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贝莱德基金在中国混得太惨:12只产品全告负,首只产品亏超30%!
& ^/ D7 Q1 h2 k/ p3 M
3 r8 L5 t9 t$ Q& O 贝莱德基金,在中国混得太惨!+ f0 c1 `, S; r2 G4 R
作为国内第一家获准设立的全资外资公募,贝莱德基金一直备受瞩目。然而,近期该公司的业绩表现却有些“水土不服”,无论是新近成立的基金还是成立已久的产品,都未能实现预期收益。, y$ s! u" s [ V" i: L; s
截至2023年4月底,我国已经有143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外资投资的公募共有47家(包括合资和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则有96家。此外,取得公募管理资格的券商或券商子公司有12家,保险子公司有1家。
9 Q. T! ~5 i8 R1 L2 ]: \. d& ?. }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公募公司必须靠出色的业绩才能立足。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都需要在同台竞技中不断提升业绩,才能赢得市场和投资者的青睐。) W8 ?$ O. L1 y+ U& l. F
水土不服,12只产品业绩均告负
" [) _3 A: }( {4 s8 T) P) c 贝莱德基金是国内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10日,距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
5 f/ Z8 D* P5 k, E9 N 作为全球管理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贝莱德集团的实控人,贝莱德基金自成立以来备受市场关注。
. \( x4 n1 Y5 Z0 v* [4 J; } 2021年6月,贝莱德获批准开始展业,并于同年9月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只公募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随后不断推出其他产品,成为市场上备受瞩目的一匹黑马。 u+ k' R# o: r7 I1 q/ Y
截至2023年5月31日,贝莱德基金旗下管理着12只公募产品,其中包括4只债券型基金和8只混合偏股型基金。这些基金的总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2.97亿元。
/ F+ X" r% ]2 u R1 ^% c 贝莱德基金的产品发行速度非常迅速,然而却在基金业绩方面表现平平。我们对其旗下的12只公募产品进行了观察,无论是新近发行的基金,还是已经运作一年以上的老产品,都未能取得满意的投资回报,有的甚至是大幅亏损。
# W' q8 M- v N 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2023年5月31日,贝莱德基金旗下的12只基金产品成立以来净值全部下跌,4只基金产品净值跌幅超过25%,其中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份额和C份额净值跌幅都超过了30%。7 i- _* c3 C; x3 I: z
/ l- S! n- c6 K% u) b 在贝莱德基金旗下,目前仅有两只债券基金:贝莱德浦悦丰利一年持有和贝莱德欣悦丰利债。这两个基金都由李倩经理管理。; {9 Y1 H3 S0 j; h1 v2 {
李倩是公募基金市场的老人,曾在泓德基金担任基金经理,长期管理固收产品,在泓德基金期间最高任职回报曾达144%。如今,李倩来到贝莱德基金,掌管发行了两只债券型基金,从目前的业绩情况来看,表现一般。
0 f1 W1 a' V! F/ ?1 ^5 R6 y 而贝莱德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拉跨”表现,更是影响了后面基金产品发行的规模。/ ~# b2 E- U' Z+ v5 v" q! h+ W
首只产品跌幅超30%,规模缩水26亿
8 {1 g/ s" P% g) B( E 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是贝莱德基金发行的首只公募产品,也是贝莱德基金的核心产品。根据2023年一季报数据,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的资产规模为40.77亿元。
# J2 O8 y+ ^0 X% m: x+ l4 m) ?+ W, U 一季度末,贝莱德基金的管理总规模为62.97亿元,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的规模就占到了公司总规模的64.76%,是贝莱德基金旗下规模最大的一只公募产品。
3 C* I( t" l" f1 ], _! u$ J 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的两位基金经理单秀丽和唐华,都是贝莱德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其中,单秀丽管理着4只基金(多种份额单独计算),管理规模高达44.38亿元,是贝莱德基金管理规模中最大的。唐华则专注于管理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管理规模为40.77亿元,比单秀丽略低,排在第二位。这两位经理的管理风格和投资策略也各有特点,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 S1 q) ~2 H9 D& z% |0 p 单秀丽和唐华是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的管理人员,他们已经管理这个基金超过一年了。
6 r/ Q8 p; R% h" j. n$ V 然而,近年来的业绩并不理想。数据显示,该基金的净值在2023年以来下跌了超过14%,在同类基金中排名较后。
; {; b. E: r" \7 T9 j! Q 如果考虑更长的时间跨度,自2021年9月7日成立以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的净值累计下跌已经超过31%,C份额甚至下跌了32.27%。9 @+ g' I: F$ Z
这些数据揭示了该基金管理人员在面对市场风险时的经验不足,而投资者则需要谨慎考虑是否应该继续持有该基金。
3 ]+ F& y- v9 q7 z* e' U
, a! ?* l X, d9 O7 @% r9 ` 从基金规模来看,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成立时募集资金高达66.81亿元,一度成为市场上的“爆款”。然而“爆款”基金没有换来“爆款”的业绩,规模随着业绩下滑而缩水。+ B* y' j$ j- Z' V5 s( v/ C: i
2023年一季度与基金成立时相比,该基金规模缩水了26亿,缩水比例高达39.4%。, U* d2 v0 c* k$ i# I1 |* L! g0 E; X
观察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的持仓发现,虽然基金持仓比较分散,但是偏向于新能源、半导体个股。以2023年一季度为例,贝莱德中国新视野的前十大持仓中,就有宁德时代、迈为股份、晶科能源这样的新能源个股,还有华虹半导体、晶晨股份等半导体个股。$ C& ?' ~$ b* M" P" L4 b# a
5 R% ?9 L N5 C/ ?( e5 y, a; Q% [
近年来,迈为股份和晶科能源的股价累计下跌已经接近40%和超过16%。这些持仓公司的大幅下跌也导致了基金净值的大幅下跌。0 F" ^9 @& r7 K1 H' X
其中,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净值急剧下降,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对基金经理和贝莱德基金不断表示不满。+ u& t0 n5 y; J1 R# w; q' k5 ?0 }
在基金社区中,一些投资者批评道:“我真不知道这两个基金经理在选股方面是怎么做的,跌了30%也算是人才?真不如散户了。”,以及“贝莱德是外资知名企业,本以为基金经理能力很强,现在看来也就那样,希望这两位经理加油,别再让公司蒙羞了。”
- z3 |6 c# A- A* d4 c9 t - t( i" l7 g( @6 q$ A% K( a
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当贝莱德基金发行的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的表现不佳时,投资者好像对贝莱德基金失去了信心。自此之后,贝莱德基金已发行多款产品,但募集资金规模再也没有超过10亿,这就说明投资者对于贝莱德基金的信任和认可程度下降了。3 z# `6 F. H& L. B! B6 `
举个例子,贝莱德基金旗下的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基金在成立初期只募集到了5.73亿元的资金,而贝莱德浦悦丰利一年持有期混合债券型基金在创立之初也仅吸引到了2.7亿元的资金。5 j8 q& s; Q) H1 K( o7 ?
从目前的运作情况来看,作为首家外资公募基金公司,贝莱德基金并没有占据先发优势,没有展现出好的业绩,很可能会被后来者所超越。
& g1 `6 J3 q/ w2 r 对于如今的贝莱德基金来说,踏踏实实把基金业绩做好,提升基金产品净值,提振投资者的信心,才是最关键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