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Edward He on Unsplash,燃财经(ID:rancaijing)原创,作者:黎明,编辑:魏佳
, b' t' {) K8 H互联网的创业江湖,时常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门派。以秦岭淮河为界,一南一北,中国的互联网也形成了所谓的 " 北派 " 和 " 海派 "。. u2 B7 T% A. B5 B8 P& j
在传统的刻板印象里,北派务虚,讲排场,好大喜功;以上海为代表的 " 海派 " 务实,讲套路,精于算计。
! E! S1 i- G6 i& V5 @; C& M过去,上海曾屡次遭受 " 错失互联网 " 的质疑: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错失移动互联网机遇,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 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过去两代互联网巨头 BAT 和 TMD,没有一家诞生在上海。- h; O3 Z, t7 W! |
有意思的是,上海的明星创业公司并非乏善可陈。盛大、巨人、易趣网、1 号店、土豆视频、大众点评、饿了么、快的、摩拜,这些曾经风口上的创业公司,都是从上海起步。可惜的是,它们最终没能成长为超级巨头。被收购,或者走向没落,成为它们共同的注脚。1 C8 d$ @5 X+ ^7 i
这么多年过去,上海互联网到底剩下了什么?/ t, W, |9 k: O. o
根据 2019 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202 家独角兽企业中,总部在上海的有 45 家,这一批创业 " 新贵 " 包括陆金所、小红书、易果生鲜、哈啰出行、灿星、爱回收、出门问问、洋码头等。这个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j/ Y# m9 D& M
来源 / 2019 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 表示新上榜, X- I# L) ~5 U
如果仔细回顾上海的创业过往会发现,在前赴后继的创业浪潮里,有一些东西在这座城市沉淀了下来。比如,游戏基因、白领文化、下沉思维。
7 o+ q E1 n$ W; ^ U: a! C( u" l这些东西可能是 " 守正 " 的结果,也可能是 " 出奇 " 的产物。它们在上海最新涌现出的一批明星项目上得到了体现,未来或许还会继续发挥影响力。
8 m) q- S7 X, [" T* B游戏基因
7 p- h& V, O5 y0 y! [! [7 v上海最早在互联网界崭露头角,是因为游戏公司的崛起。15 年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是盛大网络。这家公司凭借《传奇》游戏,红遍大江南北,创始人陈天桥因此问鼎了 2004 年中国 IT 首富。
$ \. Y F+ \. H; z0 _7 T5 m2009 年,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还未像今天这般四处开花。作为 PC 时代最火爆的产品之一,页游成为当时互联网竞争的高地。当时国内游戏行业的头部玩家是:盛大、网易、巨人、腾讯、久游、第九城市、世纪天城、光通,其中 6 家出自上海。9 {% U# f9 V& T6 v* _) J7 Q9 `7 w' Y
这是属于上海的高光时刻。+ \# Q n: ]+ s# m7 t) Q) g% H5 T
日后看来,游戏公司的盛极一时,给上海的互联网生态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盛大流失的游戏人才,逐渐成为移动游戏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这为上海互联网创业,埋下了游戏的基因。& W* E& w* |' t5 \& |
盛大走出了两个人。一个是盛大 CFO 张勇,他后来成为了阿里的 CEO,成为 " 逍遥子 ";另外一个是谭思亮,他创办了趣头条。趣头条是 2018 年兴起的新经济公司上市潮中独特的一个:它只花了两年多时间,当时刷新了新经济公司最快上市纪录。0 |/ }7 L3 y3 r0 D8 }( K+ \
趣头条不是一家游戏公司,它却融合了游戏公司的打法。在创办趣头条之前,谭思亮在两家游戏公司任职过,一个是 51.com,他 2008 年在游戏公司 51.com 做技术相关的工作;另外一个是盛大,他曾在盛大担任广告业务负责人。4 t5 k9 A, j. U* k0 x K+ C$ S
趣头条把师傅收徒和红包裂变玩得驾轻就熟。" 有点小红包,对用户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加强参与感的玩法,也是游戏化的乐趣,他会觉得这里面有一些挺好玩的感觉。" 谭思亮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J0 p* @( D) [1 M' b
在谭思亮看来,玩游戏的人和在趣头条刷新闻赚红包的人,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喜欢参与、享受游戏乐趣等。趣头条抓住了这个特点,并成功俘获了这群人。# B! K. W7 q( d, c' o9 m* T, F
被游戏基因影响至深的人,还有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
' w4 E( L4 J/ h5 {0 v在创办拼多多之前,黄峥的身份是寻梦游戏公司的创始人。拼多多的雏形,孵化自黄峥早期的游戏业务,最早的核心团队,也是从游戏公司抽调而来。一直到 2016 年 11 月,拼多多才宣布从寻梦游戏完全独立并入拼好货。
* \$ V2 ?4 Z& M6 V9 z" m- b% r黄峥自己不玩游戏,但他研究游戏。黄峥之所以 " 对消费需求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在游戏行业的创业经历。"0.01 元拼 iPhone X" 的拼团思路,跟游戏中 " 一元夺宝 "、" 充值送道具 " 的思路一脉相承。
! c0 @7 ?8 R" R' q9 V7 b/ C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曾说,黄峥做拼多多这件事,是把过去做电商和游戏中好的经验和最新理解结合在一起,厚积薄发。黄峥则承认,他做拼多多是在把产品当成游戏运营。
0 w& v2 n" E* \* k7 s# G+ ]0 b严格意义上来讲,拼多多是一家土生土长在杭州的企业。在做游戏之前,黄峥和上海并没有太多关联,毕竟杭州才是他的故乡。按道理拼多多应该留在电商氛围更浓厚的杭州,而不是舍近求远奔赴上海。
5 Y( ?7 l7 _3 ~. m6 f5 I黄峥曾表示,他将拼多多总部放在上海的原因,是因为之前做的游戏公司为了招外国人更方便,后来创办拼多多就没搬走了。
8 i) ?+ X) }$ \ W' d% M$ h% S拼多多的飞黄腾达,是在上海完成的。因为游戏,才诞生了拼多多;因为上海的游戏基因,拼多多才留在了上海,并接下了上海新经济代表的大旗。
2 i3 X! u; D7 i; e) N这几年上海崛起的最具明星气质,同时又最受争议的两家公司,拼多多和趣头条,都跟游戏有着深度关联。这或许就是新经济领域的上海特色。7 E+ n3 `/ B5 J; Q( t( A1 E
白领文化3 X E6 X7 ~7 @1 K6 q' Y7 E8 \; t
上海人讲究小资和格调,在大部分人眼中,头发一丝不苟,一身体面制服,出入高档写字楼,才是上海人应有的样子。
D' G0 g5 g* L根据《新一线城市互联网生态指数报告(2019)》,上海在 " 互联网 + 生活服务 " 板块上,超过北京得分全国第一,在互联网出行、购物、餐饮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在消费互联网领域上,具备很大潜力。
' U* W* U1 z0 {: ?# u# l 上海在 " 互联网 + 生活服务 " 板块上得分全国第一,来源 /《新一线城市互联网生态指数报告(2019)》0 J X* Y7 f1 l; o" r7 Y
上海的明星创业项目中,由上海本地人创办的不多。其中关注度最高的三个上海人,一个是分众传媒的江南春,一个是大众点评的张涛,还有一个是饿了么的张旭豪。
, Z& {: b5 C# V江南春属于老一辈创业者,他是地道的上海人,充分体现了上海人的精明和洋气。分众传媒——一家将一二线城市写字楼的白领,当成目标轰炸人群的广告公司,在早年间属于 " 躺赚 " 的那类公司。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想要 IPO 的新经济公司,都要来它这里交一笔广告费。
& q/ p5 |2 T1 c针对白领人群,收割有钱的广告主,江南春做着体面又轻松的广告生意。他一度几乎垄断了一二线城市的电梯广告市场,大部分初入职场的新人,在成为老道的职场白领之前,对互联网广告的认知,都是来自江南春的电梯广告。
; o' d% _" x% c6 v2 B% h张涛从小在上海的商业文化熏陶下长大,美国沃顿商学院毕业,曾在美国咨询公司工作多年。他身上有上海精英的诸多标签:海归、聪明、追求品质等。回国后,他将创业的第一站放在了上海。大众点评被美团合并后,张涛完全淡出创投圈,少有人知道他的最新动态。
8 Y' A& v' J6 c3 m' M4 _# x. m张旭豪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饿了么是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创业项目,它最早针对的用户群体,也是大学生和都市白领。饿了么早期有两个重要的事业部——高校事业部和白领事业部。在被阿里收购之前,张旭豪是上海籍创业者中,少有的能打能拼的年轻人。但和大部分上海本土项目一样,饿了么没能胜过后来居上的美团,最后成为巨头生态中的一张拼图。
+ y4 z1 T y$ i/ V1 B 江南春(左)张涛(中)张旭豪(右)
& i7 {! A" k& W0 ?0 j* X" E这三个上海男人的身上,有颇多相似的气质。比如:他们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脱颖而出;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追求小资有格调的生活。- X8 O F' h! i
巧合的是,张涛和张旭豪,都没能打赢北京的王兴。在团购大战中,王兴胜出,大众点评被美团整合;在外卖大战中,张旭豪和张涛抱团取暖,共同迎击王兴,也未能扭转战局。) x4 I; ^" w9 R* e
但从个人角度而言,排除创业的情感因素,上海创业者在个人收益层面往往稳赚不赔。一位接近大众点评和饿了么的上海投资人告诉燃财经,大众点评跟美团合并时,张涛为点评的创始团队争取到了很多股权,从项目退出的角度,张涛团队是非常划算的。2 L, \" p! t: c
无论如何,上海的白领阶层,都是上海创业者无法忽视的一类群体。不论是分众传媒、大众点评、还是饿了么,都跟这个群体有着密切关联。6 r/ |4 h* Z$ N5 p+ G( q. _8 I( n
新兴的一代创业项目中,还有由前《外滩画报》总编徐沪生创办的 " 一条 ",以精品短视频的方式 " 每天报道美好的生活方式 ",它的用户大部分是追求生活品质的中产。在徐沪生曾经的对话中,高级、精品、严格,都是他口中出现的高频词。一条属于 " 站着有尊严地 " 把钱挣了的那一类项目。
. b0 C6 p/ D* @- x! o% a& B另外,诞生在上海的类似项目还有喜马拉雅、小红书、哔哩哔哩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切入,占领了不同的细分市场。
( q- s6 r. B8 B& E# W下沉思维9 e( M# B) y. @# |( @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海的创业者开始放下高傲的姿态,越来越接地气并贴近下沉市场。% G* j( Z( @& _6 |- q: c2 n) z1 q
拼多多和趣头条是典型案例。拼多多针对五环外的下沉市场,收割了一波大公司不屑一顾的流量和市场,因此被贴上了 low 的标签。趣头条则用了 " 师徒体系 " 的说法去玩裂变,更符合三线以下用户的定位和品味。+ x3 C' k$ c4 c$ ^ H9 L$ \0 _
让人诧异的点在于,如此接地气的定位和玩法,竟然是上海的精英们创造出来的。当然,在拼多多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之后,对于下沉市场的争夺战终于正式打响。这套玩法的拥簇者和模仿者也开始多了起来。7 r6 h7 W* b1 S" n! j x
和上一代创业者相比,上海的这一代年轻创业者,的确更接地气。不论是拼多多、趣头条,还是小红书、哔哩哔哩,他们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对人性的把握,甚至要超越上一代创业者。
; l2 w. X9 J* F4 R/ p/ D) ]从上一波创业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上海创业明星,如易趣网、易迅网、1 号店、大众点评、饿了么、快的打车、大黄蜂、摩拜,都曾是风口上的弄潮儿。
2 w6 s3 m3 [/ w% r唏嘘的是,这些项目,终局都是被并购。他们无一例外没能在外地市场复制上海的成功。他们起步于上海,终结于上海;成于上海,也败于上海。
' _/ v, P. }9 I2 H4 s但新兴一代上海创业者依旧低调而务实。北京一位投资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北京的创业者是演讲家,上来先讲商业模式;上海的创业者是数学家,上来先把账算清楚了。
% {0 c! i+ y7 f/ ?7 S) p算账需要关起门来算。拼多多和趣头条,在外界看来是相对封闭的两家公司。他们的创始人很少公开接受媒体采访,对外的言论谨慎而克制。谭思亮的低调作风尤其明显,即使趣头条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开能获取的对于创始人的动态和信息也极其有限。
" V# x1 p+ }+ B: a0 x2 S6 p相比第一代上海互联网代表盛大陈天桥,第二代的代表张旭豪,以黄峥和谭思亮为代表的第三代创业者,明显要低调更多。他们更善于运用 " 农村包围城市 " 的战略,用高维打低维的手法去占领下沉市场。
0 l) a" K4 v. e, Z5 ], [5 m但这也让上海互联网,越来越不像上海。7 N; M& e: N& G4 Q
" 上海的创业太分散了,没有形成合力。" 北京某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对燃财经说。相比杭州,上海互联网二十年,并未形成明显的创业标签。而杭州的电商创业很强," 不论是第一代阿里,第二代蘑菇街,第三代网红电商如涵,第四代社交电商云集,都是在杭州这个人才和行业生态中出来的。", B% W0 X& |( S- T
这带来一个问题是," 其中一些上海的公司,你不觉得是上海的,或者是有上海特色的。"
- ?/ W9 E: n/ i, ^当然,这一波新兴的创业公司,未来究竟如何演变还是未知数。他们是会重蹈上一代的覆辙,还是会走出一条新路,这不仅要看他们如何出战,也要看他们的对手,如何迎战。& H. ]$ H& h1 U+ M, [
4 W% H/ w1 | P {8 i来源: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d28485032ce409d6a000070/. p( C' L2 L( w& B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