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发行“冬季”,基金公司把“最会抄底”的基金经理推出来了?
# [& b0 M. J F' U. y 不到两个月时间,基金发行市场的“目标”,已从挖掘“下一个百亿基金经理”退守到了“谁能募集成功”。- R5 p9 w0 Q( [8 z0 s+ Q( C3 J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考验的时刻。6 x) ^3 o, }: Q' t5 }! e9 \% X
但也恰恰是这样的时候,或许下一个基金建仓的“好时光”已经逼近。
) H2 c2 R2 C) k2 q! ~$ S! L0 V# c8 y 如何在萧杀时刻,让基金经理能募上资,并播下“希望的种子”,既考验一个公司的“营销”能力,也考验基金经理的“辨识度”。& o. A% ]. j8 d" i0 n. J5 W( H4 u$ h0 a
同时,最近一个月里,公募机构也更多的把“宝”押在有特定投研经历、行业色彩鲜明,且进攻实力坚强的的基金经理身上。; P, A- ~1 J' k0 C+ h ~
毕竟经历过防御后,下一步净值还是要“涨起来”挣钱的。8 z) D+ W# w3 A! m) ~4 ~9 E( t
那么,这一轮,这些基金经理会有机会搞一把“逆袭”么?5 a9 W9 Y5 O! c" t ~: W
“专户派”还是赛道型?# S/ R% o& p/ [+ y7 Z. B9 Y
本月底,万家基金会有一只锁定一年持有期的远见先锋基金截至发行,管理者是耿嘉洲。
. N6 o: ]! ]; m1 g" v 1 \2 K7 U/ f0 f8 S/ v
这是一个低调的基金经理。
8 M. C$ Q% f7 f& m. q1 o 简历显示,耿嘉洲加入万家基金已逾十年时间。2012年7月入职,先后担任了投资研究部研究员、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投资研究部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总体来说是在专户领域深耕的基金经理。$ W# x' R0 v, Q* c' P1 a$ E
2020年5月,耿嘉洲开始担纲公募基金经理职务,首只在管基金是万家人工智能A。
8 H" w1 W6 Q- y0 n 迄今为止,这只基金的表现还算不赖,但年化波动率也远高于同类的平均水平,表现中规中矩。
5 T, T5 o J+ q% b( {5 k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周期性较强的“新新”赛道,人工智能赛道是近一年才崛起的。此前并不算是最炙手可热的赛道。
, d$ A b0 {1 M! S/ } ^ 所以,对于扎根这一领域的耿嘉洲而言,算是低谷“入局”,有比较多的积累时间,如果这一赛道真的有达标线,或许他是准备较充分的也未可知。+ B6 I4 `( z i" X+ k U0 ^
专业型还是科技派?% k* O: R% A f
本月下旬的第一天,南方核心科技一年期基金也会结募。这可能让人会更多的看一眼基金经理罗安安。4 J, ]* L2 X: }5 U }# k
" j! F6 O( l& z5 S2 d: C; k% [
在学历内卷到天际的一众基金经理中,罗安安算是实力很强的。他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管科技类资管产品算是对路、根底不错。 k- H* W$ d, V1 f2 i$ [
罗安安的从业经历也有至少12年,2010年7月,他加入南方基金,担任研究部高级研究员。5年后,也就是2015年7月,他开始正式担任基金经理一职。3 @) N# l: I3 A3 u' A3 { }% ?
迄今为止,不包括此次发行的新基金在内,他已在管8只基金。5 X% A6 ]0 }: d. O$ `2 O# j8 f
也许是出于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积累,罗安安旗下的基金基本以科技为主题,人工智能、专精特新皆有覆盖,规模都不大。0 H: G9 R' M$ l) K# R9 |/ s8 e! [
不过,任职的基金业绩相对表现“悬殊”,这不完全是基金经理的贡献。而更多的与基金成立期限的长短有关。
5 h5 T' V, [" p, k8 }) N6 N 总体看,2020年末前上手的基金,一片飘红;之后则“涨跌”各异,甚至“绿意盎然”。; R+ r9 z) Q5 a) {3 W( d
或许,这也是科技赛道基金经理不易绕过的周期性“宿命”。
( w% h* Z) X2 r 从南方优选价值的历年业绩表现来看,罗安安在牛市表现突出,在调整时相对也有会有一定的幅度。涨跌鲜明也是科技专长基金经理的“常见情况”。) N7 U. R# G: G% ~& P% x3 P
所以,关注罗安安,可能更加要对科技类板块的周期有所理解,如果看准后续科技股机会,那他大概率是会让人眼前一亮的。反之,则要谨慎。% N. a$ O8 V- J# ]2 _* F' n
“新兴产业”还是“挖票人”?
8 |8 _6 B2 o4 u 王睿的声量,近年低了一些。但前两年,半导体行情突出时,他也是几位“扛鼎”基金经理之后的明星中生代。
& z. Z! f: F& D: J, l+ j 所以,他在2023年上半年再度“出山”(发行),也不令人意外。 A _# H/ `' q& [
王睿从业经历颇为丰富,成为基金经理之前,他曾从事财务战略咨询师、美国国际集团投资部研究员等工作。/ n3 }9 E! u5 m: P# k
2009年10月,他加入信诚基金,并在此后担任专户投资经理一职。7 L' @( x4 O- o) Z" }3 L. Z; X
* r x# K$ A+ O) m 目前,王睿手上有一堆基金,他也兼任中信保诚基金研究副总监一职。6 z1 C ]: {# v6 ]
9 O9 m/ k: ~# h 王睿的基金业绩和其他科技类基金经理很相似:表现首尾“悬殊”,且非常依赖于“年份”。0 ~, S. C1 X p4 L V
另外,他手上的两个任职年化回报最佳、规模最大的两只基金,在去年先后离任,包括规模百亿的信诚新兴产业,原因不明。
: T( b% t- {$ H1 o) Q- y 不过,离任两只后,王睿依旧“一拖六”,而且新基金中信保诚远见成长依旧在发行中,或许是公司战略调整所致。) e+ {# C9 c# b, K( y
从信诚优胜精选的历年业绩表现来看,王睿的业绩表现起伏比较大,但总体业绩不错,尤其善于把握牛市机遇。3 d+ K! x/ m+ Q; x) M
从信诚优胜精选的持有人结构中,可以看到机构持有人在此只基金中的“高度”话语权:7 `6 @- ^1 I6 t% q/ }; _5 y# e
2 M$ u( h8 k8 N 这应该代表了机构的认可,但也可能意味着他的投资规模可能非常仰仗与机构的沟通。这是“双刃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