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时报玉玲编译报道】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近日在中国黄海海域发射,成功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填补了中国航天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空白。事实上,从东方红一号到风云一号、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到北斗全球导航、从载人航天到“嫦娥”探月,中国航天不断独立自主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首次。知名科技杂志《连线》(意大利版)近日刊文指出,中国正在不断开发拓展太空资源,并逐步实现技术上的自给自足。 * d# ^% ]; Z9 K( e- \$ x
意媒近日刊文指出,中国在开发拓展太空资源方面取得成绩,不断独立自主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首次,并逐步实现技术上的自给自足。图为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揭开神秘面纱,公开亮相。(图片来源:《欧洲时报》)% }& `# X1 N# X. e. B6 Z3 h
文章首先回顾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文章认为,嫦娥四号的成功登月,证明中国对太空的探索正在加速。 1 p. K, n& D: {- N) Q
意大利萨萨里大学教授、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前科技参赞易诺晨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系统性探月计划的国家,也是唯一在其他国家搁置月球计划时仍继续坚持的国家。中国对月球的探索,引发了全球“探月热”的再次兴起。 % ?. z/ E3 S% s) b# {1 L9 Y
文章称,除了对月球资源的热情,近几年,随着全球天基互联网概念的兴起,许多国家都开始布局全球卫星宽带互联网市场,如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OneWeb公司的星座互联网计划以及波音公司的卫星宽带计划等,都是通过向地球低轨道发射大量无线通信卫星,以达到无线信号能够无缝覆盖整个地球,并向所有用户提供无线宽带互联网的计划。
m9 a: i. T5 L, \2 `丹麦电信业咨询公司Strand Consult的创始人约翰·斯特兰德在接受《连线》(意大利版)采访时表示,中国如今也已经进入天基互联网领域,其实力和决心不容小觑。约翰·斯特兰德介绍:“目前,全球天基互联网的产业价值约为4亿美元,未来预计将达到1万亿美元。”
4 p8 `, T D; } L文章指出,在这场天基互联网竞争中,中国还以开放的心态与外国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和交流。意大利创新宇航企业D-Orbit总裁卢卡·罗谢蒂尼介绍, “D-Orbit已和中国火箭公司蓝箭航天签订合作协议,涉及立方星发射、在轨交付等内容。蓝箭航天将为D-Orbit提供卫星发射服务,D-Orbit可以在中国搭建的平台上将自己的卫星送入目标轨道。” + k% ?/ W; {$ J/ m6 Z2 ~/ E
“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在天基互联网方面实现技术自给自足的基础。” 易诺晨称,“目前中国卫星发射中心不多,但中国已经开始加速在该领域的布局”。意大利维琴察(Vicenza)望远镜和精密仪器的生产公司Officina Stellare开发经理吉诺·布齐奥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成本和可靠性等原因,中国很快将仅使用自己的卫星发射中心。
# _( h* q; M+ G文章引述Strand Consult的数据显示,各国政府都在加速对太空资源的探索。仅在2018年,中国成功发射39枚火箭,超过美国发射的31枚和欧洲发射的11枚。2018年底,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从区域走向全球。中国提供了美国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和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导航系统之外的替代选择。 E* {. Z% e: g: _+ G
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系教授安东尼奥·佩斯卡佩透露,“近年来,中国在航天和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投入了巨资。中国已经在实验6G,并在量子通信卫星上下了大筹码。中国正在与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多个国家合作。从性能以及通信安全角度来看,测试已经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 : _- q7 y7 o$ p/ F a7 Q
易诺晨表示,“欧洲也在积极发展量子卫星,但中国不想落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超过了其他国家,也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0 w2 J0 A2 I/ W4 ^7 _! S/ k; d(编辑:李璟桐) 9 X! ?; D! @% I e- u
8 o" v2 @) H2 f5 Q! A! k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702253532961047053/8 w9 \! b2 |: L, C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