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亚马逊宣布退出中国;
. \/ y! j! Y3 k. k : U+ i5 i+ s3 T J& H$ N
5月7日,甲骨文中国区大规模裁员,启动撤离倒计时;$ e% L1 e0 m! L1 [, g
% Z" \. u9 g! O7 U6 _
6月23日,家乐福宣布以48亿人民币清盘中国市场;8 f$ M9 B; q, r- q7 S2 j
7 N2 m- [! h7 K' g" Y& t# T这些在中国混不下去的跨国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
5 ~5 {0 ?4 R o* N* p. B2 H 3 {4 x7 q8 ?& m7 c" i7 e! Q9 M
重磅:家乐福贱卖! i3 M2 K/ S3 W' s& K; z( k
1 @- d. N+ u& t! o! O
当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越来越没存在感的时候,就是它末日来临的前奏。
" I4 G$ w8 w8 q8 p
( @) F2 J0 x: _刚刚,在中国沉寂数年的家乐福,终于等来了它的命运宣判。
2 l; J& z; D5 c" _' a, n- E6 L# j$ O
6 Z# F- l7 O. z9 N4 a' Y8 R2019年6月23日,苏宁宣布:以48亿人民币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这家进入中国20多年的世界500强,从此完成归化。
/ \4 |8 U; {1 m( X
: o0 f, D3 B3 i" z" _1995年,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家乐福正式开业,短短几年时间,它就在全国遍地开花,开一家火一家,用躺着赚钱形容它毫不为过。
5 C" `& E8 w! _; K7 m
: D$ |' J5 V% P2 s/ h) l! n8 P& d彼时,中国大卖场还未起步,沃尔玛、大润发还不成气候,家乐福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零售第一巨头。
" [: |! t& q/ z2 t7 p / e' W" {2 {, Y8 K, X
然而到今天,它在中国已经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步。在零售概念重新火热的当下,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市值600亿人民币,永辉超市市值1000亿人民币。
4 d% o, [5 a5 z. ?: W( s" X: D* { * e( `* D$ h0 g4 [5 H+ z5 x4 l4 @
而家乐福竟以区区48亿的价格贱卖,相比之下真的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q3 b; T+ `- {; B: {
0 l- Y7 V7 S: A* u% t从2009年开始,家乐福就开始在中国每况愈下。当年,平均每家家乐福门店销售额高达2.35亿元,笑傲群雄,没想到到2016年一路下跌到1.58亿。0 p7 v! @: C+ H) l& \9 g, l$ b
# e, B8 _5 R7 h: s2 J3 D2 I, y5 `在中国几亿中产崛起的大环境下,所有人都赚得衣钵满满,唯独家乐福偷偷抹眼泪。
9 @$ [2 W- ` o# l
( ~" t+ H( W9 E! w2018年,家乐福中国区年销售额仅剩300亿,远远落后于大润发、沃尔玛、永辉超市,净亏损更是高达4亿多。5 y; n' z" _! L" A3 F+ e
7 ?& `8 `7 q' b9 N$ m
2018年,家乐福中国资产总额115亿,同期负债137亿,资不抵债!
8 @0 g8 |2 t5 I& G $ D# y$ e0 {0 k4 ?) y# [) Y
看完家乐福的现状,这个白菜价真的是一点都不冤。
$ M3 i" b1 W0 @0 [ , y. ~3 _# s7 c8 D6 v
那么从中国零售第一巨头到狼狈逃离中国,家乐福到底为什么会崩盘?
% I5 |' P1 Q6 J$ D
' [+ R8 a. j5 y- r( Q/ X# W% U9 {# X* @: u- v+ o
$ C' L9 j9 ]) @$ t
# l+ q% O; g3 A4 d9 A盲目信任外国总裁; z2 H% }% M! }3 H
0 Z( E8 k+ D8 H* I# \$ _2 `, r
家乐福在中国溃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都没讲到根本。林林总总中,它的崩盘其实只有一个原因:表面上赚着中国人的钱,却在骨子里排斥中国人,甚至可以说看不上中国人。
7 P4 m3 K' a! P: b0 Y) e# P! u
7 i" N" z5 X& B首先,家乐福这种跨国企业早早来到中国,他们带着在本国得到验证的成功模式,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中赚钱。
. V8 V* v2 z7 l! F. O( ]8 }
9 m2 p) c9 d6 f8 b' i6 |& x其次,我为什么说他们在骨子里排斥中国人呢?我们先来看一份家乐福的任职名单:
# q$ G k" G2 Z' Y( @% q) |/ v , ~) ]$ L$ w/ q" X0 ~0 H g
( r- I0 s( l3 y; H2 J
5 D7 h% ?# c3 G2 S % ^2 \6 X# J- s* I+ T# |) z$ A; Y
其中一份任命显示:家乐福公司华东区总裁康柏德(法国人)调任台湾地区,华南区总裁贝多拉将调往华东区主管业务,家乐福财务总监Stephane Deutsch任华南区总裁,中国发展总监Patrice Moulin升任财务总监。' k# t u; F4 e; L7 J# d
0 ?; q2 y/ s+ Q- y& s# V
也就是说家乐福的中国区总裁和高管,以及中国各大分区的总裁全部是清一色的外国人,这意味着他们来到中国赚钱却根本不信任中国团队。
/ |* b% S- H# t
, H. K1 N! B# A5 j5 d9 K! a而这些外国总裁们压根就对中国市场不熟悉,一开始还能借着商业模式的优势混一口饭吃,时间一久,他们优柔寡断、坐失良机的毛病就会越来越明显,一旦中国人举一反三开始反击,就会溃不成军。
% E) [& @6 V# k% ?' E7 E0 q 6 A2 m: ]# s# J! g3 w
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家乐福的盲目排斥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8 j, A' |( G0 L4 r" Y6 W ! |0 x8 O* }4 J+ ~$ L
第一,套用体制,水土不服
( v9 m) c8 }1 ]5 r# q 8 V2 K/ j+ E9 L
刚开始来中国时,家乐福为了能够实现快速扩张,给了每一家门店的店长极大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决定选择商品、定价,甚至选址。- v4 n9 x, _0 u# M
; C/ I+ C2 T* L% j5 z& u1 x% ~
这套打法曾经很有战斗力,但在国内其他零售企业崛起后,家乐福许多能力不足的店长就处于下风了。我们上面说过,几年之内,其单店业绩下降了近一倍。
, n7 X: u2 y( {) H- I8 \
+ _% V7 I/ f& E ?5 t图:中国区总裁Eric Legros
; A2 b& c) x% u. d8 V5 f为了改变这个局面,中国区总裁Eric Legros(中文名罗国伟)在华东、华中、华南、华北4个大区下面设立城市采购中心,收归原来店长的采购、促销等大权。
8 T1 u2 ?3 l4 X
+ H6 v% R; D- G$ _" z事实证明,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不仅没效果,还打击了各门店的积极性,导致了店长的离职潮。) t$ o. ^4 ~7 U0 }+ X6 Y. e1 k8 }( v
5 ~" S3 P, ]+ G第二,战略懒惰,毫无危机意识
V W6 G+ }3 V% |, [% i % R3 x( @# I# S' @4 s x6 e, E
大家可能不了解,家乐福在别的国家都建有采购和配送中心,唯独在中国没有。同时,在所有进入中国的零售企业中,唯独家乐福没有采购配送中心。
+ X8 i- e- ^6 N! @ ; ~! |' n2 q' _/ _9 y- F
家乐福的模式是这样的:由于各门店各管各的,它一直是采用由供货商将货品直接送达店面的物流体系,压根没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环节。2 y7 L% @0 ~& d* R4 m7 S
# n7 D8 ]5 Y. f2 F7 a- N1 B* M6 B S
此时,国内的其他零售企业都在供应链上发力,慢慢地家乐福的劣势开始越来越明显。
" w% q) n" }0 W8 v, s; w$ M 8 i$ _. c2 P! T/ d7 F) X
图:中国区总裁Thierry Garnier$ G6 {" k* [/ K' O. N9 U
然而,家乐福的国外总裁和高管们一直放任不管,直到2015年,家乐福已经深陷泥潭当中,新上任的总裁Thierry Garnier(中文名唐嘉年)才开启了包括集中采购权、开建配送中心等改革。
6 X5 h2 G/ s, |/ j3 w: L $ r0 P# d4 M) t
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
u! B. i+ J1 {; S; A4 q7 P" y/ D: `
$ d- m! ^+ H, s3 U$ O( B5 b第三,眼光短浅,处处慢人一步- [9 }5 ?! h- k% j; B7 F
" R! T, T# i: W3 p0 u& g4 x. I5 W在家乐福进入中国的24年里,一直贯穿它的理念是坚决不与中国企业合作。
4 ] V j1 G/ d5 G
* J7 e" Y) p: L d5 a在国内大卖场整体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下,大卖场巨头们纷纷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9 Z8 S6 z2 G. X; b( {
# k! r1 K( j0 I0 y9 t7 a1 u高鑫零售站队阿里系,沃尔玛、永辉超市与腾讯京东合作,只有家乐福螳臂当车,对抗新零售的趋势,直到2018年5月,才宣布于腾讯合作。
$ F; f/ r2 R! c2 |. H! Z4 ]
: {3 P. O( _" `* D& g- F+ m" h$ f无论是在巅峰期或是在低谷期,家乐福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总比别人慢了一拍:9 h/ {4 A1 ?7 v% |2 H* z- v9 r7 D
3 V- r/ A- a1 w4 W- J
在电商已成必然趋势的环境下,家乐福迫于压力才在2015年6月在上海正式开通网上商城,这时已经大势已去。0 f6 K" `. Y+ H0 d
% f s. f6 j: V# L/ k
在所有大卖场都在探索小便利店时,家乐福才在2015年推出 “Easy家乐福”便利店,抢占社区便利店生意。) E& h: [+ F0 A
, Z' m, E! S3 I3 @4 A同时,因为业绩不好,薪酬提不上来,家乐福员工消极怠工、与供应商关系僵化、食品安全问题层不出穷。 r. @8 i& z3 P& D! o" Q; m# G7 Z4 n
1 [$ d6 Y1 w: N3 C; `( j
至此,我们大约可以看到,外国总裁们战略失误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频频出现,最终汇成一根稻草压垮了家乐福这个庞大的骆驼,导致其在中国满盘皆输,狼狈败逃。
3 ]2 \1 |5 P! l; A% P6 b' N ( A7 D O8 A* h- Y
咎由自取的溃败
F7 O1 @8 x3 A! [
, p" C4 C) V6 t* G' F " Y, A" V9 Z& S/ D3 o& p
家乐福并是不唯一只认外国总裁的企业,在它之前两个月,同样只相信美国总裁的亚马逊也登上了回家的航班。
3 X. \1 t; Z4 ]; _! W$ U) f
! r u8 O& a: s: f+ y- j1 K在亚马逊进入中国的15年里,最大的表现就是对中国团队不信任、不授权,他们的CEO一直是一个没有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
6 i) E5 h5 [6 H" g4 l9 _
6 @, ~5 Q/ C* Y5 I+ k事实上,亚马逊中国仅仅只是亚马逊的一个运营中心,而不是决策中心。
! q5 L9 e- P3 A' f* N# W ' s+ z& c2 L9 ` W/ j8 V1 p
刘强东曾公开表示过:“如果中国区负责人都不能决定一件事,谈什么执行,你可以问问亚马逊中国区总裁,他可以说他想做的一切事情都能成功做到吗?我可以!”. _: T1 X% Q' ?9 d8 P

4 C3 B6 G" i3 f7 M" Q k: g最终,在国内电商的高速发展期,亚马逊束手束脚,导致了溃败。1 g% }% X* L/ i
- `3 R) n1 t4 [3 b. c8 G5 m+ x说到底,这些跨国公司相信的还是他们本国的总裁,对中国的人才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或者压根就不相信,不授权。8 S# B9 J( Q. S$ n R9 L0 r: G6 r
" }4 w- j7 s3 h# T% P( |可惜,他们的思维过时了,中国人的商界洞察和驾驭能力早已迎头赶上,马云、任正非、马化腾哪一个不是靠真刀真枪成就了今天的地位?
) t2 p$ B/ ^; d% I2 ]) d9 G
3 m* D3 o) P: H' r可笑的是,那些跨国公司仍然把中国当做是几十年前的中国。他们的溃败,咎由自取。9 X, Q6 e l: |7 r' j
作者:风清# K" e3 g. X7 |4 _
5 l$ c3 k# H: B: e" P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706113208945476110/
! d! J2 r1 _& Q+ k/ }& @( O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