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月 28 日,360 集团董事长兼 CEO 周鸿祎宣布 360 家庭安全大脑即将正式发布,以及围绕此战略发布了五款新品。* P) \, p. l5 o+ u0 E
这一举动,正式将 360 送上了智能家居的牌桌。" x6 C7 }3 b( n
但在这场游戏中,小米、华为早已盘踞一角。据 3 月 29 日华为发布的 2018 年全年财报显示,得益于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规模进的提升,全场景智慧化生态布局取得突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 348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 45.1%。全场景智慧化生态布局中的智能家居领域取得的成绩是:HiLink 智能家居平台目前已实现与 150 多家厂商合作,覆盖了 500 多款产品。
' T+ F8 c' Y* {对于小米而言,得益于生态链企业的发展,物联网早已成为相关数据显示,物联网(IoT)平台和生活消费产品在 2018 年第二季度给小米贡献了 104 亿元的收入,占据其总收入的 22.9%。
4 h* W( @" @" N$ ~: U面对劲敌,360 将采取怎样的突围策略?周鸿祎在会上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
6 ~( C, T6 n) R. a, ^: e 3 月 28 日,周鸿祎在「老周的 IoT 春季发布会」发表演讲〡奇虎 360
, Y% ~7 n6 z; E 掀翻桌子,重定标准
+ J/ H1 W, b7 i6 N9 v& Z在 IoT 领域,小米起步早、跑得快,「朋友多多」的生态链企业竖起了难以企及的高墙。8 T; r: q5 o1 r4 J) ^* P
早在 2014 年,小米就成立了专注于智能硬件孵化和培养的生态链部,通过投资和孵化建立了由超过 220 家公司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有 100 多家公司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产品。2017 年,雷军正式宣布将 IoT 能力开放给所有开发者,服务更多第三方。去年,雷军在小米 AIoT 开发者大会上进一步强调:「小米推动 IoT 设备的进步,另外一方面也给行业造成了一些误解,是不是不加入小米生态链我就不能够连入小米的 IoT 系统?我再说一遍,不是。」
6 h9 T6 ?; H1 O% j2 T" ]$ }- e" {除了开放的态度外,小米也主动拥抱机会。其与宜家合作,宜家全系智能照明产品将会接入 IoT 平台,未来将可以通过米家的 App 控制、小爱同学控制宜家的智能照明类产品。
. q. a; J) y# _' n3 \$ g' w而华为则赢在手机出货量上。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关卡,手机往往是设备的连接入口。华为在最新财报中提及的成绩是:智能手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三。( @& c9 n- v2 q% Y. l8 b
HiLink 是华为 IoT 平台的通用开放协议〡视觉中国
7 C/ A: |; b8 B& ^! |$ c在智能硬件之上,华为还有 HiLink,华为将这一连接协议推给合作伙伴,便能将第三方合作品牌的智能设备接入华为 IoT。例如,华为曾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HUAWEI HiLink 将接入京东小京鱼智能平台,即是说,通过华为的手机等终端设备就能与京东全系列智能硬件建立联系。
3 e* o- Z6 u$ u" L `! ?没有入口,也没有硕大版图的 360 怎么办?周鸿祎延续了 360 以往的优势——安全:360 公司的 IoT 战略不是要做小家电或者百货店,而是提供智能安心生活的解决方案,让家更有安全感。360 家庭安全大脑要以云端大脑为 IoT 核心,使得发布的产品能形成家庭安全大脑。' Q2 s5 m& S6 j! Z, \
他在发布会上表示,智能安全的家就是要将摄像机作为它的眼睛,智能音箱充当它的嘴巴和耳朵,可视化门铃作为它的传感器,未来也可能有更多传感器的加入,比如儿童手表等。$ X' f! l, w" E3 a' m
简单的比喻是,安全大脑使得连接设备具备了「护盾」,可以抵御外来入侵。但真正的安全还需要做得更深,不能只局限于监测环境、及时反馈和保护设备上。8 Q O2 I7 t3 V, n
360 要从更加深层次的角度制定标准。「360 要在 IoT 下半场中胜出,就只能掀翻桌子重定标准。」一位业内观察人士坦言,目前无论国内国外对于数据安全、隐私都极其重视,这对以「安全」起家,还未远行的 360 来说,是最好的机会。8 c+ g1 I0 A9 j' E! R: r+ ?
前移的安全关
$ L$ C6 B/ f7 f2018 年 5 月 25 日生效的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法案(GDPR)被称为欧盟史上最严的用户数据保护法案,按照 GDPR 的规定,企业在收集个人信息之前,必须采取用户能理解、接受的方式向用户说明,并赋予用户可随时撤回许可协议。违反条例的企业或将面临最高 2000 万欧元的处罚。除了这一法案外,国内国外还颁布了诸多类似的法律法规。
0 r& S5 r8 A# U, ? n5 O/ [; m要求的制定是为了应对数据增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8 ?# |3 v: Z* }( h/ a
安全是物联网智能设备不可忽略的问题〡视觉中国
2 u1 b' N" P5 o* m- F2 k据相关机构预测,到 2020 年,全球将会有 250 亿件设备接入物联网 ( IoT ) ,市场规模将达到 1.7 万亿美元。与之对应的是爆炸的数据量,物联网产生的数据量预计到 2020 年将达到 4.4 ZB,而 2013 年仅为 0.1 ZB。
: e4 x7 O- t; ?* V3 ?7 ~(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数据收集越来越多元,也越来越边缘。未来数据的处理将有许多聚焦在边缘场景。正如周鸿祎在会上所说,时下 80% 的智能硬件其实并不是真智能,真正的智能硬件需要连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做到端云协同,融入边缘计算。. a L! } [2 g4 m6 o p
但边缘计算并不够安全。边缘计算模型可以在网络边缘完成一部分数据处理工作 , 相比于云计算模型 , 可以避免用户隐私在传输链路上或云计算中心被窃取。但正如腾讯优图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王川南所说,目前攻击者窃取物联网设备上的信息并不困难,而网络边缘的高度动态性也增加了网络的脆弱性。
8 U/ ^6 D( U5 c- J: y可喜的是,360 已经开始重视 IoT 安全问题。除此以外,许多大厂已经看到了新安全标准带来的红利。据海康威视总裁胡杨忠介绍,在物信融合数据安全保护与隐私保护中,海康威视出于法律法规、用户规定等多种考量,制定了开放平台保护数据的新标准。因此,合作伙伴在于海康威视的合作中,能避免很多后顾之忧。
" i& W0 {7 |6 i8 R+ O但真正的弯道超车或许不能只局限于常规意义上的「安全」。从商业上的考量来讲,「适配」目前的标准或许最为重要,但是长远来看,按照要求制定属于自己的标准才是争取到话语权的终极武器。360 有资格制定自己的标准。
d: b0 G' \/ Q目前 IoT 的安全究竟能做成怎样还不清楚,一位智能家居相关从业者说,因为其以往做的安全都是聚焦于 PC 上,但物联网智能设备上的安全与 PC 的安全有很大不同,比如算力就存在差别。不过,这一定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D, r. h. C2 `4 Q
6 r0 F) k, A( u9 U+ t5 |' w M1 q
来源: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c9eeccf77ac646f1034ed32/
' J# r% S& P#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