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3 n+ G' l% w1 h. }
5 K8 @4 S3 B' e' r o% f# n全文共1996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 O% \6 [) x( j
9 k5 u4 |( C( H0 \3 l7 v% J
- R5 P: `5 o% b( m截至2023年4月30日,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40.6万本、车辆运输证230.0万张,一年内分别增加约117万、54万。而2022年网约车用户规模同比减少1500万。
* R \5 `6 Q# H9 ^/ j曾几何时,开网约车和送外卖、送快递等一样,被职场人调侃为工作最后的“退路”。
. |5 [) o. r" F G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些行业,原本被视为“退路”的选择开始“内卷”起来了,网约车开始出现饱和的趋势。
* d1 a# Q3 E" v* ~" \从八九千元到不足六千元2 y% g4 \; W' @" ^/ f0 D& t: _
广州的陈宇从2016年开始开网约车,最近感觉行情确实变差了。
! i o) J0 X( q# J' ] l w7 P y- m" q
) N5 d0 [! k& t9 g/ p" K“今年2月还挺好做的,但是很多外地人来广州,看网约车这行不错,就都租车来跑,现在单子不好接了。”
# n# S8 m. j4 t. S5 o7 y陈宇去年每个月的收入流水能达到13000元左右,除去租车成本,能余下八九千元。但最近这几个月,每日流水明显下降了,“以前每天都能达到500元以上,现在也就三四百元”。 f4 W0 G3 [' t6 E: d. H L
张伟说,现在网约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过去他只需工作12个小时就能赚到目标收益,但现在,随着订单量减少,他至少要工作14至15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 d* U( ]- [* I; n: ~% ]8 [# E4 h5 e Q0 D; y$ g
& n8 b" m/ ]. u( Q+ G+ }. O电影《交换人生》截图, o* |4 `( C2 N$ o1 J! Z/ N
& D6 a5 \+ S; Z+ O( z" ^
“我刚入行那会儿,每个月很容易就能赚个八九千元,现在干得时间更久,反而赚得更少。”据张伟所述,现在去掉各项开支后,他每个月到手不到六千元。. S! K' _4 b! R5 G5 g8 D2 N
流水下降,一方面来自多平台竞争导致的订单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订单数量的下滑。
" T9 [( R" U: n+ t G不仅如此,平台与平台之间内卷,使得网约车行业赛道日渐拥挤,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处在行业一线的网约车司机。
6 k1 g# `3 o7 Q. U( F' R据清华大学《2021年中国一线城市出行平台调研报告》显示,75%的网约车司机每周出车7天,49%的司机每天工作8~12个小时,甚至有31%的司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今年,许多司机为了维持和原来相似的流水,不得不继续延长每天出车的时间。; T V8 G& |: |
柳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就曾给网约车司机们算了一笔账——目前租赁一辆纯电动网约车的市场价为每月3800元-4400元,充电费月均约1000元。按当前日均营运流水计算,在每月满负荷工作30天的情况下,驾驶员月纯收入约为3500元-4000元,且未含社保等其他支出,并郑重提醒拟从事网约车行业的企业和驾驶员,充分考虑市场风险,谨慎投资网约车出行市场。" q% i' \6 @7 O; ^0 {4 E9 H5 J
多地网约车市场进入饱和期
) q" ^$ C* p, L3 x& d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3年4月30日,全国共有30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比去年同期增加39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40.6万本、车辆运输证230.0万张,环比分别增长3.4%、2.2%,一年内分别增加约117万、54万。而数据显示,2022年网约车用户规模为4.37亿人,同比减少1500万。" B' N7 x9 o& Y7 }# Y
% y% b# R7 _4 W, W8 O& U2 `0 v3 Q+ t
! g* I3 |4 G6 m! ]) S9 _与之相呼应的是,滴滴的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3月-2021年3月,滴滴在中国拥有1300万名年活跃司机,而2022年3月-2023年3月,这个数字变成了1900万,短短两年时间增长了600万。0 Z* b8 z* y8 ?$ ]
目前,已有多地陆续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甚至直接按下暂停键。3 H0 V4 [* W( u! d
3月4日,珠海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网约出租车行业经营风险的预警通知》截至目前,珠海市办证网约出租车数量已近7500辆。据统计测算,2021年下半年,珠海市网约出租车日均营运流水等行业经营指标较2020年下跌约15%,这充分说明珠海市网约出租车数量已经饱和,行业景气情况逼近警戒红线。0 b% i1 x# e& F1 r0 G7 D
5月15日,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表示自2023年5月16日起,全市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
8 E% C6 x! ~8 U2 A而在5月4日,三亚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表示,近年来三亚市网约车平台及网约车数量快速增长,运力趋于饱和。自5月5日零时起,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
" ?$ {6 m1 X, i5 B2 }' l: Y: g在此之前,东莞、温州、济南、遂宁等多地已经相继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济南发布的风险预警中提到,“目前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网约车数量过剩、市场主体过多也对行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1 J: O+ [' s8 I业内人士:呼吁建立网约车退出机制$ Q2 t1 o+ z5 O+ v2 A6 E
随着各地网约车市场日趋饱和,关于建立网约车退出机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建立网约车退出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市场竞争过度,同时,也有助于对行业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运营规模。9 z! w. u- R2 S# G
" n9 O: B# x/ A! d! y
其实早在几年前,多地就已经探索建立网约车退出机制。如2019年时厦门推出“车证”考核机制,网约车公司向驾驶员发出警示,如果在考核期内完成单量没有达标,平台有权解除车辆接入协议,“车证”也将被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注销。; c5 E; v" p4 r0 C# P7 }
* d- D$ V9 Y+ c% t# Q% m
7 z j+ k+ Y8 r3 r) X# n深圳在2022年底探索建立了网约车运力规模动态调整机制。该机制显示,一旦网约车日均订单量变化幅度低于10%,单车日均订单量低于11单,巡游车里程利用率低于60%,满足3个条件中的2个,就会触发预警,供政府决策参考,其应对措施包括暂停网约车运输证和平台经营许可证办理服务。2 |$ e! w1 ?9 x1 B
此外,当前,已有城市加快了网约车合规化进程。广东要求各平台5月31日后停止派单给无“双证”的司机。在此之前,部分暂未考取网约车从业资格的人也可以在平台接单。“政策收紧之后,入行不久的新手可能最先经历‘阵痛’,比如提前归还租借的车辆会涉及违约等问题。”有驾驶员表示。
) L6 D) f9 x) A编辑丨林琴 综合 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上观新闻、第一财经、观海新闻等, E8 ~" ]) C7 ^+ I2 t
图片丨视觉中国、壹图网、电影《交换人生》截图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