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11.11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回复: 0

这位中国科学家签名支持暂停巨型 AI 研发,AI 时代要为 AI 应用留白 ...

[复制链接]

1676

主题

740

回帖

692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929
发表于 2023-5-12 1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 B; x5 A! c1 O; ]

4 n7 J0 T. z5 D2 J$ }0 I8 x! `3 月底,非营利组织未来生命研究所发表一封公开信,呼吁暂停研发比 GPT-4 更强大的人工智能(AI)系统至少 6 个月。公开信获得了千余名该领域专家、科技人员、产业高层的签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家曾毅。
9 Z6 b6 o' m& k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特设专家组专家,曾毅也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当下的人工智能亟需解决哪些负面影响?身为 AI 技术和伦理专家,为何会在这封引发空前关注的公开信上签名?围绕这些话题,本报记者与曾毅进行了对话。
- w5 a( O3 P  B8 V文汇报:您为何认为暂停 6 个月 AI 大模型研发是必要的?如何看待此次辛顿用离职发出的 AI 警告?
1 x% A- k8 j7 j7 y8 J+ @% d9 b" A3 {; o曾毅:生成式 AI 大模型的发展速度可以在几周内将潜在风险转变为实存风险,不负责任地研发和使用 AI 可能在短期内对社会造成显著而急迫的风险。) `! Q$ c& J2 v- k- S; m5 E
眼下,人工智能企业都在布局大模型,但很少有人说如何去防范风险。正因为我们对 AI 潜在的风险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但已经开始过早且过于激进地尝试,所以我觉得暂停 6 个月是必要的,先去解决一些潜在风险,先好好思考一下。当然,6 个月只是一个倡议,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时段,能够取得一定效果肯定比不做准备要强得多。但是,6 个月之内是否能够充分思考相关风险,并做到防范?我觉得这是不够的。
7 i# z% H# A% s* i: }* g我认为,应对 AI 潜在威胁与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并不存在重要性的差别,AI 带给人类的挑战可能更紧迫。而且,AI 技术每往前发展一步,人类对于伦理安全方面的考虑也需要前进一步。AI 治理对其未来发展而言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5 g1 Z$ y8 d5 b2 _, e
文汇报: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次由新技术诞生而引发的危机时刻,您认为此次生成式 AI 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以往一样吗?3 q- k" Y3 E# N' N  o/ s
曾毅:生成式 AI 技术有能力合成虚假信息,极大降低了社会信任,该项技术的滥用、恶用,使得现今眼见、耳听都难以为实。这对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长远来看,生成式 AI 大模型等技术正在试图模糊人与 AI 之间的界限。
* J- O" o$ `  x现阶段的 AI 只是看似智能的信息处理工具,并不具有真正的理解能力和真正意义的智能。它可以用来辅助人类决策,却不能代替人类决策,因为它并不是责任主体,也不具有生命。然而,诸多应用领域正在尝试用其替代人类,无法作为责任主体的 AI 工具被错误地赋予责任主体的责任与义务,这将对人类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x2 E2 @: N# d/ u
文汇报:您认为人类有可能始终掌控 AI,让它永远只作为工具存在吗?要实现这一目标,人类有哪些手段?
) M8 [9 Q- s+ Z曾毅:我们没有选择,对于作为工具的 AI,我们必须竭力做好伦理安全框架、测试和负责任的部署,同时引导 AI 赋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目前,AI 赋能的实践主要在教育与健康领域,因为这两个领域有更明确的经济收益。而对于一些全球性的议题,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公平公正等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极为重要的问题,AI 的贡献微乎其微,这是人类使用 AI 这一工具时必须意识到并采取行动的。
) ]4 w$ F6 y' s7 s( C& ]我们应从制度建设和技术护航两方面引导 AI 向善。从制度建设与实践角度讲,制定伦理安全原则、规范及相关立法是必要的社会保障。从技术护航角度看,通过 AI 技术实现伦理安全关切,落地法律法规要求,并根据目前的技术瓶颈及时与制度建设互动,实现敏捷自适应治理是关键所在。# t5 b3 s2 q7 l: N
文汇报:在您的设想中,未来人类与 AI 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 O* f0 G! M2 V  x6 }0 ^- F曾毅:现在,AI 正以一种试探、尝试的方式去改变社会,人类社会则是以一种被动的姿态去应对,而不是我们所期待的主动去迎接技术变革,更多人是疲于应对。$ m3 ]8 ]9 V( f9 y: K5 W, a/ p
如果把技术发展脉络放到更长的历史当中来看,人类应该回归其自身的位置,从事更多具有创造性的、情感交互的工作。比如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关爱社会中的年长者和弱势群体,这些工作恰恰是 AI 最难替代的。在城市发展中,有必要给人留出没有必要使用 AI 的空间,并且让人们可以有选择权,决定使用或者不用这项技术。* f$ K9 G5 \( H! d, v8 p8 K, T
文汇报:不少专家认为,AI 最大的影响在于教育。在您看来,AI 时代应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0 |2 v, T* Q, e
曾毅:现在有很多家长非常焦虑,总是在想我的孩子是不是应该尽早地接触人工智能。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如果真的学有余力的话,让孩子去学一门心理学,接触认知心理学的基础,让他对人本身有更多的认识——人类的智慧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内心是什么样的?人如何为人?事实上,生成式 AI 让人更明白 " 何以为人 "。因此,我觉得孩子们有必要学点哲学,在年轻的时候就去思考这些问题。: |* _, S" y. H" a$ y1 c
作者:沈湫莎& f  H0 Q1 f" W4 g, {2 p
图片:pixabay.com' C3 z, Z% X: D. p9 W
责任编辑:任荃1 ~4 l' J2 M' t8 y. t3 V) p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

GMT+8, 2025-2-25 10:50 , Processed in 0.0342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