 [2 V5 p* ]2 V
1 G. f; t% j0 p* q! u
( s2 |- {" k. r4 b
* f& d# Y9 l. Z5 Q9 z& o8 z' ^, h. P6 \4 k
其中,面向多云管理的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解决方案,重点关注的是企业上云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多云管控、治理和运营,并为之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案与能力,帮助企业轻松应对上云后怎么管理的问题。
f# b5 s3 J; N& g" X& i' B: g1 I0 c6 i3 q* c6 E' |
2 u+ T# k4 M( }& T5 b' }' e' V首先,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提供了完整的多云管理解决方案。其底层以基于包括RedHat Openshift在内的容器平台为依托,为用户提供基础的运营服务能力,包括日志记录,监控,安全,身份访问管理等。' o: d2 h# z2 ~- ?/ y
. s; |) v4 ]/ ?+ c* Y' R
+ S$ c- p6 V) W6 G" q5 b同时,作为IBM多云管理的套件,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还实现了在任何位置运行并提供服务,无论用户的应用运行在主流的公有云平台 (如 IBM Cloud、AWS、微软Azure、阿里云、谷歌云),还是运行在企业的私有云平台乃至内部系统中,都可通过该方案进行有效管理。
7 K* ^) J: h) p1 W, p8 V+ _( z9 \4 ~
+ V, R2 {! I5 B9 k2 U. r) k3 e1 g% E8 f' R! W% Q0 l$ P
其次,在容器平台之上,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提供了包括应用管理、事件管理、多集群管理、基础架构管理的一系列功能组件与应用,并能有效的集成现有的工具,同时也能为用户提供完备的安全与合规的管理能力。4 z, {; n4 H5 F! ^. u: R4 t+ i
' B" O8 L4 w: Q4 B; b4 {' O
k* t; `; l8 x/ G- E! ?/ @
+ l$ v' g5 ^3 u% w; ]% a8 [0 [% O- v( E0 |" C8 i" n
1 m: o- [2 b& Z- [/ ], [以多集群管理方面为例,该方案以应用为中心构建全新的管理方式,用户可根据策略跨集群定义和部署应用程序,自动生成的监控仪表板,并可根据部署情况进行实时更新,通过可视化展现能力,让客户可以看到应用在哪些环境,哪些云平台运行,同时应用的部署也可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快速执行。( l3 `) U* R- T' o+ \- J7 U
, r! B/ _; p" j
" ?& ]9 p, c+ E5 [2 M! t此外,它还可以在多个集群、应用和基础架构之间执行策略并确保合规性;而且它的管理内容还涵盖了整个集群的生命周期,包括从集群申请,到新的K8S集群部署再到集群的健康状态监控等,都能以统一的方式管理运行在不同云环境中的云原生应用。; _: ~0 R# G+ {6 ?# Z2 [% j
2 ]6 I* c b" X# F
4 u, z O9 `* Y3 r
最后,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不仅能够管“现在”,也能管“未来”,特别是针对多云场景下的业务应用可能部署在不同的环境中,如边缘计算平台、物联网、车联网,采集端等环境,Cloud Pak也提供了对应的目标管理环境。! i/ z4 Z0 O( h* Q, b3 q
9 k) o, w1 Y+ E. m: _) v% g
5 l9 N/ o& r9 f" t1 J 9 Y# C1 q6 [- T' T
1 S* `- | n" x k+ f1 y
' M2 q% k- h: k/ ^' Q: x: H小结一下,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凭借丰富而强大的功能组件,可为企业在面对多云环境管理时,带来三个方面的好处:! u% B1 M( ~ N
) n) \$ p2 P% Q1 p! m) W" A; i e4 M: a( }$ N; h5 ^$ t
一是,端到端的可视性,可提升应用和集群在企业内部环境到公有云或私有云等任何云环境中的可视化能力;二是,全局的治理,即在所有应用程序和集群中,可使用一致的配置和安全策略管理多云环境;三是,强大的自动化,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帮助企业提供可预测的信号来驱动和简化IT和应用的运营管理,最终提升灵活性、并推动成本的节省。
4 u9 w( |% b& ?" b' n
6 T; U" |1 q9 f0 m& h, c9 \) p! ]3 C$ E8 } M/ I
新价值 % E. `2 Q; J# U; K3 S( Q
$ N6 Q8 e! X, |总的来看,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解决方案,可以说不仅帮助了用户解决混合多云场景的痛点,也构建了面向未来的多云管理新模式,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价值,具体而言:
7 ?6 @4 _' a' C, S% L4 Y$ @4 }" }) K2 b' j4 F
1 N. f2 l8 Y# N6 y4 |1 l2 Y
1 |! b& N6 k7 k, o9 C* q7 z# m1 o! A! I3 F* q
! R y0 C( E% ^% ?& D+ w: U% u' n
其一,是帮助企业实现了混合多云环境下云管理的统一。企业在未来无论是采用私有云、混合云、还是公有云,这些不同的云都是企业建设资源、管理资源的一种方式和选择。对企业来说,通过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提供的统一的用户体验,并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上“为我所用”,最终就能为企业实现资源优化和降本增效。' ]. t* v- a. n" H
0 G0 E. M* G+ F. A8 j: v% l
x" x: b( v$ s( }8 ]8 i其二,是让企业大大减轻了日常基础架构运营带来的种种“制约”。换句话说,未来企业的服务模式将都转变为云的模式,而且和应用是深度融合的,因此通过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赋能企业基础架构的运营,就可以让企业无需关注底层基础架构带来的难题,并构建起以应用为中心管理新模式,推动业务价值的提升。; X) w0 C, n% ^; ]& @( S* _
# \! W! G8 q; ~! U6 ~
* C+ ]3 v! P2 i1 s* w其三,是支持未来包括边缘计算在内的本地化智能应用处理。随着企业应用部署的范围从数据中心扩展至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模式,应用服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将快速上升,云网融合和边缘计算同样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那么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中的多集群+边缘管理等新的能力,也为企业将来应对包括边缘计算在内的新应用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q! d3 N/ N$ v9 f! z; p. H3 |
( Q3 L) y% V# ?$ ]1 j$ }$ Z. y; _9 |' v; s n
综上所述,通过全新的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解决方案,IBM真正帮助用户解决了“多云融合”管理的挑战,同时还把这种能力往包括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更大范围的领域实现了延伸。如今,IBM已帮助20个行业的数千家企业实现了更快、更安全的上云之旅,这让它展现出来的价值远不止于眼下,更在于未来。
- G6 U4 Z$ S( x3 Y: D* D9 t3 K W: s; I. x' J
6 h j( f( K! ]' _ L/ L7 m+ s1 u5 T

8 N6 t9 y. e8 i. D$ i; T$ v4 e0 u8 R5 X, U% U
7 q2 z) p- I2 G! B" x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媒体人申斯基(微信号:shenyao)创办,16年媒体工作经验,拥有中美两地16万公里自驾经验,专注产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渠道生态以及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 {! ?, b! X: ?
# h3 ?$ f+ ?. U1 ~& Q
8 P+ G$ f! P0 u- q" g7 h. Z2 m

. u7 m) k3 L* }% Y' Q点击“阅读原文”,或拨打400-668-0529,了解更多IBM多云管理解决方案。↓↓↓( j# k$ d; }9 H. C5 R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65100005&ver=1774&signature=Owvym*HVxIR0vzGMaM5k4BQKNK7R-GaIDusSb26JMNclvE4K-81RCEv5NEkWI1x05XIwyunM6*WTnTzl52XjntG7ha8qg3s7BJgoRURL0LuFve-kuD-kV0xgwzrsm4rd&new=1
( b' i& o% `; m- A- u* J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