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福建平潭“蓝眼泪”:“踏浪而来”的爆款IP
9 r( m3 Y2 l( P3 O% D) N" n: B 4月28日夜幕降临,海浪中泛起一阵阵蓝色涟漪,宛如漫天繁星散落汪洋大海,如梦似幻……福建平潭又一次迎来了“大自然的馈赠”,这种难得一见的生态景观被游客们称为“蓝眼泪”。# K8 y. d* S" [3 |. j% Y/ i
4 Y' ]1 i" I2 N/ a, I. Y+ q5 D8 D5 h 这是在福建平潭拍摄的“蓝眼泪”。(念望舒 摄)
* C( X( C; Z+ A$ ~2 ^/ q# i 火出圈的“蓝眼泪”究竟是啥?
* {* m, q4 R0 ? U1 O7 j1 a “平潭‘蓝眼泪’绝大部分是由夜光藻形成,它体内有荧光素酶和荧光素,当受到外界扰动时,荧光素会和氧气发生反应,这个过程会释放蓝光。”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淳说,夜光藻无毒,对人体无害,且对环境没有影响。
3 r; h4 c- r6 s- N 每到一年中的“蓝眼泪”爆发期,便有无数人慕名前来观看“蓝眼泪”。过去,平潭“蓝眼泪”未能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养在深闺无人识”。随着时间推移,它的神秘面纱正逐渐被揭开。
" `" r" w! p+ M& x 研究发现,夜光藻发光需要耗能,因此“蓝眼泪”只能短暂出现,成为带不走的自然奇观。经过实验,当“蓝眼泪”从大海装进瓶子后最多只能发光100秒左右。
, G3 i& s0 c j 记者好奇,全球这么多海边城市,为何只有平潭的“蓝眼泪”受到追捧?陈淳说,夜光藻在平潭外海广泛分布,经潮汐、洋流作用在平潭近岸聚集,受益于闽江入海带来的营养物质,能够大量繁殖。
9 ]2 |. A$ {; S! |* g% g+ M “蓝眼泪”为何从自然现象变为旅游产品?, [/ M- q) i K& O. h- W! P
“蓝眼泪”的走红,源于一场美丽的邂逅。2 ~0 I2 R" e, Q5 L+ U3 v
平潭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念望舒告诉记者,2012年夏天,他和同事去平潭的一处海边露营,偶然发现海水泛起了蓝色光带。第二天,他带着相机拍照并把“蓝眼泪”照片发到当地的报纸和网媒上,平潭“蓝眼泪”由此走进大众视野。
7 x% @: E1 @( T2 ` “男女老少,谁看到了都会沉醉。”平潭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林典莹说,如今平潭摄影家协会有20多名摄影师在拍摄“蓝眼泪”,并参加摄影比赛,举办“蓝眼泪”专题网络摄影展,通过绝美的视觉呈现让外界了解“蓝眼泪”。
5 u& E) o! e0 f5 p. z) R M/ ^ 记者注意到,每当“蓝眼泪”爆发时,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和网络主播实地拍摄,在线上直播间带领网友足不出户云上观看“蓝眼泪”。1 k) l; A( b3 Z9 a7 F1 p7 g ~" @
“去年以来,‘蓝眼泪’吸引了40多家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全网累计观看量超500万人次,掀起了一阵又一阵观看‘蓝眼泪’热潮。”平潭综合实验区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郁川说。
2 H6 W1 ?7 \ ?# S+ K B7 Q 数据显示,去年4月至6月“蓝眼泪”爆发期,平潭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3.04亿元。
B) ?. D- A7 |. n! { “蓝眼泪”这一爆款IP是如何打造的?
- A; }# ^3 h4 Z, ] N “蓝眼泪”受水温、天气、风向等因素影响,形成条件苛刻,可遇不可求。“有不少游客运气不佳,来到平潭后未能如愿看到‘蓝眼泪’。”平潭气象局工作人员林彦婷说,2017年,对平潭“蓝眼泪”做预报的想法在她心里萌生。. {& `: o9 g: F1 N% D
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林彦婷和同事筛选出与“蓝眼泪”关联性较高的气象因子,建立“蓝眼泪”气象条件预报模型,以此呈现“蓝眼泪”爆发的概率。为了提高“蓝眼泪”预报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去年5月,平潭首次试用浮游生物水下成像仪,在水下直观监测夜光藻的数量变化。3 q+ [" B5 [6 G6 o
通过多部门合作,一款名为“蓝眼泪预报”项目上线。记者点开“畅游平潭”小程序发现,上面显示着未来3天“蓝眼泪”的爆发概率。+ y* R( d; ^: R; K
“蓝眼泪”为媒,当地政府着力开发相关主题旅游产品,鼓励旅游从业者引入“蓝眼泪”相关项目,研发“蓝眼泪”文创产品,全力打造“蓝眼泪”品牌IP。3 m+ e* W9 x" Y# }% O
在咔溜岚岛国际青年旅舍,多间客房由“蓝眼泪”元素打造;位于北港村的“海萤·画舍”,让游客现场体验创作“蓝眼泪”丙烯画……“我们通过文创产品宣传本地美景和文化的同时,还为大家提供旅游咨询服务。”平潭咔溜帮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薛华福说。
7 s( _: j( D# r- Z! L6 l “我们围绕‘蓝眼泪’推出观星夜游、实景演艺、主题研学等特色业态产品,指引IP形象升级,助力平潭国际旅游岛全方位开拓国内市场、走向海外市场。”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吴运平说。(记者周义)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