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 J. v; c4 C* m: N+ O
& d# v% r! d. ]" g& h0 [! F' W新华社北京 6 月 2 日电(国际观察)四问美债危机1 V- o% z+ m! `- `7 u8 e- X
新华社记者9 v) S3 H$ h/ R3 b9 M8 M
美国国会参议院 1 日投票通过一项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递交总统拜登签字后即可生效。
2 q6 @# x6 U% J, |5 v+ c$ K8 p虽然本轮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暂告缓解,但外界愈发质疑美国巨额债务的形成根源、资金流向、可持续性和巨大风险。这些问题与美元霸权、美国党争、美国弊政等问题叠加交织,成为威胁全球经济和金融安全的 " 灰犀牛 "。
8 g, K* z4 L: l- }: A0 {资不抵债、寅吃卯粮、大而不能倒、祸延全球……针对外界高度关注的美债危机四大疑问,新华社记者追根溯源,理清来龙去脉。
9 K0 `: j+ y& v9 [( K! N; q
. [+ D5 @8 i0 J6 T j7 _/ J) r) s4 Y6 D
& D: {0 v! K9 R8 m7 m; y" n( x- `6 月 1 日,行人从美国纽约的 " 国债钟 " 前走过。" 国债钟 " 是一个大型计数器,它实时更新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并显示出每个美国家庭所要负担的数额。(新华社记者李睿摄)
8 e5 F8 h" R& S: O6 A资不抵债,美国为何一再突破上限疯狂举债?
. ]9 R" L, O9 J0 s4 r$ d2 h& i0 P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国会已 103 次调整债务上限。据美国财政部数据,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已从 1990 年的 3.2 万亿美元,一路飙升至如今逾 31.4 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经超过 120%。
0 z( T, f) I7 Q( {! CGDP 是体现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指标,如果把它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偿付能力的标准,美国已经严重 " 资不抵债 "。
; L# C- p; F% v3 b+ o所谓 " 债务上限 " 是美国国会为联邦政府设定的为履行已产生支付义务而举债的最高额度。触及这条 " 红线 ",意味着美国财政部借款授权用尽。这一机制设立于 1917 年,旨在定期检视政府开支状况,但事易时移,如今已难实现控制债务增长的初衷,反而愈发成为民主、共和两党争夺选票、谋取私利的例行筹码。$ |: Z# x( W( d
过去数十年,美国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习惯于通过不断推高财政赤字和宽松银根,延缓危机到来;在经济较好年份,则热衷于多花钱谋求政绩,以便收获更多选票,而惰于推动着眼长远的结构性改革。这种追逐短期利益的治理方式,将债务提高到空前规模,也使债务问题沦为击鼓传花的政治游戏。
! E2 u7 m9 i$ z0 f# P2 |
- r2 _% W) V* R" ~0 T9 p" Q9 s* h" R/ }: N
2 q B4 ~) P9 e6 O" W/ s8 p. @
5 月 31 日,在美国华盛顿,众议院共和党籍议长麦卡锡回答媒体提问。(新华社发,亚伦摄)0 t7 P% I3 C9 r
两党这次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的一致较两党先前争取的方案都更温和。这种相互妥协体现了美国债务问题的一大根源:两党 " 轮流坐庄 " 体制下,为拼政绩拉选票,双方都希望多花钱。尽管控制债务增长有利于美国经济长期发展,但没有哪届政府、哪家政党愿意背上削减福利或加税的 " 恶名 "。
+ P/ E& B8 ]9 K* B M《纽约时报》说,美国不断膨胀的债务是由两党在过去几十年共同造成。报道估计,本世纪以来,在同为共和党人的布什和特朗普执政期间,债务增长 12.7 万亿美元;而在奥巴马和拜登的民主党政府期间,债务增长 13 万亿美元。7 u: U7 S, @# _' a1 N3 c
近年来,两党争斗日益激化,债务上限谈判被视作美国选举政治下的 " 高光秀场 "。在这一聚光灯下,两党议员的根本关注点并不在于疯狂举债危害,甚至对最终提高债务上限有着 " 共同默契 ",目的是借助最后关头谈判的 " 极限拉扯 " 逼迫对方作出更多妥协,为自己捞取更多政治利益。+ e+ p" J) y; L: }' y9 @
1 N* S6 a1 y+ }5 a
4 }# V: H: _% z$ s4 I; T
3 A9 [: t$ M* X7 D0 s
这是 1 月 20 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财政部大楼。(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Y6 e, D& a' X& v
寅吃卯粮,美国四处借来的钱都用来干什么了?1 a7 F+ W5 s( r# d8 p3 S3 R* p
开支无度、纲纪废弛、寅吃卯粮……这是观察人士提到美国政府财政政策时的常用词汇。
( p7 c1 L K" s; g$ C. H/ w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 2023 年 4 月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 财年上半年即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3 月,美国财政预算赤字达到 1.1 万亿美元,同比增加 4300 亿美元。赤字扩大主要原因是政府支出增加,2023 财年上半年美国政府支出同比增加 13%,收入同比减少 3%。
9 T& z# X' f8 u# x3 W7 I) c! A政府财政长期入不敷出局面是美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寅吃卯粮、开支无度恶习导致的结果,也是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不断积累膨胀的重要原因。在选举政治和霸权政策等因素作用下,美国大量财政资源遭到严重浪费,用于满足利益集团和政客私利,不仅疯狂扩张军费维护霸权,还持续撒钱讨好选民,既要 " 大炮 "、又要 " 黄油 "。
4 Y: T/ t* [( H: w6 a- l) O% ~, q# J0 J( b8 [
5 b( T3 C! l/ L& M; A {/ _6 x
) I: C5 Q! C i$ W/ r4 ^这是 5 月 17 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拍摄的美国总统拜登。(新华社发,沈霆摄)% r6 }$ l2 ^8 C
一方面,美国国防支出节节攀升。德国斯塔蒂斯塔调查公司统计,自 2015 年以来美国军费持续攀升,2021 年达到 7420 亿美元。今年 3 月,美国政府提交的 2023 财年预算中,国防预算升至 8133 亿美元。预计到 2032 年,这一数字或将增至 9980 亿美元。
2 ]9 T6 P# q: D) a另一方面,美国政客为拉拢更多选票,不断推动政府出台缺乏可持续财政支撑的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寅吃卯粮式的 " 撒钱 " 讨好选民,但没有通过财政改革为这些额外支出寻找稳定财源,而是完全寄望于继续举债。/ k8 d) Z" ~( V; j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表示,近年来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大幅上涨主要原因包括: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应对新冠疫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上涨,以及政府其他社会服务支出上涨。美国布朗大学 " 战争代价 " 项目数据显示,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战争中投入已超过 4 万亿美元。
7 \/ d. J' z. w6 g5 F$ C伴随债务高企,仅债务利息一项就已成为美国联邦政府的长期财政负担。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数据显示,2023 财年上半年,美国政府仅债务利息支出一项就同比增加 900 亿美元,增幅达到 41%。
' y; g+ r( [ W) h美国政府问责局今年 5 月公布年度 " 国家财政健康报告 " 时明确表示,美国联邦政府正面临不可持续的财政前景。如果政策不调整,债务规模将继续以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累积。
' S5 O; L5 B2 L+ n! }1 U# X# X8 ?
4 q7 H, n( c( K
' X* u5 ^' N' G" x$ p+ N5 T. _这是 1 月 19 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新华社发,沈霆摄)
- A' d/ {( B5 s B4 h8 o5 a/ B5 a大而不能倒?美国长期入不敷出、天量举债为何没有破产?
" A: Z; U$ Y0 e1 o如果是企业像美国这样疯狂举债,早该破产了。美国之所以能不断举新债还旧债,其原因归根结底仍在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霸权地位。掌握国际货币印钞权,以美国国债裹挟全球,控制全球经济金融命脉,即便 " 资不抵债 ",只要美元霸权稳固,美国就依然有恃无恐,这是美国貌似 " 大而不能倒 " 的底层逻辑。
" T" p3 e) H5 ?! O0 M2 c作为具有主导地位的全球储备货币,美元在国际储备中份额眼下接近六成,在国际支付中占比接近四成。依仗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国债得以主导全球债券市场,成为所谓 " 避险资产 "。
, m P5 w9 M, M, f2 E y" 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学家菲利波 · 戈里日前在《外交》杂志网站发表文章《美国的债务上限灾难》。文章指出,大多数国际贸易以美元结算,美国可以印钞来支付从国外购买商品的费用,这样即使形成巨额国际贸易赤字,也不用担心会出现资金短缺。+ C" B* M) p0 D2 w3 c: }' ^& G
长江商学院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刘劲说,美国政府只要借的是美元本币债,理论上就可以通过印钞来还债。
8 ~8 | C3 d* [$ y& x美国长期维持对外贸易赤字,输出美元和通胀,同时通过大量发债形成美元回笼的 " 债务循环 " 体系。极低的借贷成本,使美国愈发沉迷于滥用霸权、举债成瘾。
, F0 @) [) m9 n0 Z" 美元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使美国具备以优惠利率用本国货币交易和借贷的过度特权。" 戈里写道。
9 d& j/ d: J- o) w+ {这一特权让美国得以绑架一些主权国家和全球投资者的利益。一方面,不少人相信,美国掌握美元印钞机,理论上永远不会出现债务违约;另一方面,外界出于交易活动 "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 考虑,短期不会主动与美债市场和美元体系切割。! \! t6 f9 B* ~7 d3 z& ]/ F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郭生祥指出,正是这种 " 大而不能倒 " 的垄断优势,制造了美国 " 资不抵债 " 而不破产的怪象。这也就是美国采取各种手段极力维护美元霸权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明显违背经济学规律和常识的现象,无论如何不可能长久下去。
. z: u7 p* T* p% c8 z4 k( w
. h/ w7 T' {% M8 Z3 W$ W% S
' @3 j* ]0 W4 @, N9 C/ y
* X" J) p$ L7 S! t, u( C( ?这是 1 月 20 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 H8 F; a. [* }, E祸延全球,面对美债祸水不断外流,全世界该怎么办?+ }0 d8 N- Q" m6 Q% ?5 y
多年来,依托美元霸权加持的美债系统,美国不断收割掠夺世界,大行滥发钞票、转嫁危机之恶。
% r N4 f% k. b7 V! V: i. B) E9 T作为美债危机的外在症候,债务上限政治闹剧在华盛顿反复上演,向世人展示美元霸权和美国党争这对糟糕组合如何祸延世界,也暴露美元霸权的深刻危机。0 j2 y5 u! o8 O. ?% l% X
黎巴嫩 " 广场 " 电视台网站日前指出,美国混乱的债务上限危机给所谓美国国债 " 无风险 " 地位蒙上阴影,暴露出美元未来作为储备货币的脆弱性。
- X1 D0 \% a. e. l& }$ K1 S! W随着美元海量超发,以及美国大搞金融制裁和长臂管辖的危害不断显现,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趋势加速演进。美国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多次搞边缘试探,罔顾全球利益,不断侵蚀为美元背书的美国国家信用。
; q3 l* V$ Z4 j2 [9 m! S美元信用在美债上限闹剧中遭到严重损耗。戈里指出,严重的债务上限危机可能会加速美元霸权衰落,这将是美国自己制造的惊人溃败。
" d5 P, F7 l. v# @0 z5 W9 [, N( q+ t1 T
, G' _4 }, P2 S* c1 g- E. u
$ d* G; _8 Z! k( r# n- u
这是 2022 年 4 月 20 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联储大楼。(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 d: r7 V/ E0 u/ R. V# A近年来,美国滥用美元霸权,对各国进行利益收割、对国际金融基础设施进行武器化操弄,引发越来越多国家警惕。越来越多的国家为摆脱对美元过度依赖,通过多元化货币储备、建立本币结算机制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探索 " 去美元化 " 路径。全球 " 去美元化 " 趋势不断强化。- | M9 w! c& f3 Y8 T5 H" q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四季度,美元在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占比降至 58.36%,是 1995 年有数据记录以来最低水平。美国财政部 3 月发布的最新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今年 1 月全球至少有 16 个国家出售了美国国债。卖家名单上包括美国一些亲密盟友。) e1 }6 M9 D& X
在支付、结算等领域用其他货币代替美元的安排也在逐步展开。近期,巴西总统卢拉公开呼吁金砖国家用本币结算;印度和马来西亚之间宣布用印度卢比结算贸易;东盟商讨转向以成员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根据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的数据,2023 年 1 月,美元在全球支付体系中占比约 40%,近年来逐步下降。* L8 `* S1 j7 e6 A% ^7 A) S/ s
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多项金融制裁,包括冻结俄罗斯在发达国家央行的外汇储备、切断俄罗斯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等,这些举动引起全球警惕。
- L _0 `2 \5 S* f* M美国政治评论家法里德 · 扎卡里亚指出,美国无法维持世界对美元的信任,美国自己要为 " 去美元化 " 负责。
4 A3 d5 r! o& _5 ]" 摆脱美元霸权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但这一进程已经开始,且势头会越来越明显,力度越来越大。" 土耳其经济学家玛赫菲 · 埃伊尔梅兹说。(参与记者:邓茜、熊茂伶、宿亮、樊宇)
! ^- ?9 b, p- U2 f- \" U4 E
% Z& y9 @! i4 {" B1 g/ ~
! ~6 [+ y n ^
4 o6 r% k: H- H( m7 P+ t【纠错】【责任编辑 : 张欣然】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