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一带一路”倡议十年:促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 Q8 m7 U) O& A% f1 m, \% p/ O 中国网财经6月13日讯(记者 李春晖)在发达经济体紧缩政策之下,分析师们对于2023年外需萎靡、出口承压的预判已成共识。然而自年初以来,出口屡屡超出预期。, K$ C/ Z7 ~+ P
超预期表现从何而来?在第三届金融四十人曲江论坛上,有经济学家给出了解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抵消了对部分发达经济体的出口下滑。3 @7 Q6 `3 l0 A! M; e8 a' x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极大提升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水平,搭建了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经贸交流合作的桥梁,促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Q0 h( Y# t; N1 P" ~. O2 c- c 支撑出口韧性6 k# r- m% ]; S. t
2022年,为了应对历史罕见的高通胀,发达经济体纷纷开启“加息潮”。然而频繁和快速的紧缩政策,导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外需疲软。/ z7 P" z# ?# b* W# h* ^5 [; n
在全球贸易阴云笼罩的情况下,我国出口连续走出亮眼行情:按美元计,3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4.8%,远超市场预估的下降7.1%;4月份出口同比增长8.5%,继续保持强劲增速。
2 y/ b# U5 r; J: T! J+ T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贸易出口数据客观来说是超预期的,比去年末大家预想的要好很多。”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第三届金融四十人曲江论坛表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抵消了对部分发达经济体的出口下滑。
4 W, c5 h& ]6 s) ?: y' g+ F8 e 十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持续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5.78万亿元,增长13.2%。其中,出口3.44万亿元,增长21.6%。- a9 X& C1 W$ t0 ?/ B {6 w* `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出口结构的重塑与升级,大大提升了外贸应对不确定性的韧性和增长潜力。“过去我们出口不行的地方、大家不怎么关注的地方,成为了今年重要的亮点。”鲁政委称。
. U, D; {# o3 Q$ D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一带一路”推动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开放的经济体系。“原来我们的经济关系更多集中在发达国家,现在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在多边主义的框架下,‘一带一路’的价值更加凸显。”
o' ~. D, F+ B. b7 U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一带一路’给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重大意义,也认识到推进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所带来的重大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1 Y7 S, E9 t% l" g' P
西部新机遇' \1 Q; T* c2 L O5 [' J2 a( L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西部地区从对外开放的“末梢”一跃成为开放“前沿”。“中欧班列成为向西开放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向南出海的新动脉,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表示。! f! Y8 W8 |0 \( `7 b
西部地区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开放合作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用一组数据展现了西部这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十年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6万亿元增至2022年的25.7万亿元,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国水平;基础设施通达度大幅提升,西部地区铁路里程已突破6万公里,占到全国的40%;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加速发展,清洁能源、智能制造等新经济蓬勃兴起,电力跨省区外送占比达到全国70%以上。
2 H6 f7 l; A! M( X9 }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深刻变革了近300年工业文明形成的以海洋经济为主的世界经贸格局,形成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W1 o1 U( L7 i
隆国强建议,西部地区应当把握好这些机遇,把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首先就是要着力打造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西部地区在过去这些年营商环境的改善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营商环境的改善本身也是没有终点的旅程,永远在路上。”他表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营商环境的改善是一场竞赛,不进则退、慢进也退,所以西部地区要有更大的勇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改善营商环境,才能把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来。”
/ z7 O6 m5 M* |6 |- t \! f 另外,他提出,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需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进来主要靠营商环境的改善,走出去则必须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让本地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增强参与全球合作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